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

2021-02-22 01:04:05魏瑜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5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策略

魏瑜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当今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向。这就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技能,要有较强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这是最有效的促进学生综合道德与法治能力形成的教学方案。文章从核心素养的角度论述了如何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策略

前言

在核心素养层面上,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课堂的构建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然而,在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始终存在着诸多问题。核心素养的渗透和教学方法改进方案的不完善,是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课堂的过程所面对的问题。以下是笔者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的详细阐述与分析。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核心素养的概要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具有与文科学科相联系的逻辑体系和能力,属于政治核心素养。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兴起与发展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每一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关注和实践的。与此同时,核心素养让中国的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中国初中教育中,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思维启发、价值观引导、个性塑造三个方面,体现在知识教育能力、教学方法、情感态度教育等方面。强调教师不仅要把教学阅读与理解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理解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强调在不同风格的教学中,教师应渗透相关的背景,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道德与法治的相关内涵。另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塑造学生的正确人格,提高对自身的认识,提高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认识。为更好学习初中政治知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学课程要紧紧依赖于对教学特点的准确把握,只有根据教学的实际,才能有效地进行知识传授,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的不明

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阶段,结合教师的课堂教学状况,不难发现有些教师仍然深受考试导向教学观念的影响,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盲目教学,为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重点和难点都用一种方法来说明。这一教学方法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由这种状态派生出来的学习方法只能是死记硬背,使学生渐渐对政治学习失去了兴趣。这种教育背景下,学生难以提高学习能力,难以形成综合素质。

(二)落后的教学方法

在核心素养方面,教师需要发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強学生的学习意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太注重提高学生的各科成绩,教师习惯于在课堂上不断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育,相应的政治知识只能用一种方式进行解释,学生只能机械地记忆。在这种教育背景下,学生会想当然地认为政治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考试分数,学生对政治学习的重要性没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课堂上枯燥乏味的气氛逐渐形成,政治学习积极性逐渐消失。

三、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一)转变教育观念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

核心素养内涵比较丰富,体现了人文遗产、人文精神和普遍素养。但是,要真正实现基本的文化素养教学道德与法治,必须积极寻求变革,确立大教育理念,打破传统教育,使学科教学链真正向学科整合转变。

比如,教师在教学“网络新生活空间”时,可以寻求教育创新,在课程中实施几个活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观念,以无形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例如:交流会。通过活动,教师可以将他人的网络经验或自己的网络经验结合起来谈论网络理解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让学生融入情境讨论。又如:故事探讨会。通过活动,教师可以向学生们讲述有关网络的小故事,加深学生对网络的正确认识。使学生懂得如何正确地上网,以便正确地进行网络探索与学习。

(二)强化情境创设培养健康生活

建立健康的生命观念与行为,是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这一过程,教师可以运用情景创设,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情境,深入思考,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在讲授“积极贡献社会”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社会公益”作为起点,让学生加深对情境的感受和体验。课前,老师可要求学生收集资料,并在课堂上展示,如消除贫困、绿色医疗、无偿捐赠等。它能让学生感受到社会对生命的尊重与贡献,并鼓励学生在社会中实现个人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师德树人培养学生道德品质

当代教育更加关注道德,这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根本原因。所以,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始终坚持人们的道德文化观,真正体现学科的教育性。

比如,在教师阐释“延续文化血脉”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促进教育的发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建立三个环节,即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与分析、社会实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渗透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贴近生活培养法制观念

以现实生活为背景,真正激发学生的思考,感受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时事热点,让学生参与讨论,如补课、校内学生受伤等。在讨论了这些主题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实践的后果,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学生认识到必须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理权益,使学生明辨是非,产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意识。

(五)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爱国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热爱祖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举例来说,政治老师在教授“促进民族团结”的同时,可以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学校联接,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作用,可以以记者的形式对他们进行采访。共享各民族文化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结语

总体而言,初中政治教学对初中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因此,必须结合政治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各种教育活动中获得独特的学习经验,培养学生所必备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元清.试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强化宪法教育的价值与途径[J].法制博览,2020,(22).

[2]马小龙.关于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7).

[3]仙志勇.西部地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时事政策教育的重要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7).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4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 09:44:23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