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部编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相当数量的古诗词与谣谚有着密切的关系,或模仿谣谚的创作形式,或借鉴谣谚的内容素材,或化用谣谚的语句,从而使诗歌创作始终充满着活力。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适当地从谣谚的视角切入,有助于学生理解古典诗词的创作与传播,从而获得深入浅出、耳目一新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谣谚;诗词;教学
[作者简介]王柳芳,豫章师范学院文旅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民间文学。(江西南昌 330103)
[基金項目]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宋代文人诗词与民间谣谚的互动研究”(19WX15)
谣谚是歌谣与谚语的合称,其内容十分丰富,包含农桑四时、气象预测、人生哲理、山川地理、风俗民情、时事政治、街谈巷议,可谓包罗万象。谣谚从生活语言中反复锤炼,多采用比喻、对比、夸张、递进、排比、谐音等方式,寄寓着深刻道理和丰厚情感。谣谚在整个古典诗歌的发展长河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谣谚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历代诗人不断从其中汲取创作灵感,使得古诗词的创作始终充满着活力。与此同时,一部分诗词在民间传播的过程中,因贴近百姓的生活情境而广受欢迎,逐渐传播成为家喻户晓的谚语。谣谚蕴含着丰富的文学史信息,历代文人往往引用谣谚来阐述复杂的文学现象。然而,囿于观念的偏见,很长一段时间内,谣谚被正统人士视为底层百姓所使用的“鄙语”“俗语”,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小道”,故“诗坛不列,荐绅学士不道”[1]。直到现在,很多语文教师对谣谚的重要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他们在讲授古诗词时未能完全阐述明晰。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适当地从谣谚的视角切入,有助于学生理解古典诗词的创作与传播,从而获得深入浅出、耳目一新的教学效果。
一、用谣谚解释古诗词的创作
历代文人引谣谚入诗词的现象十分普遍,刘勰《文心雕龙》指出:“夫文辞鄙俚,莫过于谚,而圣贤《诗》《书》,采以为谈。”[2]文人往往熔化谣谚于无形之间,使得诗歌呈现出浓厚的哲理和趣味。囿于多种原因,文人在引用谣谚时往往不加以说明,这对我们解读古诗词时造成了一定的障碍。部编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相当数量的古诗词与谣谚有着密切的关系,或模仿谣谚的创作形式,或借鉴谣谚的内容素材,或化用谣谚的语句,从而使诗歌创作始终充满着活力。巧用谣谚来解释古诗词的创作,有助于学生理解诗词的含义,从而更深刻地领略到古典诗词之美。
(一)用谣谚解释诗歌的产生
谣谚产生的年代极为久远,早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便用谣谚表情达意。谣谚是诗歌的源头之一,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相当数量的谣谚内容。朱熹认为“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3],其意思为《诗经·国风》有不少诗篇原本是民间谣谚。《豳风·七月》应是夏代流传下来的古谚,生动地展现了西周时期农耕社会的场景,反映了时令与劳作之间密切的关系。如“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具有指导农业生产和总结生活经验的作用。民间歌谣形式活泼,十分适合即兴而作,部分诗歌便采用了歌谣的形式进行写作,《史记·高祖本纪》载:“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上击筑自歌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可见刘邦《大风歌》本身是一首歌谣,故清代杜文澜《古谣谚》一书将此诗收入。
(二)用谣谚解释诗词的表现形式
谣谚协于音律,易记易诵,富有活泼的生活气息,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对我国诗歌的创作风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取法多师,善于向民间谣谚学习,使得诗歌创作呈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如《前出塞九首》其六云:“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此诗吸收了谣谚明快流畅的写作形式,类似传授克敌制胜的作战歌诀,生动地描摹出将士们积极高昂的气势。清代仇兆鳌《杜诗详注》引黄生语评曰:“似谣似谚,最是乐府妙境。”杜甫《饮中八仙歌》描写了长安城中八位以饮酒知名的贤人,其中描写李白的诗句最为世人称道:“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孙微《〈饮中八仙歌〉源于汉代谣谚考》(《杜甫研究学刊》2003年第4期)一文便认为杜甫《饮中八仙歌》继承了汉代“臧否人物”多以八为单位的传统,“其较为直接的来源应是汉末清议中所习用的谣谚”。
(三)用谣谚解释诗词的表现内容
谣谚以日常生活为创作源泉,始终充满着奇思妙想,本身便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为文人诗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容素材。李白的诗歌以浪漫瑰丽闻名于世,与他擅长向民间谣谚学习不无关系。《蜀道难》一诗极尽夸张之能事,直接引用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谚语,突显蜀道之狭窄险阻,“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化用谚语“武功太白,去天三百”之意,极言太白山的高耸入云。李白写有不少关于太白山的诗,如《古风》其五云:“太白和苍苍,星晨上森列。去天三百里,邈尔与世绝。”便是谚语“武功太白,去天三百”的铺衍。李白《上三峡》诗云:“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化用了三峡谣“朝见黄牛,暮见黄牛。一朝一暮,黄牛如故”之意,将黄牛滩的险阻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用谣谚疏通诗词字句
谣谚言简而意深,有着相对固定的形式和意义,具有典故和成语的作用,不少诗词名篇便引用了谣谚进行说理议论,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讲授古诗词时,要特别注意疏通引谣谚之句,如曹操《短歌行》云:“越陌度阡,枉用相存。”用古谚“越陌度阡,更为客主”之意,其意是贤士远道前来相投。谣谚折射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民间舆论,优秀的诗人通过引用民间谣谚,使诗歌创作富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如白居易《长恨歌》云:“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化用了“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男不封侯女作妃,君看女却是门楣”等民间歌谣,杨玉环因为倍受君王宠爱,全家上下皆受恩宠,一时间风光无限,引发了百姓的艳羡,民间甚至一度流行重女轻男的风气。
二、用谣谚分析古诗词的传播和应用
雅俗相互影响是我国古典文学演进的基本规律,民间文化持续不断地为雅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雅文化同样也滋润影响着俗文学的创作。一些贴近百姓日常生活的诗歌往往能突破阶层的壁垒,在向民间传播的过程中,逐渐演变为妇孺皆知的谚语,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便指出:“今世所道俗语,多唐以来人诗。”[4]“传诗成谚”使诗歌真正走出精英阶层,走向世俗大众,成为深耕于中华民族沃土的宝贵财富。通过分析“传诗成谚”的现象,学生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到古诗词的传播和应用等问题。
(一)有助于理解古诗词的内涵
囿于受教育程度的限制,百姓尚不能完全理解古诗词深奥的含义,一些诗词在民间传播的过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写,从而更适应百姓的语言习惯。有不少谚语源于《诗经》,如“没有不透风的墙”,源于《小雅·小弁》“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多言众所忌”,语本《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源于《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君子不欺屋漏”,源于《大雅·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这些谚语比原文更通俗易懂,可谓是诗歌的简化版、口语版,有助于我们理解古诗词深奥的含义。
(二)有助于了解古诗词的使用语境
由于观照事物角度的不同,民间百姓对诗词的欣赏标准不同于文人士大夫,他们更看重诗词的应用价值。在“传诗成谚”的过程中,部分文人诗词的使用语境发生了改变。如苏轼《春宵》云:“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其意为春天的夜晚十分美好,到处都充满着迷人的芳香和月光。这首诗传为谚语后,其涵义已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往往用来形容新婚之夜或幽会之夜的缠绵缱绻,具有浓郁的香艳色彩,如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曰:“再休题春宵一刻千金价,准备着寒窗更守十年寡。”原诗句的使用语境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已不宜用来表现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有助于汲取古诗词的正能量
“传诗成谚”并非偶然随机的现象,能传为谚语的诗歌本身便具有谚语的某些特质,我们可以把这类诗歌称为“诗谚”。“诗谚”总结出来的规律经验往往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时至今日,仍能给予我们以无限的正能量,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于汉代乐府诗《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男儿当自强”语本唐代诗人李颀《缓歌行》:“男儿立身须自强,十年闭户颖水阳。”后来逐渐演化为“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宋代汪洙《神童诗》用来激励人们苦读诗书、出人头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唐代杜秋娘《金缕衣》诗云:“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传入民间后,形成谚语“见花欲折须当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用来勉励人们抓紧时间学习,莫使光阴虚度。
(四)有助于拉近欣赏古诗词的心理距离
古典诗歌的创作时间虽然邈远,但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我们当代社会并没有太大差别,虽历时千年,仍能予以我们智慧的启迪。我们日常使用的谚语很多源于古典诗句,如李白《妾薄命》云:“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指出封建时代女性以姿色依附于男性的可悲境地,被明代郎瑛《七修续稿》卷五“谚语本诗句”辑录。这句“诗谚”在当代社会仍具有指导意义,不少女性陷入“容貌焦虑”,认为“颜值即正道”,可是用颜值来取悦他人,是不能长久的,只有努力提升自身的能力,才能真正实现人生价值。
“詩谚”描摹出人类普遍具有的情感和现象,擅长用常见的自然现象来比喻社会现象,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近年来,新生代被冠以“后浪”的称呼,哔哩哔哩网站在2020年五四青年节之际发布了《后浪》的视频,引发了全网的热烈讨论,“后浪”被《咬文嚼字》编辑部评为“2020年度十大流行语”之一。“后浪”一词源于谚语“长江后浪推前浪”,而这句谚语原本出于宋代释文粨《过苕溪》一诗:“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用来比喻新生事物不断地替代老旧事物,极具动态韵律之美。
三、用谣谚解释文学现象
谣谚是特定时代和地域的产物,全方位地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古代社会风貌,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学史信息。谣谚是百姓智慧的凝结,代表着大众约定俗成的观念,我们可以利用谣谚来解释复杂多变的文学现象,可以起到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的新奇效果。
(一)用谣谚与诗词互证
谣谚虽短小,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提出“谚语有文理”的观点,他大胆地采用民间谣谚来释诗,如,“谚语云:‘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篥。’言冬至后,寒风吹篱落,有声如觱篥也。合于庄子万窍怒号之说,而可以为《豳风》‘一之日觱发’之解矣。”[5]便将元代娄元礼《田家五行》所载谚语与《诗经》进行比对,认为“篱头吹觱篥”保留着先秦流传下来的用语习惯,别具古朴厚重之美。
唐代以来,科举制度成为朝廷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科举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其中进士最难考取,也最为尊贵,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科举的谚语,足以证明人们对科举的重视,有“二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谚,用来说明进士及第之难。又有“及第进士,俯视中黄郎。落第进士,揖蒲华长马”“进士初擢第,头上七尺焰光”等谚语,极言登科进士之风光无限,可与孟郊《登科后》一诗相互印证:“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此诗极言初中进士的狂喜雀跃,与民间谣谚的夸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用谣谚指出文学创作的特征
民间谣谚言简而意深,能够将复杂的人情世故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文人往往用谣谚来说明文学创作的特征。文人相轻的现象历来有之,建安七子各有特色,相互看不起对方,魏文帝曹丕在《典论·论文》说到:“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俚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患之也。”“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是一句谚语,用来比喻家里有不好的东西,既使是一把破扫帚,自己却十分珍惜。通过一句谚语,曹丕形象地指出文人只看到自身的优点、对别人却吹毛求疵,可谓一针见血。明代中后期市民文化十分兴盛,出现了“本色论”的创作风尚,唐顺之《与洪方洲书》曰:“近来觉得诗文一事,只是直写胸臆,如谚语所谓‘开口见喉咙者’,使后人读之,如真见其面目,瑜瑕俱不容掩,所谓本色,此为上乘文字。”“开口见喉咙者”指开门见山、直抒己见,用来形容“本色论”十分恰当,形象地指出诗歌创作不必过度修饰辞藻,只要将心中所想所思表达出来,便是绝妙好诗。
(三)用谣谚评价文学成就
谣谚是窥视民风民情的一扇窗口,保留了一些时人对某位作家的评价意见,能够用来说明作家在当时的声誉。唐代诗人王维与其弟王缙皆有声望,王维的山水诗达到极高的艺术造诣,官至尚书右丞,王缙擅长草隶书,晚年为宰相,时人有谚曰:“朝廷左相笔,天下右丞诗。”这是当时人们对王维、王缙兄弟俩的赞誉。南宋时期人们以食羊肉为尊贵,菜羹则是普通百姓的日常饮食,当时流传着“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的谚语。这句谚语的意思是熟读苏轼的文章,能在科考上有所斩获,从而迈入显贵阶层,倘若对苏轼的文章一知半解,便无法考中科举。这句谚语形象有趣,朗朗上口,可以用来说明苏轼的诗文受到全社会的认同和推崇。
[参考文献]
[1]冯梦龙.山歌[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7.
[2]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3]朱熹.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8.
[4]陆游.老学庵笔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9.
[5]杨慎著,王仲镛征笺证.升庵诗话笺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