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基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五育”渗透融入的标准要求探究

2021-02-24 09:33:54李政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8期
关键词:五育并举五育素质教育

李政

摘要:德、智、体、劳、美是促进小学生全面素质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将素质教育融入到小学数学中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而促进学生转变学习观念以及明确自身主体地位奠定良好基础。在当前小学数学教育教材中具有许多史料价值的内容,因此就需要深入发掘其中蕴含的思想价值,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知数学中的思想道德品质。

关键词:五育并举;德育;小学数学;素质教育

重智育轻体育美育、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相对缺乏是当前许多小学教育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體系意见明确提出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建议,引导小学学科教学实现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使得小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德能同行”。本文将基于小学四年级数学学科教学中素质教育问题提出优化策略。

1树立数学素质观

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基于数学学科特点的研究,促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数学内涵教育过程中,进而使其能够在创新思维的指引下成为一个创造性人才。数学教师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使学生能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念,进而更好地深化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在讲述陈景润的故事时,数学教师可以将陈景润在抗战时期为报答自己的母校而留在中学教书的故事讲述给学生,进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感知陈景润的爱国情怀,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这样,才能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小学数学教育中。同时还需要将数学祖冲之的故事引入到数学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不同时期数学家对探索数学原理的热情与艰辛历程,进而培养其不断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为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奠定良好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促使学生能够在了解数学基础知识的情况下深化对数学内在联系的感知,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知数学学科中的价值内涵。数学教学中的思想教育需要充分找到知识与爱国教育之间的契合点,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道德品质。

2陶冶思想道德情操

数学的美主要体现在简约性以及对称性上,因此在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就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发现生活中的美学,教师也需要将数学教育中的美育素材融入到课程讲授中,进而为陶冶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奠定良好基础。

例如在学习线与角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剪刀、医院的红十字标志等图画呈现于学生面前,让他们感受到线与线之间相交的和谐美和结构美;而在学习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内容时,数学教师可以把一些古典建筑的图画带到学生面前,比如中山陵、观星台等等,让学生在自然中感受到数学的美;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平移和平行现象进行叙述,其中可以引导学生用铅笔进行摆放、用纸进行对折以及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火车轨道等,进而使得数学中的美学得到凸显,为提升德育的效果奠定良好基础。在“线与角”知识讲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充分意识到平行与相交的德育理念,当线与线相交的过程中将能够形成一个更加稳定的结构,而平行实际上能够更好地向远方延伸,进而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知良好的道德品质。

3培养数学模型能力

模型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在设置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借助数学模型对已知条件进行分析,由此使得数学能够在模型构建的过程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为解决数学问题奠定良好基础,而利用数学模型对数学中复杂的关系进行梳理,也将提升学生利用模型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

例如在数据的表示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众多的数据整合起来,而后利用图表展现出来,由此更好地提升数据呈现的直观性。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形成注重个人卫生以及整洁的行为品质,以此更好地向同学展现更加落落大方的形象。教育的最终目的实际上就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将模型数学思想融入到数据的整合过程中需要学生发挥强大的分类、优化能力,针对每一个数据做好相应的绘制工作,进而使得数据信息能够得到直观地展现,同时在完成图表之后还需要做好认真检查的工作,以此确保每一个数据都能够完整地呈现在图表中。

总而言之,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就需要将素质教育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由此更好地确保将数学教材中的价值内涵凸显出来,进而为深化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奠定良好基础。“五育并举”是优化学生全面素质能力的重要理念指导,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知识文化,同时还需要促使其将理念知识与生活实践充分融合起来,进而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方方,付丽. 真情境、大任务统领单元整体教学——以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单元设计为例[J]. 基础教育课程,2021,(24):34-40.

[2]是菲菁. 数学课堂中预设与生成关系的再探索——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识计算》一课教学为例[J]. 小学教学参考,2021,(33):38-39.

猜你喜欢
五育并举五育素质教育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体育教学(2022年4期)2022-05-05 21:26:58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建设教育强国的鸿篇巨制
“五育并举”育新人:开启首都教育新时代
走向“五育并举”的现代学校管理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蔡元培五育并举对当今高校人才培养的启发
科教导刊(2015年32期)2015-12-10 17: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