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融合点的探索

2021-02-26 10:53王明苗
中国新通信 2021年21期
关键词:传统课堂信息化教学融合

王明苗

【摘要】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以信息技术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信息化教学手段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信息化手段技术相融合为初衷,但随着信息化教学的推进,对于经济条件比较落后,教学条件相对不足的县级以下学校,越来越多的问题也暴露出来。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    传统课堂    融合

引言:

在中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能极大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使教学更直观形象,尤其是专业课的学习,引入信息化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教学效率。随着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众多优秀获奖作品的推广,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县级及县级以下学校的基础设施落后,以电工电子实训室为例,很多设备都已不能正常使用;学校机房为老式机器,每个机房接近三分之一的电脑是无法正常开机使用;校园网络龟速,再好的教学平台也很难正常运行使用。并且随着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信息化教学的推进在县级及县级以下学校更难推进。

基础设施设备落后,教师师资水平也远远跟不上形式的发展,以某些县级学校为例,教师平均年龄已到47周岁左右,能够熟练使用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教师屈指可数,年轻教师尚可进行培训,对于年纪较大等着退休的老师,培训的意义已经不大。但由于受到编制数量的影响,很难在短时间内引入新鲜血液。

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的课堂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市级比赛中,一节课有摇一摇,有仿真,有平台,有投票……眼花缭乱的“低级信息化手段”让我们忘记了课堂教学的初衷。那么,如何回归课堂的“真心”呢?我将从中职《电工电子》课堂进行探索。

《电工电子》课程是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在春季高考中占着相当大的比例,纯粹的电工电子知识点的考察,在春季高考大纲中已經占到百分之五十左右,而其余百分之五十的电力拖动及PLC的考纲知识点也与《电工电子》课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电气及自动化技术在各个领域的一直被广泛运用,并且随着职教高考的到来,学好《电工电子》知识将为后续的考学深造或者就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课堂回归教师“主导”

这个“主导”跟传统意义上的“填鸭式主导”不同,而是针对一节课一个知识点要不要使用信息化,使用信息化的程度为多少?使用什么形式的信息化教学手段?都需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简单基础概念性知识点的讲解,像电路的组成部分,串并联电路,基尔霍夫定律等的讲授,现实生活中的实物和PPT图片的展示完全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所学内容,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更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感,这时再利用仿真演示,再通过摇一摇、小组投票等信息化手段将课堂环节复杂化,无异于画蛇添足。

而对于复杂的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以及电磁学部分的内容,学生在传统课堂上很难掌握。以电磁感应定律为例,该内容在讲解时无法将磁场能量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教师在黑板上很难画出或根本无法画出与实际情况相符的能量转换或受力情况,并且学生没有实际应用的感性认识,会很难理解。如果应用FLASH动画展示,立体生动的讲解,学生不会觉得抽象枯燥,更容易理解电磁感应定律。视频在信息化教学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讲自感互感现象时,可以把在落后的实验室中的演示过程和内容拍成视频,在上课时用投影播放出来,这样每位学生虽然不能亲临实训室进行操作,却也都能够仔细清楚地看到操作的每个步骤。有时候还可以利用身边的“教具”,像教室里的荧光灯,给学生讲授自感现象的现实应用。可以充分利用学校里的有限数字化资源进行仿真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还可以通过上传微课及动画到信息化教学平台,使学生利用回家的时间对于知识点有更深层次的掌握。

所以,一节真正高质量的课堂如果想呈现出最好的教学效果,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准备及教学组织形式,老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

二、课堂回归学生主体

高效课堂的关键点在于是否提升学生课堂的存在感和成就感。中职学生基础较差,像电工电子类专业课,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所以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体现在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允许他们在课堂允许范围内自由发展,而不是让学生按照老师事先安排好的路线配合老师完成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的课堂。

以我观摩的市级比赛的信息化课堂教学为例,课堂前5分钟学生忙着展示自己的自学成果,表演成分显而易见。整堂课为了体现信息化把弹幕都用上了,一节课下来学生应接不暇,何谈这节课是否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发挥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目前课堂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老师对学生的情况不够了解。如何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完成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而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在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环境。只有通过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才能够激励学生学习自主性的释放。当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时,不是一成不变的讲授相同的一门课程,也不是“填鸭式”的将知识点挤入学生的脑子,而是真正的放低自己的姿态与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一起去探索,总结概括使他们迷茫的地方与难以掌握的知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信任学生只要通过努力一定能取得阶段性成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将重点放在花里胡哨的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上,而是要根据课程需要,课前认真选择有效的信息化手段,在授课过程中通过眼神、语言等方式去表达对学生的尊重、关心和爱护,要通过这种表达方式让学生积极的去思考和探讨,去建立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的体现创造有利的条件。

除此以外,课下教师不再直接布置传统意义的作业,而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指导他们自主的完成学习预习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一步加强。教师也不再是传统课堂中“独裁者”,而是要作为课堂的“引导者”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进行不断的思考和讨论,切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能更加体现出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性地位。

三、优质教学团队的成立

部分县级以下学校除了教师老龄化严重无法推进各类信息化手段教学以外,还出现了新老教师交流较少,新教师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能力强,但是教学经验缺乏,很难吃透教材,而老教师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在信息化推广过程中毫无用武之地。是否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新老教师和不同专业课教师之间的配合创作,成立优质团队,才能使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找到恰当的融合点。我们以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为例说明。

唯一由教育部主办的信息化教学领域的全国性教师教学比赛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自2010年开办以来,吸引了30多万职业教育一线教师的积极参与。从最初的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到现在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都侧重于考察团队的合作能力。之前比赛虽然有一个团队,但主讲教师却挑起了整堂课的教学。但是赛制改革以后,不再局限于一节课的展示,更需要团队力量的支持。

从重技术走到重应用,从重设计走到重效果,从重参赛走到重普及,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改革赛制,调整赛项,大赛的引导性显而易见——信息化大赛已不是单纯要求某位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理解与应用,更关注学校团队乃至于整个职业教育体系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与推广。在这个背景下,信息化教学和传统教学要想完美融合就需要打造一个优质团队,在这个团队里既有擅长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老师,也需要教学经验丰富,课程知识点解析透彻的老师,在长时间的沟通与配合中逐渐完成一门课程,形成适合自己学校情况的信息化课程,不可急于求成,需要在不断的探索与推广中逐步完善。

优质团队的建立最主要的是各位教师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并且能够得到学校基本配套设施的支持。以电工电子课程为例,电磁学部分一直是学生及老师头疼的章节,在优质课比赛过程中,如果随机抽取课题不提前准备的话,仅凭信息化和传统教师的引导很难完成教学效果,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些实物演示,随着大家对于教学教具的开发,一些试验箱已经悄然登场。电磁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感应磁场的方向,交流发电机,三相异步电动机等实验小教具可以辅助我们制作更加精良的微课视频。这就需要学校的支持和更多老师不断探索。

四、教学素材的分享

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中心,從典型的技术驱动发展模式向技术驱动与应用驱动相结合的模式转变。从地方教研室到省教研室,大家都在通过开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和微课联盟的方式丰富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资源库的建立为信息化教学服务,但是由于急功近利,有些课程立项时建设目标较高,却没有落到实处,素材数量庞大,但是重复性太多,精品太少,又有一定的地区局限性,跨省很难分享,最后即使建设成功也很难推广开来。

各种网络在线学习及教学平台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尤其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网络授课迫在眉睫,需要利用互联网将优质课程传递给更多的老师和学生。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网络平台将更优质的课程推广出去,也可以通过分享课程设计思路的教学设计,以及微课视频制作的技巧等与更多的教师进行探索和交流,网络授课终将走向常态化。

通过师资培训、教学能力大赛以及优质课、公开课的形式也可以实现教学素材的分享。每个学校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想完成一门优质的信息化与传统课堂相结合的课程都会遇到瓶颈期,如何安全度过这个瓶颈期呢?就需要在成功课堂上群求解决方案,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这就需要不断的督促自己学习新知,并通过比赛和观摩获取更多的素材和创作灵感,加以消化吸收,转换成自己的课堂。

课堂教育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有优良团队整体讨论的教学设计、有通过素材分享预先准备的素材来安排教学,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每个学校都有自己不同的教学环境,只要能在课堂上让学生理解掌握,就是一堂成功的课,无需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要切实防止老师在课堂上成为“独裁之王”更不能成为“无用之物”。要有效的根据自己的教学环境探索出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应用好信息化教学的教学模式,更好的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参  考  文  献

[1]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探析[J]. 朱闻亚.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1(02)

[2]基于教师成长的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问题探析[J]. 樊文芳,张军征.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0(04)

[3]“互联网+”信息化教学网课现状分析[J]. 王妍捷.  中国新通信. 2021(08)

猜你喜欢
传统课堂信息化教学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网络互动课堂与传统课堂优势互补策略研究
解读我校“五字高效课堂”模式
翻转课堂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