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禄
【摘要】隨着知识更新换代速度的提升,当代学生作为学习者不仅要消化吸收基础的学科知识,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还要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及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可以很好地完成国家《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但在学生思维及能力培养方面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素养为本”学习方式逐渐成为培养学习者解决问题能力的新式教法,高中化学学科的教学需要将化学原理真正运用到生活实际场景。教师通过将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纳入到“素养为本”教学中,来加深学生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学生通过多个项目的练习不断塑造化学思维,培养良好的化学学科素养。
【关键词】高中化学;素养教育;策略探究
高中化学学科在高中生学习体系中有着鲜明的实用性特点,较多化学原理在日常生活中都有着真实的应用场景。教师在课堂上将化学理论进行解读,同时结合经典的化学实验讲解使得学生对化学原理的理论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素养为本”学习通过真实情境,为学生确立项目内容,基于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进行实践从而做到学以致用,学生在实践化学原理的过程中逐渐养成化学学科的学科素养。另外,在“素养为本”学习将封闭课堂转变为开放式课堂时,需要注意项目设定情境的真实性,不脱离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便于 “素养为本”学习方式与教学目标的设定相一致。
1.“素养为本”学习基于真实场景
“素养为本”学习的开设是基于真实的场景,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了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确定项目的目标和计划。学生在“素养为本”学习过程中通过知识迁移,解决真实问题从而习得新的学科知识。在“素养为本”学习过程中习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又可以运用到具体的生活场景中,从而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一课,学生在听取教师对知识讲解之后直接进行实验操作,由于实验脱离了生活实际场景,导致学生未能将化学原理理解透彻。教师通过“素养为本”学习的方法,确定了“从盐中提取氯化钠”的主题,学生通过已掌握的知识选择合适的试剂检验出溶液中的可溶性杂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置换提纯的方法将可溶性杂质去除,最后提取出纯净的氯化钠晶体。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先设计去除不溶性杂质方案,再讨论去除可溶性杂质的方法,最终通过实践总结出实验操作过程。在这一主题学习中学生基于真实的生活场景提出问题,并通过课堂所学操作方法最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了对化学原理的理解。
2.“素养为本”学习与教学目标相结合
“素养为本”学习作为完整的学习方法,在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学习评价等环节都和传统的学习方式有所区别。“素养为本”学习的目标既包括基础的学科知识;同时也包含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从而逐渐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学科能力。
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素养为本”学习的过程中经常忽略第一个最为基础的“学习目标”,学生在进行“素养为本”学习的过程中学科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素养为本”学习时,要将《课程标准》的要求融合在“素养为本”学习中,让学生通过对项目的实践,巩固学科基础知识。只有充分贯彻国家《课程标准》对学生培养的规定,“素养为本”学习才能真正起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将这一学习方法等同于综合实践活动。在牢固的学科基础知识之上,“素养为本”学习方法还需要提升学生在获取知识、批判分析信息以及团队合作交流的能力。将“素养为本”学习设定为教学环节的实践以及检验环节,既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化学原理的本质,同时也可以检验学生在课堂中对所学知识的领悟程度。
3.“素养为本”学习将封闭课堂转变为开放课堂
传统课堂由教师进行课堂设计,在互动环节中组织分组讨论等学生交流的活动。“素养为本”学习的课堂注重学生系统思维的训练,在确立好项目,学生需要进行整体的实施方案,如:解决问题的项目计划;小组之间如何分工;需要调动哪些学科必备的知识;以及实施计划的具体方法和时间安排等等。通过项目实施的整体设计将课堂教学从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教学,学生可以通过个性化的实施方案最终解决项目提出的问题。
《硫和氮》是学生学习单质和化合物知识及其应用的重要章节,这一章节知识点十分密集,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教师可以通过“素养为本”学习让学生审视生活中出现的“酸雨”话题,以此为项目的有关研究内容。学生从封闭的课堂走向室外,通过分析酸雨了解了氮、硫两种元素以及各自化合物的性质,从而帮助学生将化学原理真正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培养了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学生在开放的室外可以更加真实地接触到项目研究的内容,通过多方面查找资料,了解到酸雨可以分为“硝酸型酸雨”和“硫酸型酸雨”,在这两大类别之下分别从酸雨成因、影响、防御三个部分进行分析总结。在分析过程中,集中在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元素的组合及转化。通过对酸雨的观察及分析,学生在开放式课堂建立起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思维,项目结果显示“从实验现象推测物质性质”“化学方法改善环境”等方面,“素养为本”学习方法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非常明显。
综上所述,高中生化学“素养为本”学习方式的训练极大地提升了高中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这对学生在日后的化学思维能力的养成意义重大。化学在高中各科中是比较难的一科,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好学生的求知欲与丰富的想象能力来搭建好这一阶段的学习网络,对于教师将任重而道远。从落实基础到聚焦化学前沿发展,“素养为本”学习为学生搭建了化学学科学习的新体系,教师和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充分利用这一学习方法,助力学生学科素养落地。
参考文献:
[1]何国成. 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 试题与研究,2021,(34):15-16.
[2]邢瑞斌,刘翠,陈颖,王磊. 高中化学“乙醛性质”的项目式教学——解酒药的研制[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42(23):3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