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量把综述写好看

2021-02-27 21:03郭洪平
法治新闻传播 2021年2期
关键词:小标题综述观点

■郭洪平

综述是媒体常见的一种文体,写好综述,是记者的看家本领。从业20 余年,不断学习,不停练习,不住实践,偶尔灵光一现也会迸出一两篇得意之作,但更多时,所写综述,面目狰狞,形象丑陋,就像毛主席《反对党八股》一文中说的那样,“装腔作势,借以吓人”“语言无味,像个瘪三”。稿子写完,别说让读者喜欢,自己都不想再看一眼。因此感到,写稿这活儿,确实艺无止境、练无止境。话说回来,既然吃了这碗饭,就不能停止追求,要写就尽量写好,哪怕芝麻大点进步,也不算白忙。

去年下半年,我从报纸转到杂志后,写了十几篇综述,尽了力量。其中,《必须对暴虐行为“零容忍”》①和《伸把手,拉住悬崖边的孩子》②这两篇综述得到了报社同事的认可。要说经验谈不上,肤浅认识或笨办法倒可说上一二,纯属己见,在此与媒体同行交流。

对综述的认识

第一,综述是干什么的?我的理解,综述就是对新近发生、发现,且能引起群众关注的一些新事情、重要事情的综合报道。媒体刊发综述,一般都是对一定时期内的某一社会热点、重要工作、新发现象的阶段性归纳和总结,体现了媒体对这件事情、这项工作的强调和重视。综述一般篇幅较大,分量较重,刊发位置比较突出。

第二,综述长什么样?我的感觉,综述没有统一标准,不过,大致轮廓还是有的。一般来说,综述在形式上比较接近述评,但与述评又有明显区别。述评属于新闻评论范畴,主要通过评与述结合的方式,分析和评价事实,直接表明作者的立场和主张,从而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而综述,则是以向受众告知新闻事实为目的,主要特点是对某些重要事件、重点工作或一个时期的形势进行综合性的叙述,包括现象、原因、措施、问题、办法等,它的主要特点是说事,事中包含观点。综述一般不直接进行议论,如果要表达观点,记者自己也不直接站出来说话,而是通过提供事实和信息的方式,或者转述有关人士的见解与看法,以客观报道的形式出现。在叙述事实过程中,作者有时可能会加一些说明或议论性文字,但通常这类文字很少,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文章衔接和叙述事实服务。

写综述前的准备工作

写综述前做些什么?我认为,不外乎就是要花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对材料进行归纳整理、鉴别分析。就个人体会而言,要做好三点:

一是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收集、检索资料是撰写综述最重要的前提。一篇综述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前期对与这个主题相关的历史情况、现实进展以及最新动态的掌握程度。如果没有做好资料收集、检索工作,后期就会觉得要什么没什么,心里发慌,如果从头去找,费时费力不说,还严重影响工期,耽误刊发。

收集、检索资料,一定要注意资料的广泛性和权威性,多角度、多侧面去找,内容尽量要全,来路尽量要正,哪怕有些资料后期写稿时没用上,但前期准备时一定要尽可能多找,手中有料,写稿不愁。当然,找资料必须强调资料的来源,除了官方渠道,尽可能从正规网站去找,一些莫名其妙的论坛、社区上的资料,可以看看启发思维,但写稿时尽量不要引用,风险较大。

二是认真做好梳理、辨析工作。从纷繁杂乱的素材中理出头绪,不是一个轻松的事。以我自己的做法,一篇五六千字的综述,前期收集、检索的资料通常达到一二十万字,甚至更多。这么多资料,光是看完大小标题就觉头晕,更别说要从里面捋出有用的信息,工作量可想而知。但是,没有这个步骤肯定不行,不好好梳理材料,就没有后期的顺利撰写,所以,愿意不愿意,都必须得下功夫做好材料梳理工作。

把材料梳理好,一般先要分分类,再花点时间一类一类去研究、辨析,边研究、边思考、边记录,从中记下自己的思想火花和有价值、有意思的东西。多数时候,看资料应一篇一篇看,能逐行逐句最好,走马观花、一目十行的做法肯定会漏掉许多有用的内容。

三是好好列提纲,仔细推敲。看完一堆资料,脑子有点累,但某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肯定清楚了,心中也有了大致的轮廓。然后,根据这个轮廓,再一点点聚焦、勾描、推敲,就能形成一个基本思路。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提炼、比较,去粗取精,不断缩小范围,一个大体成型的提纲就会形成,有了提纲,再写稿子自然就顺畅很多。当然,也有一些高手,他们很少梳理提纲,看看材料,拿来就写,照样也出美文,但对多数人来说,有个提纲还是好些,照着图纸施工,出不了大圈。

如何写好综述

综述怎样才能写好看?我觉得,这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像厨子做菜,原料都一样,手法有不同,操作过程、下料顺序、火候大小不一样,做出的菜味道就不一样。个人以为,一篇合格且好看的综述,起码符合四个要件——主题要明,层次要清,观点要新,资料要精。具体说,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把故事和新闻结合起来。检察日报的新闻理念就是“讲故事,说新闻”,可见讲故事对一篇文章来说很重要。没有故事,几条干巴巴的筋有谁想看。如何讲故事也有学问,罗列、堆砌一堆事肯定不行,这样很可能没有思想和灵魂,看后不能让人有启发和收益。比较适当的做法是,既有故事叙述,又有观点呈现,这样的文章才有血有肉。

前文提到的两篇综述,撰写时就借鉴了这种做法,通过故事带观点,通过观点说故事,相互映衬,看着不累。《必须对暴虐行为“零容忍”》一稿,为说明亲密关系命案的特征,作者梳理材料加上采访,提炼出“图财害命”“积怨发泄”“仇恨报复”三个观点,然后每个观点配一个故事,每个故事恰好能反衬观点,相辅相成,看起来也算得体。

二是提炼好大小标题,形成一定逻辑。前提是要好好消化材料,反复提炼才能实现。个人的感觉是,标题不宜过大,标题大,则不易把握中心,更不易深入阐述。同时,大小标题尽量要形象、抓人,能直截了当就直截了当,没必要玩文字游戏,过于晦涩,别人琢磨半天还不知所意,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没人愿意盯着一个标题琢磨半天。所以,时政类综述,标题能直接就直接,直接揭示实质最好。《伸把手,拉住悬崖边的孩子》几个小标题就比较直接——“数字逐步上升是一种警讯”“犯罪手段简单粗暴且不计后果”“有向校园渗透的趋势”等等,简单明了,不管哪个文化层次,都能看懂。至于为什么要讲逻辑,主要是为了让文章结构更紧密、更抱团,更好呈现出因果关系。很多情况下,层次分明、结构清晰的文章更容易引起他人阅读兴趣,也更能达成传播目的。

三是语言要简明,尽量口语化。综述的目的是把事实和情况说清楚,因此语言应尽量简明、概括、平实。描绘性的语言可以有,但尽量要少。如何做到简明、平实?可以在表述上尝试向口语化靠拢。比如,可以尝试把“大话说小”,把“雅话说俗”。所谓把“大话说小”,就是把一些看上去相对正式、相对专业的“公文腔”“官话体”“翻译”一下,用大众都能听懂的话进行表达,尤其涉及法言法语的内容,更要“翻译”,很多时候,“群众语言”更有魅力。所谓把“雅话说俗”,就是把一些理论性、文气重的语言,尽量转换成通俗易懂的社会语言,毕竟是大众传媒,需要人人都能看懂。而且,能把复杂的事情生动、简明说出来,本身也是一种功夫。

总之,写好综述,没有定法,重要的是多学习、多研究,做个有心人,尤其对新手、初学者来说,更是如此,有空多看看范文,别人怎么写的,好好体会一下,多琢磨琢磨,也可以启发自己。更重要的是,写好综述,要敢于实践。

注释:

①郭洪平:《必须对暴虐行为“零容忍”》,《方圆》2020年第22期。

②郭洪平:《伸把手,拉住悬崖边的孩子》,《检察日报》2021年1月29日第四版。

猜你喜欢
小标题综述观点
让机关文稿小标题“亮”起来
5G应用及发展综述
精心打造心灵的小窗
机器学习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观点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
持之以恒反“四风”——我省正风肃纪工作综述
中学生如何自主写好作文的小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