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雄
摘要为学生的未来而教是教师职业的最独特之处。“导学”“共情”与“超越”应成为未来视域下教师的新样态与新作为。导学包括因材施教,开发个性化课程;重构课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力;精准指导,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学习服务。共情要求教师读懂学生、理解学生,创设育人情境,以自身人格魅力引领学生成长。超越要求教师善于反思、终身学习,成为未来学习与教育变革的主动参与者。
关键词 未来教育;未来学校;未来教师;先导先学;共情共育;终身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1)01-0027-03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教师这一职业最独特之处就是为学生的未来而教。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未来教师是否会被机器取代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毕竟,连未来的学校也可能仅是一处多维交互的学习环境,甚至仅是一个以课堂为支点的全球交流网络。朱永新在《未来学校》一书中指出,今天的学校会被未来的“学习中心”取代,未来的教师只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陪伴者。
“未来”的全貌虽未可知,但脚步却正在到来,未来教育将变得更具个性化,教师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必将遭遇难以想象的挑战。可以说,当下教育的每一步变革都是在适应未来,当下教师的每一步努力都是在改变过去。基于对未来教育的思考和当下的学校办学实践,笔者认为,“导学”“共情”与“超越”应成为未来视域下教师的新样态与新作为。
在未来,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工作会发生一些具体的变化。教师的首要任务会变为导学,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因材施教,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开发个性化课程;重构课堂,整合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力;精准指导,通过深度学习、多样变革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服务。
1. 多边跨界,开发课程
未来教育将打破教材的边界,突破学科与生活的界限,加强学生个体与自然、社会生活的联系。课程不再是先验的总结,而更像是未经开发的原石,需要教师通过过程实践来创造,并将其转化为最终的教学呈现。教师不再只是单一教学资源的使用者、教授者,而是多元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者、开发者、管理者,更是学生深度学习体验与学习创造的推动者。
未来教师在课程开发中将进一步突破固定的课程思维,包括打破学科边界,既要重视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又要关注跨学科融合的独特性,从而引导学生纵横联系、立体交叉地利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实践探索中获得真正的本领。未来教师还可以面向真实问题重组课程内容,创设适应不同内容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究问题逻辑,深入挖掘知识构件,有机涵养能力個性。
为迎接未来教育的挑战,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杭高”)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已形成学校课程决策、团队课程设计、教师课程开发、学生课程再造等一系列有序高效的课程运作机制,鼓励教师从课程“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进而上升为课程的“创新者”。
2. 多维场景,先导先学
未来的课堂图景正在不断发生变化。基于大数据的教学将课堂空间深度开放,授课场所由实体课堂向虚拟空间无限拓展;授课对象可能是“熟悉的陌生人”,来自远方的学生在数据端的另一头呼应与质疑;授课时长也不再是一成不变的常数,可以根据动态生成的情况压缩或延长……课堂形态将变化,学习时空可腾挪,教学流程会翻转。教学中的很多元素会发生变化,如师生角色的嬗变。学生将会更加主动、富有个性、注重协作、适时创造与革新,学习情境可以超越课堂,联通生活与社会。课堂上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技术媒体之间实现多维交互,学生承担自己学习的责任,技术使用从教师技术中心转变为生本学习中心,技术从教师端走向学生端,学生在技术交互、师生交互的过程中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
未来教师作为知识的先学者,一方面应该充分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掌握跨学科知识的发展脉络与趋势,充分认识学生认知、情感与行为的发展状况并积极应对学生学习的需求与挑战。另一方面,教师要逐渐学会运用主动型、探究式、项目化等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深度与跨界学习,并在学习中培养能力、养成个性。与此同时,未来教师的“服务者”身份将尤为凸显,包括为学生创设适合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数字化学习资源和教学支持,为学生科学有效地规划“学涯、职涯、生涯”提供指导,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好地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等等。
为了助力青年教师成长,锻造面向未来的精英教师,杭高专设“青年教师学习小组”,引导教师通过名家讲座、学习沙龙活动、教学技能竞赛、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方式不断拓宽视野,探讨前沿教学方法,掌握面向未来的教学技能。
无论科技如何发展,人工智能如何强大,教师作为“人师”,在许多方面的作用无法用机器替代。未来教育中AI可能会代替教师传授知识、答疑解惑,但“传道”与“共情”是机器替代不了的。未来社会中,由于记忆、复述、再现等初级信息加工任务将更多地被机器代替,因而识别问题、逻辑推理、意义建构、精致思考、自我指导等能力的培养在学校将会更受重视,价值引领、信念确立、道德养成等在学校教育中的权重将进一步提高。
1. 基于理解,读懂学生
以学为中心是未来课堂的主要特征,技术变革是未来教育的主要趋向。为此,教师要主动适应变化,充分借助智慧化工具,通过知识图谱、数字画像等科技手段进行准确的数据分析,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洞察学生的认知特征、潜能优势和学习偏好,为学生提供精准的学习方案。
同时,未来的教育会更具交互性,未来的教师需更有亲和力。教师需要“放慢脚步”“弯下腰身”“量体裁衣”,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了解学生的认知、情感与心理发展的状况和水平,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与成长伙伴。教师需要读懂学生,为学生定制个性化、针对性的自主学习方案与职业规划方案。
学生的非认知特征分析同样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学生在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中必然面临着思想与价值、学习与压力、交友与生活等多方面的困扰。教师要通过观察学生、聆听学生,高度重视学生的非认知状态,包括动机、情绪、习惯、品质、价值观等,辨识学生课堂行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及时反馈学习情况,评估学习结果,让学生获得正向情绪体验。未来教师需要面对面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鼓励学生勇于面对学习中的不确定性与挑战,引导学生基于问题自主探索与创新,激发学生潜能。
2. 依于情境,共情共育
未来教师将从烦琐、机械、重复的知识性教学中解放出来,工作重心将是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方案的设计,加强对学生的督促、激励与陪伴,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与学生共成长。例如:在选课走班背景下,未来学校与教师将进一步基于大数据分析,借助丰富的资源,从多个层面指导学生选科,形成以优势学科、兴趣学科、专业方向等要素为引领的学生发展指导方式新样态,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未来教师需要更重视学生的发展问题,了解学生发展中存在的身心困惑与疑难,更注意发挥面对面教学情境在情感熏陶与价值建构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平等、民主地与学生沟通,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学生沮丧时激发信心,怠惰时约束警醒,迷茫时指引方向,受挫时重塑自信。
在任何时代,人文因素都不可能被机器所代替,它是未来教师的核心竞争力。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能为学生提供一个鲜活的榜样力量,增加教育的效度,是当前教师最应该注重培养和提升的关键能力。因此,未来教师要更好地理解学生、读懂学生,在共情共育中为学生成长赋能。
未来教师可能将不再是一种全职职业,它将不受年龄、职称、学历的限制,只要某个人在某个领域卓有成就便可以在这个领域灵活地教导学生。谁的学习能力强,谁就是老师,这正是中国古话“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在未来的变现。相对呈指数级增长的海量知识而言,未来“专家”与“新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差异将进一步缩小,后来者居上将成为可能甚至是常态。因此,未来教师应突破固有思维,创新学习方式,善于反思,终身学习,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
1. 潜心修炼,终身学习
未来的教育打破围墙,未来的教师连接世界。一个教师拿着一本书教一辈子的状况将一去不复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才是教师唯一不变的属性。无论是未来还是当下,学习者与教师都要适应不同的学习形式,尤其是自我调整、充分体验和深度学习。虽然学科知识始终是教师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专业技能还会是教师教学有效实施的核心元素,但是未来教师将更加需要掌握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知识与技術,更加需要做一名终身学习者,明确个人学习目标,制订长期学习计划,通过建立学习网络等掌握前沿教育教学方法。未来教师要对教育教学始终有挑战心、好奇心与想象力,会用差异化的教学方法,包容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善用创新性的举措,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教育体验。
教师的终身学习不仅仅是不断汲取、更新知识,更是让自身处于一种学习、创造、探索的状态,这种状态会感染每一位学生。教师不仅要学会学习,更要学会与同事合作,多元协同,在和谐融通的人际环境中适应教育的发展与变化。例如:杭高设立了“教师发展学校”对教师进行不同层级的学习提升,教师之间互通有无、共享共研,进一步打开学科视野,促进了自我风格的养成和学术内涵的提升。
2. 精心立身,追求卓越
时代需要富有创造力和适应性的主动学习者,也需要具有自我突破、自我超越精神的教师团队。应对未来学习、教学与教育变革的挑战,教师首先要通过研究与学习洞悉未来教育教学的变革方向,熟悉数字化资源、协作化环境、融合性内容与互联互通的内在机制,使自身成为未来学习和教育变革的参与者、体验者与促进者。
未来教师应立足于当下的教育教学实践,通过持续学习掌握如下四类知识。第一类是存量知识,即可以在书本或网络上检索到的,基本上是跟本学科教学相关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未来教师应该阅读、理解并记忆这些核心的基础知识,尤其是基本概念和专业术语。第二类是增量知识,是后人对存量知识进行的解释、阐述和传播,比如名师、名校长对一些教育理论的多维解读。未来教师应该兼容并蓄,善于吸收和整合不同的教育教学主张,学会多角度观察教育现象。第三类是过程知识,既有师傅手把手口传心授的本领,也有自己摸爬滚打的经验教训,如对最佳教育时机的捕捉能力、对教育火候的分寸拿捏等。未来教师应该敢闯敢试,积极主动应对一些复杂的教育现象。第四类是教育智慧,既是从已知推导未知的教育洞察力,也是春风化雨的教育情怀。教育智慧无法被直接教授,只能由每个教师自己去发现和体悟。未来教师应把教育当成一种修行,尊重每一个鲜活的个体,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在未来,我们始终要面对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教育过程的漫长性,要正视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因此,因材施教、静待花开、拨云见日、学海渡人仍是教育不可回避的主题。无论教育形态、学习方式如何变革,科技辅助教育达到何种广度与深度,一名教师只要葆有上进心、胸怀大格局、拥有学习力,就一定能够在未来带着学生走向更加美好的诗与远方—这是未来教师理所应当的高度。未来教师一定是教育的摆渡者,渡己渡人,立己达人。
参考文献:
[1] 谢凡.“遇见”未来教师[J].中小学管理,2017(6):1.
[2] 成尚荣.新时代的召唤 新学校的应答[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2018(10):23-24.
[3] 朱永新.迎接“人机共教”新时代[J].中国教育学刊,2018(2):5.
注释:
① 本文系中国教育学会2019年度教育科研重点规划课题“普通高中学生领导力培养范式的校本行动”(项目编号:201933001803A)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