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九,韩远明,袁 松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贵州 都匀 558013)
超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在可预见的将来,必然会深深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的宏观结构变迁、微观心理重塑。这不仅仅是家庭问题,更是一个经济问题和是一个社会问题。站在经济发展角度而言,历史的惯性是巨大的,中国素有的尊老、敬老、孝老传统,在某种程度而言,必会把汹涌而来的“银发浪潮”转化为某些地方、某些行业的发展动能,其表现形式将集中性地体现在养老行业及相关衍生行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为贵州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也为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二十条)和《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为开展好产教融合工作明确措施和路径。贵州虽地处祖国西南云贵高原腹地,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康养产业发展面临着产教融合发展不充分,产业基础薄弱,职教体系不完善,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配套政策措施不完善,行业企业参与办学动力不足,技术技能人才职业发展路径较窄等问题,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高铁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为生化产教融合发展、赋能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贵州应该站在政治高度,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高度的人文情怀,立足生态气候禀赋,提前谋划,推动医学职业教育与健康养老产业融合发展,补齐养老产业及人才准备短板,分类指导,综合施策,走出发一条独居贵州特色的产教融合、合作共赢的发展之路,为落实健康中国战略作出贵州贡献。
一般认为,医学职业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实施可以从事医疗及康养职业或生产劳动所必须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包括医学职业院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等。医学职业教育发展的好,康养产业就好发展的好,反之亦然。要深化产教融合发展,就要深化医学职业教育体系改革。我国的教育包括职业教育是由政府开办,甚至是政府职能的延伸,而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企业多为私人开办,看似简单的校企合作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已参与,所以深化医学职业教育体制应在政府的支持和认可下开展,政府应对改革进行支持和指导,降低产教融合发展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就贵州而言,一方面,医学职业本科教育资源不足,全省本科层次的医学院校主要集中在贵阳遵义两地,其毕业生多留在贵阳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就业,而经济欠发达的基层民族地区则很难吸引他们就业。另一方面,一些医学高职高专学生欲进一步深造受计划招生名额限制而升学无门,中职-高职-本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立交桥”畅通不够,加之在校接受的“压缩版”本科教育,导致他们没有足够时间和精力去接受系统的医学理论教育和扎实的临床实践锻炼,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缺乏竞争优势。以贵州某医高专学校为例,该校虽然设有中职、五年一贯制和大专层次的医学职业教育办学层次,但除五年一贯制学制学生可以顺利完成升学衔接外,中职生升高职、大专生升本科的升学途径较为有限,仅有小部分学生可以实现升学深造目标,该校尚未开办本科层次医学职业教育。
按照国家职教改革有关精神要求,做好医学职业教育产教融工作,一是加强专业与产业的对接。专业是产业和职业教育对接的节点,职业教育与产业的融合互动实质上是专业与产业的融合互动[1]。贵州的医学职业教育受生源质量、师资、学制、实训场地等限制,加之产教融合不充分,导致他们没有足够时间和精力去接受系统的医学理论教育和扎实有效临床实践锻炼,学业水平、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缺乏竞争优势,甚至不少毕业生不得不转行从事其他工作。应按照专业围绕产业转原则,引导医学职业院校聚焦教育链和人才培养链,科学定位、特色发展,不断优化医学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二是贯通人才培养直通车。探索构建中职、高职、本科医学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贯通机制,扩大养老护理服务等专业“五年一贯制”招生规模,探索在高职学校开展养老护理、健康管理等专业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办学方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定位、学校职业教育特色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上保持不变。三是构建产教融合发展数据平台。及时准确发布人才需求报告,解决职业院校办学无数据可依、所依数据不科学、盲目设置专业和招生规模等问题,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人才需求的精准对接融合,加强老年医学、养老护理、康复治疗、健康管理、中医养生等相关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建成一批高水平的医学职业院校和康养相关专业,扩大对基层民族地区、农村贫困地区学生招生规模。四是推动医学职业教育的放管服改革。给于学校一定的办学自主权,赋予其面对市场、应对政策、自主办学的相关权限,聘用一定的行业和专业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落实学校在专业设置、职称评聘、专业教学开展、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的自主权,健全完善有养老护理行业、企业、学校等多方参与的董事会、理事会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学校自主办学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医学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适应“互联网+教育”发展趋势,开发出兼具查询功能和办事功能的相关功能APP应用软件,推动医学职业教育从数字化向数据化发展,构建产教融合发展网上合作平台,促进产教融通、校企融通、师资融通、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的成融通,适应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医学职业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技能教育,以贵州某医高专学校为例,该校中、高职学制为3年制,学生第1~2年在学生在学校接集中的理论知识和职业道德知识的学习,第3年到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接受为期1年的实习教育,还要面临着就业和升学等问题。这种理论学习和实训操作相对集中于学校教学环节和医院实习环节的传统教育模式较之5年制本科医学教育毫无优势可言。该校虽然在省内外有学生实习单位80余家,但这些单位多为公立医院,少部分为制药企业,但极少有将养老服务企业作为学生实习单位的。近年来,该校虽然开设有老年护理专业,但仅限中职层次且人数规模非常有限,培养模式也较为单一,产教融合度不高。
政府应引导学校和企业组建发展联盟,建设规范高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探索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和激励机制,降低校企合作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应向合作院校提供实习实训和技能服务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自身技术资本、设备设施和精细化服务管理等优势参与产教融合发展,鼓励企业在岗职工以工学交替等方式接受医学职业教育,促进养老服务人力资源开发。学校应根据接养老服务产业链、服务创新链需求,健全产业需求导向人才培养动态调整机制,探索校企合作示范项目库。通过融合校企人力资源优势,校企共建混编师资团队,团队中有项目经理、人力资源经理、工程师和本校教师,优化师资结构,合作开展项目化教学方式研究和教学资源建设[[]],加强学生在疾病预防、诊疗、老年护理、康复治疗等康养服务全过程的技能训练,不断推动资源共享、理念互鉴,促进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
职业技术技能人才与学术人才、工程技术人才仅是类型不同,而不是等级差别。应通过制度设计保证职业教育接受者在升学、就业、薪酬、职业发展等方面享有与普通教育接受者平等的机会和待遇,探索建立私立医养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与公立医养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机会均等制度,按比例吸纳部分私立医养机构人员进入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有针对性的构建养老服务产教融合发展大数据信息平台,开发出可供人员进修学习、信息发布、项目合作、服务购买、远程医疗的等功能性APP应用软件,营造尊重、重视和适宜职业技术人才良好职业发展和成长环境。探索推广养老护理护士的区域注册制度,保护医务人员的非工作时间开展多机构执业权利,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特别是技术工人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加强学校和企业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相互兼职办法,认真落实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精神,探索从医疗机构、养老服务机构和医药企中招聘具有3年以上从业经验、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优秀人才中选聘部分医学职业院校相关专业教师,高技能特殊人才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医学职业院校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实行教师5年一周期全员轮训制度,探索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教师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机制[3],不断优化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成长发展环境、拓展养老服务人才职业发展空间。以贵州某医高专学校为例,该校虽然开展有校企合作,但主要是学校和医院尤其是与附属医院的合作,校企合作空间有待进一步拓展。
全面深化医学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改变政府单方发力办学机制,充分调动市场和社会积极性,发挥企业出资兴办职业教育的重要主体作用,探索社会资本参与职业教育的投入机制,营造医学职业教育良好发展生态。数据显示,虽然政府在职业教育上的经费投入不断加大,但社会资本投入却日渐式微,陷于冷淡。2005至2016年期间,政府经费投入占比从55%上升至76.29%,社会经费投入占比却由1.58%降至1.07%,政府中等职教经费投入占比由53.09%增长到87.67%,而社会经费投入则由1.2%减少至0.44%,政府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占比由32.01%增长至62.51%,而社会投入占由16.29%减少至1.84%,2009~2019年期间,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总量达13 000多亿元,但职业教育经费在总的教育经费占比却呈回落态势,从2009年的峰值12.8%下降为2016年的10.4%[4]。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二十条)精神,健全完善医学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地区和基层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资金支持力度,按规定制定并落实医学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重点支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程,推动现代医学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探索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的认证制度,给予企业在金融、土地、财政、信用等方面政策优惠,减轻税费负担,激发企业活力,盘活资源要素,努力开创产教融合发展新局面,为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养老服务需求。
贵州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承接区域养老服务转移需求之前景光明,走产教融合发展之路,既是落实国家对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顶层设计的必然要求,也是贵州推动医学职业教育转型升级,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还是贵州化我国人口老龄化之“危”为贵州发展之“机”的必然选择。同时,还能为产业欠发达、地方欠发展之地的经济发展动能转换和后发赶超提供有益借鉴,丰富贵州绿色化发展的内涵。贵州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禀赋,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拓展绿色经济发展路径,根据养康养产业发展人才培养需求,积极打破思想禁锢,着力打开发展思路,加快制度创新步伐,抢抓机遇,补齐短板,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实现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努力构建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良好发展生态,为康养产业发展精准培养人才,将贵州的人口和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经济优势,为“生态贵州”和“健康中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