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士伟 苏海泉
〔内容提要〕家庭教育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社会支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高校家校共育工作体系,对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及家校共育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工作主要面临国家及高校重视不足、现实基础及技术支持薄弱、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体系复杂等困境,从高校家校共育工作体系、实操、平台、功能、抓手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创业 家校共育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承担起塑造人的细致、复杂的任务。”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也是如此,家庭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社会支持体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家长群体是高校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重要社会资源,能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建议、心理、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有效促进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工作体系,需要从家庭层面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科学和理性的支持,完善高校大学生創新创业社会支持体系,有效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以往文献都没有给出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具体的实施策略,本文以当前高校家校共育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为基础,提出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工作体系构建的具体实施策略,为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一、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工作体系重要意义
(一)提升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实效性
当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进入快速发展的瓶颈期。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我国大学生创业率近6年稳定在2.7%-3.0%之间,并主要集中在零售、餐饮、教育培训等技术含量低的行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体系急需重构和完善,提升实效性。
家校是大学创新创业社会支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能够给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资金、心理、技术、指导等各类帮助,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丰富的社会资源,但受限于家庭父母的认知能力水平,给予的家庭支持会存在偏差,造成家庭支持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亟需家校共育提升家庭支持的实效性。
由于学生家庭和高校缺乏有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机制,双方步调不一致,甚至出现高校引导学生创新创业,家长抵制的反向问题,二者的教育和资源不能形成合力,降低了教育和资源的使用效率,严重制约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因此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家校共育体系能够实现家校之间信息共享,家校形成工作合力,促进家庭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通过家校共育,向家长不断传递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是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最重要职业生涯发展能力之一,提升家庭父母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思想认知,推动父母在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在心理方面的精心抚慰,在指导建议方面的专业专家化。家校共育中高校依据学生家庭反馈,能及时发现学生创新创业中薄弱之处,更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深入的指导和支持,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率和成功率,全面提升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实效性。
(二)推动高校家校共育工作体系更加完善
高校家校教育面临学生家庭地域分布广泛,家庭区域文化差异造成家长之间认知差异,家长群体数量庞大等众多问题,导致当前高校家校共育以学生心理问题、学业困难、人身伤害等日常危机干预为主。
通过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工作体系能够推动高校家校共育由当前的解决危机干预向实现学生最高需求层次的自我实现延伸,推动高校家校共育工作向更高级的目标转变,形成成长型的家校共育工作体系。
通过建立事前的学生自我实现家校共育体系工作目标,能够做到每名学生问题早发现、早应对、早解决,做好个体化应对,有效避免学生个体危机的产生,实现高校家校共育工作机制由过去的事后应对向事前预防转变。高校家校共育工作体系是一个多维度面向学生家庭的工作体系,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工作体系可为学生就业、课堂教学、学风建设、党团建设等工作嵌入融合高校家校共育工作体系提供借鉴,实现高校家校共育工作内容的全面性。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从学生一入校就开始,贯穿学生整个大学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注重过程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工作也需要从学生入学就开始推进,贯穿整个大学阶段,实现由以往学生发生危机事件后联系家长解决问题的结果导向,向重视过程的过程导向转变。
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工作是高校众多相关部门协同推进,突破原有的学生教育管理单一部门的家校共育工作组织模式,壮大了高校家校共育工作队伍,完善了高校家校共育工作的组织形式。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率较低,涉及学生家庭的切身经济利益,为避免产生家校纠纷,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工作需要严格的规范化操作制度,甚至是制定法律法规进行保障,能够推动家校共育工作的标准化和法制化。
(三)促进高校家校共育理论研究向更深层推进
通过查阅研究资料发现,1994年马忠虎较早对中小学家校教育展开研究,2008年高红星等学者先后对高校家校育人的作用及路径展开研究,2019年刘蕾等学者提出了高校家校共育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作用及必要性,但没有或提出的构建策略并不完善。
本文深入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工作体系构建具体实施策略,推动了高校家校共育理论向深层推进,丰富了家校共育工作理论研究内容,对现有的高校家校共育工作平台、机制和体系进行理论延伸。从体系、实操、平台、功能、抓手等方面提出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工作体系具体实施策略,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工作体系理论研究由简单的条框转向详实的具象转变,形成较为具体的理论研究成果。从大学生创新创业方向开展家校共育理论研究拓展了高校家校共育理论研究视角,实现高校家校共育理论由单纯学生部门向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研究视角拓展。
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理论研究拓宽了高校家校共育理论研究思路,跳出原有的学生日常管理家校共育的研究范围,覆盖课程教学、思想教育、就业择业、创新创业、党团建设等更多方面,研究内容更加丰富,形成学生教育管理部门主导,全校各部门协同推进的大家校共育工作理论研究体系。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理论研究提出了高校家校共育理论新的研究逻辑,推动学者从原来围绕学生自下向上的研究向围绕工作自上而下研究逻辑转变,使高校家校共育理论研究更加深入。
二、高校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工作体系面临的困境
(一)国家及高校对家校共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自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部先后多次印发《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内容均为指导中小学有效开展家庭和学校共育工作,未提及高校家校共育,仅在教育部大学生就业等相关工作文件中提及要依托高校家校联系推进相关工作,也没有明确提出开展家校联系的具体目标、工作原则、实施办法、平台搭建等指导性意见。因此从国家层面上对高校家校共育工作的重视层面弱化,缺少由中小学的严管到大学阶段的衔接过渡,高校家校联系的脱节,导致众多学生不能适应突然变化的高校学习生活状态,又缺乏家长的有效帮助,学业不能正常进行,心理问题频发。
高校对家校共育工作也缺少足够的重视,对辽宁省10所高校辅导员进行访谈显示,我国高校家校教育,主要学工部门围绕学生危机进行干预建立的家校联系制度,如每学期期末给家长一封信、对学业和家校经济困难学生家访、成立班级家长信息交流群等危机干预工作,始终停留在危机事件应对处理阶段,未能全面动员高校的人力物力深入推进家校共育工作体系构建,拓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自我实现层面的高级家校共育。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普及化教育阶段,一般高校面临生源质量下降,学业难度加大,学生竞争加剧。但社会对高校家校教育工作还停留在精英化教育阶段,对普及化教育阶段家校共育工作的重要性思想认识不足,导致家长普遍认为学生进入大学自身的教育任務已完成,不再紧密跟进家庭的学习生活及工作的教育,也是当前我国大学生问题频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学生家长认为学生进入大学已经成人,不再需要紧密的家庭教育,以及受地域、高校与家庭社会地位不对等等各种因素影响,来自家长的家校共育诉求显著减少,也削弱了政府及高校对家校共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对学生进行访谈中,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自身已经长大成人,不再愿意接受来自家庭父母的教育,有抵制心理,也为家校共育工作开展增加了难度。
(二)高校推进家校共育工作的现实基础及技术支持薄弱
我国高等教育原来在精英教育阶段,学生少,自我管理能力强,高校来自家长的家校共育诉求极少。进入普及化教育阶段家长诉求虽然有所增加,高校对家校共育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并没有构建完善的家校共育工作体系,仍然还处于应付危机突发事件的初级阶段,家校共育的现实基础依然薄弱。
当前,高校家校教育工作主要集中在学生口的心理健康、学业困难、学生资助、学生伤残等应对解决学生危机突发事件阶段,普遍缺乏对学优生、特长生的家校共育成长机制,特别是国家急需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家校共育成长机制。
高校家校共育平台功能单一,主要围绕学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没有进行有效的拓展,未向培养高质量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家校共育模式转变,平台育人功能不全,工作形式单一,家校共育效果有限,在工作中主要表现为后知后觉,学生出了问题才与学生家长联系。
扩招后,各高校学生的数量快速增长,动辄上万,庞大的家长数量,家庭文化背景差异等现实,导致家校共育工作困难提升。另外科技进步推进了高校家校共育工作,互联网及交通工具快速发展已经为高校家校共育提供一定的可操作工作空间。线上家长会、线下的见面活动越来越频繁,正在缓解困扰高校的家校共育工作中学生地域分布广的问题,但通过现有的科技手段还不能彻底解决高校家校共育中学生地域分散问题,将一直制约高校家校共育工作,如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的看护、学习困难学生的陪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场指导等方面工作家庭实施起来很困难。
高校缺乏完善的家校联系网络渠道,缺少专业的网络技术支持,一般高校仅是依托现有的网络会议、群聊等现有网络工具展开工作,急需围绕高校家校共育工作体系研发家校共育网络支持的家校管理软件,加强对高校家校共育工作的技术支持。
(三)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现实制约高校家校共育工作实施
1997年清华大学举办首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拉开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序幕,2002年教育部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院校确定为开展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我国开始进入全面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阶段。但历经20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率仅达到3%,与美国的20%创业率相差依然很大,并且大学生创业项目以零售、餐饮、教育为主,整体技术含量整体偏低,与我国同期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不成比例。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还不够完善,正处于快速的整合重构快速发展阶段,体系的不断整合重构极大地制约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家校共育工作的相互促进,增加了高校家校共育工作形式、内容、功能等方面的不确定性。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社会支持系统构成复杂,涉及家校政企多个主体,注重区域产业链、创业链与高校的专业链、教学链、科研链、创业链之间的协同,需要家市校企协同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复杂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的实施增加了难度。
大学生创新创业注重实践,即时性和专业性强,对家长教育能力要求高,还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也增加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工作难度。另外,我国传统“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根深蒂固,随着社会发展虽有所减弱,但还是制约着学生家长引导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家庭教育积极性,亟待构建浓厚的“学而优则创”的社会思想文化氛围。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工作体系构建具体策略
(一)多层面推进的家校共育工作构建家校共育工作体系
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工作体系是建立在高校共育工作体系基础之上的,要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工作必须要完善家校共育工作体系,形成家校广泛的共育工作体系。
首先,要从国家层面出台高校家校共育工作指导意见,自上而下推进高校全面开展家校共育工作体系建设,明确高校家校共育工作的定位、目标、原则及实施策略,建立对高校家校共育工作的考核体系,加强对高校家校共育工作的督导,提升高校对家校共育工作的重视程度。
第二,要从高校层面建立校级家校共育工作委员会,把相关部门共同纳入到家校共育工作委员会之中,制定工作细则,分工明确,建立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规范的家校联系渠道,共同推进高校家校共育工作,形成联系紧密的高校多部门协同校家校共育一体化工作体系。
第三,要从学工工作层面完善高校家校共育学生工作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学工工作队伍、资源等方面优势,继续丰富高校家校共育工作形式和内容,拓展工作平台,做到学生、家长全覆盖,建立家校共育工作规范,形成以学工工作为基础的高校家校共育工作专业化体系。
第四,要从学生个人层面推进高校家校共育工作体系建设,开展学生的家校联系思想教育,消除学生抵制思想和行为,制定学生家校联系管理办法作为校规校纪,指导学生配合开展家校共育工作,发挥学生在家校工作中桥梁和纽带作用。
第五,要从家长层面推进高校家校共育工作体系建设,建立家长委员会,推动家长群体的自我管理,通过家长委员会引导广大家长理性参与家校共育工作,科学地参与到高校学生培养之中,自觉学习提升大学阶段学生创新创业的家庭教育能力。依托家长委员会,在家长中遴选企业创办人、企业技术中坚作为学生创新创业校外导师,选拔学生优质创新创业项目向家长展示,从社会资源方面为其融资创造机会。
第六,要从社会层面推进高校家校共育工作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面向社会广泛宣传高校家校共育的必要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提升社会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高校家校共育工作的认可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多维度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工作体系构建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工作体系同样复杂,因此需要高校从多个维度推进家校共育工作体系的建设。
首先,从思想认识维度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工作体系构建,将大学生创新创业专业知识学习融入教师的日常政治学习、理论研讨、培训交流、特色活动等中,加强高校师生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教育工作的思想引领和心理认知,提升全体教师开展家校共育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其次,从组织管理维度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工作体系构建,建立专职家校共育工作的部门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挂靠校学生工作部门,创新创业学院、团工委、大学生科技园等相关机构,指定专人与其做好对接。并把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相关工作纳入高校组织人事考核之中,依据各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建立对应的考核目标和办法,对表现优秀的工作人员给予表彰,优先提拔重用,提升相关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第三,从文化引领维度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工作体系构建,高校要发掘中国传统家风教育文化,选树家校共育先进家庭典型进行宣传表奖,引领新时代家庭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继续完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做好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和家庭的衔接。
第四,从支持服务维度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工作体系构建,高校的网络、宣传、组织、后勤、财务等基础部门,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工作体系构建提供全方位的工作支持;高校负责与学生家长联系的部门及人员,要为家长的开展家校共育合理需求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服务;高校要继续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部门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服务。
第五,从实践指导维度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工作体系构建,高校要组织专人开展高校家校共育工作理论研究,不断总结相关各部门实践经验,培养大量的家校共育工作专家,指导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工作体系,提升工作专业化水平。
第六,从统计分析维度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工作体系构建,对学生家庭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有针对性提出共育工作措施,对学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出共育工作办法,对共育实效性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工作差异等。
(三)多形式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工作平台建设
有效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工作,需要多形式推进共育平台建设,不断提升平台的实效。
首先,要以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家校共育工作融合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平台基础性建设,其中以家校共育工作平台为基础,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实施各环节,推动家长全面参与到高校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工作各个环节。
第二,要以建立方便快捷的家校共育双向网络交流互动渠道推进平台信息化建设,通过网络高效快速向全体家长传递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目标、理念、形式及内容,家长遇到困难能够及时向学校求助,并及时反馈家庭教育的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形成高效率的家校共育网络沟通信息化平台。
第三,要以网络与现实相呼应的形式推进家校共育平台开放性建设,线上高校主导建立交流讨论区和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直播平台,共享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案例、专家论述培训、创新创业发展等学习内容,线下开展家校共建活动,建立家长接待访谈室、资料学习室等供家长现场学习,定期组织家长观摩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及活动,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中家长的专业性。
第四,要以高校学风建设平台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平台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科技学术等是学风建设最高表现形式,高校要多渠道不断向家长推送创新创业、科技学术优秀学术榜样,把学风建设平台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教育平臺融合,推动家长引导学生向学习更高形式进步,进而以学风促高校家校共育平台建设。
第五,要把高校的科研平台与家校共育平台对接,让学生家长有限度地接受科研教育,深入了解高校科研过程、环境、条件及发展,增强学生家长对科学研究精神认知,促进家长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提升。
第六,要促进高校就业平台与家校教育平台的融合,使家长一入学就接受其最关心的学生就业问题思想建设,并以就业为突破口切入到家校共育,告知家长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当前国家社会及企业急需的人才,推动学生家长由“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理念向“学而优则创”转变,使大学生创新创业全面获得家庭支持,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参与率。
(四)多载体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工作体系功能的完善
完善的功能能够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工作的高效实施,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工作体系须围绕高校家校共育工作目标及内涵确立共育体系的具体功能。
首先,推进宣传动员功能建设,以高校宣传部门为主要载体,组织高校各部门的宣传力量,把学生家长作为重点宣传对象,建立面向家长群体的重点宣传体系,宣传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各方面工作与信息,增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全面认识,动员广大学生家长自觉参与推进高校家校共育工作。
第二,要推进教育功能提升建设,家校共育工作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家长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对家长的创新创业思想教育、高校对创新创业教师的家校共育教育。要遴选高校家校共育及创新创业教育专家学者,开展教育培训交流及实践指导,全面提升教师和家长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工作的育人能力。
第三,推进领导管理功能建设,家校共育工作中对广大学生家长的统一领导管理至关重要,直接决定高校家校共育的成败。要全面围绕高校家校共育工作建立高效的科学领导管理工作体系,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提升高校家校共育的效能。
第四,推进社会导向功能建设,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高校家校教育的社会导向功能表现得越加突出,对广大家长的思想意识将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国家和高校要严格规范家校教育工作形式、程序及内容,建立完善督导制度与体系,确保社会导向的正确性。
第五,推进塑造成才功能建设,塑造成才功能是家校共育工作的基本功能,家校需共同塑造学生的成才型思维,引导学生凝集创新创业动力,提升自我管理,圍绕创新创业建立职业发展目标,成就最好的自己。
(五)多视角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工作体系的抓手建设
高校要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工作实效性,第一,要从宏观视角抓好高校家校共育工作体系的制度和理念。制度要做到实,制度是开展工作的基本依据和保障,高校要依据工作要求建立完善的家校共育工作制度,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工作体系自主高效运行。理念要做到新,理念决定高校家校共育工作高度,是高校家校共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也是行动纲领,因此要从工作思想、目标及行动纲领等三个方面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工作理念建设,契合国家、高校及学生发展需要,对家长参与还要有吸引力。
第二,要从中观视角抓好高校家校共育工作体系的守正和创新。守正即为要尊重和传承现行的国家高等教育工作理念和规范,要做到守正需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工作的标准化,与国家制定的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标准看齐,做到家校共育工作程序、管理、制度、内容、方法的标准化,并制作标准化的工作指导案例。在守正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当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体系处长完善阶段,需要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工作不断创新,创新高校家校共育工作体系、平台、制度以及功能,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工作体系不断完善。
第三,要从微观视角抓好高校家校共育工作体系的工作队伍管理和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工作队伍主要包含两支队伍,一支教师队伍,一支家长队伍,抓队伍主要就是抓好这两支队伍的管理和建设,抓队伍管理和建设主要是抓队伍的素质及能力。教师工作队伍包括创新创业及家校共育两部分素质和能力提升,推动教师之间相互学习,掌握另一部分的工作技能,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交流学习活动,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家长的管理要抓好家长的宣传、动员、教育、凝聚、导向等管理细节工作,积极构建家长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机制,自觉提升自身参与高校家校工作素质和能力。
四、结束语
大学生创新创业需要家校政企协同构建社会支持体系,家庭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社会资源,因此家庭支持与否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至关重要,构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工作体系能够提升家庭教育的效果,从家庭教育层面有效推进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
构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工作体系首要就是建强高校家校教育基础,构建包容一切的大家校共育工作体系。并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内涵对家校共育工作体系进行拓展,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体系,从实操、平台、功能、抓手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大学生创新创业家校共育工作体系构建能够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量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抓住第四次世界工业革命的机会,更好的应对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作者单位: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葫芦岛校区学生处;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团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