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强化心理护理对不良情绪的调节作用

2021-02-26 01:59:24张美娜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风团荨麻疹心理

张美娜

(厦门市第五医院,福建 厦门 361101)

目前,临床上可将荨麻疹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急性荨麻疹,因食物、药物等因素引起;另一种为慢性荨麻疹,指的是症状持续反复发作时间大于6周者[1]。慢性荨麻疹患者疾病发生后可表现出红斑、皮肤瘙痒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且病情迁延不愈,这不仅会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还会使患者出现心理障碍[2]。因此,临床上在治疗该疾病时,还需要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巩固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基于此,研究以本院诊治的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对象,探析实施强化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所纳入的80例试验对象,均为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本院诊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患者按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n=40,常规护理):男19例,女21例;年龄21~52岁,平均(36.24±1.39)岁;最短病程2个月,最长病程8个月,平均(4.62±0.45)个月。观察组(n=40,强化心理护理):男17例,女23例;年龄22~53岁,平均(36.28±1.41)岁;最短病程2个月,最长病程9个月,平均(4.67±0.42)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平均年龄与病程等基线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内容包括:遵医用药、饮食指导、口头宣教、生活指导和运动指导等内容。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强化心理护理。内容包括:(1)加强护理宣教: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海报、举办讲座等方式,向患者与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帮助患者进一步了解自身病情,使患者知晓遵医治疗的重要性;护理人员可多向患者讲解一些成功治愈的病案,让患者明白慢性荨麻疹不是无法治愈的疑难杂症,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其主动配合治疗。(2)评估心理状态:护理人员需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然后对影响患者心理的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具有针对性、个体化的心理方案;对于心理障碍明显者,则需进行强化心理护理,可通过转移注意力、暗示与鼓励等方式,帮助患者重新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保持稳定、平和的心态,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3)加强与患者的交流:组织同时间段就诊的患者进行组内群体讨论,鼓励患者主动介绍自己的病情,并分享治疗疾病的经验,有利于及时发现诱发疾病的潜在因素;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及时解答,消除患者的疑惑,可减轻患者的恐惧、害怕心理。

1.3 观察指标 (1)不良情绪评分:采用SAS评分与SDS评分量表进行评估[3]。SAS评分界值为50分,正常者<50分,重度焦虑者>70分;SDS评分界值为53分,正常者<53分,重度焦虑者>72分,得分越高,则表明患者不良情绪越严重。(2)护理效果评估:经干预后,患者红肿、瘙痒、风团等症状基本消失,为显效;经干预后,患者红肿、瘙痒、风团等症状明显改善,为好转;经干预后,患者病情无变化或进一步加重,为无效。护理总有效率=(显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患者不良情绪评分 表1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未实施护理干预前,SAS与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采用强化心理护理后,其SAS与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不良情绪评分比较分)

2.2 患者的护理效果 表2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组间具显著性差异(P<0.05)。

表2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n,%)

3 讨论

荨麻疹俗称为风疹块,在临床上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皮肤疾病,主要是因皮肤与黏膜血小管扩张、渗透性增加所引起的局限性水反应[4]。慢性荨麻疹作为荨麻疹的类型之一,具有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特点,患者每日可感到瘙痒并伴有风团的症状;通常情况下,大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症状相对比较轻,风团有时多有时少[5];但少部分患者在早晨或是睡觉前症状会加重,从而对患者的生活产生影响。再加上慢性荨麻疹患者存在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且疾病又发生于皮肤表面,进而对患者的外形美观产生影响,最终导致患者出现不良情绪[6]。有相关的临床研究显示[7],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不仅能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中,观察组实施强化心理护理后,其不良情绪评分、护理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强化心理方案,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能以稳定平和的心态接受治疗;同时,加强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纠正患者的错误区域,并让患者明白遵医治疗的重要性,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这不仅能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还能使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临床治疗,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病情加快痊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8]。

综上所述,对治疗中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实施强化心理护理,不仅能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还能提高整体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风团荨麻疹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中药洗剂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玉屏风颗粒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分析
医药前沿(2020年14期)2020-09-05 07:07:24
心理感受
娃娃画报(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嗜碱粒细胞CD63和CD203c的表达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及C反应蛋白的测定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中医研究(2014年8期)2014-03-11 20:29:2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39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4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