【内容摘要】 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始于1941年12月3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对日广播的开播。80年来,国际舆论环境发生了深刻改变,媒体技术与应用的飞速发展给传播手段带来巨大变革。回顾对日传播的历史沿革,思考如何在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对于在新形势下建构中国国家形象、为中国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对日传播;国家形象;融合传播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对自身的认识和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对其的认知相结合的产物。国家形象作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从某些方面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深受各国政府的重视。
一方面,国家形象具有客观性,是由一个国家的历史与现状、行为和活动等客观现实所决定、从而呈现的结果,主要体现在政府、企业、文化、国民等多种载体上;另一方面,国家形象也具有抽象性,是国际体系中的其他行为体对一个国家的主观认知,是基于对相关信息的综合判断所得出的总体印象。中国外文局2020年9月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9》①显示,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形象的好感度呈上升趋势,达7.2分(满分10分);发达国家对中国形象的好感度为5.3分,连续两年呈下滑趋势。究其原因,信息传播的作用不可忽视,而媒体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当今世界,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间的实力差距逐渐缩小,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国际格局的演变,美西方加大了对我国的经济打压并企图维护其意识形态霸权。国际格局与舆论生态正发生百年未有之深刻变革,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扭转国际舆论“西强我弱”的局面,变“被人讲述”为“自主讲述”,形成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对我国国际形象建构至关重要。这也是新时代的国际传播工作者要深入思考并加速推进的重大课题。
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发端于1941年开播的对日广播。站在80年的历史节点上,回顾对日传播从传统广播到融合传播的发展历程,对于探索在新时代建构中国国家形象、推进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的具体路径,具有继往开来的时代意义。
一、中国人民对外广播的“第一声”
1941年12月3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发出对日广播的第一声呼号,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由此起步。对日广播创立初期,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每周播出两次,每次半小时,向日本侵略者进行反战宣传,用大量事实阐述侵略战争的本质。
根据对日广播前辈李顺然先生的著作《二十世纪人留给二十一世纪人的故事——一位对日广播老人的回忆(中日对照)》①介绍,1942年8月,华北日本人反战团体代表大会和华北日本士兵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50多名在中国北方从事反战活动的原日军士兵集会举行反战宣誓。随后,对日广播中播出了大会通过的反战呼吁书要点,对侵华日军造成极大震撼。
由于播出设备故障,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对日广播在持续了近两年后中断。抗日战争胜利后,对日广播复播,宣传对象由侵华日军转向滞华日侨。在特定的历史使命和极为有限的技术条件下,对日广播依靠电波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与人类的公理正义,为不久后成立的新中国奠定了国际传播的基础。
二、冲破“冷战”信息封锁 传播新中国的声音
1950年4月,对日广播对外改称“北京广播电台”并使用“北京放送”的呼号;自1993年起,在对日广播中,“北京广播电台”改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保留“北京放送”呼号并沿用至今。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舆论生态的发展变化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第一,从战争结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通过单方面主导对日本的军事占领,对其展开战争清算、非军事化改造与“美式教化”。在此背景下,日本舆论左倾化趋势明显。第二,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随着“冷战”激化,美国对日政策由打压改为扶持,为将日本打造成“防御共产主义的第一道防线”,美国放任日本政坛右翼势力(修宪派、保守派,支持《日美安全保障条约》)重回政治舞台,与左翼(护宪派、革新派,反对《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形成长期分庭抗礼的局面。这种政治生态的变化同样投射到舆论当中,导致1960年和1970年,围绕《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日本先后爆发了两次大规模社会性运动,史称“安保斗争”。第三,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冷战”陷入胶着局面,日本政坛中的右翼势力和左翼势力,以及舆论中的右倾化和左倾化思潮在此消彼长中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化倾向。
反观我国对日广播在这一期间的整体发展,主要依靠无线广播开展对日传播,成功冲破意识形态“封锁”,基本实现以“自塑”的形式在广大日本受众中建构新中国国家形象的目标。
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方面,国际格局陷入长期“冷战”局面,另一方面,日本舆论环境中存在关注中国的天然土壤,而广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日本受众获取中国一手信息最为直接,甚至是唯一的渠道。比如,1960年5月,在日本社会各界反对《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安保斗争”愈演愈烈之际,北京也举行了百万人大示威支持日本人民反美爱国斗争。①当時,对日广播对示威活动进行了实况转播,并作为来自中国的唯一信源,被日本放送协会(NHK)等日本主流媒体转引播发。
其次,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受“冷战”信息封锁的影响,日本青年中掀起无线电广播爱好热潮,对日广播迅速受到日本听众的极大关注。日本各地听众开始自发组建“北京广播听众之会”,有组织、有计划地与对日广播积极互动,对日广播在日本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主动策划实施的各项社会活动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无线广播业务的全盛时期,对日广播每个月收到的听众来信达上万封。
最后,将无线广播的制播业务与听众联络结合,是对日广播保持旺盛活力的关键所在。负责对日广播的日语部内设有来信组(现为来信专班),对每一位来信听众都独立建档。高峰时期,工作人员不仅对每月万余封听众来信做到有信必应,而且结合听众需求与建议,在节目形式与内容上推陈出新,逐步形成《中国新闻》《时事解说》《汉语讲座》《中国之旅》《音乐与话题》等一大批听众耳熟能详的品牌栏目,通过内容创新,多角度、多层面地面向日本受众传递信息,服务于新中国的国家形象建构。
三、“拥抱”互联网 从单一广播媒体向多媒体转型
在“冷战”时期,日本凭借当时的国内外条件成长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并确定了以日美同盟关系为基轴、与西方发达国家加强协调合作的外交理念。
1972年9月29日,《中日联合声明》的签署标志着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等亚洲国家不断发展壮大,日本多方开展亚洲外交,重视发展同中国、东盟的关系。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两国关系逐步进入以“政冷经热”为特征的结构性调整期。同时,中日政治关系围绕东海问题、台湾问题等摩擦不断,呈现出新的不确定性。中日国民感情随之跌宕起伏,民意调查数据甚至不断刷新两国恢复邦交以来的最低值。日本听众对于对日广播的关注度也不可同日而语。对于讲述者来说,受众的流失意味着陷入“被人讲述”的境地,国家形象建构不可避免地面临被动的局面。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传统媒体构成前所未有的冲击,也催生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媒体革命。2000年,国际在线日文网正式上线,给对日广播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使之在传播形式、渠道上发生了深刻的转变,主要表现为推动广播与网站深度融合,利用传统广播的优势推出网络电台,根据网络传播的特点,全面强化音视图文产品生产能力建设,实现对日广播的可视化呈现。2006年,国际在线日文网与无线广播节目完成大规模配套改版,将业务重心由传统广播全面转向网络。2011年,正值对日广播开播70周年之际,国际在线日文网以回顾对日广播发展历程为主题,推出《日语部的一天》《日语部经典节目》《日语部重大报道》等系列视频节目,并在网络电台的基础上首次开设了网络电视频道。
可以说,在这一时期,对日广播初步完成了由单一传统广播向多媒体传播的角色转型,对平台、内容、人力资源进行了相应完善,在对日本传播好中国声音方面作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四、加速向融合传播转型 建构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
2018年3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总台)组建,这是中央推动广播电视媒体、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大举措。总台亚洲非洲地区语言节目中心日语部(以下简称日语部)加速角色转型,通过全媒体手段实现内容多样化生产和多渠道投送,融合传播取得突破性进展。结合近期传播效果数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着力提升主题主线报道能力。2019年G20大阪峰会期间,日语部与日本历史最悠久的民营电视台——日本电视台联合制作特别节目《中日知多少》,通过日本主流电视媒体向日本受众推介《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报道中,结合对日传播规律和日本受众接受习惯,推出展现领袖思想、领袖风采的短视频节目《典故里的新思想》(日文版)、通过感人至深的家书讲述中国共产党人故事的系列新媒体音频节目《致爱人》、聚焦“七一勋章”获得者的广播节目《平凡英雄》等一系列精品力作。
第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对部门产能结构作出合理化调整,建立相对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对日本媒体行业结构和舆论生态的深入调研,在传统广播业务方面,去产能、降低无效产出;在新媒体业务领域,融合创新,大幅提高视频尤其是创新型短视频的生产能力,重点打造精品内容。着力拓展新媒体传播渠道,在Facebook、Twitter、YouTube、微博、微信等境内外社交媒体平台打造媒体账号,形成多媒体辐射传播效果。其中,Facebook账号粉丝数持续领先日本本土主流媒体,在所有开设日文账号的各国媒体中居于首位。
第三,创新对日传播叙事体系,生动诠释中国理论和中国实践。针对不同平台传播特点,设置内容策划专班,用能够引发受众共鸣和共情的话语展现中国故事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理想。完善以网红主播“A酱”为首的网红梯队建设,用“好感传播”和分众化传播提高对日本受众传播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第四,推进平台迭代升级,打造总台对日传播旗舰平台。贯彻落实总台“5G+4K/8K+AI”
发展战略,积极推动海外自主可控融媒体平台建设,重点打造“KANKAN”客户端。
第五,着力拓展合作传播渠道,不断深化在日本主流媒体平台落地实效。2021年4月,“CGTN Japanese”成功进驻雅虎日本等门户网站,实现总台原创日语新闻产品在日本主流网络平台的落地推送。
五、关于在对日传播中进一步做好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思考
2018年以来,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下,中美贸易摩擦呈现加剧之势,在世界范围受到高度关注。在此背景下,日本媒体涉华报道的保守化倾向与日俱增,日本主流媒体充斥着负面涉华信息和偏向性内容。整体来看,日本舆论对华认知受美国及西方叙事和话语体系影响颇深,在对日传播中建构中国国家形象面临着严峻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①综观对日传播80年来的发展历程,建构好中国国家形象,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还需在以下方面发力。
第一,要在政治立场上筑牢思想根基,弄明白“为什么讲”和“讲什么”的问题。加强国际传播工作要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在前,才能确保“创新”的方向正确、理论正确、方式正确、结果正确。这就要求我们对党的方针政策、思想理论,对国家的制度体系、历史文化有充分的理解,才能在此基础上用对象国受众能够理解的话语表达打动受众。
第二,要在真抓实干中开拓进取,弄清楚“对谁讲”和“怎么讲”的问题。鉴于日本舆论对华认知偏差较大的现状,在面向日本受众讲述中国故事的时候,更要讲求方式方法和艺术技巧。这要求我们深入研究受众心理,针对不同的主题和受众人群采取分众化的表达方式,通过“好感传播”生动讲述中国故事,加速推进精准传播的有益实践。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争推出更多贴合日本受众接受习惯、适应新媒体传播特性的产品。
第三,要坚持创新驱动式发展,构建更加完善的对日传播矩阵。近年来的实践证明,与日本主流媒体开展合作传播,可以更加有效地触达受众,并取得良好的落地实效。从合作深度来看,还需要我们以现有媒体资源为基础,创新合作形式,针对日本舆论特点和受众特征打造更多的对日传播内容及品牌;从合作广度来讲,要努力开拓更多可为我所用的传播平台,扩大日本媒体朋友圈,尤其要拓展主流电视媒体的合作传播渠道,借助日本主流媒体平台及其号召力,打造更多融合传播背景下两国媒体合作的成功案例。
(责任编辑:姜雨杉)
作者简介:王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亚洲非洲地区语言节目中心日语部副主任。
① 由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主辦的第七次年度国家形象调查在全球22个国家同步展开,受访者达11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