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红,陈 颖, 邢惠娟,孙 威,杨 颖,王洪志
(1.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大连 116031;2.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急性脑梗死主要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导致局部脑供血不足而引发的一种疾病[1-2]。因此,改善患者脑血循环,恢复脑局部血液供应对该病的治疗具有关键的作用[3]。近年来的临床研究显示,溶栓治疗对于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不一,且存在再灌注损伤及溶栓后再闭塞等多种并发症[4]。本研究通过应用活血化瘀汤对脑梗死急性期进行辅助治疗,以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对脑梗死急性期颅内血流动力学、血清神经递质的影响,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6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病例纳入标准:经颅内CT检查确诊符合《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5]中急性脑梗死相关诊断标准,中医辨证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确诊为气虚血瘀型,病程<72 h,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5分,家属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颅脑损伤或先天性脑血管畸形,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药物过敏,用药禁忌,精神疾病,依从性差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55~76岁,平均(64.08±4.63)岁;起病至入院时间1~6 h,平均(4.13±0.65)h;NIHSS评分(7.24±1.23)分。观察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55~78岁,平均(63.48±5.14)岁;起病至入院时间1~6 h,平均(4.15±0.87)h;NIHSS评分(7.26±1.25)分。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7],给予阿替普酶(注册证号 S20160055,规格:20 mg/瓶)进行溶栓治疗,剂量0.9 mg/kg,用前使用生理盐水或5 %葡萄糖注射液液按照0.5 mg/ml稀释后,10 %在1 min内静脉推注完成,剩余90%在60 min内静脉滴注完成,溶栓治疗1次。同时,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适当加用阿莫西林,并给予综合性治疗。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汤(黄芪30 g,红花、丹参、桃仁、赤芍、白僵蚕、地龙、鸡血藤、川芎各12 g)治疗。加水适量,常规煎至200 ml左右,早、晚各口服100 ml,1剂/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集患者桡动脉及颈内静脉血样各1 ml,应用血气分析仪进行血气分析,测定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根据公式[8]:脑氧摄取率(CERO2)=(SaO2-SjvO2)/SaO2×100%,计算出CERO2。②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两组颅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采用GE 73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美国通用公司)检测平均血流量(Qm)、双侧大脑动脉平均血流流速(Vm)、脑血流峰值时间(TTP)及血管阻力指数(RI)水平。③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4 ml,离心后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及5-羟色胺(5-HT)进行检测,DA、NE及5-HT试剂盒均购自深圳市科润达公司,检测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④疗效评价参照改良Rankin量表(mRS)[9],共0~5级,分级越高则预后越差,其中0~2级为预后良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脑氧代谢比较 见表1。治疗4周后,两组SjvO2均明显降低,SaO2及CERO2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脑氧代谢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颅内血流动力学比较见表2。治疗4周后,两组Qm、Vm均升高,TTP、RI均降低,观察组更明显(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颅内血流动力学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血清神经递质比较 见表3。治疗前,两组DA、NE、5-H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DA、NE、5-HT均降低(均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DA、NE、5-HT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血清神经递质比较(ng/ml)
2.4 两组预后情况比较 见表4。观察组预后良好率90.70%高于对照组76.74%(P<0.05)。
表4 两组预后情况比较[例(%)]
脑梗死是临床三大急性致死性疾病之一,给社会及患者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及经济负担[10-12]。溶栓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脑梗死的标准方案,急性脑梗死发病后的 4.5 h内给予溶栓治疗可有效促进脑梗死后脑部血液复流,改善预后。然而,由于溶栓或脑梗死固有的神经功能缺损均可能给预后造成不良影响,导致患者溶栓后出现再灌注损伤、凝血障碍、神经递质指标异常等多种并发症,给患者预后康复造成巨大影响[13-15]。因此,脑梗死急性期溶栓后选择合理辅助治疗对于提高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急性脑梗死在中医中被归属为“中风”范畴,主体为本虚标实之证,其病机多于风、火、痰、瘀有关,而风、痰、瘀互阻为脑梗死急性期的主要病机[16-17]。中医对于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遵从“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临床上主要以化痰通络、活血化瘀、通阳升气为治法。本研究活血化瘀汤由黄芪、丹参、红花、桃仁等多味中药组成,方中黄芪、川芎补气升阳,活血行气;丹参、红花、桃仁等活血通络、化瘀散结、止痛;白僵蚕祛风解痉,化痰散结;地龙、鸡血藤祛风活血、舒筋活络。诸药合用可起到通阳升气、化痰通络及活血化瘀的功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4周后Qm、Vm及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TTP、RI低于对照组。提示活血化瘀汤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急性期颅内血流动力学,临床疗效显著,同戴军等[18]相关报道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后DA、NE、5-HT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提示活血化瘀汤可降低脑梗死急性期血清DA、NE、5-HT等神经递质因子表达,这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预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