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虹
摘要: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巧设情境来进行物理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物理学习的重要性,并且跟着教室的节奏,积极的进行问题的探究,从而实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本文通过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设置多种情境来完成知识的讲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旨在为其他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巧设情境;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设置有效的情境十分必要,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的理解教学的内容,通过有效的实验来完成知识的探究与掌握。学生还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实现了教学的有效性,实现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
一、创设物理实验情境,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验室物理教学中重要的一项内容,物理实验也是中考所要考察的内容,因此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创设实验的情境。教师可以借助物理实验,让学生对于其中的物理中的原理能够深入的理解,同时在学生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能够有明确的理论作为基础,帮助学生深化知识的理解,同时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样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教师在进行“汽化和液化”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个加热的水杯,让学生观看水杯中的水的变化,接着教师在每个学生的手背上滴几滴酒精,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手背上有什么感觉。教师让学生思考之后,并根据教师的提问,亲自借助实验来进行探究。学生每进行一步实验,教师对于学生进行提问,并让学生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让学生对于观察到的现象及时的进行记录。学生实验结束后,教师与学生一同分析其中的原理,并让学生分析这些实验现象的影响因素,并以此来深入的理解与掌握新授的教内容。教师创设物理实验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的趣味性。教师在进行“物质的物理属性”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硬度的物品上,借助小刀来进行刻画,让学生思考物质的各种属性。教师借助实验进行教学,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和探究的能力,实现了物理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二、创设故事实践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源于课本上的学习,还体现在历史典故中。要是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故事的情境来进行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学习古人的智慧,同时理解他们的创新思维。教师在进行物理知识教学的过程中穿插历史事件,让学生能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跟着教师积极的进行物理知识的探究,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例如:教师在进行“压强与浮力”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曹冲称象”的故事进行课堂内容的引入,并让学生在进行故事听讲的过程中思考,在这个故事中都运用到了哪些物理知识。教师引导徐盛讨论,接着教师向学生阐述:压强与浮力的概念,并带领学生进行乒乓球浮水的实验,来让学生进一步的完成知识的探究与掌握。教师借助故事的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明确物理知识从古至今的应用范围,并让学生结合身边的事例中存在的物理知识,让学生明确了物理知识的重要性,并以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提升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创设多媒体的情境,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些理论知識教师无法用语言进行表达,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创设有效的情境,让学生借助多媒体能够直观形象化的视觉体验,学生对于教学的内容能够加深理解和记忆,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例如:教师在进行“力与运动关系”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向学生讲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的知识点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用力拉弓使弓变形、用力将橡皮泥改变成不同的形状”的视频,让学生明确力与运动的关系,接着教师向学生展示“玩具小车”从同一个高度下滑后,在玻璃、毛巾、木板三个不同的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并让学生分析阻力对于物体的影响。在进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实验和模型来进行教学内容的演示,让学生观看实验的视频,并且为学生动态演示照相机和投影仪的成像规律。教师借助这种方式的教学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学生能对于教学的内容有全面的理解,有效的解决了口述无法阐述的内容,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多媒体图像、视频进行联想记忆,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创设有效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高效的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实现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同时教师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进行教学,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美梅.多种情境——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4):69-70.
[2]倪霞.巧设情境 以境启智——浅析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情境价值达成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32):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