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

2021-02-23 19:04孙晓真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3期
关键词:培养研究阅读能力小学语文

孙晓真

摘要:高尔基先生说:“书籍是人类发展的阶梯。”阅读是人类成长的必要条件。要想看书,就得要有阅读能力。阅读是积累知识,了解世界最新动态,学习知识最方便的途径。所以,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当今教育工作者的首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研究

语文在小学教育中是最重要的学科,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经济实力日益增强的今天,国家对人才的培养与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为了满足人才需求,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一目标适用于整个中文教学内容。所谓阅读能力,主要是指对词汇和文章进行自我理解和识别的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学习能力,发展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整体素质,这与人才的培养息息相关[1]。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语文阅读的理解,进而指导语法知识的学习。学生通过学习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分析能力和欣赏能力,同时扩大语言,为写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可以大大减少阅读训练中的各种错误,还可以应对语文基础教育的改革机制。自然,还可以创新阅读训练,通过改进教育模式来调整教育结构。

2、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

2.1教师的引导力量不足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其学习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透过阅读,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价值观,提高中文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语文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考试科目上给予了过多的关注,其目的使得学生的应试能力得到提高。许多教师都会按照教学法来指导工作,对一些考试问题反复地讲授,所以学生往往对这些内容缺乏兴趣,这会影响到学生的听课效果,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会大大降低。

2.2家庭阅读气氛相对不足

在家庭生活中,大多数家长没有阅读的习惯,大多时候都是学生抓紧时间进行学习,旨在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忽视了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缺乏人性化关怀。许多父母认为阅读不能满足学生的生活需求,这样一来,阅读能力就会下降,学生也会对阅读失去兴趣。

2.3现代媒体缩短了阅读时间

随着现代媒体的广泛应用,极大地减少了学生阅读材料的习惯,学生的课余时间被电子产品占据。现在许多小学生喜欢玩网络游戏,许多大学生沉浸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学生难以解放自己,逐渐迷失自我,迷失方向。由于网络世界里有很多假信息,小学生们由于年龄较小,辨别意识不强,有些信息是不合理的,容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都是不利的。

2.4师生之间缺乏交流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语文教师通常喜欢一刀切的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听课感受,在课堂上只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导致师生互动不足。而在沟通中,由于教师对学生的兴趣和习惯不够了解,无法根据学生的适应性来指导学生阅读。

3、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3.1教师应加强学生辅导

在小学开展中文教学时,对于学生的表现和活动,教师要及时观察和留意,指导学生有效地阅读材料,使学生能够快速阅读和理解阅读知识,这一研究发挥了有益的作用。学童年龄小,意志薄弱,难以抗拒外界的诱惑。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建立严格的阅读体系,通过阅读提高对自我的启迪,使学生能够更快地开展阅读活动。在阅读之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体会,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

3.2家庭要建立良好的阅读氛围

对小学生的成长而言,家庭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父母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家庭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理解阅读,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父母要注意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阅读立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价值观。小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好的家庭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成长、学习。与此同时,要注意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让学生可以参照自己学习,懂得做人做事的原则。

3.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现代媒体

当代传媒的兴起,影响着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电视机、手机已成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那些电子产品改变了学生的生活,假如运用得当的话,就会对学生产生有益的影响;使用不当会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不良影响。如今,许多影视作品都与现实的历史题材大相径庭,如果在这种环境里学习,就会失去对事物的判断。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归经典阅读,从经典阅读中汲取营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其得到发展。家教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身为学生的家长,一定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学生树立好榜样。除此之外,当代媒体影响着学生的方方面面,教师要把大量时间花在学生的课外活动上,要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工作效率,让学生正确地使用现代媒体,促进自身的阅读和学习[3]。

3.4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注意师生的互动,通过良好的互动,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阅读内容,可以立即进入阅读状态,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老师在课堂上应注意给学生设问题,问题的设置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从而慢慢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除此之外,要注意改變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活动。

结语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建立高效的中文阅读教育课堂,提升中文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晓燕.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J].学周刊,2021(31):13-14.

[2]丁群.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J].当代家庭教育,2021(27):143-144.

[3]花建英.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天津教育,2021(27):105-106.

猜你喜欢
培养研究阅读能力小学语文
声乐教师数字教学技术能力培养研究
多措并举让语文学习兴趣“浓起来”
小学生数学良好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
古筝演奏中心理音色的培养研究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