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昌蓉
(尤溪县实验小学,福建 尤溪 365100)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有四个核心理念[1]:一是尊重儿童生活的独立价值,让教材内容富有童心、童趣,构建一种体现儿童生活世界而不是成人世界的儿童文化;二是儿童品德培养回归生活,让儿童在具体的道德生活中形成有道德逻辑的生活习惯和有道德思辨能力的基本素养;三是激活儿童自我发展的“生活因子”,把教材看成是儿童学习活动的载体(话题与范例),而不是学习与记忆的对象,让教材真正成为儿童之间、儿童与自己对话的文本;四是培养儿童的法治精神与法治意识,将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看成是一种公民素质教育,而不是法律专业教育。这四个理念是一个整体,其中贯穿着一条主线:道德与法治学习过程中小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对此,文章拟从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思辨能力内涵认识与培养策略两个方面做些探讨。
1.思辨能力的内涵梳理。“思辨”,在汉语词典中的解析有两个:①思考辨析;②哲学名词,即纯粹思考。前者指向具体,是对认识对象或现象的思考与辨析,后者指向形而上,是对经验的思考。“能力”,在汉语词典的解析为:能胜任某项工作或做好某一事情的才能、力量或条件[2],心理学领域的解释一般是指能够顺利完成某一作业的个性心理特征。条件也好,心理特征也罢,其指向都是“胜任”与“顺利”的状态。因而,思辨能力可以概括为既能够对认识对象或现象进行具体的思考辨析,同时能够对认识对象或现象进行经验层面的判断与思考的能力。这种思考辨析和思考判断,都是人的思维过程,如果一个人能够在思辨过程中拥有对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质疑和反思(自省),那么,他就具备了批判性思维能力了。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批判”并不是单纯的“批评”,而是依据某一价值标准所进行的评价,是一种理性或反思性的思维活动。
2.道德与法治思辨能力的内涵认识。基于以上梳理,道德与法治思辨能力的基本内涵可以归纳为:从道德与法治的角度来对道德与法治领域的问题与现象进行思辨,并自觉地对思辨过程与思辨结果进行整体的、合理的质疑与自省,并形成一种稳定的思维能力。
道德与法治思辨能力的作用集中表现在质疑与自省上,它使得思辨的思维过程具有了批判意义与价值;同时,这种意义与价值能够促进小学生在面对新情境、新问题,能够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并形成独立人格和创新品质。
1.质疑的意义与价值。质疑,就是心有所疑而后提出问题,它是人与生俱来的个性心理,并伴随着好奇而存在,没有好奇便不会有质疑。因此,质疑,能够促进发现并生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显然,一个失却了好奇心的人是不会有深入思考的。而一个对外界麻木了的人是不会质疑的,更不会创新的。质疑是创新的基础。
2.自省的意义与价值。自省的核心要义在于自觉反思、自我省察,是人对自觉的思维过程和结果的反动,对自己行为方式的省察。自省的目的在于纠察与完善,在于对认知的自省。所以,在道德的价值和观念领域形成自省能力和习惯的意义在于坚定信仰,进而坚定自己的道德行为。
因而,在道德与法治的学科教学中,改变儿童的道德学习方式,引导儿童走向道德的批判性学习,培育其道德的批判性思维,是当前道德学习方式变革的走向。[3]
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导向,从而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探索、感知和发现各类社会问题以及现象的本质,最终成为具有优良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其基础任务就是促进小学生养成道德与法治思辨能力。基于对道德与法治思辨能力的内涵梳理,笔者拟从营造思辨氛围、突出思辨主体、聚焦思辨体验和凸显思辨主线等四个方面对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策略进行探讨。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借助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要让小学生顺利地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判断,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情境来缩短教材与生活的距离。具体而言就是创设模拟现象产生的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辨。以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上册《周末巧安排》一课为例,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况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可行,以便学会合理安排自己日常短时段的闲暇生活。如果就教材教教材,由于学生并不身临其境,是无法切身经历和体会自己的行为是否可行。因而,教师利用教材副版绘本《小宝,不可以》,师生合作表演了周末多睡一会儿、不想练琴、还想看电视、不想上兴趣班、不想做作业等“不可以”的具体情境后,让学生选择某一情境问题展开辨论:你们觉得究竟可不可以,为什么?经过讨论后,再组织学生思考“你有没有碰到过类似的事情?”“你曾遇到过‘不可以’的事情吗?并说明当时你不想做的原因?”通过“亲临”这样的递进式情境问题,来促进学生进行“身临其境”的思考和交流,一方面唤起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其言之有物、言之有据;另一方面是促进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情境氛围中学会质疑和自省,发展思辨能力。
面对当下多数学生自主意识较强而自主能力很弱的新情况,如何激励学生在多种学习活动中敢于提出问题和探索新发现,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辨析;在学习活动中,如何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广泛交流,如何在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知情感的学生中实现互补并共同进步,确保思辨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处在积极、活跃的状态,这些需要深入思考并进行大胆实践。面对新的考验,转变单一的授课形式,改变依从性的、接受性的、权威默认性学习方式;探究多样的、灵动学习过程,以突出学生作为思辨主体的地位,来激发小学生思辨动力则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必须坚持的原则。
从具身理论的身心合一观点看,只有让小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到丰富的、具体活动之中,上述思考就会“柳暗花明”。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心中的“110”》的教学为例,在教学陌生人分类时,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引发思维的碰撞,接着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思考当一个人独自在家时,煤气修理工、邻居王奶奶和快递员三个不同身份的人来敲门该如何应对。只有处在具身状态中,学生才会积极思考生活中有些陌生人或许会像朋友一样关心和帮助我们,但是也有少数陌生人可能会不怀好意,危及我们的生命安全。这就是在丰富的活动过程中突出思辨主体所需要的最真实、最受触动的内心体验,并以此激发学生思辨动力。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与其他学科一样,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生活,实现生活化的应用,所特别的是它还有提高小学生自身道德情感认知的教学任务。因此,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过程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知识建构,更重要的还在于夯实道德情感基础,促进小学生的道德认知。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强化课内思维活动的同时拓展小学生的生活体验,设计一些切实可行的课外实践活动,以聚焦小学生的思辨活动体验。以部编版一年级上册《上学路上》的教学为例,笔者根据小学生上学过红绿灯的实际情况,课前设计了两个思辨问题:绿灯倒计时还有5 秒红灯就要亮了,我们能不能过马路?在没人的情况下可不可以闯红灯?有了课外实践教学的拓展性问题做铺垫,小学生就比较容易聚焦体验性问题,形成思辨性问题解决方案(宁等三分不争一秒;养成尊重规则的习惯,做自警的人)。最后通过《家庭安全出行记录表》,学生们学以致用,能够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问题思辨,进而做出判断和选择,这是拓展课外实践的成果。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是按照儿童的生活路径,以儿童成长与发展的生活逻辑为核心进行的。因而,了解学校和家庭的两种生活方式,才可能帮助学生借助课本提供的思辨线索学会做事,学会思辨的思维方式;才可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出教室、走向社会,以思辨性思维方式来观察世界,思考、认识世界,并在切实感悟、深入实践中形成系统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法治认同。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为例,全册聚焦儿童的学习问题和安全问题,围绕“学习生活”“学校生活”“安全成长”“家庭生活”四个主题展开教学,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家庭和学校生活的认知和体会。三年级的学生,对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中的人、事、物有初步认识和体会,但缺乏系统认识和问题处置能力,因而,教师要引导学生先从目录中了解本册学习主题,再结合每一课题的“活动园”“交流园”“知识窗”“阅读角”等栏目,自觉地凸显思辨能力的培养主线,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整理、思考和辨析,并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