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丽珠 杨邦清
(1.建瓯市第二小学,福建 建瓯 353100;2.福建省南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福建 南平 350025)
项目式学习主张教师围绕真实的问题或挑战设计一系列的体验和探究活动,学生需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与技能来解决问题,并将最终的学习成果予以表达、交流与展示。[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倡导问题驱动,用行动赋能,激活学生内生价值,实现创生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项目式学习成为其重要的活动方式之一。
2017 年9 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处理好学生自主实践与教师有效指导的关系。[2]然而,当前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开展项目式学习暴露出“项目价值低、实施表面化、成果不突显”等现象,归咎原因在于指导教师学识受禁锢、角色未转换、实施水平低。由此可见,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式学习指导教师是指导学生开展活动的主体力量,他们的素养水平和指导能力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活动实施的质量与效果,指导教师应具备哪些素养与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跨学科的实践性课程,这就要求指导教师不仅自身知识要渊博,经验要丰富,而且更要具备跨学科知识整合的能力,即以问题为导向,跨界解锁,软化学科边界,将多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重组、迁移与运用,使知识、方法、认识等相互交融,提升对事物的理解力与问题的解决能力。在项目式学习开展过程中,指导教师要链接已有经验和知识、课内与课外、现在和未来,跨越学科与知识界线,跨越校园与生活界线,摒弃河段思维,实现跨界整合,将学科知识教育化,才能抵达学生的内心世界,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才能从容驾驭项目式学习的指导。
如六年级学生围绕“口罩”开展项目式学习,在活动的初始阶段,学生提出许多感兴趣的问题,如,口罩有什么历史?口罩的结构是怎样的?常用的口罩有什么缺点?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在问题驱动下,引导学生归类、概括,将项目式学习主题确定为“探秘口罩”。把项目式学习与学科内容相联系,分解为若干个小主题,并围绕综合实践活动四种探究方式开展活动:了解口罩的历史(考察探究);探究口罩的结构(考察探究);巧手自制口罩(设计制作);创意口罩我设计(设计制作);正确佩戴口罩(自我服务)等。
以“探秘口罩”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实现了学科之间的融合与应用,将语文、历史、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重组、提升与运用,削弱了学科之间的界限,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化为知识与经验在实践活动中重新建构的过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同时,在创新课程建设方式上对教师是个全新的挑战,教师应具备跨界整合知识的能力,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成的问题,使项目式学习不仅达到横向的扩张,同时实现纵向的深入,在实施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也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养与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从自身成长的需要出发,亲历探究实践过程。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指导教师要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要用心观察、研究学生,尊重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做好学情调查,为不同的学生打开精神发展的大门,使他们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成为一个精神丰富的人。[3]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要研究学生如何全身心投入、心理发展、能力增长、体验收获等。观察和研究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顺利指导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的必备能力。[4]
一个好的项目式学习一定是学生站在课程的最中央,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精练的问题为驱动,以持续探究为研究方法,以真实研究为学习动机,以评价反思为方案修正,以作品展示为项目成果。所有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皆需学生以旺盛的精力全身心投入,才能使项目式学习有效开展。作为指导教师就必须研究学生,懂得学生的心理,了解他们的年龄特点,把握“思维的引火线”,让学生保持情绪高涨的内心状态。“思维的引火线”首先来自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捕捉和提取的有价值、有意义、感兴趣的问题,有了问题驱动,才能以积极主动的状态投入研究;其次选取适合项目活动开展的研制工具与研究方法,如访问、调查、查资料、做实验等,都是项目式学习常见的活动方式,这些活动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沟通能力、探究能力,并引领着学生持续、深入地开展研究;成果作品的制作与展示必须是学生运用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合作完成的作品,反映学生在实践探究过程中的点滴成就,它具有创生性,才能使学生发挥潜能,保持高涨的情绪合作完成。
《指导纲要》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2]主题是基于学生的真实生活,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是基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培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主题的来源要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教师首先要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捕捉信息的能力,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挖掘潜在的课程资源,将资源开发并加以利用,转化为活动主题,这样的主题才是学生喜欢并真正想探究的主题,才有助于项目主题活动的持续研究。
如《探秘“水上漂”》的项目主题来自学生一次再普通不过的生活经历,学生发现夏天里水黾总能轻松地站立在水面上,并能做滑行运动,像电影里功夫水上漂,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有一定的探究价值,从学生的问题入手,挖掘生活资源,这个问题可挖掘的资源很丰富,它涉及到“水的表面张力”的科学知识,生活中的表面张力的现象有哪些?如何破坏水的表面张力?太空失重下的表面张力是什么样的现象等。将这些课程资源加以串联,设计项目活动,学生的探究就有了方向、有了深度,开展项目式学习就很有意义了。因此,挖掘课程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是教师的关键能力,直接影响到项目式学习的实际效果和目标达成,也影响学生的发展和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课程实施能力包括活动设计能力、组织引领能力、合作交往能力、利用信息能力、研究创新能力及评价能力等。[5]如何实施项目式学习,推进项目式学习向纵深方向发展,使学生核心素养落地有声呢,笔者认为教师在实施项目式学习中应具备以下几项能力:
项目式学习基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以真实而具体的情境为背景,教师要善于捕捉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或创设与学生发展需要紧密联系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萌生问题,通过学生提出的“好问题”作为驱动,“好问题”能引发学生思维和研究活动,能有效促进学习的自主性、协同性,将学习引向深入。但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是浅显的问题,有些是伪问题,有些不是问题,这样的问题都不能作为驱动项目式学习的问题。因此,在构建项目主题之前,驱动性问题和切入性问题的设计至关重要,是开展项目式学习的核心所在,指引着学生探究的方向及跨学科知识整合学习的过程。从问题出发,将问题进行筛选、归类和重组,并把无法开展项目研究的偏离问题排除,从有价值的问题出发,构建项目式主题开展研究。
设计活动方案是确保项目式学习有序、有效开展的重要环节。活动方案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指导水平及对项目活动的预测能力。活动方案包括项目主题、活动目标、操作方法、研制工具、具体流程、时间安排与人员分工等要素。教师要放慢节奏,投入时间与学生共同思考、探索,让师与生、生与生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才能形成一份有质量的活动方案。在后续的活动中,学生才能根据方案学着像科学家那样严谨地开展实验做研究,指导学生深入有序地探究,体验研究的全过程,在活动中自觉成长,获得知识与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部指导纲要研制组的核心成员柳夕浪曾说过,成长比成果更重要,综合实践活动展示的成果并不是最终呈现的结果,而更多地聚焦在学生活动的全过程。项目式学习所追求的成果表现为学生在实践探究过程中的点滴成就,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过程性素材的积累,雁过留痕,点滴素材融汇贯通,进行有创意的串连,就是学生的学习成果。如,探究影像、实物模型、PPT 展示、研究小报告、科技小论文、网页制作等,其成果展示形式多样,并与活动探究交融一体,是项目学习区别于一般教学活动的典型特征。在成果展示阶段更要注重反思评价,反思项目学习中研究步骤的选择,审视研究顺序的合理与不足之处等,为后续开展研究活动积累经验,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进而提升思辨行动的能力。[6]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同其他学科一起承担着育人的功能与作用。《指导纲要》开篇就明确指出: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2]在项目式学习中,主题产生阶段、实践探究阶段、成果表达阶段等,都彰显着育人的契机。教师首先要提升自身品格,教师的品格本身就彰显着教育因素和教育力量。同时要将自身品格与教学技能结合起来,坚持全程育人,善于捕捉活动的育人点,并将其渗透到活动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活动的全过程历经思想的洗礼,提升善待他人,战胜困难,勇于担当,乐于助人等道德品质的提升,发展核心素养。
由此可见,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素养与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教师涵育跨界解锁、研究学生、挖掘资源、课程实施、全程育人等素养与能力,才能在核心素养的视域下,为学生指引方向,帮助学生建立规范,给予学生方法指导,鼓励学生持续探究,保障项目式学习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