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发展现代化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线。培养新农民、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劳务培训中心在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中是大有作为、前景广阔的。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培养新农民;新型农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现代农业的发展对于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农产品市场和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新农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
乡村振兴与农民教育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育新型农民。这是因为:广大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而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民民素质提高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从而也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如期实现。正因为如此,我国明确提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所以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培育新型农民,尽快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的新型农民队伍,切实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坚定不移地走科教兴农、人才强农之路。
从当前我国农民素质的现状以及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形势看,也迫切需要加大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力度。当前我国农民受教育的年限的确较短,整体素质不高,亟需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农民素质低不仅难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而且也影响农民增收、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说,“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这既是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又是持续推动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的力量源泉。
总之,培养新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从当前农村实际出发,最紧迫的是要建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对农民的科技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鉴于农民科技培训是一项公共事业,政府应当发挥主导作用,加大财政投入,把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放在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大力发展农民教育,尽快提高广大农民科技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
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符合国情、农情、民情,已发展成为培养新农民的主渠道
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是多形式、多层次、多功能的农民教育培训学校,是覆盖广大农村的远程教育培训体系,是我国重要的农业职业教育、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基地。自成立以来,开展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培训、中等职业教育、中专后继续教育和合作高等教育等。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的五级办学体系,开设种植类、养殖类等几十个专业,教学班延伸到乡村,成为覆盖全国农村运用远程教育手段从事农民教育培训的专门学校。运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络、卫星网络等手段,采用文字教材、音像教材、计算机课件、报刊、杂志等媒体,通过远程教育、面授辅导和生产实践,把科学文化技术传送到千家万户和田间地头。为全国农村培养了大批中等以上职业技术人才,开展多种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已超过一亿人次,为提高农民素质、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由多部门联合举办,有利于发挥各部门的作用,利用各部门的政策和资源优势,形成办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的合力,依靠重组现有教育资源,采用现代远程教学手段和统一的教学服务,教育成本低,政府办得起,农民学得起。通过五级办学体系和广播、电视等媒体,将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和农民的家里,学员可以不离乡、不离岗,既不影响工作和生活,又能节省开支,以最便利和经济的途径获得知识、技术和能力,且打破了时空限制,其容量是其他任何学校无法比拟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中心通过各种教育资源,为广大农民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科技发展关键在教育。要破解“三农”难题,必须要得到掌握较多较高实用技术的农民来支撑。
三、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肩负培养新农民的重大历史使命,要积极为实现乡村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实现乡村振兴提出了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把新农民定位在“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有文化要求农民具备良好的文化基础,具有先进的思想观念、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要知法守法、崇尚科学、勤劳致富;懂技术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科技素质,至少要熟练掌握一至多项从事农业和农村生产的技能和技巧,实现科学种田、养殖和从事其他生产活动;会经营要求农民应具有一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能够合理组织配置家庭的人力、财力、物力以及土地等资源,组织生产和参与市场经营活动,获得经济效益。农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主体,没有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缺乏根本支撑。
只有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新型农民队伍,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潜力,形成持续推动乡村振兴的力量源泉,切实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业,才能将乡村振兴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因为培养新农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
充分发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的自身优势,建立就业网络体系,搞好输出转移能力。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学校充分利用自身的网络优势,解决农村劳动力面临的“转移率低、整体素质低,组织化程度低”的“三低”矛盾,加强对外联系,增强服务意识,形成整体优势,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市场竞争力,加快转移输出步伐,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由主盲目向有序,由自发向有组织转变。通过网站,及时了解劳动力资源状况和本地、外地用工信息,积极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鉴定和就业安置工作。这样掌握用工信息,有序地进行培训,对于被培训的农民,他们是通过学习一项技术,找一个理想的工作岗位,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提高家庭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对于我们学校来说,排除了盲目培训,提高了输出转移能力,指明了办学方向,并拓展了劳动力市场。
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要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优势,加强体系建设和基础建设,切实发挥农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的作用,大力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訓,真正实现办学重心下沉,沉到生产一线,沉到田间地头。要充分发挥好“空中(广播、电视)、流动(科技大篷车)、田间(技术指导)”三个课堂的优势,全方位、多形式地为农业新技术普及和新成果推广服务,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培训教育进村、媒体资源进村、人才培养进村,按照培训三进村和农业科技入户的要求,做到“培训教师直接到户、科技成果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实行零距离培训、手把手指导。为农业增收,农民致富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作者简介:钟洪亮,男,汉族,1973年出生,吉林通榆人,高级讲师,现任职于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农民科技教育中心,研究方向为农民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及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