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波
摘要:旅游是构成国民精神享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层次较高的一种消费需要,不过近年来可以发现,我国居民对旅游的看法、要求都随着生产技术、经济收入等因素发生了变化。可以说,在我国刚解决温饱问题时,我国居民对旅游的需求就是非常朴素的观光旅游,而现如今我们已经实现了全面小康,居民对旅游的需求不再局限于观光,需求更显个性化、丰富性,因此新兴的旅游形式迅速发展起来。本文将结合我国旅游的发展特征,浅论新兴旅游形式在我国的影响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新兴旅游形式;旅游六要素;发展研究
引言:
新兴旅游形式的大规模崛起归根结底还是经济发展使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普遍性的商品消费已经不再能够满足我国人们的需求,从而出来了更多形式和层次的消费,人们对旅游的消费观念也朝着新兴形式进行转移,这表明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会开始对精神性商品进行追求,这种消费表明旅游者的收入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这说明旅市场是不断扩大的。本文将具体介绍新兴旅游形式。
一、新兴旅游中较为代表性的旅游形式
观光旅游已经不能再满足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人们更倾向于去追求可以满足特殊精神需要并且具有刺激性、新颖性的旅游形式。现代旅游市场呈现出精细划分的趋势。每一个被细划的市场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之处,甚至有些细化是专门为了满足某部分类型旅客的独特需求。旅游组织者敏锐察觉到了旅游市场的变化,因此,会在细分市场中从旅游群体的年龄差异、职业特点以及兴趣爱好等情况来打造不同特色的旅游形式来面向不同的旅游群体。
(一)农家乐
新兴旅游形式中较为常见的就是农家乐模式,这是农村农民为了满足城市旅游群体进行乡村旅游时需要的饮食居住条件而开创的,这不仅仅让农村农民多了一个可观的收入渠道,也让城市旅游群体在进行乡村旅游时能在一个相对便利的居住饮食条件下享受乡村旅游娱乐、拥抱乡村。农家乐这种旅游形式的发展不只是农民依靠农家乐的经营提高收入这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刺激了城市居民进行乡村旅游的消费心理,让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互通交流变得更加密切,为农村带来了前沿信息、发展机会,农村的农产品也有了新的销售路径[1]。
(二)自驾游
顾名思义,自驾游就是旅游者自己驱车进行自助旅游的形式,与以往的团体组织旅游有很大不同,特别是在人均汽车拥有量急速增长的背景下,选择自驾游的旅游人群数量正在不断增长。自驾游的最大特征在于自由,无论是旅游地点的选择、参与程序、体验形式等都充分体现出了自由度,自驾游的旅游者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旅游方式,让自己的旅游更显个性化,旅途中也较为灵活和舒适,这让追求个性且有进行自驾游条件的旅游者更愿意选择自驾游,而不是选择传统旅游形式。
(三)体育旅游
体育旅游是国内一种较热们的旅游形式,同时体育旅游又不仅仅是旅游商业产品,还是一门具有严谨科学性的学科。体育运动与旅游二者的相结合就构成了一般认知的体育旅游,而体育运动和旅游二者又都具备社会广泛性,因此体育旅游备受瞩目。从目前的体育旅游发展特征来看,体育旅游开展的旅游活动大多与身体运动和身体娱乐密切相关,如体育竞赛、体育文化交流、体育康复等,对著名体育场所进行观光也是重要部分,如在北京进行体育旅游的旅游者必定会去鸟巢和水立方感受运动健儿在此地奋斗的氛围。当然,体育旅游在现阶段对于体育爱好者而言就是参加某一城市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如马拉松比赛,又或者是前往赛事城市观看体育比赛,这些都属于体育旅游的范围之内。
二、新兴旅游形式持续发展的策略
新兴旅游形式在我国还处于摸索状态,没有形成系统化管理,因此有着不少的发展阻碍,如何保证新兴旅游形式能够持续发展是不得不面对的命题,这需要旅游组织者从市场、规范、人才队伍、旅游相关配套以及相应政策来进行思考。
(一)挖掘市場潜力
我国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旅游大国,旅游服务业已经成为了许多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一般家庭在旅游方面的财政支出也不断扩大。新兴旅游是旅游产业在新时期下的发展产物,其发展空间还很大,应该以多种手段的引导使新兴旅游形成发展规模。因此,这需要旅游组织者挖掘市场潜力,不断吸引客源。让市场能够在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让市场竞争机制使旅游组织者寻求正确的定位,敢于打破传统旅游模式,不断创新旅游产品来满足旅游者对新兴旅游的需求。同时还要借助信息平台如短视频APP、网络广告投入等方式来打造旅游市场形象。
(二)制定有效的规范
任何产品市场想要有良性的发展都离不开有效的规范,对于新兴旅游形式也是如此。政府要从政策、行政行为等方面来制定规范,使新兴旅游市场能够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在市场上竞争,也能让各个不同的旅游组织者主体在良性发展和公平竞争中可以做出对旅游消费者有益的决策[2]。其次,还要建立对旅游组织者的考评体系,让旅游组织者能够在政策引导和考评推动下打造当地旅游形象。
(三)吸引人才,加快建设旅游人才队伍
人才是发展的关键。现在许多高职和高校都设立有旅游管理专业,旅游组织者要将人才吸引目光投放到高职和高校里去。人才引入基准要合理化,从人才的旅游管理专业素养、实际能力和综合考评等确定薪酬、福利,同时要对旅游的各方面培养不同人才,如景区服务人才、营销人才、规划人才等。将人才队伍打造起来才能让新兴旅游有持续发展的推动力和可塑性。
总结语
新兴旅游形式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大契机,满足了旅游消费者多层次的需求。但是新兴旅游无论是在管理、持续发展还是旅游形象等都有待提高,旅游组织者、旅游企业以及政府部分不仅要看到新兴旅游形式带来的发展规模,还要看到其发展的诸多不足,寻求有效策略来解决新兴旅游面临着的问题。新兴旅游形式不仅仅会成为国内旅游产业的重要支撑,还会因为人们旅游消费理念的转变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创新永远都是新兴旅游不可忽视的因素。
参考文献:
[1] 张玉英. 新社会模式下我国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模式分析[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 23(2):2.
[2] 王浩然. 浅析我国旅游业态的创新与发展[J]. 营销界, 2019(39):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