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莉 鄢文强
摘要:从人才培养而言,“创新”是一种高阶素质。创新驱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学校为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范式变革,鼓励教师开展“创新思维”通识课程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项目驱动教学方法、设计思维工具与方法和全过程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
关键词:创新;设计思维;项目驱动
一、引言
我国政府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其他的社会团体,都迫切地需要革新观念、学习创新,运用创新。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革新,迫切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素质的培育。学校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学生在学期间必须至少完成4个创新创业学分,其中包含了2个创新创业学分《创新学》的学习。《创新学》共设12周32课时,通过《创新学》课程的教学,力求为企事业单位培养和打造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知识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要使这种类型的人才不仅了解创新思维的基本理论、原理与规律,并且能够运用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熟悉创业的环境、流程与规则等。因此,对于大学生而言,该课程在整个专业体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思维引领作用,既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也是对其创新、创业索质的塑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从理念上明确创新对于学生个人以及社会的,国家的重要性,明确作为当代大学生需要掌握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从具体实践上清楚创新在社会组织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掌握开展创新活动的主要内容。该课程是学生较早接触的限选课程之一,它将有助于同学们带着更开阔和前沿的思维学习之后的专业课程,也将有助于他们将其他学科知识更加科学地具体运用到实践中。
在国家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团队不断吸收西方教育理念,精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思考如何结合教学实际恰当好处地将“设计思维”课程先进经验引入到创新学课程中。
二、斯坦福“设计思维”课程主要特点
斯坦福“设计思维”课程,让人们回到真实的世界,在特定情境下,在问题的驱动下,运用一系列理解、观察、综合、创意、原型、测试、迭代等设计思维工具,推动商业、教育、社会等各领域创新,注重发散与收敛过程相结合,培养、提升人们探索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其中,设计思维的工具与方法来自广告创意、工业制造、人类学、新闻传播等各个领域。例如,一些观察方法来自人类学田野调查,另一些来自市场研究公司的定性调研。“原型”的概念源自工业制造,而“迭代思想”来自计算机领域。消费者研究、洞察、头脑风暴等都是用了几十年的“老工具”。如今,设计思维用全新的角度将这些新老工具进行重新聚合,并使它们焕发出更神奇的效能。
斯坦福设计思维课程团队面向大量企业、社会机构举办了创新工作坊,承接各种企业创新委托项目,专家与学生团队一起,获得用户洞察,提出有执行力的解决方案。对于跨专业的学生来说,设计思维让他们感受到了学习方式的颠覆。学生们尝试着彼此合作而不是单打独斗,尝试着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而不是躲在实验室钻研书本。知识和经验代表了旧世界,在突变的新时代,学习的目的是探索世界并解决问题。
三、“创新思维”课程主要特点
1.立足教学实践。通过对多年创新学必修课程教学过程的总结及省部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实践,将教学和实践相融合,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创新学教学体系,较全面地介绍了创新创业的相关知识;课程以创新创业实践经验为基础,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使学习者易于掌握创新创业的方法和技巧。
2.结构体系完整。本课程以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完善创新思维为主导,从创新创业过程的角度,对创新的环境与创新能力的训练、创新研究与成果推广,创业机会分析与创业计划、企业创立与管理,作了较系统的介绍,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力求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
3.体例活泼新颖。课程内容以案例为先导从合理问题过渡到理论介绍,再到实际运用,强调内容的启发性。通过插图、人物介绍知识链接等方式优化课程编抖,通过课堂练习与游戏案例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强化教学效果,提高课程对教师和学生的吸引力。
4.注重学生参与。通过课程中案例、游戏、练习、问答等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程度。构建网络教学平台,随时进行提问、讨论、解答等参与式训练。
5.内容务实前沿。在内容安排上注重结合时代特点和科技前沿成果,在创新能力训练和创业实务方面时代气息浓郁,力求拓展学生知识面、开阔视野。
本课程从概念界定、内容体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方面下工夫,力求做到内容翔实、案例丰富、可操作性性强。
四、教学改革
学校紧随社会和时代的需求,不忘教育初心,拥抱变化。依托教师多年的教研经验沉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临之际,秉承着OBE教育理念,采用項目导向、任务驱动、全程考核、“教学做”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模式,紧紧围绕高校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人才的目标,开展教学,强调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融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真正做到以实践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通过项目载体,产学结合,达到立德树人和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目的。
1.项目驱动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
“创新思维”通识课程教学改革主要采用PBL教学法。PBL是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的简称,即“基于问题/项目的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动机的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一般按照以下五个教学阶段进行:
(1)明确项目任务:通常由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设想,然后同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2)制定计划:由学生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并最终得到教师的认可。
(3)实施计划: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然后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
(4)检查评估: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行动的特征。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
(5)归档或应用:项目工作结果应该归档或应用到企业、学校的生产教学实践中。例如:作为项目的维修工作应记入维修保养记录;作为项目的工具制作、软件开发可应用到生产部门或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本课程设计了三类真实的项目教学情境,即红色研学、专业研学、常见类型(学生可在常见类型里面任选一个)研学项目策划,学生分成若干工作坊,以三个具体研学项目为抓手制定不同的项目策划书,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在实际项目运行中,不停地进行项目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项目策划书直至项目圆满完成。
2.设计思维工具与方法的具体应用
本课程运用设计思维工具与方法,在真实的项目教学情景中,让学生成立工作坊,发挥同理心,收集客户真实需求,提炼要解决的问题,利用多种创新思维方法,启发学生设计创意原型,在产品正式发布之前进行测试。
在实际教学中,有一学生团队考虑到盲人朋友跟普通人一样,需要上学、工作、生活、照顾家庭,却“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便。于是,他们用设计思维方法为盲人用户设计实用产品,以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学生团队拜访了视障文化服务中心,与多位盲人朋友一对一接触,戴上眼罩,体验盲人的感受,尝试依靠盲杖行走、“听声音、看电影”等活动。通过与盲人交流,学生团队理解、总结分析需求。回到工作室,学生团队分享了盲人朋友的生活故事,梳理用戶信息,最后得出针对盲人用户的一系列洞察,确立了盲人出行、盲人厨房、盲人社交、盲人定位等创新方向。在头脑风暴的过程中,针对盲人生活的新创意层出不穷。其中一组学生使用乐高玩具搭建了“盲人厨房”原型。学生团队再次访问盲人朋友,向他们展示设计构思,获得了用户反馈。例如,比起触觉获取信息,盲人朋友更喜欢听觉提示。历经两个月,学生团队运用设计思维产出了五个设计概念,分别是:让信息来找盲人的智能盲杖、不外溅菜的炒锅、不切手的弹簧菜刀、发声盲尺以及安全信息定位系统。
视障文化服务中心在听完项目汇报后表示:与其他助残志愿行动相比,学生团队真正关注了盲人生活的细节,并表示愿意合作将设计构思转化为真正的产品。学生团队表示,在与盲人的相处过程中,领悟到了乐观的人生态度,感受到生活中纯粹的快乐。同时,在教学做一体中,采用“问题、共情、原型、路演和表达”五步,不断开拓思维,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3.全过程教学考核方式的具体应用
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概念来源于生产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采用一定的质量控制措施,从而在产品逐步成形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对质量水平和质量成本的有效监控,最后在最终产品中实现高质量和低成本的良好结果。确保课程教学质量,可以针对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建立一套合理的课程全过程考核评价体系。将作品策划、评述、辩论、作品展示、小组互评等形式均进入考试考核体系中,使考试考核方式多样化、科学化。实施一种开放式的、灵活多样的、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的考试制度,促进学生协作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和锻炼。彻底改变“一考定终生”“三天复习搞定期末考试”的弊端。
本课程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占60%,其中:课堂发言10%、小组合作20%、项目策划质量25%、考勤5%。终结性评价占40%,学生在结业时独立提交一个项目策划方案,卷面满分为100分,折算成40%计入总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