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珍珍 周 伟 张培培 钟晓媛 何连华 任万军 胡剑锋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水稻产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分蘖数量与产量密切相关[1],且受遗传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2]。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是水稻产量的构成因子,与分蘖数量、成穗率密切相关[3-4],提高分蘖成穗率可提高水稻群体质量。在适宜的穗数条件下,较高的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将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5]。大量研究表明,栽培措施如水肥管理[6-8]、秧苗素质[9-10]、播期[11-12]、种植方式[13-14]等均影响水稻分蘖的发生率与成穗率,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这些因素来调控分蘖消长以提高成穗率。而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大大减少,机械化种植已成为水稻种植的主要方式[15-17]。前人在种植方式、种植密度、水肥管理等方向对机插秧分蘖发生与成穗特点及两者与产量关系的研究较多[18-20],而有关育秧阶段不同播种处理对机插籼稻分蘖成穗的影响尚缺乏系统性研究,且鲜见对水稻各叶位分蘖的具体分析。因此,本研究在前茬作物为蔬菜(十字花科芸薹属)条件下,于秧盘播种环节采取不同的播种密度和方式,分析机插移栽后籼稻分蘖发生与成穗的规律,以期明确前期不同播种密度和方式处理移栽后水稻分蘖成穗规律及优势叶位,筛选较优的播种方法,为机械化种植籼稻合理利用分蘖及优势叶位来提高产量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试验于2012年在成都郫县古城镇花牌村(30°52′53.90″N,103°55′54.40″E)进行,前茬为大白菜。试验田土壤主要理化性质为pH 值5.72,含有机质30.90 g.kg-1、全氮1.68 g.kg-1、速效氮116.00 mg.kg-1、速效磷28.00 mg.kg-1、速效钾35.50 mg.kg-1。该地区水稻全生育期气象数据如图1 所示。
供试品种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常规籼稻黄华占(千粒重为24.34 g,主茎叶片数16 ~17 叶)、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和江油市川江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杂交籼稻F 优498(千粒重为31.53 g,主茎叶片数16~17 叶)。
图1 水稻全生育期日降雨量、日均温度Fig.1 Daily rainfall and average temperature from sowing to maturity
试验采用三因素裂裂区设计,主区为品种(Ⅴ),设常规籼稻黄华占(V1)和杂交籼稻F 优498(V2)2个水平;主裂区为播种方式(M),设机械条播(M1)、机械散播(M2)和人工撒播(M3)3 个水平;副裂区为播种密度(D),设稀播50 g/盘(D1)和密播100 g/盘(D2)2 个水平,共12 个处理,每个处理育秧6 盘。秧盘选用内径规格为58 cm×28 cm,高3 cm 的标准育秧塑料硬盘。于4月13日育秧,采用全自动播种流水线播种,通过调节落谷速率来调节播种密度,通过给流水线安装条形播种器实现机器条播。5月14日用洋马VP6E 型插秧机(洋马农机江苏有限公司生产)移栽(取秧面积和送秧速度采用固定值),行株距30 cm×14 cm,小区面积10 m×2.4 m=24 m2,重复3 次,共36个小区。大田施纯氮180 kg.hm-2,基蘖肥采用碳酸氢铵,后期追肥采用尿素,按照基肥∶分蘖肥∶穗肥=4 ∶3 ∶3施用,穗肥按促花肥∶保花肥=6 ∶4施用,于移栽前1 d施基肥,移栽后9 d 施分蘖肥,促花肥于拔节期施用,保花肥于倒二叶期施用。按N ∶P2O5∶K2O=2 ∶1 ∶2确定磷、钾肥施用量,磷肥作基肥于移栽前一次施用,钾肥按基肥∶促花肥=5 ∶5施用。其他田间管理措施按大面积生产进行。
1.3.1 秧块质量调查 秧苗密度、成苗率及株高均匀度:于移栽前1 d 在各处理中切取3 个10 cm×10 cm 的秧块,考察秧块内的秧苗总苗数,计算秧苗密度(株.cm-2); 同时测定秧块内所有秧苗的株高并计算平均秧苗高度,再统计秧块内秧苗高度大于平均秧苗高度1/2 的苗数,计算成苗率(成苗率=秧块内秧苗高度大于平均秧苗高度1/2 的苗数/秧块内秧苗总数×100%)[21];根据公式计算株高均匀度(uniformity of plant height,UPH)[22]:
式中,S为样本标准差;n为样本数;xi为取样框内每株秧苗株高;为每盘样取样框内秧苗株高平均数。
降水量是衡量一个地区降水多少的数据,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5]。降水观测是研究流域或地区水文循环系统的动态输入项目,是水资源最重要的基础资料之一,对于工农业生产、水利开发、江河防洪和工程管理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1.3.4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于成熟期每小区选取50穴考察平均有效穗数,按照平均有效穗数取样,每小区取5 穴,考察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结实率等产量构成因素。各小区分别收割晒干并按13.5%的标准含水率折算计产。
由表3 可知,所有处理中主茎和各级分蘖每穗实粒数、结实率与千粒重均表现为主茎>一次分蘖>二次分蘖,且一、二次分蘖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总体均以主茎第5 叶位为转折点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主茎上一次分蘖4/0 ~8/0 穗部性状较优,是大穗的主要来源,而5/0 在分蘖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就每穗实粒数而言,各处理的主茎、一次分蘖和二次分蘖规律一致总体表现为杂交稻(V2)高于常规稻(V1),机械条播(M1)高于机械撒播(M2)和人工撒播(M3),稀播(D1)优于密播(D2);主茎及一、二次分蘖的结实率差异不明显,不同播种密度总体表现为D1>D2;就千粒重而言,主茎及各分蘖千粒重表现为:V2 显著高于V1,M1 高于M2 和M3,D1 主茎和一次分蘖的千粒重比D2 高,而二次分蘖则低于D2,但这并不能说明密播(D2)二次分蘖在粒重上较稀播(D1)具有优势,分析原因可能是稀播条件下,二次分蘖成穗较多,2/0、1/8、4/6 等处于劣势的分蘖成穗较密播多,但穗型小,千粒重低,因此降低了整体的平均千粒重,但纵观4/0、5/0 和6/0 等优势蘖位上的二次分蘖群,其千粒重仍以稀播较高。
1.3.2 栽插质量调查 于移栽后第5 天,各处理抽样5 个面积为1 m2的观测区,计数总栽插穴数(为栽插有苗穴数和无苗穴数之和,不包括漏插穴数)、栽插总株数、伤秧株数、漏插穴数、漂秧穴数,并根据公式计算穴苗数、漏插率、伤秧率和栽插均匀度(合格穴数满足每穴4±2 株秧苗[24]):
2.4.2 主茎不同叶位二次分蘖成穗数及比例 由图7 可知,主茎各叶位间一次分蘖上二次分蘖成穗的能力随主茎一次分蘖叶位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主茎不同叶位间一次分蘖上二次分蘖成穗总数表现为:5/0>4/0>6/0>7/0>3/0>2/0>8/0,主茎相同叶位一次分蘖上不同叶位二次分蘖的成穗数均表现为:1/X>2/X>3/X>4/X。1/4、1/5、2/5、1/6 的分蘖成穗数均高于0.40 个,占二次分蘖成穗总数的一半以上。不同播种方式间比较可知,M1 二次分蘖优势较明显,二次分蘖成穗总数分别较M2 和M3 高26.62%和39.29%;二次分蘖成穗数占比仍以M1 最高,占40.89%,而M3 的二次分蘖成穗数占比则居第二位,较M2 高0.67 个百分点。不同播种密度间比较可知,D1 的二次分蘖成穗总数比D2 高30.85%。
盘结力:于移栽前2 d 在各处理中切取2 个10 cm×10 cm 的秧块,固定其两端,用弹簧秤钩拉任意一端,当秧块断裂时,弹簧秤显示的读数即为盘结力[23]。
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0、DPS 7.5、Illustrator CC 2014 进行数据处理和制图, 采用LSD 法(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est)进行样本平均数的多重比较。
2.1.1 秧块质量差异 由表1 可知,品种仅对株高均匀度有显著影响,表现为V1 显著高于V2,对秧块质量其他指标无显著影响。播种方式对成苗率、秧苗密度、盘结力均有极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M1>M2>M3,且M1 极显著高于M3。播种密度对秧块质量各项指标均有极显著影响,成苗率和株高均匀度表现为D1>D2,秧苗密度、盘结力表现为D2>D1。从3 个因素间的互作效应来看,品种×播种方式、品种×播种密度、品种×播种方式×播种密度间互作效应对盘结力有极显著影响,品种×播种密度间互作对秧苗密度有显著影响。综上可知,机械条播(M1)较其他播种方式更易形成质量较好的秧块,稀播(D1)秧块的秧苗成苗率和株高均匀度更高。
表1 品种、播种方式和播种密度对秧块质量的影响Table 1 The effects of seeding methods and sowing densities on seedling block quality
表1(续)
2.1.2 栽插质量差异 由表2 可知,播种方式对基本苗和栽插均匀度有显著影响,漏插率、伤秧率、基本苗以及栽插均匀度均表现为M1 最佳,且明显优于M3。穴苗数表现为M3>M1>M2,可能是由于人工撒播降低了播种、出苗和栽插的均匀度,导致漏插率偏高,而同一播种密度下人工撒播每盘总苗数相对不变,则出现一穴多苗现象,穴苗数相对较大。播种密度除对伤秧率影响较小外,对其余指标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漏插率表现为D1 极显著高于D2;穴苗数、栽插均匀度和基本苗均表现为D2 高于D1。从3 个因素间的互作效应来看,仅品种×播种密度间互作效应对穴苗数和基本苗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
各处理主茎和不同分蘖次级间产量贡献率如图10 所示,总体上表现为:V1 和V2 差异较小,而播种方式和播种密度对主茎和各级分蘖产量贡献率影响较大。主茎和一次分蘖产量贡献率表现为M1<M2<M3,D1<D2;二次分蘖则表现相反,均以M1 与D1 最高,说明机械条播(M1)和稀播(D1)二次分蘖成穗能力强于其他处理。
表2 品种、播种方式和播种密度对栽插质量的影响Table 2 The effects of seeding methods and densities on transplanting mechanical quality
表2(续)
2.2.1 主茎一次分蘖发生叶位与发生率 由图2 可知,品种、播种方式和播种密度3 种因素处理对田间苗床育秧移栽后主茎各叶位分蘖的发生具有明显影响。主茎分蘖发生始于第2 叶且该叶位分蘖发生率较低,第2 至第10 叶位一次分蘖发生率随叶位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第4 至第9 叶位平均分蘖发生率均在60%以上,是一次分蘖发生的优势叶位。品种间比较发现,V2 在4/0、5/0、7/0、8/0 和9/0 上平均分蘖发生率高于V1,在2/0、3/0 和10/0 上则明显低于V1,6/0 叶位的分蘖发生率基本相等。V1 品种在M2D1 的分蘖发生率明显优于其他处理,第4 至第10叶位分蘖发生率均高于其他处理;V2 品种在M1D2 的第4 至第9 叶位分蘖发生率均高于其他处理,且发生率均高于90%。2 种播种密度对各叶位分蘖发生率影响较大,总体均表现为稀播(D1)高于密播(D2)。3 种播种方式以机械条播(M1)各叶位一次分蘖发生率平均值最高(58.22%),其次为机械散播(M2,55.25%)和人工撒播(M3,54.78%)。
图2 不同处理间主茎一次分蘖发生叶位与发生率Fig.2 The leaf position and emerging rate of stem primary tiller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分蘖发生的叶位、发生率及成穗率的高低与水稻有效分蘖穗数密切相关,适宜的单位面积有效分蘖穗数是群体获得高产的显著特征[25-27],决定了成熟期单位面积的总穗数[4]。雷小龙等[12]研究认为机插一次分蘖群以3/0~8/0 发生为主,且3/0~6/0 分蘖成穗率较高,二次分蘖群主要发生在第3 ~第5 叶位,但主要依靠第3、第4 叶位成穗。袁奇等[19]研究认为机插分蘖主要发生在4/0 ~7/0 的一次分蘖和少量1/4 二次分蘖的中位叶位上,且成穗率也主要集中在此。本研究表明,在不同播种方式下机插籼稻不同叶位间分蘖发生与成穗规律均表现为:一次分蘖发生率和成穗率随着叶位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主茎4/0~9/0 是一次分蘖发生的优势叶位,4/0 ~8/0 是一次分蘖成穗的优势叶位;二次分蘖发生率随其发生母蘖叶位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成穗率随其发生母蘖叶位的升高而递减,且二次分蘖群主要发生于主茎3/0 ~6/0的前4 个叶位和7/0 的前3 个叶位上,但主要依靠4/0和5/0 的前3 叶位以及6/0 和7/0 的前2 叶位成穗。与前人研究结果不尽相同[28-31],可能与种植地、品种特性及栽培措施等因素不同有关。
图3 不同处理间主茎二次分蘖发生叶位与发生率Fig.3 The leaf position and emerging rate of stem secondary tiller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2.3.1 主茎不同叶位一次分蘖成穗率 由图4 可知,主茎4/0 至8/0 叶位是一次分蘖成穗的优势叶位,除8/0 的分蘖成穗率平均值为75.87%外,其余均高于90.0%;除V1M3D2、V2M2D1、V2M2D2 和V2M3D1 的3/0 未观测到成穗,其余处理3/0 分蘖成穗率均为100%;2/0、9/0 和10/0 的分蘖成穗率较低。不同播种方式间比较可知,M1 除8/0 的平均分蘖成穗率低于其他2 种播种方式外,其余叶位的分蘖成穗率均最高,一次分蘖成穗率平均值较M2 和M3 分别高7.24 和5.00 个百分点。比较不同播种密度,D1 的一次分蘖成穗率具有明显优势,各叶位的平均一次分蘖成穗率均高于D2。
(4)拟定、改进、评估待办事项清单,并确定优先顺序。这个清单须高屋建瓴地列出为了达成团队负责人的愿景而需要完成的所有事项。在产品的整个研发过程中,这个清单是一直存在的,并有所演变,相当于产品研发的“路线图”。无论在任何时间,要想知道一个团队要做的所有事项(按照优先顺序排列),待办事项清单都是唯一具有决定性的参考依据。待办事项清单有且只有一份,这就意味着团队负责人从头到尾必须不断地对优先顺序加以调整。团队负责人应该与所有利益相关者和团队进行协商,以确保产品待办事项清单既能反映用户的需求,又不会超出团队的最大能力范围。
2.3.2 主茎不同叶位二次分蘖成穗率 由图5 可知,二次分蘖成穗率整体随其发生一次分蘖叶位的升高而递减,2/0 上只有V1M1D1 能成穗,3/0 上二次分蘖成穗率较高,但有部分处理不能成穗,6/0 的第4 叶位仅在部分处理能成穗,不具代表性。因此,二次分蘖成穗的主体为:4/0 和5/0 的前3 叶位以及6/0 和7/0 的前2 叶位。同一叶位上二次分蘖成穗率与发生率规律基本一致,总体表现为1/X>2/X>3/X>4/X。品种间比较可知,V1 的二次分蘖成穗率均值比V2 高3.10 个百分点;不同播种方式间比较可知,M1 在4/0 的前4 叶位以及5/0、7/0 的前2 叶位上的二次分蘖成穗率具有明显优势,其平均二次分蘖成穗率分别较M2 和M3 高6.79 和7.46 个百分点;不同播种密度比较可知,D1的二次分蘖成穗率均值较D2 高6.51 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D1 在1/X 和2/X 的分蘖成穗率具有较大优势。
图4 不同处理间主茎不同叶位一次分蘖成穗率Fig.4 The ear bearing tiller percentage of stem primary tiller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different leaf position
图5 不同处理间主茎不同叶位二次分蘖成穗率Fig.5 The earbearing tiller percentage of stem secondary tiller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different leaf position
2.4.1 主茎不同叶位一次分蘖成穗数及比例 如图6 所示,主茎一次分蘖成穗数及其占单株总数的比例均随着分蘖叶位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第6 叶位达到最大,平均成穗数为0. 96 个,成穗数占比11. 04%,4/0、5/0、6/0、7/0、8/0 的成穗数均超过了0. 50 个,是一次分蘖成穗的优势叶位。不同播种方式间比较可知,一次分蘖成穗数总体表现为M2>M1>M3,M2 和M1 分别较M3 提高11. 91%和13. 90%;一次分蘖成穗数所占单株总数的比例仍然以M2 最高,但M3 仅比M2 低0. 95 个百分点,较M1 高3. 93 个百分点。不同播种密度间比较可知,D1 每个叶位的一次分蘖成穗数均高于D2,且主茎各叶位一次分蘖成穗总数较D2 高14. 46%,但D2 一次分蘖成穗数所占单株总数比例却比D1高2. 28 个百分点,说明相比稀播(D1),密播(D2)一次分蘖成穗数较少。
2016年两会期间,“工匠精神” 在政府报告中被正式提出,凸显了国家现阶段对“工匠精神”及相应的人才培养、贮备的切实需求。几年来,职业教育获得大力发展,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现代学徒制试点第一批已有部分进入验收阶段。
图6 不同处理间主茎不同叶位一次分蘖成穗数及比例Fig.6 The number and proportion of effective primary tiller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1.3.3 分蘖发生及成穗追踪调查 于移栽后第3 天,各处理选取10 株连续的不带分蘖的秧苗进行分蘖追踪,每5 d 标记一次叶龄,每7 d 标记一次分蘖,直至抽穗期。0 表示主茎,X/0 分蘖指着生在主茎第X 叶位上的一次分蘖,Y/X 表示主茎第X 叶位一次分蘖上第Y 叶位的二次分蘖(如Y/3 分蘖为主茎第3 叶位一次分蘖上第Y 叶位的二次分蘖),其他依次类推。标记追踪植株成熟期收获,按照挂牌标记,记录各级各叶位分蘖发生数、成穗数,并单独考种,计算各叶位分蘖产量对总产量的贡献率、各叶位分蘖发生率和成穗率:
2.5.1 不同叶位一次分蘖产量贡献率 由图8 可知,一次分蘖产量平均约占总产量53.67%,随分蘖各叶位的升高其一次分蘖产量贡献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第4 至第8 叶位是一次分蘖产量贡献的主体,产量贡献率总和高达62.70%,其中5/0、6/0、7/0 产量贡献率较高,产量贡献率总和在29.81%~45.74%之间。品种间一次分蘖对产量的贡献率差异较小;不同播种方式间比较可知,一次分蘖的产量贡献率总体表现为M2>M3>M1,均值分别为55.90%、54.83%、50.40%;不同播种密度间比较可知,D2 一次分蘖群的产量贡献率较D1 高1.40 个百分点。
2.5.2 不同叶位二次分蘖产量贡献率 由图9 可知,二次分蘖的产量主要集中在4/0、5/0、6/0 和7/0。从各叶位产量贡献率平均值分析可知,5/0 上二次分蘖产量贡献率最大,为13.00%,其次是4/0 和6/0,其产量贡献率分别为8.20%和6.90%,而7/0 上二次分蘖产量贡献率仅有2.07%。从具体二次分蘖叶位分析可知,1/4、1/5、2/5 和1/6 产量贡献较大,合计在18.24%~22.89%,占二次分蘖产量贡献总和的60%左右,构成二次分蘖产量的主体。品种间比较可知,V2 的二次分蘖产量贡献率均值较V1 高1.1 个百分点;不同播种方式间比较可知,二次分蘖产量贡献率均以M1 最大,占总产量的35.84%,M2 和M3 分别仅占29.22%和28.86%,可能是由于M1 在1/4、1/5、2/5 和1/6 这4 个二次分蘖成穗的优势蘖位上有较大的优势;不同播种密度间比较可知,二次分蘖产量贡献率表现为D1>D2,但与机械条播(M1)靠优势蘖位提高产量不同的是,D1 条件下1/4、1/5、2/5 和1/6 的二次分蘖优势蘖位产量贡献率均稍低于D2,而余下二次分蘖叶位产量贡献率均较D1 有优势,因此产量贡献率总和超过D2。
近年来,国家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日益重视,各级各部门对采空区治理工作的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在治理过程中,一般习惯于把采空区作为灾害体,采取注浆充填以确保治理效果。这一思路虽然消除了安全隐患,但与将采空区作为空间资源进行改造和利用等先进理念相比,则存在较大差距。胶东地区水资源贫乏,废弃金矿采空区是非常好的地下水蓄水空间,且矿脉与断裂关系密切,在水文地质上具有很好的导水或蓄水意义。如何在保证地面稳定性的前提下进行采空区改造,变废为宝,实现采空区蓄水功能是深入思考的治理方向[3-7]。现以文登市大时家废弃银金矿采空塌陷隐患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为例,探讨采空区改造含水层方法的可行性。
如图1所示,零重力补偿装置主要由导轨支架、伸杆支撑组件、线性导轨组件、滑车、光电传感器组件、伸杆和固定支座组成。其中,线性导轨组件包含2根线性导轨,安装在导轨支架上;滑车连接在伸杆的移动端上,可以带动伸杆在线性导轨上滑动;4套伸杆支撑组件在伸杆水平展开实验中用于提供平衡力以补偿伸杆的重力影响。
图7 不同处理间主茎不同叶位二次分蘖成穗数及比例Fig.7 The number and proportion of effective secondary tiller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2.5.3 不同叶位分蘖产量贡献率 由图11 可知,各处理主茎对产量贡献率的平均值为15.20%,主茎不同叶位分蘖产量贡献率以5/0 最高,为25.32%,其次为6/0、4/0、7/0,4 个叶位分蘖产量贡献率合计占73.23%,2/0、9/0 和10/0 的产量贡献率较低,可能是由于机插植伤或叶位较高导致分蘖发生较低,成穗率低,从而影响产量。两品种间的产量贡献率差异不明显;不同播种方式下,M1 的主茎产量贡献率较M2 和M3 分别低0.95 和4.01 个百分点,但其中低叶位分蘖3/0~5/0 产量贡献率较高;不同播种密度下,D2 的主茎及5/0 产量贡献率比D1 高,而其他叶位D1 的产量贡献率较高,这可能是由于稀播(D1)条件下各叶位二次分蘖较多,使得产量贡献率偏大。
图8 不同处理间不同叶位一次分蘖产量贡献率Fig.8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primary tillers in different leaf position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图9 不同处理间不同叶位二次分蘖产量贡献率Fig.9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secondary tillers in different leaf position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图10 不同处理间主茎及不同分蘖级次产量贡献率Fig.10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different level tillering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图11 主茎及其上各叶位产量贡献率Fig.11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different leaf positions
你当也记得——采莲底母在呓语时所说底话。莫非我的背后真被追着老虎么?那我非被这虎咬死不成?因为我感到,无论如何,不能让那位可怜的寡妇“一个人跳下去”!
表3 主茎及分蘖成穗的主要穗部性状Table 3 The main characters of ear in different leaf positions
2.2.2 主茎二次分蘖发生叶位与发生率 由图3 可知,在不同处理中,水稻二次分蘖发生率均随主茎一次分蘖叶位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4/0 至7/0 为主,而5/0 上二次分蘖发生率最高。在相同叶位一次分蘖上的二次分蘖发生率趋势大致相同,总体表现为1/X>2/X>3/X>4/X。其中1/4、1/5、2/5 和1/6二次分蘖发生率平均值均高于50%,是二次分蘖发生的优势叶位。品种间比较可知,V2 在4/0、5/0 的前4叶位以及3/0 的第2、第3 叶位二次分蘖发生率高于V1,而在3/0 的第1、第4 叶位和6/0、7/0 的第1、第2 叶位二次分蘖发生率则低于V1。3 种播种方式比较可知,M1 在3/0、4/0、5/0 的前4 叶位二次分蘖发生率整体来看具有优势,M3 在6/0 的第2、第3 叶位以及7/0 的前3叶位二次分蘖发生率则较高。不同播种密度比较可知,D1 较D2 的二次分蘖发生率具有明显优势,主要体现在4/0 的前3 叶位,5/0、6/0 和7/0 的前2 叶位。
此外,在不同播种方式下,机械条播分蘖成穗具有明显优势,其分蘖发生率和成穗率均高于机械散播和人工撒播;不同播种密度下,各处理间分蘖发生率、成穗率和成穗数均表现为稀播高于密播,而一次分蘖成穗数所占比例比稀播高2.28 个百分点,说明密播穗数对主茎和一次分蘖成穗的依赖性更强,分析原因可能是密播每穴苗数(2.55)大于稀播(2.04),导致密播移栽后田间个体内竞争更强,分蘖能力下降,因而密播主要依靠主茎和一级分蘖成穗。机械条播和稀播优于其余处理可能是因为机械条播处理种子分布均匀,苗期秧苗素质较散播有优势,且条播育秧能降低机插秧的漏插率[32-33];而稀播优势在于个体,密度越小,秧苗素质越好[34-35],移栽后恢复力以及生长力更强。本研究中苗期移栽后,机械条播的漏插率和伤秧率明显低于机械撒播和人工撒播,稀播会提高秧苗成苗率和秧块的株高均匀度,这与前人研究结论相似[32],生产上可通过二者互作协同提高栽插质量,实现水稻增产。
水稻是典型的分蘖作物,其主茎有效蘖位上存在若干个“优势叶位”。周汉良等[36]研究表明各叶位分蘖单穗重及其对产量的贡献率表现为中部叶位(5 ~7叶位)>下部叶位(1~4 叶位)>上部叶位(8 ~9 叶位),且中部优势叶位分蘖发生及成穗率均较高,可通过调控各部位分蘖消长来影响成穗率,优化穗部性状,从而实现足穗和大穗的统一,进而提高产量[2,37]。水稻产量构成的三大主要因子是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且三者相互制约,生产上可通过协调三者关系,从而取得高产[38]。本研究中在不同的播种方式及密度下,机械条播的每穗实粒数以及千粒重高于机械撒播及人工撒播,稀播的每穗实粒数以及千粒重高于密播。各处理主茎、一次和二次分蘖的每穗实粒数、结实率以及千粒重平均值规律一致,均满足主茎>一次分蘖>二次分蘖的规律。且各处理主茎均能成穗,粒多而重,结实率较高,对产量的贡献率均值为15.09%,说明主茎成穗能力较强;低位分蘖出现缺位,第2 和第3 叶位部分分蘖可成穗但穗部性状一般,第4 叶位穗部性状较优,与郭振华等[39]、乔晶等[40]和吕腾飞等[41]研究结果不尽相同,可能与品种、秧龄及栽插密度不同有关。中部叶位(即5/0 ~8/0)一次分蘖和二次分蘖比高叶位(9/0~10/0)穗粒多且重,结实率也高,这与雷小龙等[12]研究结果相似,说明中部叶位(即5/0~8/0)一次分蘖和二次分蘖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
他是最会讲“段子”的科普达人,最受青少年欢迎的明星专家。他参与了上海科技馆、自然博物馆的筹建,并承担了上海自然博物馆近500块中英文展板的编写工作;
非法集资刑事案件中的人员情况比较复杂,集资参与人对涉案财物的态度并不一致。被集资人多是被告人的亲戚朋友、老师同学等,他们碍于情面,在案件侦查阶段不愿去公安机关举证。一些被集资人有一定的社会身份、地位,他们对非法集资刑事案件中“防非组”要求申报债权采取回避的态度,消极应对。一些被集资人的集资款是借的,为了不让债权人知道自己陷入非法集资纠纷而讨要借款,故不主动申请债权登记。以上情况导致实践中办案部门很难查清非法集资所涉人员和财物的数量,后续工作的开展受到影响。
总体来看,机插籼稻分蘖成穗主要由一次分蘖和二次分蘖组成,且中低叶位(3/0 ~8/0)分蘖对成穗率影响较大,第4~第8 叶是分蘖成穗的优势叶位,其一次分蘖及二次分蘖产量对总产量的贡献率在80%以上,对产量起决定性作用。在生产上应结合相关农艺性状,合理调控水稻有效分蘖,充分利用优势叶位,提高穗部性状的质量,保证大穗与足穗的统一,从而实现高产。
育秧前不同播种方式与密度下分蘖成穗规律不同,机械条播分蘖成穗的优势明显,其分蘖发生率和成穗率、二次分蘖产量贡献率以及穗部性状均优于机械散播和人工撒播;稀播的一、二次分蘖发生率和成穗率优于密播,其主茎和二次分蘖产量贡献率也优于密播。从不同次级分蘖间的产量构成来看,机械条播和稀播条件下分蘖成穗的优势明显,其主茎、一次分蘖、二次分蘖间的产量分配更利于高产群体的构建。因此,为实现水稻的增产,在秧苗移栽前的育苗环节可利用机械条播与稀播的协同调控,改善农艺措施,利用优势叶位,增大分蘖发生率和成穗率,使大穗与足穗达到最优化,进而提高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