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鹏
摘要:高三是高中学习的重要阶段,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高考有关的科目上,而忽略对体育的学习。虽然在教学中,已经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的开展,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本文通过对合作学习的研究,提出在高三体育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方法,让体育能得到更加的认同和普及,教学和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关键词:小组合作;高三;体育教学
引言:
高三期间,学生学习压力加大,教学方式也应该相应改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下降,应提高学生积极性和授课的趣味性。借小组合作模式,对学生进行集体教育,提高学生综合核心素质。强化学生的交流合作欲望与意识。培养学生协同合作的能力,使其了解合作的重要性与优势。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与交流能力,调动积极性,使其潜能充分发挥。教师掌握好学生的个性,引导其在小组合作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适当创造环境。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三体育教学中意义
(一)合作学习的定义
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为了完成同一任务,达到同一目标,而进行分工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主要模式是,教师事先进行合作任务的设计,然后进行科学的分组,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最后进行学习的评价。学生在这过程中,互相学习,共同完成目标的任务,提升了问题解决能力,也打开了解决问题的思考角度,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促进组内、班内学生的友谊。
(二)合作学习的意义
在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会就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在这过程中,会逐渐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小组中各个成员的能力、兴趣、性别都不同,小组内组员的关系也更加民主和平等。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会遇到各种难题,通过组内合作和竞争,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承受能力并激励学生进行主动学习[1]。
二、高三体育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探析
(一)根据教学内容科学分组
合作学习模式下,可以使学生的体育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高三体育教师结合体育教学项目,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可以使学生优势互补,并互相扶持,进而有效促进体育训练的效果提高。
例如:以人教版田径教学为例,教师准备跨栏架,并介绍跨栏跑的情况和特点,进行跨栏步技术的讲解,并进行示范,最后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并进行小组间的竞赛。教师根据学生的体能情况、兴趣爱好和跨栏步学习情况,进行分组,把优秀和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组合,并让学生确定组长,但是在进行小组合作的时候,组长是由组内学生轮流担任,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有参加和带头的机会,并需要组长关心其他组员的学习情况,进行学习辅导帮助。为了提升组内学生合作的机会,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分配到不同的小组中去,也需要组长进行组内任务分工,引导组内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现自己的能力,主动进行学习思考。比如在跨栏的时候,有的同学在进行跨栏,有的同学在旁边记录步数,从而探索不同跨栏方式对跨栏效果和速度的影响。也能让原有流于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够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实践探索中,提升组内学生主动学习、勇于承担、愿意合作的热情。
(二)帮助学生掌握合作学习方法和技巧
为了让合作学习达到理想的效果,还需要教师进行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技巧的教授。比如栏间跑技术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一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学生需要试跨几个低栏,通过合作,让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优势,有的学生有跨栏的勇气,有的学生有身高的优势,根据自身的情况,提升学习的效果。
例如:教师在进行栏间跑技术的讲解的时候,教师提示学生,其实栏间跑与平跑基本相同,但是需要稳定的步长,并进行节奏控制。而且还让学生在合作的时候,发挥想象力和探索精神,比如有的学生发现,在上栏之前可以加快节奏,有的同学通过实践发现,下栏后要尽量拉开步长等,在学习中不断观察和发现,通过自主的学习,提升学习能力,培养协作精神[2]。
(三)制定小组合作的规则
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合作中,也能有序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制定一定的小组合作规则,比如在自学的阶段,不能打扰别人,要自己努力自主学习,在交流的时候,轮流发言,其他没有发言的学生要注意倾听,在别人发言完成后,进行补充。
例如:在体育教学合作的时候,需要互相帮忙,搞清楚到底哪些运动方式是正确的,哪些是有问题的,以及问题出现的原因。组长需要积极帮助组员,在组内结成一对一的互帮学习对子,组长还要进行学习目标的确定以及组内学习纪律的维持。
(四)借助游戏强化学生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模式下,教师要引导学生产生深刻的合作意识,才会使合作学习顺利的开展。从而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有效提高身体素质、体育技术水平。同时,还可以使班级的凝聚力有效提升。为了更好达到增强学生合作意识的教学目的,教师可以借助合作游戏来完成,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快乐参与其中,还可以使学生通过游戏,有效提升合作意识。教学开始前,体育教师需要结合体育项目,来设计游戏,这样才会使学生在进行体育训练的同时,提高团体合作意识,并愉快参与其中。
例如:在“短跑”体育项目训练中,教师就可以在传授完学生需要注意的动作、姿势后,引入游戏。教师需要在课前准备一些扑克牌,并在每张扑克牌上面写上一物品的名称,如:自行车、足球等生活物品。然后,教师再将学生分为十人左右一个小组。并且,对学生讲明游戏的玩法:“每个小组的学生,分为表演和竞猜两个部分,表演的学生人数为一至两名,竞猜的学生为八名左右。当游戏开始时,让学生站成一列,竞猜组的学生与表演组的学生成坚排队列面对面站好,再由表演组的同学抽取一张扑克牌,并按照扑克牌上面所写明的物品名称,用自己的肢体动作去形象表演该物品,由第一名竞猜组的学生来猜该物品。同时,用肢体表演的学生在表演期间,其他学生不可以用语言来提示。当竞猜组的每一名学生不能快速猜出答案时,就立刻由队列的最后一名学生迅速跑到队列的最前方来猜。教师可以将竞猜组的每一名学生至最后一名学生之间的距离设为20米左右。在学生换人选来猜表演组学生所表达的物品名称时,由最后一名竞猜的学生迅速跑至队列的最前方,而最前方的学生就需要快速跑到队列最后的位置。哪一组学生可以快速将扑克牌上的物品名称猜完,就视为胜利。通过此游戏的引入,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参与的同时,锻炼了短跑技能,还可以让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有效增强。并且,体育课堂的气氛也会十分轻松愉快。
总结:
体育教师应该在高三体育授课过程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和方法的探索,并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计划的调整。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時候,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间的协作,达到教学目标,完成合作任务,以提升高三体育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成永军. 浅谈小组合作训练在高三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4):1.
[2] 梁兵. 合作训练在高三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 科普童话:新课堂, 2017(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