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嘉晟 袁胜春*
(中国医科大学辽阳中心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常见因素,主要是由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所致,具有出血量大、止血困难、病死率高等特点,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内镜技术逐渐被用于临床各类疾病治疗中,且获得了显著成效。现有研究显示[1],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配合组织胶黏合剂注射治疗止血效果良好。鉴于此,本次研究研究特选取9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对其应用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组织胶黏合剂展开相应的分析,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90例中国医科大学辽阳中心医院收治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按治疗方案划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观察组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44.79±2.34)岁;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6例、B级27例、C级12例;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19~79岁,平均年龄(46.09±2.07)岁;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7例、B级25例、C级1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可比。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胃镜检查符合《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治疗》指征[2];②患者均知情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③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存在静脉曲张及肝癌者;②入组前已经过外科或内镜治疗;③伴有严重心、肾、肺等脏器功能不全。④精神疾病及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心电监测、吸氧处理、禁食禁水、止血、输血、抗休克及快速补液等常规治疗。对照组行内科保守治疗:给予患者生长抑素(由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3011)、普洛萘尔(由龙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3022365)药物治疗。生长抑素全天持续静脉点滴,停止禁食禁水后口服普洛萘尔持续降门脉压力治疗,每次口服10 mg,每日3次。观察组行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组织胶黏合剂注射术:①术前禁食禁水6~8 h,待生命体征稳定后,予以胃镜检查,明确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及范围,选用合适的套扎部位及曲张静脉,使用六环套扎器,于贲门上方2 cm退镜,往上选择套扎点,一次进镜后则可套扎6个皮圈,进镜之后,结扎全部食管曲张,每条曲张静脉一次套扎点需在3个以下。②组织黏合剂选用氰基丙烯酸正定酯,使用三明治夹心法静脉内注射,按静脉曲张容积选用相应的组织胶注射量。术后禁食禁水24 h,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质子泵抑制剂与生长抑素降门脉压,持续监测脉搏、血压与排便情况。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效果:经治疗后患者黑便、呕血等临床症状均消除,脉搏与血压恢复正常,血红蛋白平衡无明显下降趋势,胃镜检查无静脉曲张,色泽正常则为有效;经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标准则为无效。②血流动力学:于治疗前后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的血流速度、门静脉内径及血流量进行测定,检查需在禁食水8 h,呈静息状态下,采取仰卧位姿势下进行。③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低热、胸骨后不适、呕血、黑便等)及再出血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再出血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流速度、门静脉内径及血流量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流速度、门静脉内径及血流量均有改善,且观察组血流速度、血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门静脉内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b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患者常见且严重并发症之一,患者发病后血管内径会渐进性狭窄,门静脉压力持续上升,使肝脏血供减少,损伤到肝脏功能。同时,随着肝内血流阻力逐渐加重,会促使门静脉血流大量经胃左静脉与食管胃底静脉丛到达上腔静脉,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严重的会导致曲张静脉出血,迫使患者死亡。因此急需开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3]。
以往对于急性出血性疾病多是采用药物治疗,如生长抑素通过静脉滴注后,可抑制人体胃泌素、胃蛋白酶及胃酸分泌,减少内脏与奇静脉血流量,以此来促使门脉压力降低[4]。有研究证明[5],生长抑素对于防治门脉高压出血效果较好。但由于生长抑素属于时间代谢药物,在停药后药效则会明显减少或消失,难以持续性减低门脉压力,通常需要联合口服制剂,如普洛萘尔。普洛萘尔可以维持门脉压力正常,但会延长患者治疗时间,使其面临身心及经济双重负担[6]。同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止血情况均比对照组更佳,与刘文娟等[7]研究结果相符合,由此可见,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组织胶黏合剂注射术能够提高患者的止血效果,避免再次出血情况发生。内镜下套扎术具有定位准、针对性强、操作简便、作用快且创伤小等优点,其借助内痔弹性橡胶圈结扎远离,使用皮圈结扎食管曲张静脉,通过机械性作用促使血管闭塞,以此达到止血及防止再出血的作用[8]。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门静脉内径比对照组低,而血流速度、血流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丹珠永吉等[9]研究结果趋于一致,考虑与联合应用组合黏合剂注射术有关。组合黏合剂是水样固化物,通过注射在曲张静脉内,可直达病灶,使其快速形成血栓,促使血管出现闭塞,进而对曲张静脉出血情况进行有效控制[10]。将内镜下套扎术与组合黏合剂注射术联合应用后,可最大化发挥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从而控制制患者再出血,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针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开展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组织胶黏合剂治疗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