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建勋 孟萍
摘要:“肝和为贵”学说核心具体表现在藏泄相和、阴阳相和与升降相和。藏泄相和不仅指肝自身的疏泄与藏血功能协调,更突出肝疏泄与肾藏精的相互协调;阴阳相和,指肝之火使肝血不凝,肝血肝阴则可制约肝火亢奋;升降相和,指肝血有藏,趋静属阴,肝气疏泄,趋动属阳,阳升阴降,肝之升降相和,肝的升降相和还可表现在对脾升、肺降的调控。《金匮要略》温经湯一方,无论阴阳、虚实、闭塞、崩漏、老少、善用之无不应手取效,其关键在于温经汤体现了“肝和为贵”的特点。
关键词:肝和为贵;温经汤;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1)01-0012-03
近年来随着环境变化、工作学习压力上升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门诊月经病、不孕症等妇科内分泌疾病不断增加,这严重影响了女性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旴江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全国名老中医傅淑清教授认为生理上女子以“肝和为贵”,在其学术思想指导下,笔者发现《金匮要略》温经汤也体现了这一学术思想,并将其验于临床,取得较好的效果,兹不揣浅陋,将经验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1 理论依据
根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的记载,广州中医药大学罗元恺教授最早提出了“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在女子月经产生的主要过程及其环节中的重要作用[1-5]。此说一出,补肾气温肾阳滋肾阴即成为调经种子治疗的主流趋势。众所周知,女子与气血的关联非常密切,旴江医家陈自明在《妇人大全良方·调经门》开篇名义即强调:“凡医妇人,先须调经”,强调补肾调肝、流通冲任、宣行气血。[6]陈氏说:“妇人以血为基本,气血宣行,其神自清。”[7]而女子气血上为乳汁,下为月水。《素问·六节脏象论》强调“肝者,……以生血气”,突出了唯有肝是生化气血的。由此,旴江医派妇科提出“女子以肝和为贵”学说,指出女子在月经产生的过程中,不仅“肾主生殖”起到了关键性主导地位,而且“肝生血气”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8-9]。
“女子以肝和为贵”学说核心是“肝和”。所谓肝和具体表现在藏泄相和、阴阳相和与升降相和。藏泄相和不仅指肝自身的疏泄与藏血功能协调,更突出肝疏泄与肾藏精的相互协调;阴阳相和,指肝之火使肝血不凝,肝血肝阴则可制约肝火亢奋;升降相和,指肝血有藏,趋静属阴,肝气疏泄,趋动属阳,阳升阴降,肝之升降相和;肝的升降相和还可表现在对脾升、肺降的调控。
金匮温经汤是经典调经名方,出自《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22条,临床应用十分广泛。陈元犀在《金匮方歌括》中讲到:“月经过期不来者能通之,月来过多者能止之,少腹寒而不受胎者并能治之,统治带下三十六病,其神妙不可言矣。”陈修园也说:“金匮温经汤一方,无论阴阳、虚实、闭塞、崩漏、老少、善用之无不应手取效[10-12]。”温经汤为何能有如此神效,笔者以为,原因就在于温经汤体现了“女子以肝和为贵”的特点。
笔者以为,温经汤是以温通冲脉而得名的。《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21条开门见山的指出:“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到底是哪条经络,原文继续揭示:“凝坚在上,呕吐涎唾,久成肺痈,形体损分;在中盘结,绕脐寒疝,或两胁疼痛,与藏相连;或结热中,痛在关元,脉数无疮,肌若鱼鳞,时着男子,非止女身;在下未多,经候不匀,冷阴掣痛,少腹恶寒,或引腰脊,下根气街,气冲急痛,膝胫疼烦。” 据“凝坚在上”“在中盘结”“在下未多”推测说明这条经脉分走人体上、中、下三部。能与气血关联并分走人体上中下者,首推冲脉。《灵枢·顺逆肥瘦》指出:“夫冲脉者,五藏六府之海也,五藏六府皆禀焉。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精;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入腘中,伏行骭骨内,下至内踝之后属而别;其下者,并于少阴之经,渗三阴;其前者,伏行出跗属,下循跗,入大指间,渗诸络而温肌肉。故别络结则跗上不动,不动则厥,厥则寒矣。”
温经汤全方由十二味药物,分别是吴茱萸三两、当归二两、芍药二两、川芎二两、人参二两、桂枝二两、阿胶二两、牡丹皮二两、生姜二两、 甘草二两、半夏半升、麦冬一升。根据段逸山主编的《医古文》所载历代度量衡制,以汉制一两约为今制15 g换算,可知本方剂量排列前三的分别是麦冬(130 g)、半夏(65 g)和吴茱萸(45 g)。大剂麦冬可滋肺胃之阴,是滋肾水之上源,间接以滋肝血;半夏温燥降逆阳明潜行气血以化月水;吴茱萸则主入肝经,暖肝降胃、温中下气[13]。本方妙在辛温吴茱萸半夏与甘寒麦冬配伍,前者注重肝的疏泄发散而后者则辅助肝阴肝血,使得肝气与肝血、肝阳与肝阴相和;同时吴茱萸、半夏、麦冬均入胃经,从多气多血之腑入手,更突出了肝胃(脾)之间的相和,俾“肝生血气”不成空话[14-17]。冲脉隶属于阳明,同时冲脉并于少阴,温经汤以主入肝经的吴茱萸斡旋于阳明与少阴之间,调和肝胃、和谐肝肾,调经助孕,实为“肝生血气”的最好体现,亦是女子以“肝和为贵”学说的最好佐证。
2 典型病案
患者,女,20岁,学生。2019年3月10日初诊。曾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常有月经提前或推后,此次月经又推迟35天未潮,形体偏瘦,舌质淡红苔薄,脉细尺弱。余无异常。B超提示:子宫50 mm×46 mm×33 mm,内膜7 mm;双侧卵巢可见多个卵泡,小卵泡呈“车轮样”排列,符合卵巢多囊样改变。考虑学生复诊不便,以温经汤原方改散剂,每日两次,每次9 g,开水冲服,连续服用1个月。
2019年4月14日二诊:自诉3月12日月经来潮,7 d干净,量一般,色红,无血块;眠差,舌质淡红苔薄,脉右弦滑,左细弱。继用温经汤再加首乌藤150 g,改散剂,每日两次,每次9 g,开水冲服,连续服用1个月。
2019年5月31日三诊:自诉近2个月月经基本规律,末次月经5月19日,7 d干净,血块多,色偏暗,近日耳鸣、目痛、口干、纳呆。舌苔淡紫苔薄,脉细偏滑。仍用温经汤原方,改散剂,每日两次,每次9 g,开水冲服,连续服用1个月。
2019年8月23日患者主动反馈:服用3个月的温经散后,每个月例假都按时来潮。彩超复查,双侧卵巢未发现异常。嘱再观察,适寒温,调情绪。
按:患者月经不规律,体型偏瘦,脉细尺弱,余无所苦,结合双侧卵巢可见多个卵泡呈“车轮样”排列,可以辨证为气血不足,肝肾阳虚。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肌肉,后天化源不足,则形体消瘦,气血亏虚则脉细;脾胃化生气血不足,则肝血不充,冲任失养,则月经愆期;尺脉弱,提示下焦肝肾阳气不足,肾阳不足不能化生精血,肝阳亏虚疏泄升发无力,正如张锡纯所说,“人之元气,根基于肾,萌芽于肝,培养于脾,积贮于胸中为大气,以斡旋全身”,肝肾阳虚,故月经不能按时来潮。治疗上,以人参、甘草、半夏、生姜、麦冬健脾益胃;当归、白芍、川芎、阿胶补血合用丹皮更能活血;用吴茱萸入肝肾,祛寒温阳;桂枝温经通脉,升发肝阳。肝之阴血足,肝之阳气升,则阴阳和合,藏泄有度,升降有序,故月信如期。
3 小结
现代大量临床实践和基础实验也证明[18-20]:温经汤通过作用下丘脑使LH-RH的活性增强,作用于垂体减少PRL,促进LH和FSH的分泌,刺激卵巢、诱发排卵。既对下丘脑-垂体有直接的作用,也能直接作用于卵巢,改善卵巢机能而达到治疗多种妇科病的效果。同时医学临床实验研究表明[21]:温经汤对下丘脑-垂体系的内分泌异常具有双向改善调节的作用。而肝主疏泄在下丘脑-垂体-卵巢生殖轴的激素分泌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温经汤重在补肝之体,调肝之用,恢复肝的生理功能,故临床取效甚捷。因此在妇科内分泌疾病中要重视调肝、和肝。
参考文献:
[1]曹蕾,朱玲,罗颂平.岭南罗氏妇科,传承百年枝繁叶茂[J].环球中医药,2019,12(10):1459-1462.
[2]阮晓枫,袁烁,郜洁,等.岭南妇科诊治不孕症的学术特色[J].中医药导报,2019,25(4):6-8+12.
[3]缪江霞.罗氏妇科学术思想在香港地区的应用体会[J].环球中医药,2015,8(7):786-789.
[4]刘敏如.罗元恺的女性生殖轴学说[N].中国中医药报,2014-10-15(4).
[5]张玉珍,罗颂平.罗元恺教授调经、助孕、安胎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C].中华中医药学会(China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第九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中华中医药学会(China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135-140.
[6]温萍,叶明花.妇人大全良方凡医妇人先须调经思想探析[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0,41(2):12-14.
[7]陈自明著:盛维忠校注.妇人大全良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8).
[8]孟萍,梅芳,傅淑清.旴江医家陈自明妇科用药特点探析[J].中国民间疗法,2015,23(5):5-6.
[9]孟萍,陈建章,高晓静.旴江医家龚廷贤妇科诊治特色浅探[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8):698-699.
[10]丁永芬.温经汤治疗妇科杂病月经病的临床体会[J].环球中医药,2018,11(7):1073-1075.
[11]马利荣,周刚,尉中民.尉中民运用《金匮要略》温经汤治疗妇科疾病经验[J].北京中医药,2014,33(11):819-821.
[12]吕佳憓.金匮温经汤治疗不孕不育现代文献研究[D].北京:北京中醫药大学,2011.
[13]赵淑媛,杨丽娟,牛红萍,等.温经汤化裁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7,38(3):52-53.
[14]郭珮,崔璀,敬娟,等.《金匮要略》妇人病常用方剂药对配伍[J].河南中医,2016,36(10):1683-1685.
[15]于惠青,于俊生.温经汤方证探析[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1):18-20.
[16]程琳,申霞.浅析温经汤之配伍特点[J].光明中医,2012,27(2):226-227.
[17]郭晓峰.温经汤组方特点辨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9):235-236.
[18]郭建芳,杨晋敏,石萍,等.金匮温经汤治疗冲任虚寒型围绝经期功血80例[J].光明中医,2014,29(5):986-987.
[19]吕佳憓.金匮温经汤治疗不孕不育现代文献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
[20]浦应.应用《金匮要略》温经汤治疗继发性闭经36例临床小结[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0(6):13.
[21]黄智超.温经汤的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述评[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9(5):131-134.
(收稿日期:202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