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彦伟
(福州市乌山小学,福建 福州 350001)
地方传统文化是构成中华文明的组成要素,体现着中华民族价值观、文化思想和精神观念,蕴含着深厚的乡土知识、道德追求和人生哲理。因此,如何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法课程教学,很值得深入探讨。
首先,在价值目标上两者都强调塑造个体,健全人格。比如,清朝时期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提出“适者生存,物竞天择”的近现代思想家严复,寻求中国强国之道的戊戌六君子之一林旭,献身民主共和的黄花岗革命烈士林觉民,他们为后辈优秀人格的塑造、价值目标的追求立起了一座座丰碑。其次,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于人性,弘扬共性和人的道德情感。林则徐家风的《十无益》、冰心家族的《十条家规》,林觉民的《与妻书》,方声洞的《凛父书》等无不体现着和谐、内敛、儒雅的道德关怀与道德情感。最后,在教育方式上两者都重视知行合一,比如长乐举人梁赞图素以“无益之念勿起,无益之事勿为,无益之言勿说,无益之物勿食”督导后代践行;福州传统节日“孝顺节”——拗九节,强调道德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特色在于以伦理为本位。这种伦理性的传统文化已渗透于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和个人与国家的生活,治国平天下则是国家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修身、格物致知和诚意正心是个体层面的要求。[1]这也是个体德性成长、社会全面进步和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根基。反过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延续,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
一方面,教育者弱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部分教师对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自身的德育责任和发掘本学科中的育人因素。此外,学校更注重专业课程的实施,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渗透不够。另一方面,忽视现代社会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发展诠释。在实际教学中,对优秀传统文化中部分晦涩难懂的内容未赋予其新载体、新形式和新内涵,忽视传统文化的演进与当下阐释,缺乏及时的引领和价值澄清,没有呈现其应有的意义价值。
小学阶段是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行为习惯等形成的初始时期,有其年龄特征和特殊的规律,因而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选取一定要遵循这一发展规律,然而一部分教师在不了解、不注重小学生道德成长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的情况下,随机选取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导致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甚至反感。在实际调查中也发现,有部分学生认为教师所讲授的传统德育知识和故事,远离其实际生活以至于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实践。另外,部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选取超出小学生的接受范围,使其与小学生的实际认识能力脱节,难以达到德育的预期效果。
传统文化教学忽视儿童的内在需求和先验状态,缺失儿童立场,且多数照搬教材内容,仅以简单口述的方式死板讲授,忽视地方传统文化与当下儿童现实生活的契合点以及兴趣点,忽视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多样互动交流:例如问答方式、游戏互动和视频教学等,导致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法教学中缺乏多样化的载体,使学生无法与自然的生活情境相联系,无法体验真实的传统文化的内涵,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我参与度,降低了学生探索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造成了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渴求与教育者施教能力之间产生矛盾,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深度融入小学德法课程中出现阻碍,预期目标达成度降低。
教师是文化传承与教育之间的纽带,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德法课程深度融合的引领者,在具体教育过程中,教师则起到关键主导作用,教师对两者如何融合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则直接影响深度融入教育的效果。[2]其一,教师要加强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深度掌握其文化精髓,积极唤起学生对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进而带动他们对其持续探索,提升学生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增强对地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其二,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要系统、深入地融入到小学德法教学中,使小学生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产生触动,将传统文化建构到自身的思维结构和知识体系中。教师要深入掌握并挖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中与时代精神和学生实际相适应的思想内涵,率先自我践行,再通过言传身教来教化学生。
首先,一线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内在需要、能力和兴趣,并鼓励师生结合当地特色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以及学校的课程需求,运用到其教学活动中并不断开拓新的文化内涵。其次,转变传统课程观念,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课程的构成除了教材本身,还应包括图片、提纲、声像资料等辅助性材料,特别要重视利用现代信息设备,以及丰富的动态课程资源等来拓宽、拓深课程资源。最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因此,要深入挖掘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的内容,并进行现代化的改编教学。如可以将邓世昌不远千里来到船政学堂求学寻求报国的故事改编成短剧,增强其情景性,让学生在表演中体验古人的爱国情怀,满足其情感发展的内在需要。
地方传统文化深度融入小学德法课程,需要结合实际需要,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新媒体环境,多元宣传传统文化。比如,利用校园广播站,做好诚信、爱国和普法教育等主题宣传活动;为学生提供视频、图片结合、趣味生动的多媒体网络平台,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助推学生在传统文化中接受德育熏陶。其次,通过课内与课外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实现深度融合。例如,在教学“诚实、守信”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学生去参观福州三坊七巷的家风家训馆,了解福州名人家训中有含有的内容。再从损人利己、不损人利己、损人不利己、不损人不利己等维度选取实际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多样的道德情感冲突,在具体、多元生活情境中进行判断和道德推理,使儿童主体的道德品质得到升华。[3]再次,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学习兴趣以及身心发展规律特点,选择适宜多样的教学方法。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则要适当采用讨论法和讲授法来传授课程知识;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要结合竞赛、游戏和故事等方法,力求教学的趣味性与互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