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建设构想

2021-02-21 08:53罗群芳
兰台内外 2021年1期
关键词:信息服务转变框架

罗群芳

摘 要:网络通讯、移动网络技术兴起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延伸提供了机遇和拓展机会,同时也带给高校图书馆更多严峻的挑战。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深深影响着未来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走向。基于此,本文分析近年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转变,提出构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几个必要条件,指出图书馆信息服务构建的原则,论述构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框架、内容。

关键词:信息服务;转变;构建;原则;框架

一、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内涵转变

图书馆信息服务是以现代通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基础,依托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丰富的文献资源,训练有素的专业信息服务人才,通过各类服务形式更新知识产品,开展各具特色的信息服务,为高等院校科研教学、培养人才教育改革提供保障。随着移动通讯、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发展,给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图书馆文献资源开放存取,用户信息个性检索、互动查询、信息云端数据存储,图书馆的服务实践无不带有深刻的时代印记,机遇与挑战并存促使图书业界重新认识及探索图书馆传统服务功能的内涵与外延。

以笔者所在图书馆为例,在服务读者的精神方针指引下,传统功能有了明显的拓展。比如,以纯文本刊物资源基础服务转为多载体的、丰富的文献馆藏资源服务,服务对象由单一的本校师生需求到跨区域的高校师生联合需求,图书馆专业查询网页到知识网站内容链接推送,创新融合数字信息资源到引领用户发现科研知识产品,立足于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到创建对接学院的学科知识服务等,无论在服务层面,服务内容、服务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高等院校图书馆服务由过去被动等待式的读者服务到现今扩展服务、推广服务甚至是闪送信息服务。总言之,高等院校图书馆单一资源型服务走向复合型数字图书馆服务是实际趋向。信息技术创新了图书馆服务,图书馆的用户需求也发生变化,以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网络技术给高校图书馆带来的影响为契机,从多角度思考推动图书馆基础服务的走向,更务实和更精确地推行个性移动知识服务,使图书馆信息服务更具科学性、专业性及主动性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二、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构建图书馆信息服务必要性

1.是满足用户信息需求,拓展图书馆深层次信息服务的必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信息渠道、信息需求呈多元趋势,再加上现在用户使用的是覆盖全球的数字移动网络资源,用户面对海量信息,靠个人力量在其中查找和筛选符合其需求的信息资源费时费力。图书馆有丰富的馆藏和完善的借阅设备,配备职业素质技能纯熟的服务队伍,图书馆发布的无论是学科知识服务还是资源信息推介,都具有很强的专业化、学科化、集中化特点,能综合满足服务需求。图书馆推行根据用户实际情况和意图对用户需求资源进行智能搜索和分析服务,制订所需信息并按用户不同阶段需要推送给用户,加上图书馆长年累月的学术文化建设、知识分类积累及馆员学科服务都具备本科院校特色办学要求。总之,图书馆信息服务有助开拓读者需求,升级服务内容,构建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技能效率,将信息服务推向更高层次,培养创新人才。

2.是拆除信息藩篱,拓宽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范围的必要

高校图书馆虽有丰富的馆藏和完善的借阅设备,但读者对各类知识分布规律、资源利用率的高低走向、数据库的多次挖掘、借阅查询情况等需要在图书馆海报、宣传栏、网页或其它高校宣传活动中才能知晓,这对读者用户是一道无形的信息藩篱。图书馆构建服务以读者需求为驱动,利用互联网、云阅读、媒体技术等新一代技术在读者与图书馆之间拆除信息藩篱,搭建有效沟通桥梁,特别是使用微信、微博、Q群等交流平台,加强图书馆信息资源发布公告,使图书馆与读者实现零距离对接,实现馆员读者信息互动,深度挖掘需求,以“零距离微服务”拓展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范围和文化传播范围,使信息壁垒不再显现。

3.是拓展图书馆实体服务,迈向知识服务的必要

数字信息资源时代使知识及管理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改变,知识的发现、积累及扩展不再限制于图书资料的印刷出版,再没有图书馆围墙的阻碍,而是在线知识网络管理、移动管理、云端管理势在必行。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的建设和发展能够使图书馆服务与管理实现互联互通的智能管理,馆藏信息、借阅管理、书库文献节点、信息个性交互,从而拓展了图书馆实体服务,为读者提供多形式数字移动服务,提高用户查询、挑选、借阅图书信息资源的效率。

三、移动互联网下图书馆用户信息服务构建原则

移动互联网下图书馆信息服务构建有以下3个原则:(1)坚持服务需求第一的方略。地方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来自本校教师、科研人员、学者和在读学生,这些服务群体或有科研任务,或围绕教学工作利用文献,或需要系统地学习专业和相关学科知识,网络在线知识多为知识衍生产品,高校图书馆要建设信息服务,只有先对校内广大师生的基本需求进行调查与研究,才能真正做到以用户需求为中心。(2)服务实践创新。目前,国家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已取得良好成效,图书馆也在向复合图书管理迈进,在数据存储、共建共享环境中,人们对知识与信息的巨大需求,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最大机遇和着眼点。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特色、服务管理也应与时代齐头并进。(3)沟通与互动。信息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图书馆信息服务只有不断注入新的内容,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与用户良性互动,才能生机勃勃,充满活力。高校图书馆应利用本身学术文献信息中心的优势,积极研究用户参与信息服务的内在规律,不断进行移动信息服务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手段创新,通过移动信息服务平台进行互动交流,丰富信息服务的内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因此得到提高,使服务更具有学科性、扩展性、简洁性、及时性和前沿性,从而使图书馆服务发挥更大服务作用。

四、移动互联网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建设构想

首先,是要树立怎样的服务理念;其次,是可行的服务的模式与机制;最后,是智能信息服务延伸以及完善改进学术文献信息交流。

1.可持续发展知识共享理念

大学图书馆文化的价值在于传播可持续发展知识,高校图书馆有必要吸收国内外大学阅读空间建设经验,在自身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价值,焕发创造活力,提升教学效能,与建设大学和特色办学、教育改革发展相适应,让图书馆焕发出强大且持久的生命力。实现基于知识共享和资源共享理念,图书馆便需从传统的以“书”为中心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实现读者阅读需求、科研需求和信息需求的结合。以多功能型图书馆为例,如增加数字建设资源、学科服务区域研究、师生读书治学活动区等重要形式,营造不同信息平台空间氛围,建立知识服务引导的学科服务,设立高校图书馆智能人文读书区、休息区等,使得师生读者能够在课间休息、阅览、研修、活动。应以资源共享理念为主导,以知识服务为实践主线,开拓多元知识服务,实现便捷高效的借阅。总之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实现途径中,应根据自己资源独特的服务空间,形成成熟持续可行的服务理念,互动发展的服务模式,根据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需要使知识资源大共享成为可能。

2.实现个性服务和移动信息服务结合

个性信息服务是将读者为对象分析整理类聚信息,由馆员专业检索引证,使信息数据从采集、转换信息、推荐或推送信息,读者需要通过互联网及时链接采集到信息转变成适合传送的数据格式。移动信息服务基本包括移动信息服务、基于WAP网站式移动信息服务、基于手机软件应用客户端移动信息服务和基于平台的移动信息服务及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图书馆服务具有“感知全面、联合互动、资源共享 ”效能,如管理人员和读者能够通过网络传感系统精准地掌握各类图书分布,借助网页使用图书馆服务时,随时随地打开图书馆网约订位置、借阅图书、订制信息。此外,图书馆实体区域的自助借阅终端系统也能引导读者借阅、查询图书,翻阅刊物、电子报阅读,只要读者触摸屏幕,刊物内容可以免费索引甚至排版编辑。不用进入图书馆区域,读者只要用手机捆绑借书卡或数字图书馆账号,就能随时随地登录阅览。跨馆间的图书科研可以互相感知,实现互联互借。以上功能结合依靠互联网、物联网等核心技术,读者用户信息数据隐私等配套解决问题尚须完善。

3.加强资源导航及图书信息共享服务

资源导航推广及图书信息发布服务能力是体现图书馆建设目标之一,是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作内容,也是完备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体现。用户对图书馆科研数据能力和移动信息服务平台这种新的服务方式的认识有限,让其了解图书馆服务内容、服务优势所在,就必须采集优秀的数字资源经深度加工处理,统一资源使用协议、资源定制协议、搜索功能构建支持以及满足多种信息服务需求。(1)能统一跨库检索不同数据商、格式不一的数据资源;(2)能够自建本区域文献、多媒体信息数据库并开展特色信息服务;(3)可实现数字信息内容编引、审核和分类加工能力;(4)提供资源统一共发、认证、管理、跨域检索服务;(5)基于用户管理角色进行业务操作认证及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6)提供资源导航、信息门户、科研信息发布服务。

4.信息服务拓展延伸

信息服务拓展延伸将图书资源与互联网进行紧密联系,使用户不受时空、形式载体限制能够进行信息收集、传递、处理,从而实现信息的及时交互。在互联互通环境下,通过局部的网络或是互联网等通信技术的运用,将人与物或是资源与资源进行紧密连接,从而使图书馆中的读者、资源及馆员的信息进行紧密结合,实现信息资源的交互。例如,在图书馆互联网移动服务构建的过程中,对于首次在图书馆办理读者证的读者,应该将读者的个人档案、兴趣爱好以及阅读需求等信息储存在读者证的射频信息之中。当读者进入图书馆时,感应设备感知读者进入,并自动读取读者信息,通过短信、微信号或APP信息推送等形式,向读者推送图书馆新服务、学科资源信息、逾期借书、预约借书及讲座和培训等信息。馆员为读者提供一对一服务时,可以通过相应的设备对读者的背景及信息需求进行分析,从而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读者查询馆藏资源时,RFID定位技术即时显示图书所在空间位置。通过这种服务的拓展构建,充分融合智能技术与图书馆服务,不仅可以节约读者信息获取的时间,而且可以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与读者信息的交互,提高图书馆运行的整体效率,从而实现传统服务向智能型服务延伸。

5.完善改进学术信息交流服务

完善学术文献交流信息是改进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重要部分。就目前来看,地方高校图书馆同国内、世界著名大学的文献资源、科研实力、信息资源数据建设相比在许多方面仍旧存在较大差距,相关科研文献资料、信息资源还处于相对缺乏状态。而地方院校面对创新教育教学、办学模式转型等建设,师生对图书文献、信息资源需求正在不断上涨。在此需求驱动下,大学图书馆就不能仅仅满足于保存从教学学习中提取的文献资料,以及从数据商、用户信息资源购买收集来的学习资源信息,而是要注意融合实体知识和虚拟知识之间的关系,在清晰明确总结说明学科知识分类,学科知识服务的基础上促进学术信息交流,提供高校图书馆的一般功能外,还能够根据利用国内外高校互通网络信息平台链接共享最新科研成果、学术文献,为师生获取资源提供更加有效便捷方式。当然,图书馆服务管理更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充分吸收现代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学术成果,更新管理观念、管理的措施和方法,图书馆技术智能配套系统相应跟上最新需要。

五、总结

信息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移动信息服务是移动互联时代发展的一个必然产物,图书馆信息服务借助移动互联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服务质量也必定因此有量变到质变的提升。在数字移动信息的背景下,信息服务推动图书馆走向复合图书馆建设,不是简单照搬数字服务内容到另一个服务模式,而是要结合用户学习需求与移动互联网特征适时对信息服务内容不断实践,充分发挥移动信息服务平台优势,使最大限度满足用户需求成为可能,也成为必须。在高校图书馆服务建设中,个性服务和移动信息服务、导航及图书信息共享、服务拓展、完善学术交流服务需要努力适应移动互联发展要求,需要改变图书馆里原来的工作形式和业务流程,甚至需要改变服务行为。所有的付出与努力都将为图书管理服务跃至全新历程,这值得全体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李 洁.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的服务研究[J].情報资料工作,2018

[2]张晓林.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馆情报服务的生长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

[3]Rao  KVS,Nikitin PV,Lam SF.Antenna design for UHF RFID tags:a review and a practical application[J].Antennas and Propagation,IEEE Transaction on,2005

[4]马明霞.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电子图书馆+在线Living Library”服务体系构建[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

[5]朱雪刚.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主动推送系统的框架研究[J]. 情报资料工作,2006

[6]柳泽亮.基于知识链的高校图书馆网络教学资源整合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

[7]杨 群,曾 真.基于用户小数据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9

[8]常 桢.基于用户微内容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创新路径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

[9]高金花.基于大数据和经济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探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

[10]许 多.大数据环境下公安院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J].科技资讯,2019

[11]徐淑萍.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设计[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

(作者单位:肇庆学院图书馆)

猜你喜欢
信息服务转变框架
框架
浅谈框架网页的学习
基于Jmeter对Node框架性能的测试研究
公共图书馆科技创新服务探析
农业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研究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