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朋高
摘要:物理知识和人们的生活联系是非常紧密的,看似普通的现象中实际上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这就是物理知识的特点。中学物理课程的生活化是根据教学发展与时代进步对物理老师革新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要求,需要每一个物理老师与学生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找出存在的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从而使物理基础知识在教学生活中得以更为具体的运用,从而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活化理念;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时代发展与教学改革对初中生物理课堂教学的需要。物理知识生活化,可以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利用物理学知识去处理现实问题,在融会贯通的过程中达到技能的提高与对认识的熟练掌握,可见在初中阶段将生活化理念渗透到中学物理课程教学中有着存在的必要。所以,本篇文章将根据当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浅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开展生活化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联系实际,把物理基础知识和生活紧密联系。
脱離生活的课堂教学方法是不能取得成功的,中学物理课程也是这样,在社会日新月异的当下,教师单纯埋头于努力学习求取功名的教学方法,已不符合社会现代变化的需要了。所以老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必须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并要求课堂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运用到现实社会生活中去。而中学物理知识最突出的一个特征便是更接近于人们的现实日常生活,需要把理论和现实紧密结合,从而缩小了理论和实际生存的一段距离,从而做到了物理知识的生活化。也因此,教师在掌握物理知识同时还必须结合日常生活,下雪不冷化雪冷这一生活现象也就是在积雪放热的阶段中,下雪放热,化雪吸热。这样,透过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学生也就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到对于自身的日常生活所造成的影响,让学生感觉到物理知识点已经不再是如此的遥不可及,进而增加学生对教学的参与度,从而提高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
二、营造生活情境,完善初中物理教学
物理理论和日常生活中许多事情都和物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所以在具体进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根据学生身体发展规律,将生活化因素也加入到教学当中。并在此基础上,把生活化的教育情景也加入到物理课堂教学当中,从而让学生对所学的东西形成某种了解感和亲切感,从而提高了学生在学习时的积极性,还有学生的发散思想。同时还可以有助于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处理现实问题,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因此,老师在进行"水的三种状态"讲解时,要求老师必须先对段课内容作出必要的介绍。在讲授完毕后,老师对学生进行了询问,使学生能够将在日常生活中所了解的关于水的三种基本状态事物罗列了起来,并由此来有效地调动学生复习的好胜心。在对学生们完成询问后,老师要将学生的答案加以汇总,并告知学生关于这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教学案例,以及学生们所列举的一些案例中哪个是与本节课知识点联系得较为紧密的,并以此鼓励学生们以更大的积极性探究物理知识点,对学生学习热情做到有效调动。
三、实现了课内和课外的充分衔接,培养学生对物理生活化意
物理知识的生活化不但要求老师对课堂教学的完善,更关键的是学生本身对于物理知识生活化意识的养成,两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在进行的教育过程完成之后,老师们可以对作业布置方法有效创新,可以布置部分较偏向于日常生活的作业,但同时也要坚持和贯彻教育生活化理论,以便于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例如,当老师在课堂讲完相应知识点后,让学生在家中自行找出几个与本节课程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事例,然后自己先加以总结和讲解;再在校内共享给教师与同学,以此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效率、实效与教育目标的目的。所以,老师们在开展课堂时要充分做到课内和课外的充分衔接,使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更好地融合,在易于掌握的同时又能带动学生对物理知识与生活化意识的培养。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时,老师应当注重指导学生认真地考察日常生活,并在生活中探索和感悟物理知识的正确运用,同时提高学生物理知识生活化意识,通过定期收看一些和物理基础知识有关的电视节目,如《CCTV10走进科学》,可以使学生从学习中体会到物理基础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从而可以拓展学生对生活的眼界,培育他们的物理生活化意识,从而推动了中学将科学生活化理念渗透到中学物理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
结论:
由于当前中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社会上对专业人员的需求也日益多样性、专业性,高等院校也担负了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输出人员的繁重任务,在对培养呼声提高的当下,对应用型科技培养更是迫切需要的,而物理学作为一种能深入日常生活的实践型学科,综合性较强,不但要在课堂教学上传授学员基础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将在教材上学到的基础知识充分运用于日常生活之中,学以致用是当前初中物理教育的一种时代发展发展趋势,更是当前新课改造的基本需求。
参考文献:
[1]赵存铭.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初探[J].新课程研究,2021(29):82-83.
[2]张勇.融入生活化理念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03):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