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语文教学渗透创新教育"目标体系的探索

2021-02-18 22:19陈芳芳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0期
关键词:创新教育高中语文

陈芳芳

摘要: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创新教育是保障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鉴于高中语文教学中所具有的丰富素材,很多高中语文教师都自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了创新教育,由此引发了一个新的话题,即“高中语文教学渗透创新教育”的目标体系,只有目标确定了,教育教学的方向才会明确。因此,本文将从意识、心理、思维、语言、能力等五个角度对高中语文教学渗透创新教育的目标体系展开探索,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创新教育;目标体系

高中生即将步入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信息社会当中,而知识经济又被称为创新经济,由此可见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宏观意义上,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发展的动力;在微观意义上,创新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而最新教育改革政策中也提到,教师在推进素质教育时,应自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因此,语文教师应主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并积极探索其目标体系,以期能够完善、健全的落实创新教育的育人目标。

一、树立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成果形成诞生的前提。

第一,应引导学生树立自觉的主观能动性意识,在某种意义上,创新等同于开拓,意在让学生去做别人不曾想或不曾做的事情,这就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意识。例如,在学完《鸿门宴》这一课之后,学生对项羽和刘邦形成了不同的认识,那么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这一问题,即“如果你是一个谋士或武士,你会选择辅助项羽还是刘邦?”以此达到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目的。

第二,应让学生树立明确的个性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学生成长为创新型人才做好准备。

第三,应指导学生树立敏锐的发现意识,发现是创新的条件,只有发现了,才会有创新的契机。例如,在学习李白的古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李白创作古诗时对“月”的频繁引用,然后再鼓励学生发掘“月”的特征及其与人个性的紧密联系,在发现中不断发现,让发现成为常态。

第四,应注重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形成与他人不同的思想、想法和做法,为此,教师应提高语文问题设计的巧妙性和深入性[1]。例如,在教授《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从其社会意义探讨进阶到专制主义批判上,进而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着眼于人的发展,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

第五,应帮助学生形成全面、客观看待问题的意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万事万物都是多侧面、立体化的,只有对其达到全面、立体的认识才能产生全新的见解、创造全新的事物。

二、提升创新心理

只有在适宜的心理环境下,学生才有可能产生新的见解与方法,而语文教学可以为学生提升自身的创新心理提供动力。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养成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心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一些专题性的语文活动,比如电影评析会、语文常识竞赛、专题探讨活动等等,其重点在于要让学生自己制定方案、准备活动、完成任务、进行小结,有利于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感受到成就感,进而对每一次挑战跃跃欲试,形成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心理。

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具备敢于发表与众不同见解的勇气,让学生的智慧产生冲击、思维产生火花。

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保持对未知世界的兴趣和热情。研究表明,在人的一生中,幼儿阶段的成长速度是最快的,究其原因是因为幼儿对什么都好奇,对自己听到的、看到的、闻到的、感知到的一切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自然而然的,幼儿对一切都热情接纳,成长的也快。因此,语文教师也要注重保持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兴趣与热情。

三、开发创新思维

一切创新都是建立在思维之上的,思维的品质决定创新的质量。

第一,教师应注重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水平的阅读表达能力和文化知识储备,接下来,教师应鼓励学生尽可能想得深、想的广,注重学生思维的发散,为更多的发现奠定基础。

第二,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求异存同”思维。众所周知,求异思维有利于创新,在教授知识内容时,语文教师应提倡学生发出一些“不一样”的声音,在一致的基础上寻求个性。

第三,教师应大力锻炼学生的批判思维。以鲁迅的《拿来主义》举例,在某种意义上,这篇课文就是在批判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的基础上创作的,这也见解验证了,“创新”与“破旧”是如影相随的,只要我们善于批判且正确批判,终会发现真理。

第四,教师应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使学生擅长运用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看待问题,以此为学生的创新提供强大的论证依据。

第五,教师应重视学生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联系,以上提到的思维都偏向于逻辑思维的范畴,但考虑到创新有时候也是通过现象看本质实现的,为此,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学会将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联系起来,达到形象与情思的一体化[2]。

第六,教师应加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灵活贯穿创新的全过程,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变通,具备审时度势的能力。

四、善用创新语言

创新是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通过语言我们可以感知到创新的思想、行为与成果,因此,在创新教育中,语言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语文作为高中阶段少有的语言课程,肩负着语言创新的主要任务。

五、鍛炼创新能力

从意识到心理再到思维、语言都和能力紧密联系,从创新教育的角度而言,任何能力都有其特定的内涵与外延;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而言,其就是为学生能力的提高做准备的,其中的文学创作能力更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显而易见,文学创作是创新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的集中体现,其中蕴含的创新教育元素也是十分丰富的,教师应将其充分利用起来。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语文教师在渗透创新教育时,应严格遵循学生的一般发展规律,循序渐进的开展、推进创新教育,依次按照意识、心理、思维、语言、能力等顺序进行培养教育,从而逐步完善创新教育渗透的目标体系,让创新教育的渗透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发挥的育人作用也更大。

参考文献:

[1]康景.论创新教育下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率[J].课外语文,2021(10):59-60.

[2]曹晓娥.信息时代背景下高中语文创新教育的拓展空间[J].新智慧,2019(20):1.

猜你喜欢
创新教育高中语文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试析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