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为斌
[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中医辨证论治对咳嗽变异性哮喘转变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者且参考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包括祛除或减少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的诱发因素以及给予茶碱类药物、普米克雾化吸人、神经调节剂和白三烯拮抗剂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根据中医理论,采用辨证论治法,且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或消失时间、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和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控制率53.49%,高于对照组,转变为哮喘9.30%、复发率18.6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咳嗽、气喘、哮鸣音改善时间及平均治疗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心悸、声音嘶哑、颤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能防止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转变、改善预后,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深入研究与推广。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辨证论治;转变;预后
咳嗽变异性哮喘作为呼吸内科较为常见的以阵发性、顽固性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哮喘,具有起病隐匿、病因复杂、迁延难愈等特点,治疗上常选取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H1受体阻断剂和白三烯拮抗剂等,其近期效果虽好,但无法彻底根治且长期应用可增加药物耐药性、引起大量并发症,而停药后又易复发(研究显示30%~54%的咳嗽变异性哮喘者可发展为典型支气管哮喘,由此,本研究根据中医理论,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法干预咳嗽变异性哮喘且对其转变及预后加以观察、价值予以初探,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6月本院就诊的咳嗽变异性哮喘者共计86例,男52例、女34例,年龄38~67岁、平均(52.0±5.0)岁,病程4~10个月、平均(4 30±2.00)个月,病情程度:轻度38例、中度26例、重度22例;按照中医辨证分型:风寒袭肺型20例、风燥伤肺型18例、风热犯肺型16例、痰湿蕴肺型12例、痰热郁肺型9例、肺火犯肺型6例、肺阴亏虚型5例;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通过,符合医学伦理要求,且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情况下,参考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将8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男25例,女18例,平均年龄(50.4±1.6)岁,平均病程(4.15±2.01)个月,病情程度:轻度19例、中度13例、重度11例;按照中医辨证分型:风寒袭肺型10例、风燥伤肺型9例、风热犯肺型8例、痰湿蕴肺型6例、痰热郁肺型5例、肺火犯肺型3例、肺阴亏虚型2例;对照组男27例,女16例,平均年龄(53.0±1.2)岁,平均病程(4.33±1.95)个月,病情程度:轻度19例、中度13例、重度11例;按照中医辨证分型:风寒袭肺型10例、风燥伤肺型9例、风热犯肺型8例、痰湿蕴肺型6例、痰热郁肺型4例、肺火犯肺型3例、肺阴亏虚型3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中医分型等基线资料后,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1)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年版)》诊断标准及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即慢性咳嗽、伴明显的夜间刺激性咳嗽,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最大呼气流量昼夜变化率>20%,或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有效;(2)辅助检查后,肺部及气管内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且呼吸功能正常;(3)符合医学伦理要求;(4)家属及患者签署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书。
1.3排除及剔除标准
(1)先天发育不全、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等原因影响正常交流;(2)心、肺、肝肾功能严重异常;(3)其他原因所致的慢性咳嗽;(4)合并严重并发症;(5)存在过敏性疾病以及本次研究前1个月应用过激素等药物而可能对本次结果产生影响;(6)病例资料不全、数据缺失、依从性差等原因退出研究。
1.4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包括:(1)祛除或减少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的诱发因素;(2)茶碱类药物,选用氨茶碱片(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H37020351)6mg/(kg·d),分2次口服;(3)布地奈德气雾剂(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H20010552)雾化吸入,2次/d;(4)神经调节剂,选取谷维素(淮南佳盟药业有限公司,H34022089)5~10mg/次,3次/d,口服;(5)白三烯拮抗剂,选取孟鲁司特(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H20100802),5mg/d,连续服用3个月;(6)伴有细菌感染给予头孢克洛(华北制药河北华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H20073704)30mg/(kg·d),分3次口服及化痰等对症治疗;病情程度严重者,予以吸氧、静脉给予琥珀酸甲泼尼龙(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H20103282)等。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根据中医理论,采用辨证论治法,其中(1)风寒袭肺型,选用桔梗15g、荆芥12g、紫菀12g、百部12g、白前各12g,陈皮15g、甘草6g;(2)风燥伤肺型,选用桑叶12g、杏仁6g、沙参15g、象贝6g、香豉6g、栀皮6g、梨皮6g;(3)风热犯肺型,选用桑叶15g、菊花12g、杏仁12g、连翘10g、薄荷6g、桔梗12g、苇根20g;(4)痰湿蕴肺型,选用熟半夏12g、白茯苓20g、广皮20g、熟苍术15g、厚朴12g、白芥子9g、苏子12g、莱菔子12g、甘草6g;(5)痰热郁肺型,选用黄芩15g、栀子12g、知母12g、桑白皮15g、瓜蒌仁15g、贝母9g、麦门冬9g、橘红9g、茯苓12g、桔梗9g、甘草6g;(6)肺火犯肺型,选用青黛30g、蛤壳300g、地骨皮15g、桑白皮15g、甘草6g;(7)肺阴亏虚型,选用沙参12g、玉竹9g、冬桑叶9g、麦冬12g、生扁豆9g、花粉9g、甘草6g。上述中药,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温服。
1.5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转变、预后、复发以及咳嗽症状改善起效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气喘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平均治疗时间和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疾病对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认知能力、症状与不适、社交质量、睡眠质量、社会支持、工作状况、患者满意度)。
1.6治疗效果评价标准
参考《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年版)》,临床控制:咳嗽完全消失,或虽偶有咳嗽,但无需任何处理即可得以缓解;显效:咳嗽明显改善,偶有咳嗽、需给予支气管扩张剂进行处理;好转:咳嗽改善,仍需给予支气管扩张剂进行处理;无效:症状无改变、甚至病情恶化。
生活质量测评采用WHO-QOL-2量表评分,该量表包括6个领域.24个方面,100个条目,每个条目按1~5分进行评分,各个领域的评分通过计算其下属方面得分的平均数而得,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1.7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3.0处理分析,其中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将检验标准设定为a=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给予两组患者相应治疗后,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控制率高于对照组,转变为哮喘率及一年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近期与远期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见表1。
2.2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或消失时间比较
给予两组患者相应治疗后,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咳嗽、气喘、哮鸣音及平均治疗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提示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快于对照组,有利于患者尽快回归社会、缩减医疗费用的支出,见表2。
2.3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比较
给予两组患者相应治疗后,结果显示观察组恶心呕吐、心悸、声音嘶哑、颤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用药安全优于对照组,见表3。
2.4两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给予两组患者相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患者预后得以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患者,见表4。
3讨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临床以咳嗽为其主要表现,是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占据慢性咳嗽患者的20.08%~46.00%,此种疾病虽对患者生命安全无威胁,但其长期持续且多发于夜间的特点,使得患者生活质量频频下降,一旦干预措施不得当,往往会演变为典型哮喘,从而增加了治疗难度、延长了治疗时间、影响了劳动能力等。目前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研究结果显示,该病是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气道慢性炎症以及气道高反应为主,但其转变为典型哮喘的机制与预测因素尚处于研究阶段且未达成共识;由此,积极予以相应治疗方法加以干预防止疾病转变、改善预后至关重要。而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已经形成规范化治疗方案,包括支气管舒张剂联合吸人性糖皮质激素的运用等,其效果虽好,但存在有激素依从性差以及应用时间过短易致复发等弊端;因此,筛选一种更加理想、疗效更加稳定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中医学作为我国特有的民族医学,虽无咳嗽变异性哮喘之病名记载,但根据其发生、发展及临床证候等特点综合来看,可将其归为“咳嗽”“喘证”“哮证”等疾病范畴,也可根据病变脏腑不同,分为“肺咳”“肝咳”或“肾咳”“脾咳”等;所以对其病因病机论述也各有千秋,例如《素问·宣明五气》日:“五气为病,肺为咳”,认为其病位在肺;《素问·咳论》记载:“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咳嗽》中提及:“咳嗽外因有风寒暑湿燥火之不同,内因有肝亢侮金、脾虚不生金、肾虚及金之区别”等等;由此,其治则各有差异,例如《景岳全书》中记载:“外感咳嗽治宜辛温”“内伤咳嗽治宜甘平养阴”,《临证指南医案·咳嗽》曰:“因风者辛平解之,因寒者辛温散之,因暑者微辛微凉、苦降甘淡,因湿者理肺治胃,因燥者润之,因火者甘寒为主,木叩金鸣者清金平木,土虚不生金者甘温甘凉,水虚痰泛者金水双收,阴阳并补”。综上所述,历代医家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认识不一、其治疗方法多样,本研究根据上述认知以及结合以往临床经验,在中医“治病求本”理论以及个体化治疗原则指导下,将中医辨证论治法运用于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旨在全面系统调理患者机体功能,从而防止疾病转变、改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等。
本研究结果显示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控制率达53.49%、转变为哮喘9.30%、复发率18.60%,由此,提示该方法在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应用效果满意,使得临床疗效得以倍增,能有效阻止疾病的转变,其预后良好;同时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后,患者咳嗽、气喘、哮鸣音改善时间及平均治疗时间较常规治疗方案明显缩短(表2),所以,该方法有助于疾病的恢复、缩减医疗费用支出、提高患者治疗自信心和依从性;而表4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显示中医辨证论治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恢复其高质量的生活品质,因此,也从侧面印证了该方法治疗的有效性及可行性;另外,在本次治疗中,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安全性后,可知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理论,运用相应中药能明显抑制激素等西药所致的不良反应,具有增效减毒之功,易于被患者所接受。而易桂生等学者研究也显示,根据中医理论,可该病分为风犯肺卫、肝火犯肺、肺脾气虚以及气虚血瘀四型,分别选用相应中药干预咳嗽变异性哮喘,取得较好疗效,与本次研究结果相符。
总之,咳嗽变异性哮喘病因病机复杂多样、认识不一,日久常可累及它脏而发生转变,给临床治疗造成困难;而中医辨证论治可因人而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又能祛外邪、调脏腑、利枢机、通脉络、平气道,恢复脏腑正常功能,达到正本清源、各司其职的目的,从而防止疾病转变、改善预后,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深入研究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