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歌
1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通过形象塑造对整理进行展现,抽象思维概念上是借助推理去揭示真理。
通常认知中,艺术创作是由形象思维主导的,而艺术家的思维活动不仅局限于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还围绕着具体可以感受到的物体形态,同时把丰富的感情通过想象思维的发挥,并结构和具体的物体形态而进行的艺术创作。艺术家世界观对于其形象思维发挥引导作用,同时也决定着其对生活的理解与艺术素养。
所谓形象思维就是将生活中真真切切的事物、情节以及动作等为原型从而创造出具有代表性的形象,对生活的层次感具有更深刻的体现。
抽象思维,是将事物中非本质属性予以剔除后通过概念将其本质属性、共同的部分进行提取,然而这种思维方式并非是艺术形象的单一性质,不能够忽视对象的个体形态,也不能把现实生活中得来体验抛开,剩下纯概念,把形象思维变成了用形象表现概念的思维。
在全球化背景的影响下,中国社会在都市化的进程中,进入了所谓的E时代,高科技的日益发达逐渐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模式,甚至思维方式,特别是对年轻一代艺术家们的创作方法及观念形成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2 形象与抽象思维两者的共同对象
基于抽象思维的特性不难看出,任何事物均可转变成其概念抽象的对象。
这其中还囊括艺术本身,艺术本身同样可以成为抽象思维的对象,然而无论对象是什么,形象思维以其独有的方式将这一对象进行活灵活现的展现,从而塑造出形象思维对象——人。
艺术家作为思维的主体,在创作过程中,深入生活,收集艺术创造的原料。对思维对象的设身处地的体验,进一步融合对象,并不只是单纯的描绘、叙述。
3 创作动机到传达
简述创作思维方式后,剩下的就是艺术创作的传达。将思维转换为可触摸的实体。
在创作的首先,产生的是创作动机。每个艺术家的创作动机都是不同的,社会生活对于每个人的影响是繁复而细密的,插画的创作从平面纸媒到商业衍生品和空间性作品的转换,因为创作动机的不同使得艺术家要表现得意图不同。思维到空间的转码,是将具象的生活咀嚼提炼到艺术家的抽象性思维后,再以具体的作品形式呈现出来。
阻碍插画创作的固有的概念性思维,是围绕服务的,之所以这么说,是由于在漫长的插画发展史中,始终摆脱不了具有附属性的插画定位,即便在今天,插画作品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生活的各处,始终身居媒体信息的传播功能,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下,插画创作时不得不考虑的总是限制于表现手法,用色,构图,形象的描绘和语言的运用。
而我认为这些都是表象的桎梏。
4 偶然性的发生
如今的艺术与理念不断地在更新,插画创作是形象与抽象思维结合而成的活动,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的,抽象思维对复杂思维有高度概括作用,还在于抽象的思考总是在生活使得物象的本质与核心更突出,使插画创作在寻求新的位置的过程中能不断接触本来专业技法以外的元素,对于进行插画创作意义非凡。
抽象性创作思维从某种特定的存在物中抽取其本质的东西,只有当这种存在是基于一个整体的形态下才可以被呈现出来。在这一整体内,起主导作用的往往是其中一部分或者是特征,而其余特征以及其它方面所呈现出的是随机和偶然。
偶然性和随机性的发生使得本质上及其理性的抽象思维变得生动,所以在插画创作中,明确艺术家的主体意识的情况下,随机性和偶然性是使得作品鲜活有生命不可忽略的成分。
5 抽象性的创作思维促进艺术向着独立性转变
艺术独立性的转变源自于抽象思维的有序引导,艺术思维在生活中提取元素,抽象性创作思维的形成和塑造对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提炼性的思维模式转变了艺术家的对已知世界的认识。
更能创作出新异的对象细节。除此之外,在一些特殊地方的方面需要保持对感官以及细节部分的深入刻画,对绘画抽象细节予以有效的维护和保持,尽可能通过全局实现对对象形体与张力的协调和统一,基于整体与细致两方面对内容进行重新的設定可以使得整部绘画作用更具审美性、更具独特性。
插画创作的形象思维范畴,须有抽象思维参与,两种思维的相互作用包括分析与概括、全面地接触,摸索内在关系,特别是在绘画造型过程中,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两者相辅相成,任何一方的存在都是极其重要,不可或缺的。
总结
艺术创作者的特性展现需根据对象观察与自身实际体验,将个人艺术创作意识予以转变。并非是将事物单纯的融入至思维创作之中。在抽象思维的参与活动中,根据实际情形将思维转为行动。
这个时代的艺术家,在进行插画创作的时候,不是意图描绘对象和服务性的去美化视觉,而是展现的是个人的艺术观念,此时插画的性质更多的是创作者和他个人对于生命存在的意识观念,于是,插画便不只是插画,而是,更独立的作品,来人看到属于每个独特个体与这个时代所产生的交互,个人认为:这是艺术最根本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