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小克 胡 婕
图1 国内实际GDP 当季值与同比增速
图2 疫情前后全球GDP 变化
2020 年以来,疲弱的全球经济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使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更为严峻,全球产业链脱钩风险日益显性化,地缘政治风险空前加大。在前所未有的压力下,各种思潮交织,社会矛盾升级,更需要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高度统一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带领人民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决心。而作为承担国之重任的国有大行,工行各级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建设水平与力度须再上一个新台阶。
党中央要求我们“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新发展格局构建中,工行作为金融体系的主力军、银行业的排头兵,肩负重要使命,需要助力打赢三大攻坚战,推动普惠金融增量扩面提质降本,创新支持科技发展,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与国际竞争力,并实现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平衡。这一系列高难度任务要求我们必须提高站位思考问题,勇于在变局中开创新局面。这一切也需要更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建设作为坚强保障。
我支行作为中国银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告别银行业高速增长的“黄金十年”,正在进入加速转型发展的攻坚阶段。2020 年以来,支行存款受社保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增存压力空前;贷款受经济及企业状况影响,面临的总体有效需求不足;企业、个人客户经济状况受新冠疫情冲击,也带来一定资产质量劣变压力。在爬坡过坎的转型期,如何把转型战略思想传导至每一位员工心中,使大家都能发自内心认同并坚定执行,真正实现上下同欲,也需要高水准的思想政治建设调动积极性,激发使命感。
综上,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强、国有大行担负更加艰巨的政治使命、商业银行进入加速转型期,均给银行的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建设提出更高要求,要求我们必须站在新高度,展现新面貌,探索新模式,运用新手段,凝心聚力,使每一个基层党支部都成为能啃硬骨头的战斗堡垒,使每一位党员都成为能打硬仗的表率榜样。
习总书记强调,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基层党组织受格局眼界、党务水平、人员素质等因素影响,在思想政治建设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尤其对标新形势提出的高要求,差距明显。本文以支行实践为研究对象,结合一百余份有效问卷,总结出以下六方面主要问题。
经过近几年各层次巡视巡察工作的规范及主题教育活动的洗礼,目前支行“三会一课”、各类学习、培训等规定动作基本能按规定完成,但动作质量有待提升。比如,思想政治学习主要以念文件、看视频、听宣讲为主,多为被动接受信息宣贯,相对缺乏主动深度思考,党支部思想政治学习的互动讨论组织较少。对学习成效的检验,除默写、考试、抽背外,目前尚缺乏有效的督导考量办法。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约14%的党员认为“三会一课”质量有待提升,部分党课应与业务结合更紧、对员工教育更深。
图3 党员对几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有效性的评价
从党的发展历史看,越是经历重大转折时期,越需加强理论学习,强化理论武装,以应对更加复杂多变的风险挑战。当前形势对思想政治学习提出更迫切要求,但从实践看,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学习尚不能满足新形势要求。虽然各支部也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但受学习方式、自身能力等因素制约,学习效果有时仍不理想,存在理论学习不深不透不系统,学用脱节等问题。
基层党组织对新时期党建规律的把握还不够精准,提出的创新举措和方法不够多不够活,对经验做法及时总结提炼、固化推广不足。比如主题党日是很好的团建契机,但实践中各支部主题党日多为参观展览、内部座谈等常规活动,形式相对单一。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主题党日活动内容单一、活动效果一般的党员约占10%。
思想政治活动形式单一、内容不够丰富,难以起到增强凝聚力、促进生产经营的目的,尤其缺乏对年轻员工的吸引力。从本支行情况看,近三年新入行大学生占人员总数的23%,新员工中党员占比不足20%,远低于全行平均水平。这个新员工群体日益成为支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关注重点,他们思维活跃,对新事物好奇性强,思想稳定性尚不足。如何以创新的思想政治活动为抓手,提升对年轻员工的吸引力,增强其理想信念,使非党员工更积极主动向党组织靠拢,是摆在面前的现实课题。
支行作为一级经营单位,承担着繁重的业务指标,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容易出现重业务、轻思想,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支行党员干部多为业务专家,习惯从业务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政治敏锐度不够高,缺乏将思想政治建设无界融入业务发展的能力。这个问题越到基层越突出,支行不如分行,网点不如机关。此外,调研显示,仅有不到30%的员工认为“谈心谈话”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也从侧面表明,基层党员干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亟待提高。
思想政治建设是发展稳定的根本保障。在当前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支行更应通过思想政治建设,调动全员干事动力与创新热情。如果不能以思想政治建设去统领和动员全行工作,将影响战略思想在全行全员的有效传导,支行的转型发展将缺乏后劲与组织力保障,同时也不利于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充分发挥。
支行较看重当前指标完成情况,相对缺乏对中央政策精神的深度学习与研讨,前瞻性、研究性思维相对欠缺。其中有客观原因,支行指标压力重,总分行各业务条线抓得紧,支行似乎没有太多精力“抬头看路”;不过更多是主观因素导致,还是对形势严峻性认识不够到位,弱化了支行的研究动力。
禁锢在当下的小天地中不看长远,要么容易因为对形势的严峻性估计不足,安于现状,而影响推进转型的决心,贻误战机;要么容易把眼下困难看得过大而丧失信心,不能从高站位去正确看待战略性任务。尤其是当前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强的局势下,缺乏研究思维就会认不准形势,认不清对手,认不全自己,继而丧失提前布局的战略契机。
支行精力主要放在做业务、做服务上,相对不太注重对先进典型与服务案例的总结提炼与宣传展示,且思想政治宣传的手法相对传统,在党宣的导向性、激励性等方面作用有待加强。调查问卷显示,约5%的党员认为支行基层组织宣传工作不突出,且宣传压力主要落在少数人身上,未能调动全员积极性。同时,与活泼生动、针对性强的新型信息传播方式相比,传统党建宣传模式对青年员工的吸引力待加强。
如果思想政治宣传相对滞后,就不能起到充分鼓舞激励员工的作用,在支行内部,形不成与组织建设相匹配的凝聚力;在分行层面,展示不出与支行贡献地位相匹配的影响力;在外部社会,也难以彰显出与工行品牌相匹配的号召力。
针对问题及短板,拟通过“强思想、强学习、强队伍、强宣传、强作风、强督导”多方发力,实现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建设的全面提升。
一是组织全行开展新形势新使命新要求的大讨论。围绕当前形势及支行转型中的痛点难点,掀起全行讨论热潮,共享认识、共享信息、共享观点,通过“三比三看三提高”工作方法在前中后台各条线的充分运用,最终达到全行上下思想的高度统一,达成加速推进转型发展的高度共识。必须使每一位员工都深刻认识到:当前形势下,工行需要不断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与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作为工行的基层经营单位,支行必须以此为目标,坚定信念,强化使命担当,每一个人都要投身其中,献策献力。
二是提高政治站位加强支行发展转型中的深思考。要站在“提高金融服务新发展格局的能力”高度,深入思考支行的转型方向与重点,加强对普惠金融增量提质的务实性研究,深化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前瞻性研究,加快线上线下服务一体化的应用性研究,加强保持资产质量稳定的实战性研究等。支行要将自身的转型发展更紧密地融入到工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大使命中,促进全行战略在“最后一公里”的顺利落地。
三是开展全行范围内党员思想政治状况的全摸底。通过问卷调研、支部研讨、青年员工座谈、一对一谈心等多种方式,对全体党员、发展对象、积极分子进行思想政治状况的摸底调查,全面总结支行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广泛征集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制定针对性举措,立行立改。
一是着重加强对于我党创新理论的学习。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及时总结新的生动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我们必须全面系统及时跟进党的创新理论,这是做好思想政治建设、指导转型实践的底气与武器。对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我们要学习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论;对于新发展格局的认识,我们要学习关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对于当前新形势研判与出路,我们要学习关于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关于统筹发展与安全的理论等。
二是着重提高思想政治学习效率与效果。要全面提升各层次党课的质量与实效,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备课。党课的教学理念是党建与业务融合创新,要提升党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原则是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主导性与主体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目的是要以深刻的思想理论说服员工,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员工。同时,思想政治学习不能仅停留在纸面上,务必学深悟透。检验思想政治学习是否合格的标准也很明确,就是看我们能不能做到以这些新思想、新理论、新论断去指导经营管理,在复杂环境中辨明前进方向。
三是着重倡导终生学习广泛学习的理念。我们不仅要从书本上学习理论,更要注重在实践中学习,尤其是要从群众的伟大创新实践中汲取力量。跟先进同业学习,跟兄弟行学习,跟各领域客户学习;通过与重点客户创新开展联合党日活动等契机,跨行业学习其在思想政治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同时尝试构建新的客户关系互动模式,增强客户黏性,带来更多业务机遇。
一是打造支行思想政治建设的中坚力量。抓好“关键少数”,重点加强对支行党委班子成员及各支部书记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培养。通过理论学习、党务培训、深度研讨、一对一谈心等多种方式,提高其把方向、聚人心、抓班子、带队伍的水平,培养其在新形势下开展党务工作的能力,增强其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进一步提升政治敏锐度和政治鉴别力。打造一支守纪律、懂规矩、业务精、党务强的复合型管理人才队伍,在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能够冲在最前列,带领全行员工攻坚克难。
二是高标定位要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支行在转型发展、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要求每一位党员面对新挑战与新局面,都能以“舍我其谁”的勇气逼迫自己离开舒适区,以高度责任心捍卫荣誉感,在严峻考验中增长才干;要求每一位党员都充分弘扬“比”和“拼”的精神,以过硬的政治信念,履行好组织赋予的职责使命;要求每一位党员都能做到积极主动、不畏辛劳、敢于担当、善解难题、创出业绩,成为基层战斗堡垒中飘扬的旗帜。
三是加强对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针对青年员工的特点,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与活动的载体,提升思想教育与主题党日活动等对青年员工的号召力,吸引非党青年员工向党组织积极靠拢,同时搭建更多更好的创新平台,充分激发全员的干事创新热情。
一是坚定宣传导向。要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在内外宣传中体现出大行担当,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强调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从服务客户维度看,要加强客户至上理念的传播,记录暖心服务故事,做实消保宣传工作;从关爱员工维度看,要加强以人为本理念的宣传,关心员工身心健康与职业发展,聚焦一线员工最关心的话题,培养员工主动参与宣传的意识,由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互动。
二是创新宣传手段。要加强宣传载体创新,强化互联网思维、新媒体意识,探索“互联网+思想政治宣传”新路径,形成线上与线下、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思想政治宣传载体,将思想政治工作向家庭延伸,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工作群等网络平台,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助力党员更为深入地学习领会重大精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扩大支行党建工作、中心工作的正向影响力与组织凝聚力。
三是提高宣传能效。及时发现、宣传、培树反映时代特征、体现使命要求、践行职业精神的先进典型人物。举办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座谈会等,用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教育激励广大员工,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宣传正能量,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业绩观、发展观和风险观,使大家敬畏权力,敬畏职业,珍惜岗位。
一是加快推进支行的政治机关建设。要从机关严起,从强化政治机关意识抓起,踏实改进作风,认真落实为基层赋能减负的具体措施,走好第一方阵。其中重点抓好“灯下黑”突出问题的整治,打通机关和基层、干部和员工、前中后台、银行和客户之间的服务交流渠道,全面提升机关服务基层、干部服务员工、后台服务前台、全员服务客户的主动性与服务质量。
二是加强对基层党支部的帮扶指导。支行在给基层党支部传达重大精神时,不能以口号式、机械式、不经消化地照本宣科,而要通过梳理、细化,以基层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加以传达,确保重大精神能够真正传达至末梢。支行在给基层党支部布置任务时,也要授以方法论指导,让各支部知道如何去有效执行。这是戒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手段,是为基层减负赋能的重要内容,更是提升思想政治建设效果的必由之路。
三是弘扬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要把讲规矩摆在更重要的位置,强化规矩意识,确保支行思想统一,步调一致;要抓紧补齐短板,重点整顿各种软弱涣散、无组织无纪律不讲规矩的行为;要树立正确导向,褒奖鼓励那些守规矩敢担当的干部,共同呵护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一是落实主体责任。牢记管党治党是本职,不抓是失职,抓不好是渎职,做到党建和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各单位负责人负起全面领导责任,对每个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情况了然于胸。同时,科学设计考核机制,使思想政治建设要求标准由“软”变“硬”,并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灵活调整考核指标。
二是强化责任追究。健全完善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制度,进一步压实基层党建责任,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行的思想政治建设要求落实到基层末梢,把压力传导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有效解决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对贯彻执行不力或违反有关规定的,及时予以纠正,并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三是优化表彰激励。加强正面激励,坚持向基层一线和普通员工倾斜,对做出突出成绩的集体、个人及时进行表彰奖励。适时采取表彰会、座谈会、送奖上门等形式,扩大激励效应,增强职业荣誉感。要在弘扬“奋斗加落实”之风中,充分肯定“奋斗者”的担当与付出,让“奋斗者”有实实在在的公平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