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图书馆国学教育的推广实践

2021-02-27 18:16吕雪羽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汉服福州国学

吕雪羽

(福州第二中学,福建 福州 350001)

近代意义上的国学概念起源于20 世纪初,是指中国固有的传统学术。[1]中国国学见证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更迭变迁,饱含了贤者的智慧,是中华民族有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精髓。中学生正处在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黄金阶段,国学教育有利于中学生找到正确的处世方式,培养高尚的道德品格,树立长远的人生志向。但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的领地正在被蚕食,因此传播国学知识,培养学生对国学的热爱,提高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建立民族文化自信是中学图书馆责无旁贷的使命。中学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馆舍创造浓厚的国学氛围,通过展示国学经典名句、优秀书法国画作品、传统茶具、各种非遗手工作品等,让读者暂时离开浮躁匆忙的现实,走进“古风”的世界。[2]

一、制定国学“经典悦读”计划

中学图书馆的读者是固定有序的,因此可以有计划地进行国学教育课程开展。图书馆可制定一个“经典悦读”计划,根据文献历史时期、文化内涵、对现代的影响等制作推荐书目,向读者推荐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再针对不同名著来编写初步简介、深度评析,以供不同兴趣和阅读水平的读者选择适合他们的书目;还可以推出相应的国学经典名著诵读活动,让学生感受古文的优美音韵,陶冶国学情操。[3]推荐书目的展示不应局限于图书馆内的宣传栏,更应在校园官网、图书馆专用微博、校园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公布,扩大知晓范围。例如,福州第二中学的官微上就有一个《乌山白水·悦读》栏目,用于展示图书馆的专题推荐书目,据笔者统计,每推出一次推荐书目,就有近百名读者前来检索书目上的图书。

二、与社团合作共建国学文化氛围

图书馆可与校汉服社合办“穿汉服诵经典”的国学教育活动,活动的主题为“汉服的变迁”,即让汉服社的同学在图书馆教师的帮助下,利用图书馆的纸质文献以及网络上查找的有关这一主题的资料进行整合,以历史时间为线索做出逻辑清晰的课件。例如,开展活动的当天,请汉服社的同学先穿着不同时期的汉服上台进行展示,同时利用课件对所着汉服、配饰的作用和变迁进行详细讲解。活动深受学生喜爱,不仅让观众通过观看一场服装展示领略了汉服之美,更对不同时代的社会背景也有了初步了解。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被汉服“种了草”。

图书馆还可与校器乐社、声乐社合作,选取中华经典曲目,在图书馆的学术报告厅举办一场民族音乐演奏会;与校棋社成员策划棋王争霸赛,通过比赛拓展社团名声,帮助他们“吸新粉”,图书馆则适时推出《围棋基本战法》《象棋谚语、兵法与实战》等书目,帮助棋类爱好者理论与实践结合,棋艺更进一步、国学水平更上一层。

三、与学科发生关联,通力合作

图书馆应抓住与每个学科产生关联的机会,充分带动学科教师积极参与国学推广活动。例如,可与语文组教师共同研讨,协助同学编排《荆轲刺秦王》等经典故事的舞台剧。图书馆员通过查找各种资料帮助演员了解该历史事件的背景、人物性格等,有助于他们在舞台完美展现作品灵魂,也让观众在生动的氛围中感受国学经典。近几年《中国诗词大会》等国学综艺节目收视率颇高,福州第二中学图书馆学习其竞赛设置,邀请语文教师作为评委,在图书馆的活动中开展“飞花令”“诗词接龙”“经典诵读”等环节,学生们的参与度极高;还与语文组教师联合举办了“我与国学大师有个约会”的征文竞赛,征文主题是经典国学好书的读后感,消息一出,国学经典著作的借阅量明显上涨,学生的阅读热情也随之洋溢。图书馆还可与历史组教师利用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编辑国学知识试题库,组织竞答活动;或者以中国各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作为载体,进行相关主题的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们各抒己见,加深对国学知识的记忆,共同进步。还可以与美术教师一起举办书画比赛,通过书写国学经典名篇以及画出他们心中祖国的山河美景的方式,选拔出优秀作品进行展览,也让步入图书馆的读者感受国学意境之美。

四、组织国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结合乡土特色开展国学教育

每个图书馆都拥有自己的读者协会,协会成员大都是热爱阅读的同学,图书馆可将他们组织起来,成立国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每学期确定一个国学小课题,以此列出推荐书目供同学阅读参考,并指导他们利用网络查阅电子资料,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帮助他们对信息进行筛选、归纳、整理,共同探讨论点论据,为他们打下论文写作的基础;还可以将论文进行评选,优秀作品还可以发布到校园网,让他们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增强他们自信心和学习的主动性。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不但拓宽了学生国学知识层面,还提升了个人信息素养。

另外,图书馆还可以根据当地乡土特色,结合学校自身优势,打造属于本馆的国学教育品牌。从浩瀚的国学名作中,挖掘有本土地域特色的内容,开发国学校本教材展开国学教育。在品牌方面,部分高校图书馆就已经做出示范,例如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有“国学工作坊”、同济大学图书馆“闻学堂”,天津大学图书馆“知学”等品牌。[4]福州第二中学地处福州的三坊七巷,因此我们建立了《三坊七巷专柜》,收录福州历史上出现的名人,如“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福州船政学堂创办人沈葆桢、末代帝师陈宝琛等相关传记与其著作,以及研究闽派坊巷建筑特色的研究作品,笔者认为从乡土元素这个点切入国学经典教育更接地气。例如,福州第二中学图书馆还邀请福州著名民俗专家方炳贵老先生为同学们举办了一场关于福州方言、俚语、习俗等内容极具特色的乡土文化讲座。活动中同学们积极与方老先生进行互动,虽然他们的福州方言略显生疏,但各个情绪高涨,十分踊跃发言,有的同学还拿起笔和纸认真记录,因为讲座里的很多知识是在课本上未曾见到的,这种学习氛围更能激发他们爱国爱乡的情感。

五、活动追踪,持续性推动

据笔者了解,其实很多中学图书馆也曾开展过国学教育讲座或者相关推广活动,但是缺乏系统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广国学这是一条漫漫长路,需要图书馆人的用心规划,国学的学术生命才能得以延伸与提升。每次活动结束后,组织国学知识考试,通过评分统计来调查同学通过活动对该主题的了解程度。再向读者发放满意度调查小问卷,例如该活动是否生动有趣、今后是否愿意参加图书馆举办的该类活动以及他们更感兴趣的国学主题是哪一方面等,了解读者喜好与所需,调整活动主题方向,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为之后更合理、持续地开展国学教育活动创造条件。

评价活动影响力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相关图书的借阅率。因此图书馆人还应在活动前、后统计该主题图书的借阅量,判断活动是否对读者阅读兴趣产生积极的影响。我馆每学期末还进行“国学悦读之星”评选活动,本学期内借阅图书册数最高者获得该奖项,鼓励学生多进行国学名著的阅读。

国学能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健全人格,因此图书馆更应为国学教育提供服务。在校园的第二课堂开展国学经典阅读推广,通过树立学习目标,利用科学方法让读者养成主动学习国学的模式,将国学阅读融入生活,这是一项远大而有意义的工程,需要图书馆人边行动边思考,不遗余力建立完善的国学教育体系,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汉服福州国学
“垂”改成“掉”,好不好?
汉服新“江湖”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逐梦福州 只为“她”
上台说汉服
寻味福州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汉服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