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风雪,孙玉书通信作者)
(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胃癌多是因幽门螺杆菌感染引发的早期无明显症状的恶性肿瘤疾病,当患者出现上腹疼痛、贫血、消瘦、营养不良等明显症状而就诊时,病情已多发展至晚期[1]。针对晚期胃炎患者,临床多采用手术配合化学方法治疗,其治疗原则是抑制肿瘤发展,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替吉奥是临床常使用的化疗药物,近期有研究显示在替吉奥治疗基础上联合运用甲磺酸阿帕替尼可以提高病情的控制效果[2]。为验证此结论,本研究以我院接收的晚期胃癌患者为样本开展相应实验,现如下汇报。
1.1 对象资料。采用分层随机法将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2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对比组和观测组,其中对比组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42-77岁,平均(61.87±6.84)岁;疾病分期:III期19例,IV期12例。观测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44-76岁,平均(62.46±6.31)岁;III期17例,IV期14例,两组相关资料经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纳入标准:①患者临床症状、生命体征、病理学诊断结果符合晚期胃癌的诊断标准,疾病分期均处于III期以上;②预计生存时间不低于3个月;③入组前3个月内未进行过化疗;④完全知晓本研究方案且自愿参与化疗。排除标准:①对甲磺酸阿帕替尼、替吉奥不耐受;②合并严重心、脑、肝、肾等器质性疾病;③存在精神疾病,无法正常沟通;④用药依从性较差。
1.2 治疗方法。对比组给予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替吉奥胶囊(国药准字H20140150),根据患者体表面积用药,体表面积不足1.24 m2者给药40 mg,体表面积介于1.24-1.5 m2者给药50 mg,体表面积超过1.5 m2者给药60 mg,分早晚给药。观测组在对比组基础上联合给予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国药准字H20140103),初次给药500 mg,1次/d,于饭后服用,随后根据患者病情缓解情况及耐受情况组建加量至850 g,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
1.3 研究指标。病情控制情况评价指标:①完全缓解:患者经影像学检测肿瘤直径缩小程度超过1/3,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维持半年无复发;②部分缓解:患者经影像学检测肿瘤直径缩小程度介于1/5-1/3之间,临床症状有所减轻,且维持一个月内未复发;③未缓解:患者经影像学检测肿瘤直径缩小程度不足1/5,临床症状未改善;④病情控制率=(完全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总例数×100%。采集患者5mL空腹静脉血,离心并提取上层无色水相溶液,使用日本日立公司生产的Elecsys 201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行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Th1类细胞因子及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等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乏力、恶心呕吐、胃肠道反应、手足综合征、血小板下降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将两组计数单位数据(病情控制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计量单位数据(Th1类、Th2类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录入SPSS 19.0 for windows软件行统计学分析,分别以百分比、平均数±标准差表示,卡方、t检验,P<0.05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病情控制情况评价。组间对比结果显示观测组病情控制率较对比组更高(χ2=7.093,P=0.00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病情控制情况评价[n(%)]
2.2 两组患者Th1类、Th2类细胞因子表达情况评价。组间对比结果显示观测组和对比组患者治疗前IFN-γ、TNF-α、IL-6、IL-10等因子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测组IFN-γ、TNF-α表达水平较对比组更高,且IL-6、IL-10表达水平较对比组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抑制作用,可以控制相关代谢酶活性,提高5-氟核苷酸水平,抑制肿瘤细胞生长[4]。但是在治疗期间会出现发热、咽痛、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当观察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止用药,采取补液方式进行治疗。
近期有研究显示,在替吉奥基础上联合运用甲磺酸阿帕替尼可以提高治疗效果[5]。甲磺酸阿帕替尼是一种小分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络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以与内皮生长因子竞争性结合,抑制相关酶活性,阻隔信号转导通路,从而发挥抗肿瘤效果。为此,本文选取62例晚期胃癌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IFN-γ、TNF-α、IL-6、IL-10等因子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测组病情控制率、IFN-γ、TNF-α表达水平较对比组更高,IL-6、IL-10表达水平更低,且产生不良反应更少(P<0.05),说明联合用药在晚期胃癌患者治疗中具有明显优势。其主要是因为将
表2 观测组和对比组患者Th1类、Th2类细胞因子表达情况评价(±s)
表2 观测组和对比组患者Th1类、Th2类细胞因子表达情况评价(±s)
?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组间对比结果显示观测组和对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n,%)
胃癌是指发生于胃粘膜上皮的癌瘤,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主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环境、饮食、生活作息等危险因素有密切联系。该病早期症状无特异性,当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会出现较为明显症状表现,如胃部不适、进食后腹胀、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及乏力等,当患者出现以上症状而就诊时已多错误最佳治疗时间,使得治疗和预后难度进一步增加[3]。替吉奥是临床常使用的治疗该病的化疗药物,其作为一种复方制剂,由替加氟、吉美嘧啶、奥替拉西钾三种成分组成,其中对氟尿嘧啶衍生物替加氟是抗肿瘤最有效成分。吉美嘧啶主要通过抑制抑制替加氟分解,从而增强抗肿瘤药物浓度。奥体拉西甲可有效减轻替加氟产生的消化不良反应,药物治疗安全性相对较高。口服用药后对于5-氟尿嘧啶有选择性甲磺酸阿帕替尼与替吉奥联合用于治疗,可充分发挥药物联合作用,对生化各项指标改善更好,对延长存活期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在本次研究中,仍存在5例未缓解情况,故应积极寻找有效治疗手段,提升胃癌治疗效果,降低对患者折磨。在本次研究中,我们还发现用药依从性低下是影响治疗效果关键,因此在治疗期间应加强护理干预,提升后期配合度同时,有助于病情得到较好控制。
综上所述,给予晚期胃癌患者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疾病发展,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在临床诊疗中是具有推广与施行价值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