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ED与LDH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物质及炎症指标的影响对比

2021-02-16 02:23:36王中术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1期
关键词:术式节段腰椎间盘

王中术

(新乡卢氏骨科医院脊柱外科,河南新乡 4535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骨科疾病,手术治疗为其常用治疗方式,包括显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LDH)等[1]。其中,PTED 是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术式,临床关于其疼痛物质、炎症指标等微创指标研究较少[2-4]。基于此,本研究对比PTED 与LDH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物质及炎症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新乡卢氏骨科医院2017 年5 月至2019 年5 月收治的8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PTED 治疗,40 例)与对照组(给予LDH治疗,40 例)。对照组中男21 例,女19 例;年龄31~73 岁,平均(49.64±5.75)岁;身体质量指数(19.2~24.4)kg/m2,平均(22.01±0.84)kg/m2;病程6 个月~5 年,平均(2.42±1.02)年;突出节段:L3-4、L4-5、L5-S1分别为8 例、20 例、12 例。观察组中男22 例,女18 例;年龄30~75 岁,平均(49.55±5.80)岁;身体质量指数(19.0~24.5)kg/m2,平均(22.02±0.90)kg/m2;病程3 个月~4 年,平均(2.39±1.10)年;突出节段:L3-4、L4-5、L5-S1分别为7 例、21 例、12 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下腰痛临床与康复》[5]中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②存在腰腿痛症状,患肢具有麻木、放射痛等症状;③经磁共振成像(MRI)或CT 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④符合手术指征;⑤经1 个月以上的保守治疗无效;⑥临床资料与影像学资料均完整。

排除标准:①存在腰椎间盘手术史;②合并椎间盘严重钙化;③合并椎体后缘离断或中央型椎管狭窄;④存在手术禁忌症。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LDH,应用单侧推板开窗,切除患者上关节突的内侧缘,自基底部进入,摘除髓核,进行探查,确保神经根管未漏进破碎髓核。对于突出节段为L5-S1的患者,由神经根袖清除部分突出髓核,促使硬膜及神经根向中央牵拉,将剩余髓核摘除。

1.3.2 观察组 给予PTED,俯卧位,进针于病变节段后中线旁约10~13 cm,铺消毒巾,行逐层浸润性麻醉,利用C 型臂X 线机(康达国际医疗集团,ZEN3090 型)进行透视辅助穿刺,进入纤维环层的外表面,推进至穿刺针达椎间盘,进行造影,插入导丝,将穿刺针拔出,以导丝为中心做一切口,长度约8 mm,插入锥形导棒,使软组织扩张至椎间孔成形,取出锥形导棒,置入工作套管,对突出椎间盘组织进行冲洗与剪除,逐层将皮肤缝合。

1.4 评价指标

术前、术后7 d 采集患者5 mL 空腹静脉血,2 500 r/min 离心10 min,荧光分光光度法对P 物质(SP)、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进行测定,过酶联免疫法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进行测定。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疼痛物质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SP、5-HT、DA、NE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SP、5-HT、DA、NE 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疼痛物质水平比较 (n=40,,ng/mL)

表1 两组疼痛物质水平比较 (n=40,,ng/mL)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P<0.05。

2.2 两组炎症指标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TNF-α、IL-6、IL-10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TNF-α、IL-6 均降低,IL-10 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炎症指标水平比较 (n=40,,pg/mL)

表2 两组炎症指标水平比较 (n=40,,pg/mL)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P<0.05。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常见脊柱外科疾病,其主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6-7]。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LDH)可进行彻底减压,但其对患者脊柱的稳定性具有一定影响,可能造成相应并发症发生[8]。

PTED 术式是一种微创术式,可维持患者脊柱稳定,由于出血量少、创伤较小等优势,PTED 术式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9]。PTED 可通过扩张工具在局麻后建立工作通道使术野放大,从而促使术者对神经根、硬脊膜等清晰辨认,保证手术效果[10]。PTED 由椎间孔入路,可通过磨除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上关节突内的少量骨质,避免骨关节破坏,尽量保存脊柱后纵韧带完整性,此种术式经由椎间孔入路,为患者磨除其上关节突内的少量骨质,可较好地防止破坏骨关节,维持稳定性与病区的活动度[11]。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两组SP、5-HT、DA、NE 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TNF-α、IL-6 均降低,IL-10 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大于对照组。结果提示,相较于LDH,PTED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下调其疼痛物质水平,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分析原因可能为:PTED术式对患者突出节段的周围组织所产生的干扰相对较小,且可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脊髓神经根压迫进行有效缓解。因此,患者疼痛介质释放相对较少,观察组术后SP、5-HT、DA、NE 水平低于对照组。PTED 相较于LDH,其手术创伤性较低,造成手术应激较小,因此其炎症反应程度较轻。TNF-α、IL-6 属于促炎因子,IL-10 属于抗炎因子,因此观察组术后TNF-α、IL-6 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 水平高于对照组[12]。张立源等[13]研究显示,PTED 组术后疼痛介质、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开窗手术组,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相较于LDH,PTED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下调其疼痛物质水平,利于控制炎症反应。

猜你喜欢
术式节段腰椎间盘
顶进节段法最终接头底部滑行系统综合研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改良Miccoli术式治疗甲状腺肿瘤疗效观察
MED术式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中长期随访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改良Lothrop术式额窦引流通道的影像学研究
中外医疗(2015年18期)2016-01-04 06:52:10
上睑下垂矫正术术式选择分析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中医研究(2014年11期)2014-03-11 20:29:52
桥梁预制节段拼装施工技术发展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