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军战场联合搜救医疗救援计划的启示

2021-02-25 06:12:32赵玉峰张连阳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分队幸存者战场

赵玉峰,张连阳

战场联合搜救(Joint Combat Search and Rescue,JCSAR)是由专门组建的战斗单元执行搜索并援救存在或被认为存在生命危险的人员,其中包含搜救、转运、救治、后勤保障等要素,是一种集搜救、援助、保障于一体的联合行动[1,2]。战场联合搜救医疗救援是指在遇险现场提供的紧急医疗,以及在被救人员送往医疗机构途中的生命支持和伤病处置等,是战场联合搜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由搜救人员或专业医疗团队完成。外军构建了先进的战场联合搜救医疗救援系统,美军联合创伤系统总结1008例后送伤员资料,总体生存率为97.5%[3]。本文介绍美军及北约相关搜救中医疗救援的计划和做法,为探索建设我军特色的战场联合搜救医疗救援体系,提升战场联合搜救医疗救援能力提供参考。

1 搜救行动各阶段中的医疗救援

搜救中 “搜”与“救”同等重要,从获知人员遇险到任务结束共分为5个阶段,见表1,而医疗救援贯穿搜救行动全过程[3]:(1)知晓阶段,该阶段指搜救系统中任何人员或机构知晓存在或可能存在的紧急情况中已知的医疗问题,包括事件发生时幸存者的身体和精神状况。(2)初步行动阶段,该阶段采取初步行动,向搜救机构发出警报,并获取、通报幸存者所在地位置、数量、可能生存时间、受伤情况等已知医疗问题等。(3)计划阶段,该阶段制定包括搜寻、营救、救治以及最终将幸存者运送至医疗机构或其他安全区的行动计划。医疗人员应纳入搜救行动的规划过程中,与搜救协调单位沟通,提供医疗建议,确定医疗救援力量种类及投送方式,拟接收获救人员的医疗机构及转运方式。(4)行动阶段,该阶段向现场派遣搜救队、定位、联系失踪人员、进入事件现场搜寻,以及营救幸存者,向幸存者提供必要的紧急救治、运送伤病员到医疗机构等。(5)汇总阶段,该阶段搜救队返回,汇报任务情况,将搜救设施归位,完成所有必要的文件编写,也包括总结医疗救援行动,恢复、归位已经使用的医疗器械、药品和耗材等,为下一次救援做好准备。

2 搜救行动医疗救援指挥与组织

搜救行动中,落单、幸存者的医疗救援与搜寻、解救同等重要。

2.1搜救行动中医疗救援指挥 搜救行动中医疗救援的负责人应保持与搜救任务协调、指挥人员及上级机构的沟通、协商,掌握医学救援的任务、救援分队的能力和限制,是否存在延迟到达现场的情况和医疗机构的支持等。搜救协调单位是搜救行动军事力量与医疗救援机构之间进行协调的桥梁,为救援队提供专业知识以外的其他医疗建议[5]。美军战场联合搜救的医疗后送方案涵盖了军方医疗救援的编制、救援决策、现场分诊、空中及地面转运平台的构建等多个方面,其核心是流程化的医疗转运。

表1 搜救流程

协调医疗救援时应评估以下影响救援的因素[6]:(1)环境,包括地理环境分析,天气气候状况,幸存者健康风险及当地支持资源。(2)敌军(Opposing Forces),如敌方火力影响、敌军部队健康状况等的相关资料。(3)友军(Friendly Forces),明确处于危险中的部队、平民群体及战俘(Prisoners of War,POW)等。(4)伤亡率估算(Casualty Rate Estimation),是确定医疗支持能力和权限的重要因素。

战场联合搜救医疗救援的重要基础包括医疗后勤(Medical Logistics),救援能力依赖于医疗后勤保障的可获得性,对于战场搜救医疗救援而言,血液和血液制品的供应是至关重要的,医疗物流管理必须能够快速满足临床的需求[6]。

应该考虑为医疗救援力量、机动医疗队等提供医疗部队保护(Medical Force Protection)。通常会在医疗救援队伍中设立医疗部队保护小队等[6]。

2.2搜救行动中医疗救援力量构成 一切搜救行动的主要目的都是快速将事故现场的幸存者转移到安全地带。落单人员、幸存者可能有突发状况需要医疗救助,而且所受创伤可能各不相同,所以搜救行动的规划、部署和支持中,应纳入医疗人员,并应明了救援人员的医疗培训、资历和技术能力状况[7]。有条件时,救援分队应同时具备搜索和救治幸存者的能力,以提高伤病救治的时效性。事件的性质是影响医疗救援力量构成、抽组的主要因素,包括:(1)需要医疗服务的类型,如倒塌建筑物中搜救需要的创伤急救、现场检伤分类、紧急救治和心理健康支援等。(2)特殊设备要求,如生命探测仪、消防或起重设备等。(3)现场交通情况,需要运输的幸存者人数和可选择方式。(4)通讯能力和方式。(5)特殊救援技术或训练有素的人员,如环境要求的洞穴救援队,或幸存者伤病状况要求专业医务人员等[8-10]。

在搜救行动中,外军医疗救援多由应急医疗服务(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EMS)人员承担,包括提供挽救和维持生命的急救措施、后送和后送途中的医疗救治。EMS包括有资格实施基本急救的救援人员,以及经过专门培训的紧急医疗服务人员,如医生、护士、军人、卫生士官和医务辅助人员等。

美国飞行搜救分队的飞机能提供紧急救治和生命支持能力,其舰船也有完善的救援装备,能接收幸存者,并提供医疗救助。美国空军第375航空医疗联队的总部位于斯科特空军基地,其下属分遣队以及约50个空中国民警卫队和空军后备队航空医疗分队遍布全美,医疗人员全天候待命,能够随时执行航空医疗任务。空军特种部队指挥部跳伞救援分队,由经过系统跳伞、登山、全环境生存、高级紧急救治、水下器泳、飞机失事火灾扑救等系统性培训的搜救人员组成,不论白天还是夜间都可直接从飞机上降落到任何地形或大海上,为幸存者提供援助。跳伞救援团队通常由两名携带急救医疗救治包、救生背包,以及潜水装置或森林专用跳伞包的跳伞救援人员组成。军队搜救及医疗救援资源在不对重要军事任务造成影响的前提下,也对无可用的民事救援资源的区域内发生的严重民事医疗紧急事件提供医疗救援[8]。

北约组建了由载医护人员的救护车(或其他应急车辆)、直升机构成的蓝光救护车组群(Blue-Light Ambulance Matrix)负责响应战区内沿通信线或责任区域内出现的突发事件,要求在事发后一小时内作出反应,为伤病员提供高级创伤生命支持。应急反应小组的医疗专业水平从辅助医务人员到受过高级复苏培训的初级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再到二级救治阶梯的专家团队,应急反应小组可作为第一医疗反应者,或接收前线医疗小组救治后转运下来的伤病员[11]。

在持续、多方位的军事行动等更具挑战性的情况下,应前瞻性建设战区医疗储备(Medical Reserve)资源,以便为军事指挥员提供必要灵活的医疗支持选项。这需要在适合的时间、地点部署具有高度机动能力的医疗储备部队,以便必要时增加或更换医疗救援力量[6]。

尽管搜救队员有医务人员,但并不意味着不要求其他队员具备基本的紧急医疗知识。在战场搜救中,负责现场急救的人员一般不是医疗人员,而是由执行搜救任务的人员经过医疗救援培训后兼任。在不损害幸存者最终安全的情况下,应考虑到由非专业、无资质的人员的救援行为可能给幸存者医疗状况造成的潜在影响。

2.3战场联合搜救医疗救援计划 医疗救援计划的制定取决于现场环境、幸存者数量和状况。医疗资源足够时,现场救援指挥员或搜救分队可自行决定医疗救援的方法。如果没有足够的医疗资源,则可能需要修改救援计划,而且医疗救援的方案通常需要与搜救的整体计划相协调。

快速有效的救援计划和行动对于拯救生命至关重要,医疗救援计划遵循以下的逻辑顺序:评估幸存者生命迹象,评估所在位置环境,选择适当的救援方法和设施,制定最佳救援计划,选择后送运输工具,确定安全区,制定可实现的救援计划。同搜救计划一样,医疗救援首先要关注的是战场联合搜救医疗救援分队和幸存者的安全[8]。如果已知或怀疑幸存者受伤,应制定合适的方法将训练有素的医务人员和装备送到现场。在内陆和海上任务中,直升机运输医疗人员都是首选。虽然可以使用地面车辆或船只,但两者的速度都相对较慢,而且出入路线有限。当直升机不可用或无法到达现场时,应考虑使用专门的救援分队,如伞降救援或山区救援队。当搜索行动位于偏远地区时,搜救分队最好带有这种专门的救援分队。伞降救援队有能力将受过医疗训练的人员送至遇险现场,并尽量减少延误。可以通过空军救援协调中心提出请求这些有资格在公海和内陆环境执行任务的伞降救援队的协助[8]。

一般至少需要三次会议确定医疗救援计划[6],但其他会议可以在需要时举行。

2.3.1医疗救援初步规划会议 主要议程:(1)通报任务,完善医疗救援理念。(2)制定演习计划指令初稿,包括讨论演习时间、地点、行动概念、医疗目标和参加演习的医疗部队。

2.3.2医疗救援主体会议 将继续计划和协调与医疗活动有关的所有因素,并努力解决任何悬而未决的问题。主要包括:(1)医疗救援要求。(2)医疗救援财政支持。(3)联合医疗救援的其他资源。(4)医疗救援的不足之处。

2.3.3医疗救援最终协调会议 是批准演习计划之前解决任何未决问题的最后机会,在行动之前举行,主要议程:(1)确认医疗救援计划。(2)优化行动的整体医疗支持。(3)解决突出的医疗救援问题。

3 对我军搜救行动中医疗救援计划的启示

首先要明确安全救援原则,即搜救人员应确保营救所有被困在危险环境中的人员安全,在不过分损害救援人员情况下实施营救。制定医疗救援计划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3.1影响医疗急救因素 幸存者的人数及其医疗需求、搜救分队的类型和可用的医疗资源决定了医疗急救的性质和具体的救治工作。搜救团队需要保持高度机动性,搜救团队中具备医疗资质的专业人员和携行的医疗急救装备数量、种类有限,从而限制了医疗急救的技术能力,故需要明确现场急救的技术能力,这些技术必须在到达现场后尽快开始,在后送开始之前或向上一级医疗救治阶梯转运前完成,包括急救和基础生命支持的最低能力要求[12]。

3.2现场医疗需求评估 在救援响应时,首要考虑的是创伤或其他可能需要特殊救援响应的医疗状况,例如需要快速复苏或专门的救援设备。需要评估的因素包括:(1)幸存者数量。(2)幸存者状况,如果未知,则假设需要紧急医疗救治。如果情况已知,详细地描述受伤情况,以便决定担架、氧气、血浆、复苏液体或其他医疗用品的需求。(3)需对幸存者采取的医疗行动或现场的资源。(4)危险的环境条件[8]。

对于生存概率低于1%的伤病员,外军遵循“不开始心肺复苏”和“停止心肺复苏”策略,以避免无益和无效的、甚至可能给救援人员带来风险的急救干预[13]。

除了上述重视战场联合搜救医疗救援的组织、指挥和计划外,构建联合搜救医疗救援体系还需要重视医疗急救物质投送,尤其是可帮助幸存者在等待救援时支撑和保护自己的物质空投。建设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组成的战场搜救的伞降救援小队,通过陆地或降落伞深入事件地点,提供医疗救援,营救幸存者,可显著提升医疗救援能力[14]。同时要重视医疗救援方案的确定,如确定幸存者人数,了解伤病情况,所需医疗急救技术或设备、药品等。为提高救治时效性,第一支搜救分队应具备医疗急救能力[2]。医疗救援人员中应有专人参与所有有关会议,必须提请注意任何可能对医疗救援行动实施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医务主管人员应收集信息,能够实时获取、储存、转发和知会参与救援人员[6]。

猜你喜欢
分队幸存者战场
战场上的神来之笔
C-130:战场多面手
伤情驱动在卫生分队演训中的初步探索
贴秋膘还有三秒到达战场
意林(2020年20期)2020-11-06 04:06:14
新编制下陆军信息通信分队保障能力评估模型
“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像幸存者身上的辐射残留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陆军分队战术决策问题研究
“慰安妇”幸存者黄有良离世
南方周末(2017-08-17)2017-08-17 12:54:09
在上饶集中营女生分队的日子
大江南北(2016年8期)2016-02-27 08:22:45
正装店幸存者
创业家(2015年3期)2015-02-27 07: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