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彦
摘要: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表达和书写,并且能够收获更多的知识。对于此,教师可以有效的开展体验式教学,让学生真正的感受语文知识、掌握正确的书写以及不断的丰富内心情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体验式教学,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小学语文;应用策略
引言: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无法提起学习的兴趣,课堂学习氛围也十分沉闷。对于此种情况,教师就需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融进新元素,比如体验式教学,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展开学习,打破课堂教学以往的沉闷,让语文课堂效率进一步提升。
1采用信息手段,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科技时代的背景中,语文课堂也实现了现代化。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给予学生更加直观的体验感,从而打造活跃的课堂氛围,真正发挥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让体验式教学得到顺利的开展。例如在讲解《四季之美》这篇课文时,怎样让学生深刻感受四季的美丽景象,以及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师需要给予充分的引导。在过去的教学中,学生只能凭借自己想象在脑海中形成画面,而教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出一年四季的优美画面,给予了学生更为真实的体验,让学生沉浸在自然风光的美景中,从而对文章内容更加深刻的理解。此外,教师也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播放音乐,因为音乐是人们抒发情感的方式,更能够抵达人的内心,与心灵对话[1]。再如当教学《青山处处埋忠骨》时,文章描写了战争年代的故事,教师将悲伤的音乐为学生播放,學生真切的感受到了毛主席革命精神,从而让教学活动得到了顺利的开展。此种教学模式不但为学生营造出相应的学习意境,又更好的增加了学生的体验感,让学生获得深刻的认识。
2开展体验互动游戏教学,启发学生思维
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的开展游戏教学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学生在体验式的学习中,让思维得到启发,进而收获更多的语文知识。所以,教师通过游戏教学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过程中,对于这两种不同的爱,教师就可以与学生开展游戏互动,学生能够通过游戏让思维得到启发,并能够对两种不同的爱进行深刻的感悟和思考,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击鼓传花游戏增加学生的体验感,老师负责击鼓,学生则负责传花的游戏,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增加了对文章内容的感悟,对两种不同爱的传递深刻的体会,通过这两种爱的体会,让学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所以让学生能够更加明白来自于父母的爱,让体验式教学的作用得到了有效的发挥,老师积极的与学生展开互动,让彼此间的距离也随之拉近了,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让教学取得了较大的成效[2]。
3通过情境课堂活动,增加学生的体验感
针对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缺乏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因此教师就需要设计有趣的情境课堂活动,将教学与课堂活动充分的结合起来,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体验,并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将相和》这篇课文时,教师让学生对课文中的各种人物角色进行扮演,从而让传统古板的教学模式被打破,学生都能够充分的加入到课堂活动中。教师将剧本内容设定好,教师充当导演,由学生来演绎,学生将课文中的故事精彩的呈现出来,学生在此情境中获得充分的体验感,并让他们的语言表达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深刻的理解。通过课堂活动,增强了学生体验,并通过故事情境获得了人生的感悟。教师采用此种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让学生能够充分的掌握学习内容,并受到深刻的感染,从而让语文课堂教学实现了高效性。
4开展生活实践教学,完善学生的情感
在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生活实践体验教学,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感悟达到学习的目的,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比如,在学习《草原》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郊游,让学生对自然风光进行充分的体验,并感受作者的情感,从而达到体验式教学的目的。又如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参与某项生活实践,从而让学生去获得更加真实的体验,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写作,让体验式教学真正的发挥出作用[3]。教师通过开展生活实践教学,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不但达到了语文学习的目的,又让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
结语
目前体验式教学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可以让学生获得充分的学习体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新课改革的环境中,教师要将体验式教学充分的利用起来,在开展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有效的采用各种教学方式,为学生打造出体验式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收获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肖九峰.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情感读本,2020(11):78.
[2]马建华.漫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体验式学习的应用[J].天津教育(上旬刊),2021(03):116-118.
[3]李永宁.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27);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