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依托历史,厚植英雄情怀于学生心中

2021-02-23 04:55:14侯英杰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0期
关键词:历史课堂

侯英杰

摘要:近年来中国的民族威望越来越高,作为一名中国人,要时刻谨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历史中无数的英雄人物创造的,作为中学生应该知道英雄的故事,感受英雄的情怀,而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就担负了依托历史,让学生感知英雄情怀的责任,本文主要历史课堂和活动等方面建议厚植英雄情怀于学生心中。

關键词:英雄情怀;历史课堂;英雄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强调,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每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情怀是一个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任何一个追求进步的民族都应该对英雄保持着深刻铭记、情感眷恋、价值认同和深切关怀,让英雄情怀深深熔铸在民族血脉之中,“崇尚英雄才能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英雄精神和情怀是我们实现伟大梦想、推进伟大事业的强大精神资源和力量,当代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担当时代的使命,更应该具备英雄情怀,才能将历史中的英雄精神进行传承,才能在时代的洪流中激流勇进,不断向前。

一、厚植英雄情怀的必要性

英雄情怀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对英雄人物、英雄事迹、英雄精神的崇敬和铭记、热爱和维护、学习和践行的特殊情感,英雄情怀应该是中国精神在中华儿女心目中最深层的积淀。但是当今中学生的英雄情怀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中学生存在英雄情怀缺失的现象

现在受网络信息时代的影响,很多中学生的生活被五花八门的网络活动占领,对网络热点人物、热点问题和明星偶像的关注过多,对历史和现实生活中为我们负重前行的英雄人物缺乏了解和崇敬之情。导致出现英雄情怀缺失的现象。

(二)中学生对英雄人物认识不当

很多中学生对英雄人物的认识停留于表面化和偏激化,对英雄人物的认识存在着全盘否定的可能,很多认识是借用了他人对英雄的看法和评价,具有人云亦云的现象,没有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客观认识。

(三)中学生存在英雄情怀虚幻化的问题

现在很多孩子心目中崇尚的英雄,往往都是他们接触过的动漫作品和传说中的英雄,例如:孙悟空、哪吒、奥特曼、蜘蛛侠等,还有游戏中虚幻的英雄,崇拜他们的理由大多数是他们具有超能力,这些英雄的行为具有虚幻和抽象的色彩,不能给学生的现实生活带来任何具体的行为指导。

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学生心中厚植英雄情怀在学校教育中变得尤为重要,而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依托历史、运用历史,在历史课堂和活动中,运用英雄人物,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英雄情怀也是势在必行的。

二、依托历史,厚植英雄情怀的几点建议

历史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历史中可以找到人类进步的影子和历史中一些失败的教训,无数的英雄人物创造了历史,改变了历史,又成就了历史,因此要在学生心中厚植英雄情怀必须依托历史来进行,在历史中追寻英雄的足迹,感悟英雄情怀。

(一)创设有氛围的历史课堂,拉近学生与英雄的距离

现在的学生对历史中的英雄人物知之甚少,或者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作业任务等有目的性的了解,并没有真正的因为崇敬英雄而去了解,因此一堂有氛围的历史课是厚植英雄情怀的基础,它可以让学生有兴趣地深入了解历史中的英雄。

一堂有英雄情怀氛围的历史课堂可以从三个共鸣入手,拉近学生与英雄的距离,这三个共鸣分别是身份共鸣、情感共鸣、区域认知共鸣。

1.运用身份共鸣在历史课堂中厚植英雄情怀的举例应用

我们现在教授的孩子他们是学生身份,这个身份从他们读书之时起就一直存在,很多学生无法感受到自己身份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历史中与他们有着同样身份的历史事件出发,将学生的英雄情怀带入历史中,让他们感受青年一代是时代的中坚力量,也会成为历史的参与者。例如在讲述学生发动的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等爱国运动时,就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身份共鸣,指导学生进行历史短剧表演,学生通过游行示威表演,高喊“外争国权,內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感受作为一名青年学生对当时中国危难的深深担忧,对外国侵华势力掠夺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强烈愤恨和对祖国的炽热爱国情感。感受当时领导运动的张国焘、闻一多、于方舟、瞿秋白。周恩来等人身上背负的使命与责任。

2.运用情感共鸣在历史课堂中厚植英雄情怀的举例应用

英雄情怀还体现在英雄人物的文字中,文字是表达情感的纽带,是最容易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使用文字,英雄人物的文字是最好的历史资料,也有着最真实的情感抒发和表达,例如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壮行,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舍生取义的人生观,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雄心壮志,还有林觉民在《与妻书》中与妻子诀别,决定为国舍家,为天下谋永福的决心,英雄也是凡人,他们在家与国的两难抉择中选择“不负天下。但负一人”虽然有些文字由于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读起来有点难懂,但在教师的讲解下不影响学生与英雄有着同样强烈的情感共鸣,在课堂中将《与妻书》配视频进行展示,很多学生在看后、听后泪如泉涌,久久不能平静,开始为英雄的牺牲和舍弃的情怀所动容,很多学生还在课下通过网络或者询问老师来了解当时辛亥革命的艰辛历程,并为国家破旧立新中牺牲的英雄们感慨万千,这些细小的变化都是在课堂中的情感共鸣达到的,正如读一本好书,看一部好电影,久久不能从中走出一样。这样的情感共鸣让英雄情怀在感情的波动起伏中厚植于学生心中。

3.运用区域认知共鸣在历史课堂中厚植英雄情怀的举例应用

历史课堂厚植英雄情怀还可以从区域认知出发,我们也许无法了解所有英雄事迹,但是英雄可能曾经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区域历史,充分挖掘地方史,搜集曾经生活在我们周边的英雄人物、英雄事迹,感悟英雄情怀。例如在抗日战争中,川军抗战的英雄事迹。抗战时期,川军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居全国之首,四川每年向前方输送的青壮军人,人数占全国同期实征人数的五分之一还多,在抗日战争中,川军的装备、军事素质、部队待遇都无法与国民党中央军相提并论,但是这支部队用自己大无畏的牺牲换来了“川军能战”,“无川不成军”的名声,投身于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捍卫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数据表格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川军为抗战作出的贡献,让学生感受这群人的英雄情怀,并且以我是四川人为荣,同时在讲述抗美援朝战争中通过黄继光、邱少云、伍先华、胡修道、柴云振、黄家富、谭炳云等四川籍的战斗英雄的事迹讲述,带动学生的区域认知共鸣,让学生从身边的历史人物感受英雄舍身为国,大爱中华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二)善于运用历史中的“今天”,开展以英雄为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厚植英雄情怀

歷史中的时间让人无法忘记,它提醒着我们英雄陨落,但精神永存,英雄的革命情怀不仅被时间记住,还被后人建碑立传,用来传承和歌颂,除了历史课堂中我们可以了解英雄精神外,历史教师应该多组织历史实践活动,或者带领和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社会组织的历史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考察和学习参观英雄遗迹等活动,跳出历史课堂,在实际生活中感悟英雄情怀,宣扬英雄精神,例如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学校组织了“红心向党,游学建川博物馆”的活动,教师可以通过这次活动,开展“红心向党,向英雄致敬”的活动,通过收集学生的游学报告、游学感悟、手抄报和开展革命英雄故事汇等活动,让学生深植爱国情怀,崇尚革命英雄,回望建党百年征程,明确初心使命,勇担时代重担。

(三)要在通古知今中培养英雄情怀,要对当今社会变局中的英雄怀有崇敬之情

有时候过于强调过去历史中的英雄精神,学生难免会出现知古忘今的情况,教师还要随时结合今日的时政要点和热点,形成古今对比,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今日英雄,例如抗击新冠疫情的抗疫英雄们,中印边境冲突中牺牲的战士,在外交舞台上代表中国表明立场的外交官,他们就是我们的今日英雄,这些英雄铸就了今日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和时代脊梁,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有大局意识和时代眼光,要随时向身边为我们负重前行的英雄们学习,要让英雄情怀永植心中。

综上所述,中学生是中华民族新一代的希望,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们肩负着时代赋予的育人使命,要将青年一代培养成有理念,有担当,有时代使命,有家国情怀的民族脊梁,就要依托历史,立足现实,在课堂之中,追寻前人足迹,继承英雄精神,在课外活动中,感悟英雄事迹,体会英雄情怀,在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向当代英雄楷模学习,争做英雄。

参考文献:

[1]吴新菊.论习近平关于英雄重要论述的四个维度.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02)

[2]秦瑜明、宋君仪.和平年达的英雄情怀.文艺报.2020.06.05

[3]代金平、卢成观.新时代英雄精神的文化底蕴.实践基础和理论价值.探索.2020(02)

[4]吴会蓉.培养英雄情怀,铸就新时代英雄梦.祖国.2019(22)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
历史课堂与学生生活
考试周刊(2016年96期)2016-12-22 23:31:30
历史课堂的有效提问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96期)2016-12-22 23:31:11
让历史课堂富有生命张力
论高中历史课堂人文精神的培养
东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 08:42:48
强化科目特色,创新教学设计
考试周刊(2016年94期)2016-12-12 13:27:27
浅析中职历史课堂中情境教学的运用
回归历史课的真谛
教师·下(2016年10期)2016-12-03 09:33:48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探析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
引入社会热点丰富历史课堂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31期)2016-11-19 10: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