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晶磊
教育部在2018年4月13日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文件,标志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由建设应用转向融合创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2020年的春天的一场疫情,国家提出“停课不停学”的政策更是加速推进了这一教育信息化的进程,让每一位教育者都更多地思考如何将教育信息以创新的方式融合进教学,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学习的作用,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自2000年9月以来,福州屏东中学一直致力于开展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相关研究,硕果累累.2013年9月以来,又引进了TEAM Model智慧教室、智学网等信息技术平台等.根据实验的目的和“智慧教室”的功能,学校构建了基于智慧教室的互动教学模式,也简称为“336教学模式”,即课前、课中、课后3个环节,教师、智慧教室、学生3个对象对应6个流程的互动教学模式.基本过程如图1所示.
基于智慧教室的“336”互动教学模式是以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信息论、控制论和元认知理论为基础,以主体性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任务为导向,以强调网络环境下自主探究、交流协作、发展创新为特点的新型教学模式.这个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已有初步成效,如屏东中学翁希凡老师的应用该模式开展几何复习课《旋转复习——半角模型的应用》,产生了高效的教学效果。
下面结合笔者7年级上册第3章第4节的第4课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4)——生活中的决策问题》这节课的教学来谈谈这一教学模式在初中代数新授课中是如何实现传统教学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以及实现新媒体时代学生应达到的学习效果.
这节课是以“探究”的形式讨论“电话计费”这种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建模解题”的过程,渗透建模思想,使学生能在更加贴近实际生活的问题情境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为此利用“336”互動教学模式设计了以下流程:任务驱动,自主学习——指导讲评,引入新知——问题诱导,探究新知——变式训练,巩固新知——归纳总结,内化新知——推送资料,云端补救.选择本节课中最有特色的4个环节作进一步的阐述:
1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任务驱动教学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实施与教学内容密切结合的任务为驱动的一种新型实践教学模式,形成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将传统教师传授型教学模式转化为学生探究型教学模式.
在该环节中,首先教师课前制作解读生活中常见的两种计费方式图表的微课,如图2和图3,通过“校和家”平台推送,学生课前自学.而后发布课前检测,检验学生自学成果,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实现对学生观看视频自学成效的及时检测.最后通过智学网平台的数据统计功能,如图4,提前了解学情,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以学定教.
信息技术在这里很好地实现了将老师由演讲者变成指导者,将教学重心由传统地“知识传递”变为“吸收内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很好的体现.
2问题诱导,探究新知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中提出了对学生要求:“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数学教育要求学生要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因此对我们的数学课堂提出要求,更多地要采用围绕“问题”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由此,首先要了解教学对象的特点,七年级学生的特点,优势:爱问好动、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对实际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具有初步的分析、理解、筛选信息的能力;不足:抽象思维能力不足,缺乏系统的分类方法,缺乏从实际问题中提炼数学原理的能力.
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此环节中,延续课前微课中的话费问题,让学生成为生活的主人,思考并选择适合父母的话费套餐,并将抽象的两种话费的变化过程,借助几何画板课件动态呈现出来,如图5、图6,化抽象为直观,让学生感知界点存在和意义.通过数形结合直观感知两种话费之间的大小关系,也为今后函数的学习做铺垫.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个体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激发,教师积极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观察问题,有动态图、有表格、有式的结构特点等等,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不断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3变式训练,深化新知
“控制论”认为:“及时取得反馈信息是系统得以优化的重要条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效果取决于教师何时、以何种步调给与学生矫正性反馈.王绪溢教授在他的《数字时代的教与学》中也提出数据对教学决策起到的积极影响,并给出教师如何利用数据更好地进行教学决策的方法.他提出IRS的本质是“互动”,是从多位学生对一位老师的单调互动,通过教学策略形成多位学生对多位学生的复杂互动,利用“有凭有据”的及时数据统计,清晰地看到学生的反馈,并利用教师的经验判断学生的思维,及时作出教学调整.
在这个环节中,首先利用智慧教室系统的“拍照上传”功能展示学生探究结果,相比较传统的上台板书,这种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平等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都有机会展示他们的作品;第二利用智慧教室系统的“IRS”及时统计功能让学生反馈哪些人与展示的解法一致,一样的选择1,不一样的选择2,及时反馈学生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向,实现真正的“以学定教”;第三使用随机抽人的方式挑选学生分享探究结果,而且现在的挑人功能也增加了组别功能,系统已经自动将不同选项的学生分组,教师可从不同组别的学生中进行随机挑人.这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公平、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奋度.
“IRS”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因此教师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更好地用好数据并给与学生最恰当的矫正性反馈.在本堂课中,笔者特意展示了大部分学生选择的一种做法,然后让学生用数字1和2来选择是否与这个做法一样,如图7,而后从选择2即做法不同的学生中挑人回答他们的不同解法和看法,如图8,从而让学生们在同伴的回答中产生思维冲击,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而后再让学生自行完成纠错工作,从而实现更好地知识的内化和整合.
基于智慧教室的教学模式,使整个课堂在“数据产出-决策-教学活动-数据产出-决策-教学活动”循环中不断前进.很好地达成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掘学生的天资和潜能的目的,使数学课堂更加活跃与高效.
4云端补救,深入学习
新媒体时代带给教育最大的变化就是无缝学习,它打破了时间与空间转换的隔离与限制,使学习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可以无限延续.传统课堂记笔记可能因上课节奏太快没记全,传统课堂的内容可能因每人基础不同而掌握程度不同.而云端平台都使这些有了补救的机会。
在课后通过班级空间发布课前微课、上课电子笔记、评测试题等资料,让学生得以反复复习,做到个性化学习.
最后本节课的最终目的是在于让学生能够根据具体情况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将数学回归于生活,因此还布置一份研究性学习的任务:六人学习小组,走访电信、移动、联通三家营业厅,调研学生卡30元以内最省钱的方案,并上交课题研究报告.学会简单的课题研究和合作学习.
5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基于智慧教室的“336”互动教学模式在一节初中新授课中的应用,笔者感受到很多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它通过信息化手段的多样化真正实现了学生地位的主体化,并将代数中抽象化的概念形象化,在课堂中实现了运用、检测、评价的一体化教学,使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是新媒体时代能够很好实现课标要求,实现课改理念,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教学模式.当然也将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师的个人素养,将这种教学模式在不同课型中的应用效果最大化.
(本文系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2018年度专项课题《基于学习分析的数学测评研究》(课题立项编号:183530004);2020福建省电化教育馆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中学数学“336”混合式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编号:闽教电馆KT2070);福州市教育科研基地校专项课题《混合式教学在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立项编号:F22020JZX004);2020年度福建省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项目课题《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编号:JSZJ20015)的过程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