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部湾地区豇豆—辣椒—南瓜周年栽培技术

2021-02-22 11:45张朝明周作高周生茂
蔬菜 2021年2期
关键词:硫酸钾豇豆轮作

张朝明,赵 坤*,唐 胜,陈 梅,周作高,周生茂

(1.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广西 南宁 530007;2.合浦县农业服务中心,广西 合浦 536100)

广西是豇豆生产的重要区域,北海市是广西豇豆种植的主产区。北海市地处北部湾东北面,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强、温度高、无霜期长,年最高气温超过37 ℃,降雨量超过1 500 mm,很适合豇豆的生长。近年来,随着豇豆生产规模化的不断发展,豇豆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2018年,北海市豇豆种植面积达1.45万hm2,产量超过40万t,产值20多亿元,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据不完全统计,北海市的3区1县、22个乡镇中有20多万人在从事豇豆生产及相关职业,开设有3 000多个收购点;北海豇豆销往全国10多个省市及区内各地市场,豇豆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大量劳动人口就业[1]。

广西北海市豇豆生产模式以豇豆—水稻1年2茬的传统轮作栽培模式为主,部分农户也采取豇豆和玉米、花生、西瓜、茄子、黄瓜、丝瓜、叶菜等粮菜作物轮作栽培;但茬口衔接不够紧凑,容易造成轮作作物收获时间与该产品单作或同类蔬菜产品的上市时间高度统一,甚至因为饱和上市而导致农产品价格低下,收购商压价收购或者阶段性停止收购现象发生,严重影响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及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外出务工的人员分流了从事农业生产的部分劳动力,甚至出现部分农田丢荒,造成土地资源闲置的情况,阻碍了农业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1 豇豆—辣椒—南瓜栽培模式效益分析

豇豆在广西以春、夏、秋播为主,传统栽培一般采用直播方式,春播豇豆露地栽培于2月下旬—3月下旬,日均气温稳定在10 ℃以上时进行直播,4月下旬—5月上旬开始收获上市[2]。实行豇豆、辣椒、南瓜周年轮作时,通过茬口调整,早春豇豆生产可采用小拱棚直播栽培,播种期比传统露地直播提早20~25 d,采收期提前7~15 d,填补了全国豇豆市场的空白期,有利于抢占市场先机,促进了当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此时海南豇豆的采收接近尾声,北方的豇豆尚未上市,形成了阶段性市场“缺口”,产品在销售价格、数量上都具有显著优势,4月下旬之前的豇豆价格一般在4~7元/kg,产值增幅明显。夏季辣椒上市正值高温多雨季节,是蔬菜产出的淡季,对产品的销售有促进作用。秋季南瓜耐贮运性强,既可在当地销售,亦可外运销售到全国各地市场,此时北方栽培的南瓜收获已过高峰期,使当地产品的销售得到保障。

在此轮种模式下,豇豆生产在施肥方式上进行了改进,大量增施有机肥,减少了化肥施用量;豇豆生产过程中施用的肥料能够为辣椒前期的营养生长提供必要养分,从而减少了辣椒苗期肥料的施用量;豆类作物根系具有固氮功能,能够为下茬蔬菜作物提供土壤养分,减少氮肥的使用量;另外,还能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肥力,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使轮作蔬菜生产更加绿色和可持续。

豇豆—辣椒—南瓜周年栽培模式的效益可观,第1茬豇豆每667 m2产量为2 000~2 500 kg,产值为6 000~7 500元;辣椒每667 m2产量为1 500~2 000 kg,产值4 500~6 000元;贝贝南瓜每667 m2产量为1 400~1 800 kg,产值7 000~9 000元。豇豆—辣椒—南瓜轮作模式每667 m2年产值为17 500~22 500元。当地常规豇豆—水稻轮作栽培,豇豆每667 m2产量为2 500~2 800 kg,产值7 500~8 400元;水稻667 m2产量为350~500 kg,产值910~1 300元;豇豆—水稻轮作栽培每667 m2年产值为8 410~9 700元。采用豇豆—辣椒—南瓜轮作栽培模式的产值比豇豆—水稻轮作模式每667 m2可提高9 090~12 800元(表1)。

现将豇豆、辣椒和南瓜周年轮作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2 豇豆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选用早中熟、商品性好、产量高、耐贮运、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豇豆品种,如桂豇一号、农丰3号、金帅、翠宝2号、农家宝等。

2.2 整地、施基肥

播种前深翻地块,用犁耙粉碎结块泥土,每667 m2施用经无害化处理的腐熟有机肥1 500~2 000 kg、钙镁磷肥20~30 kg、三元复合肥10~20 kg、硫酸钾5~8 kg作基肥,肥土充分混匀后做畦,畦面宽120~130 cm,沟宽30~40 cm,畦高15~20 cm。

表1 不同栽培模式的茬口、产量、效益情况对比

2.3 播种

播种前将豇豆种子置于通透性良好的环境中晾晒0.5~2.0 h,并用种子质量0.1%~0.3%的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或6.25%精甲·咯菌腈(亮盾)悬浮种衣剂拌种消毒。种子采用单行直播,株距25~30 cm,每穴播种3~4粒,每667 m2用种量1.0~1.5 kg。

2.4 田间管理

2.4.1 架设拱棚

播种后5~6 d,用长150~180 cm的竹片两头插入畦面,每隔100~150 cm插1根,形成弯拱,弯拱外层覆盖宽150~160 cm的薄膜,搭建成宽80~100 cm、高50~60 cm的拱棚,覆膜后用泥土压平拱棚边膜。

播种后如发现有缺苗,应及时在幼苗2叶1心之前补种完毕;苗期少量供水,土壤湿度不宜过大,若土地的确干旱需要补水,可适当洒水,使畦面微润便可;开花结荚期逐渐加大水分供应,使土壤相对湿度维持在60%~70%,遇雨天应及时排涝,畦面不能积水;拆棚前7~10 d,于晴天上午采取拱棚两头通风,但不揭棚膜,逐渐采取白天揭膜、晚上盖膜方式进行炼苗,以增强豇豆幼苗对棚外环境的适应能力。

当外界气温逐渐升高至18~25 ℃、豇豆植株主蔓长20~30 cm、即将抽蔓时,可拆除小拱棚。

2.4.2 追肥管理

播种后40 d,在距离植株根部20~30 cm处畦面开沟或开穴进行追肥,每667 m2追施三元复合肥(15-15-15)8~10 kg;播种后50 d,每667 m2施复合肥(15-15-15)15~20 kg、硫酸钾5~6 kg;播种后60 d:每667 m2再施三元复合肥(15-15-15)15~20 kg、硫酸钾5~8 kg。以后每隔7~10 d追肥1次,每次667 m2施三元复合肥(15-15-15)8~10 kg、硫酸钾5~7 kg、尿素2~3 kg,并在植株叶面交替喷施1%~3%磷酸二氢钾800~1 000倍液或氨基酸叶面肥500~600倍液,共计喷施4~5次。

2.4.3 搭架理蔓

蔓长25~30 cm时搭1字型架,每隔2.0~2.5 m插1根直径为10~15 cm的毛竹,毛竹间拉细网固定;按逆时针方向引蔓上架。开花初期,摘除植株首花以下侧枝,首花以上侧蔓保留花芽,叶芽留2~3片叶摘心;主蔓长200~250 cm时摘心封顶,顶部的侧枝留2~3片叶摘心;及时去除植株底部染病的叶片及功能性变差的老叶,以增强田间通透性,减轻病虫害的发生频率。

2.5 病虫害防治

2.5.1 煤霉病

发病初期,交替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1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2.5.2 锈病

交替使用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1 000~1 200倍液进行防治。

2.6 采收

采收期应度过农药安全间隔期,且采收经快速检测检验合格的豇豆,一般开花后7~10 d豇豆籽粒未明显凸起时为合适采收期,采摘时注意保护好花序中的花芽,不能连花柄一起采下。

3 辣椒栽培技术

3.1 品种选择

夏季气温高,雨水多,易感染病虫害,加之生育期短,因此需要选择早熟、耐热、丰产性好、抗病力强的品种,如湘研18号、辣丰三号、桂椒7号、桂椒10号,香辣16号等。每667 m2栽培面积用种量为30~40 g。

3.2 播种育苗

选择完整、饱满、光泽度好的辣椒种子,于晴朗天气的上午晒种0.5~2.0 h,之后用50~55 ℃温水浸种4~6 h,种子浸泡时需要不停搅拌,捞出后置于30~33 ℃的密闭环境条件下催芽;催芽过程要保温保湿。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播种前1 d将育苗盘中的育苗基质淋透水,把露白种子播于70穴育苗盘中,每穴1粒,芽尖朝下,播种深度0.5~1.0 cm,在育苗盘上覆盖遮阳网遮阴[3]。

3.3 苗期管理

当幼苗长至4叶1心时,若土壤干旱可用喷壶补水,相对湿度保持在50%~70%;定植前7~10 d,用普力克500~600倍液或百菌清8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病害;育苗后期如发现植株弱小,可淋施0.2%~0.3%三元复合肥(15-15-15),或喷施400~600倍氨基酸、黄腐酸等液态肥。

3.4 定植

幼苗长至6~8片真叶时,即豇豆采收末期,在栽培畦面两边开定植穴,幼苗带土移栽,株距30~35 cm,栽后轻覆表土,淋足定根水。

3.5 田间管理

3.5.1 施肥

当辣椒花蕾出现时,每667 m2施过磷酸钙8~10 kg、三元复合肥(15-15-15)10~12 kg、硫酸钾5~8 kg;植株分枝增加、开花结果初期,每667 m2施三元复合肥(15-15-15)10~15 kg、硫酸钾5~8 kg;结果盛期每667 m2施三元复合肥(15-15-15)15~20 kg、硫酸钾8~10 kg,并在植株叶面喷施500~600倍氨基酸水溶液或0.2%~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

3.5.2 植株调整

在植株定植行一侧,垂直地面插入竹签,然后搭横杆固定,将植株固定在横杆上;植株现蕾后,及时将第1分杈以下侧枝去除;结果初期,需持续进行抹芽打侧枝,重点去除垂直生长的营养枝,并摘除门椒;结果盛期,植株展开,通风透光性变差,应去除腋芽,把植株下部病叶、黄叶、老叶、残叶摘除,保留植株中上部的叶片。对于生长畸形、染病的辣椒应及时去除,避免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

3.6 病虫害防治

3.6.1 疫病

交替使用68.7%氟菌·霜霉威盐酸盐水剂6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8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

3.6.2 病毒病

交替使用10%吡虫啉800~1 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 200~1 500倍液、病毒灵8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

3.7 采收

需向外地调运时,宜采收青果辣椒,采收期在开花后12~18 d。当辣椒椒果饱满、果皮深绿、果实变硬时,选择晴天早上露水散尽,或于傍晚光照减弱、天气凉爽时,采取轻拿轻放、不伤及辣椒果面的方法进行采摘。需当地或周边调运时,宜采收成熟红果辣椒,当辣椒表皮呈鲜红色且着色均匀、光泽度好时及时采摘,如果采收过晚会导致香味变淡,影响辣椒的耐贮运性和植株后期产量;采收时需连果柄一同采下,不能损伤果柄、果肉,以防辣椒受伤、腐烂。

4 南瓜栽培技术

4.1 品种选择

第3茬南瓜宜选用早熟、淀粉细腻、水分少、味甜、肉厚、品质优、抗病性强、耐贮运、适应性广的品种,如东升贝贝南瓜、金红喜889南瓜、翡翠南瓜等。

4.2 播种

催芽前将南瓜种子进行通风、晾晒,选晴天10:00之前,将种子放置于遮阳网或者簸箕上晒种,晾晒1~5 h,然后采用“温汤浸种法”浸种催芽。首先用50~55 ℃温水浸种30 min,其间用棍子不停搅拌,直至水温降至常温,继续浸种3~4 h后取出,用毛巾或纸巾擦干种子表面水渍,用钳子轻轻将种子脐部的“缝合线”夹裂,或者用牙齿轻轻磕一下种脐,使其开一个小口,种皮开口不要过大,以防伤及种胚;将处理好的种子用拧不出水的湿毛巾包好、平摊,种子不能堆积太厚,外层用保鲜袋包裹或者放置于密封的盒子内,保持30~33 ℃条件下催芽,一般24~36 h后即可出芽。

4.3 育苗

准备50~60穴装好育苗基质的育苗盘,将出芽的种子播到育苗盘中,每穴1粒,种子芽尖朝下,播种后轻覆盖1层育苗基质;在瓜苗出土时,对未脱壳的种苗进行人工“脱帽”,即用手轻轻去除种壳,避免伤及子叶。注意应覆盖避雨棚和遮阳网进行育苗,防止幼苗受到雨水直接冲刷和阳光曝晒;定植前5~7 d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1 200倍液喷雾防治苗期病害。

4.4 整地施肥

辣椒采收完毕后清茬整地,拔除地里的竹签,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1 200~1 500 kg、三元复合肥(15-15-15)30~40 kg、钙镁磷肥20~30 kg、硫酸钾5~10 kg。

4.5 露地定植

选择无病虫害、健壮的幼苗定植田间,单行开穴,每穴定植1株,将瓜苗从育苗盘中取出,连同育苗基质放置于开好的定植穴内,尽量不要伤及根系,将苗坨摆正、培土、压实,定植后及时淋足定根水,提高成活率;株距60~80 cm,每667 m2种植350~450株。

4.6 田间管理

4.6.1 肥水管理

缓苗后用0.2%~0.3%的复合肥水溶液淋施,促进幼苗生长,当主蔓长至50 cm时,结合中耕除草,每667 m2追施尿素5~8 kg、复合肥8~10 kg;幼瓜坐稳后每667 m2施复合肥10~12 kg、硫酸钾8~10 kg;第3个瓜坐稳以后每667 m2施入复合肥12~15 kg、硫酸钾10~12 kg;以后视植株长势适当追肥。生长前期适当控制水分,进入果实膨大期,应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直至采收前10~15 d停止供水。遇阴雨天气注意及时排水,防止嫩瓜受雨水浸泡而腐烂。

4.6.2 整理茎蔓

整蔓:去除主蔓上的全部侧枝,第1朵雌花也应摘除、不留瓜,在第2或第3朵雌花上留第1个瓜;当主蔓坐稳第3个瓜后,留6~8片叶、去除主蔓顶部生长点,打顶时注意在阴天或者傍晚时进行,并同时在第2或第3个瓜后留1~3条侧蔓,任其生长,侧蔓视生长情况选择留瓜。

盘蔓:当主蔓长80~100 cm时,将主蔓围着植株根部缠绕1圈,再往同一方向拉伸摆放,以方便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和增强田间通透性。

压蔓:当主蔓长至80~120 cm时,需要进行压蔓。对主蔓各节生长点采取培土方式进行埋压,一般每隔40~50 cm压蔓1次,需压蔓3~4次;压蔓可以促发不定根,促进植株吸收土中的养分,增强田间通风透光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频率,提高产量[4-5]。

4.7 病虫害防治

4.7.1 白粉病

交替使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液1 000~1 500倍液或者1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防治白粉病。

4.7.2 霜霉病

交替使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50~3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防治霜霉病。

4.8 采收

授粉后15~20 d、单瓜质量1.0~1.5 kg、瓜色均匀、表皮着生蜡质层并且变硬、果粉增多之际,选晴天上午,露水散尽时进行采收,且摘瓜时应保留好瓜柄。

猜你喜欢
硫酸钾豇豆轮作
复分解两步转化法生产硫酸钾工艺研究
过硫酸钾提纯对水体中总氮消解的影响
轮作制度对敦化市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影响的研究
绥棱县耕地轮作休耕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豇豆先生变魔术
豇豆魔王
清淡豇豆
冠农股份:硫酸钾价格趋势向上
腌酸豇豆
草莓—水稻轮作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