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耀洪
笔者曾写过一篇《浅谈校长的角色》,并在台山市校长培训会上作了讲座,讲座效果非常好。记得当时笔者把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讲话作为开场白:“学生是老虎,老师是神仙,校长是条狗。”这句话让全场听众都笑了起来,然后,笔者从校长要做“做思想的引领者”“做智慧的指挥者”“做制度的推销者”三个维度开展阐述“校长的角色”问题。当时,笔者认为自己是非常清晰校长的角色的,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要求不同,“校长的角色”问题有必要重新做一做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高度,强调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未来,重视教育才能赢得未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人,面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殷切期望,面对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刻研究的问题。
一、清楚学校面临的变革
1.学校逐渐走向多元化办学
目前,学校还是传统式的教育,绝大部分还是举办由政府统筹、组织,开展以班级授课、传授知识、封闭管理的学校教育。但经过今年的疫情,就显露一个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在未来的时间里打破。在疫情期间,全国各地开展停学不课、线上教育等,虽成效还不及传统教育,但也可以看出网络时代,没有学校围墙教育也可以由网络解决,说明了教育的区域大了。也就是说,学校原来的“围墙”将会给越来越发达的网络给打开。特别是现在国家逐渐加大 “5G”、大数据、物联网、量子技术等的建设,“未来已来”是一个现实,学校的教育将不会是单一的办学模式,肯定会是走向多元化办学模式。
2.学生逐渐走向多向性选择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立德树人”是目前教育的根本任务,无论教育模式如何改变,教育改革如何变化,都不会脱离这一根本任务。但随着国家教育的改革,学生的选择性教育就广泛了,如,教育方式有网络性,有传统性,有西方性,有现代式等等。目前,不少地区为了加快教育改革进程,不断引进先进教育集团或西方教育模式。这点是肯定的,对于西方模式教育,并不是要求学生一定要学习西方思想,而是提高教育在国际竞争力的一种需要体现。
3.管理体系走向现代化治理
我校在2013年曾经搞过“法人治理”改革,按照改革的要求,学校实施理事会管理模式,即是由理事会任命校长,校长对学校的一切工作负责,但校长行使职权的过程中,由理事会的另一个部门监管——监事会。这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管理体系,也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的要“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可惜,由于種种原因,我们没有走下去。不过,从中可以看出,未来学校一定会是从管理走向治理。
5.教学形式走向科技化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就是一块黑板加一支粉笔,随着科技的发展,走过了投影、白板、一体机的阶段。目前,不少地区加入了电子书包、平板等元素到课堂教学上。就连我们作为乡下的农村初中,也开展了科技教学实验,并列入广东省的多技术融合教学实验学校。可见,未来学校的教学形式一定会走向更科技的模式。
二、校长要转变的角色
1.由“思想引领者”转变为“多方沟通者”
校长成为教师的思想引领者是非常重要,但校长所描绘的学校发展蓝图能否落地,日常所需人力物力财力能否持续得到保障,是需要得到上级教育部门的认可与支持的,是需要校长的沟通能力。学校还需要得到学校当地的华侨、企业个体户、校友等的经济支持,也需要校长的沟通能力;学校日常发展过程必须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阻挠,如,家长刁难、学生矛盾、师生矛盾等,更是需要校长的沟通能力。这样的沟通者,如何做好?笔者认为,“脚快、口勤、面皮厚”,这套办法用在“沟通”上也收到奇效。
“脚快”就是多走动,多联络。俗话说得好:“感情是行出来的。”多与上级领导、同行、同事、学生多交流,建立良好的感情基础。“脚快”可确保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管理无死角,安全无隐患,让师生可以安安稳稳地学习与生活;还可促进同事的感情在校长的多走动之下不断加深,让教师感觉到校长的个人魅力,更让教师能在学校当中获得归属感。那么,就自然收到“教师教得开心,学生学得舒心,社会家长放心”的效果。
“口勤”就是多说话,会说话。这一点需要长期积累、长期锻炼。校长是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带头人,应当把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学习透彻,研究明白,吃透精神,用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更重要就是要向教师宣传好,带领好整个教师队伍同频共振,互相激励,历经曲折而能到达目的地。目前,中央要求校长一定要上好“思政课”,不外乎就是需要校长的“口勤”。另一个层面的理解是,校长要做到“口勤”,必须要多动脑,每件事都能做到谋定而后动。
“面皮厚”就是校长在沟通的过程当中,要放下身段,有效沟通,这就需要沟通的艺术。
2.由“制度推销者”转变为“参政筹划者”
当学校的制度建设相对完善之后,校长就要思考身份的变化了,不能还停留在“制度推销者”上,要想尽办法让教师成为学校的主人翁。这时候,校长就要成为“参政筹划者”。或许有些校长认为,让教师参政议政会使学校的工作凌乱,甚至会停滞。其实,这样的想法是多余,而且是错误的。教师参政议政的地位能否得到落实,教职工基本权益能否得到保障,教师专业成长能否与学校发展同步……直接关系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施,关系到教书育人的质量,关系到教师幸福指数的提高,关系到学校发展程度。
笔者在武溪工作,每年召开工会大会,收集到的议案不下200条,综合起来,也有几十条以上。有些议案是非常棒的,如,2014年,余超峰教师提出“以赛促研,以研促教,以教提质”的提案,让人眼前一亮,提案有理有据,有血有肉。笔者立马将他的提案放至全体领导、教师学习,形成共鸣,并在学校实施,收到良好的效果。
3.由“智慧指挥者”转变为“成长同伴者”
作为校长,面对学校教师、带领教师可以用“指挥者”来完成目标,但面对学生还是用“指挥者”,那么肯定是要注定失败的。时代在变化,“指挥者”与“同伴者”本身就有一定的差距。“指挥者”是一种领导身份,是以上带下、以尊促卑,让人生畏。而“同伴者”,需要两者之间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相互爱护,是一种朋友身份的体现。所以,校长首先要改变过去传统的师道尊严的观念。“用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就等于毁了孩子。”新常态下的教育,不应是强迫,而是引导;不应是灌输,而是浸润;不应是改造,而应是改变。校长一定要学会蹲下身子和学生平等对话,学会换位思考,与学生交朋友,把选择权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1)为学生成长发展搭建安全保障。没有安全,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句空话,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基本的防火、安保、防触电、防溺水、禁毒、防艾、防校园暴力等安全教育固然要常抓不懈,但重点应当转移到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安全意识的提高。这一点在我们学校做到非常足,如,利用“德育先锋”开展每周一期学生自我教育,其中就有安全意识教育内容,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2)为学生成长发展搭建个性平台。每一位学生都是不同的,作为校长必须要清晰地认识到这个必要规律。那么,学校就搭建学生成长的个性所需平台,如我们学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艺术节不是搞一天就完事的,它是贯穿九月到明年的一月,涵盖唱歌、跳舞、书法、写作、绘画、摄影、设计、体育等方面。这已经成为学校最爱学生欢迎的项目之一。另外,我们还在管理岗位设置上,让学生来担任,如“卫生监督员”“安全小卫士”“食品督查队”等等,有效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3)为学生成长发展搭建交流平台。初中学生刚从小学毕业,还是处于心理、生理非常不成熟的阶段,需要教师的关心与关爱。校长必须要搭建一些平台与学生交流,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心声,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全封闭管理的学校。因此,我校在过去采取了许多与学生交流的平台。如,“校长与您有个约会”“与校长共享下午茶”“与校长共赏一场电影”等等的活动,加强了与学生的交流,在交流中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形成“同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