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靖塬
(重庆交通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重庆 400074)
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1],重视“四个回归”等本科基础性教学内容,建筑类学科的基础教育需要在知识上更加适应技术革新趋向,在方法上更加贴近学生的志趣。因此,作为启蒙必修课和专业奠基石的建筑设计基础课程需要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更新教学路径,以形成良好的专业性、适应性与创造性[2]。近年来,线上线下混合模式已成为本科教学的普遍趋势,而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由于在手口相传、设计实践、动手营造等方面的特殊性,一直处于线下教学状态。如何在传统线下授课的基础上,适度引入线上教学方法,是值得探讨的路径。因2020年新冠疫情,师生无法返校上课,所以进行第一次线上教学尝试,也因此在摸索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加上之前对线下传统教学方式的思考与重构,可以形成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新路径,即线上教学中的“转化”,以及线下教学中的“融合”。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在线上教学面临了诸多挑战。既有课程自身原因,如课目单元多、小班面对面教学等;也有线上自身的困难,如远程评图效果差、无法踏勘场地、缺少工具等。因此,需要对课程转化改进,包括教学内容转化、教学工具转化、教学平台转化、教学形式转化四个部分。
1.教学内容转化:摆脱束缚,适应环境
在全程线上教学的前提下,首先要进行教学内容的转化。需要因地制宜改变教学内容,以适应材料不足、无法到校、不能集体合作等制约因素。教学内容遵循了依据大纲、变形式不变知识等原则,以达到“有所变有所不变”的目的。如,将依赖材料的大师作品模型制作转化为大师作品空间分析,来达到异曲同工效果;将依赖场地的尺度认知教学转化为家居空间认知;把身边常见的家具转化为尺度概念。
2.教学工具转化:高低搭配,升级设备
教师“提升工具”在线评图。购买电子手写绘图硬件设备,如手写笔、大屏幕平板电脑等,解决了远程评图问题。在一对一指导过程中,应用此类工具,在线为学生评图。用手写笔进行图解分析,形成等同现场改图的效果。
学生“适宜工具”就地取材。学生可利用身边资源作为学习工具,解决专业问题。如,中小学的三角板可运用于测绘室内家居空间;普通的A4纸可将A2绘图纸内容按质按量分解完成。
推广“网络工具”帮助自学。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涉及了设计方法、工程技术规范、文化艺术、计算机软件等知识点,其相关知识的更新频率较快,仅在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有必要推广各类网络工具,帮助学生课下自学。一方面,日常教学中介绍各种网络工具和学习资源,帮助答疑和知识积累。如,建筑学院APP可查阅案例资料,ABBS论坛可以学习建筑理论等;另一方面,推荐国内外优秀事务所网站等,以利于学生了解世界建筑典型案例与前沿设计方法。
3.教学平台转化:技术之外,更新环节
在线上教学中全程使用的“学习通”不仅是技术平台,还可以帮助转化传统教学思路,形成新的环节。
转化“设计只画图”的传统作业环节。开启随堂小测验模式,将重要知识点编成各类试题,通过“学习通”任务点进行随堂测试。这是一个理论结合实践的新过程,如果运用得当,可以在日常画图过程中巩固关键知识点。还可以循序渐进地控制题目的题型、数量、难易度等,针对制图与设计作业中的易犯错误,帮助强化记忆。
转化“教师自己讲”的传统教学环节。充分发挥线上优势,引入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精品视频课程。具体在MOOC、爱课程、网易公开课、B站、百度等资源中,选择适于学习的素材,剪辑并组织学习建筑钢笔画、知名建筑师作品、空间尺度与设计、建筑测绘、公共建筑功能等专业视频,利用“学习通”任务点进行学习。进一步了解国内其他高校的相似课程,巩固知识并开拓视野。
转化“学生各自找”的资料收集环节。以大师作品分析作业为例,在“学习通”资料、QQ群文件及教师电脑平台预先建立大容量资料集。备选材料类型多样化,包括CAD图纸、SU模型、照片、论文PDF等文件约1 500余个。帮助学生把精力从搜集转移到分析上,并依据学习进程动态补充。
4.教学形式转化:灵活多样,调整状态
利用QQ群视频共享、腾讯会议等方式进行直播,使学生变身“主播”,每节课都交接“话筒”,形成灵活多样的讨论形式,以促进沟通并解决问题。课堂可设置设计操作和讲解陈述等环节,学生依次分析喜欢的案例,介绍并互评草图,分享正图并学习他人作品。直播之外,也可以运用照片、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展示讨论,师生课后网络互动与课堂辅导同等重要且更加自然。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线下教学路径尝试了三个融合,即定位与要素融合、团队与案例融合、评价与激励融合。
1.定位与要素融合
教学改革的前提是把握方向,找准特色定位,并促进传统教学思维向新型教学思维的转化。如,课目内容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的改变;学习方式从个人被动灌输向主动性、积极性、团队性的过渡;学习对象从纸面与电脑向实体空间乃至城市环境的转移等。近十年来,国内多所建筑院校陆续总结出建筑设计基础传统课程的相关问题,从对布扎体系的反思[3],到形态建构的认知体会[4],以及综合外校经验学习和本校实践反思,可得出问题主要集中在培养方式、教学逻辑、训练方法、作业形式等方面。可根据建筑行业发展趋势与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提炼课程各类要素并针对性调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感知力、实践性与主动性、团队精神与综合素质、空间构想与设计能力等(图1)。
2.团队与案例融合
加强教学团队在建筑设计、风景园林、城乡规划、环艺设计等多专业背景下的协作,并在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增加城乡规划认知、景观初步设计等新内容,由相关专业教师制定题目并组织教学。此外,鼓励团队内部交流,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建筑类专业的多元融合。进一步对国内外建筑设计基础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团队通过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帮助认识课程本质规律并做出正确评价,辅助调整教学内容。
3.评价与激励融合
建立健全的综合性作业评价体系,提高评价质量。与理论课不同,建筑空间设计与建构类作业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标准答案,传统的本班教师评价方式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模糊性。因此,作业评价形式可适度引入各班教师共评、外来专家点评等环节,以获得更客观的评价结论。还可增加自评与互评环节,促进学生主动性与活跃度。此外,任务书编制可明确评价标准,如建筑形式美等评价原则的具体化,并与实际任务紧密链接。
探索能够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各种方式。在传统的口头表扬和分数激励的基础上,可配合空间实体建构等课目组织赛事并设置奖项,以提升学生参与度与积极性。此外,还可开展访谈交流及问卷调查、行业信息分享讲座等活动,以了解学生兴趣点并确定激励方式。
1.教学的反思
如何更好的“以生为本”?学生是教学对象,也是教学主体,教学是以学生为根本来组织和进行的[5]。在“以生为本”的前提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创造力、合作能力等均是全国高校教学的主流趋势,也是建筑设计基础课程需要探索的路径。如何切实地做到“以生为本”,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如何更好地配合新工科?新经济形态催生新工科,新工科是新兴工科的设置与传统工科的改造工程[6]。新工科教改战略要求本科基础教育在结构、知识与方法上更加满足产业、技术与学生的需求。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有必要理解新工科背景,并进一步满足相关要求。
2.未来的展望
教学路径可在未来进行持续性的动态更新,每1—2年根据建筑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局部模块化调整。以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建积极氛围为例,可以在课目中增加山水乡村聚落环境的理论学习、田野调研及农宅空间概念设计等新内容。
还可适度导入数字技术,依据课程大纲形成漫游观摩和体验设计等部分。通过数字技术平台帮助学生漫游古今中外经典建筑案例的奇趣空间。或采用Mars建模软件与青椒云平台等,进行三维空间模型与环境的初步设计,充分启迪学习思维,体验利用数字建筑技术进行设计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