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顺 李庆霞 刘琴远 黄欢 陈小明
(1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 江西南昌 330008;2 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医院 南昌 330004;3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江西南昌 330006)
乙状结肠癌和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1]。由于乙状结肠癌及直肠癌早期无典型症状,大部分患者诊治时病情已发展至晚期,甚至出现梗阻症状,加之老年患者多合并基础性疾病,使得疾病死亡率明显增高[2~3]。由于梗阻性直乙状结肠癌患者伴有肠管扩张、充血等症状,加之结直肠中细菌数量较多,行Ⅰ期缝合后易出现并发症,如吻合口瘘、腹膜炎等,影响术后恢复及造口术的开展[4]。结肠造口、回肠袢式造口是治疗梗阻性直乙状结肠癌常见术式,均可有效改善患者梗阻症状,缓解病情[5]。鉴于此,本研究对比两种造口方法在梗阻性直乙状结肠癌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 年9 月~2021 年3 月于我院行造口手术的88 例老年梗阻性直乙状结肠癌患者,依据造口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 组(结肠造口术)42 例及B 组(回肠袢式造口术)46 例。A 组男25例,女17 例;年龄62~79 岁,平均年龄(70.56±3.61)岁;直肠癌24 例,乙状结肠癌18 例;合并糖尿病12 例,高血压17 例,肺气肿13 例。B 组男28 例,女18 例;年龄61~80 岁,平均年龄(70.62±3.57)岁;直肠癌26 例,乙状结肠癌20 例;合并糖尿病14例,高血压22 例,肺气肿10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经病理活检明确为直乙状结肠癌;经影像学检查可见明显梗阻症状;患者及家属均知情本研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其他恶性肿瘤病史者;伴有感染或传染性疾病者;存在手术禁忌证者;合并肝、肾、心等器质性疾病者;存在精神类疾病,无法配合完成本研究者。
1.3 手术方法 A 组行结肠造口术,依据结肠造口手术要求切除肿瘤组织,关闭直肠或远端结肠,单腔造口手术于患者左下腹近侧结肠处进行,术后3 个月行Ⅱ期手术闭合造口。B 组行回肠袢式造口术,Ⅰ期时依据肿瘤相关信息进行根治性切除,给予全结肠灌洗,将直肠肠管与降结肠进行吻合,回肠袢式造口于距离回盲肠18~20 cm 处进行,术后3 个月行Ⅱ期手术闭合造口。造口术后行补液、抗感染、禁食等常规治疗,严格要求患者成功排气后方可少量流质饮食。
1.4 观察指标(1)围术期指标:分别于Ⅰ期及Ⅱ期观察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禁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2)血清胃泌素(GAS)及肝细胞生长因子(HGF):采集患者术前及术后清晨空腹肘静脉血4 ml,以3 000 r/min 速度,离心10 min,获得上层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GAS 及HGF 水平。(3)并发症:观察Ⅰ期(包括肠造瘘口脱垂、肠造瘘口坏死)与Ⅱ期并发症(包括低钾血症、吻合口瘘)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不同时期围术期指标比较 Ⅰ期,B 组禁食时间短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B 组手术时间、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时期围术期指标比较()
表1 两组不同时期围术期指标比较()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Ⅰ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 组Ⅱ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手术前后GAS 及HGF 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GAS 及HGF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 组GAS 及HGF 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手术前后GAS 及HGF 水平比较(pg/ml,)
表3 两组手术前后GAS 及HGF 水平比较(pg/ml,)
直乙状结肠癌患者早期以消化不良、腹痛、腹胀为主要表现,随着病情发展,疾病晚期可出现慢性肠梗阻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因乙状结肠及直肠内存在大量细菌,在Ⅰ期根治术及肠管吻合后易发生吻合口瘘,从而引发较为严重的腹腔感染,病死率极高[6]。故现阶段为避免吻合口瘘的发生,临床多应用Ⅰ期根治术联合Ⅱ期肠管吻合并于近端肠管进行造口,有助于达到转流粪便、保护吻合口的作用。
目前,结肠造口及回肠袢式造口术是临床常用术式。其中回肠袢式造口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还纳方便、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并降低造口脱垂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7~8]。回肠袢式造口还有助于促进造口附近粘连肠壁的小肠分离,在促进端口吻合的同时保证手术顺利进行[9]。而结肠造口术则需再次手术,对患者创伤较大,且手术难度较高,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10]。本研究结果显示,B 组Ⅰ期禁食时间短于A 组,B 组Ⅱ期手术时间、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A 组,Ⅱ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表明回肠袢式造口在梗阻性直乙状结肠癌患者中应用效果较好,术后禁食时间短、并发症少,有助于患者尽早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GAS 为临床常见的胃肠激素,在促进胃酸分泌的同时还可促使生长因子促进上皮细胞增生,其水平高低反映消化道上皮细胞的兴奋性;HGF 具有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变细胞运动型的功能,并可刺激淋巴管及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其表达水平高低与肿瘤浸润、生长及转移间存在密切联系。本研究结果显示,B 组术后GAS 及HGF 水平均低于A 组,表明回肠袢式造口在梗阻性直乙状结肠癌治疗效果确切,可促进消化功能恢复,利于预后。综上所述,与结直肠造口相比,回肠袢式造口在梗阻性直乙状结肠癌中应用可促进消化功能恢复,缩短禁食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疗效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