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核心素养下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创新路径

2021-02-15 10:11田冲
海外文摘·艺术 2021年23期

田冲

(沈阳市电子技术学校,辽宁沈阳 110121)

0 引言

21 世纪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随着互联网的进步人们的生活相比于以往有了明显的改变。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根据相关权威统计可以发现:全国70%以上中职院校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远远不能达到规定标准,他们计算机基础知识还掌握得不够牢固,甚至有的学生对计算机知识一无所知。信息化时代下如果学生连计算机基础知识都没有掌握,那么这无疑会限制他们的长远发展。而当前很多中职教师在教学计算机基础知识时缺乏创新性,课堂形式枯燥且单一,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在计算机课堂无法保持较高的专注度与活跃性,课堂效率与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素质教育改革下中职学生不仅要学好文化课程知识,提升各科成绩,同时也要培养自身全面素养与能力,尤其要重视提升计算机核心素养。

1 现阶段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学模式过于老旧,缺乏新颖与趣味性

基础知识总的来说是偏向于理论教学的,很多中职教师在课堂中仅仅照着课本念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不但难以掌握课本核心知识而且也很难直观感受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魅力”。传统的计算机课堂往往是教师讲解后学生自行消化理解并上机实验,增强知识印象,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虽然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但是很难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比如很多中职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他们在课堂听讲时往往不会保持较高的专注度,甚至还会出现开小差、走神、说闲话等情况。而且多数学生在上机实验环节中也没有认真对待,这种教学模式下的效果很不乐观,学生在计算机课堂上根本学不到有用的东西更不要说培养核心素养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问题主要存在于“教学环节”,计算机基础知识本身的内容是比较简单且容易理解的,如果教师讲课时一味地照本宣科,那么学生就更难投入到课堂之中了。中职教师在教学环节中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感受,计算机知识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枯燥,学生每次在课堂面对这些枯燥乏味的知识时也就很难投入进去。

教师的教学思维与教学手段深深影响着课堂质量与效率,虽然很多中职教师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在尝试创新但是取得的实际效果却很一般。因为很多中职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中过于重视教学内容与质量的提升,却忽视了教学形式的创新,这也就导致课堂模式过于保守难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理论基础时往往是通过看书的方式与教师讲解的方式,学生面对系统与枯燥的计算机知识难免会产生厌倦。也有的中职教师将每节课涉及到的知识整理到PPT 上然后再向学生展示,这种模式虽然可以有效提炼计算机核心知识,防止学生因大量的知识内容而产生疲倦感,但是信息教育时代下这种模式已经难以适用了。中职教师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课堂中要勇于走出“舒适区”并打破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要积极创新优化教学模式,既要保证课堂的基本质量与效率同时也要让学生感受到趣味性。学生想要真正掌握好计算机基础知识培养相关核心素养绝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做到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以核心素养为前提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计算机能力。

1.2 计算机理论教学与实践不相匹配,课堂与知识联系不够紧密

信息化时代下计算机理论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遍布我们社会生活的每个领域了,加强中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素养是当下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师只有适应保证理论教学与实践相匹配才能适应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要求是: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基础,同时还要能够将学到的计算机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之中。中职教师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之中要合理搭配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模式中的理论板块及实践板块,要让这两者有效融合实现高效率、高质量地教学。但是目前纵观现阶段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师很难将实践与理论有效融合起来,一方面存在着教学模式僵化、陈旧的问题,另一方面计算机实践教学也不到位。例如,教师在理论教学时占用了过多的时间从而造成学生没有时间进行上机实践,过长的理论教学不仅会耽误大量教学时间同时学生也会产生厌倦感,学习效率大大降低。根据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中职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不甚了解,他们在上机课堂中也没有运用到课堂中的理论知识。中职教师要尤其重视这一问题,如果教学理论与实践都不相匹配,那么学生又何谈培养计算机基本素养。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把握好时间的分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主次也没有区分开来,这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其次,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教材选用与中职教育特点结合不够紧密,计算机课堂与核心知识之间的联系也不够紧密。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依赖于教学素材的辅助,而作为教学活动开展实施的主要依据,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教材在整个教学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计算机技术发展创新的步伐较快,知识点更新的频率也趋于加快,作为中职计算机基础教材而言,其应注重知识的更新及补充,并使中职计算机教材贴合中职教育特点,凸显出知识的实用性。但从现阶段中职计算机教材选用上看,重理论轻实践的特点依然较为明显,这也在一定角度上反映了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教材与中职教育的职业特点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当前很多中职院校教师在计算机课堂上的教学内容都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滞后的教学内容很难与当前计算机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中职教师对新型计算机系统不够了解,很多新的计算机功能也没有熟练掌握,老旧的教学内容与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当下人们对计算机能力的要求。所以中职教师不仅要重视对教学模式的创新,也要注重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与素养,要紧跟时代的发展与步伐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1.3 计算机基础教学资源短缺,教学内容不够丰富

教学资源对于任何学科来说都是非常关键的东西,当前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资源相对匮乏,一方面缺乏完善配套的教学体系与教学资源,另一方面教师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也缺乏创新性。教学方法,能够提高教学成效。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要最大化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需要借助丰富的教学资源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能力。从当前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看,一方面教师更多地采用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方法,以理论灌输及固定化流程化的实践任务布置为主,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也不够频繁,这种教学模式下很难开发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学生在盲目操作中不但难以消化吸收计算机知识而且也无法形成有效的核心素养与能力。计算机教学书本、配套的上机设施、能力拓展资料等这些都是计算机教学中的重要资源,除了这些最基本的东西以外,教师还要开发更多的资源来丰富课堂内容。

信息化教学背景下教学资源绝对是关键,传统教学模式下计算机基础课程缺乏创新力与想象力,学生在平淡的课程中不但难以感受到计算机课程的魅力,同时也无法打好自身的计算机基础。而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要求是: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基础,同时还要能够将学到的计算机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之中。中职教师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之中要合理搭配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模式中的理论板块及实践板块,要让这两者有效融合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好多媒体设备构建信息化教学课堂,将计算机理论教学与上机实验相结合起来,从而起到丰富课程资源的作业。平板教学、微课视频、线上网课、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型媒体都可以应用在信息化教学中,通过新媒体技术将原本生硬抽象的计算机知识形象化,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基础。很多中职学生没有对计算机基础引起足够重视,这其中很大原因就是他们缺乏学习兴趣。所以,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解决好两大难题:一是学生对计算机基础学习的积极性;二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课程资源。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基础知识将会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相应的课程资源也会更加丰富,而教师不仅需要学会整合教学资源,筛选最贴合学生的内容,而且还要学会开发教学资源。并非所有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资源都是适合学生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来选择,既要保证课程资源的多元性,同时还必须保障教学资源的有效性。只有解决了课程资源的问题后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才能够更加高效,所以,中职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开发教学资源。

2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

2.1 转变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从绝大多数中职学生在计算机课堂中的反馈可以得知:他们想要获得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在每次学完基础理论知识时需要更多的上机实践时间。中职计算机教师可以尝试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自身成为课堂的中心,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与探索。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虽然看起来难以理解但是学生通过上机实践后就能更直观地理解其中的意思,所以计算机实践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中职教师在计算机基础教学时可以采用翻转课堂与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提升核心素养与能力。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不同,教师在教学中更多担当着解答问题的角色,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可以将生活中的趣味性事例融入课堂之中让学生从主观上愿意去探索计算机知识。虽然翻转课堂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但与此同时课堂质量与效率也就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所以,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不能完全将时间与自由交给学生,在翻转课堂中还要有明确的“教学任务”来驱动学生,起到督促他们学习的作用。

在制定教学任务与目标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两大因素:一个是基本的课程教学要求,另一个是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果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计的计算机任务过于困难,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那么学生不仅很难解决问题,同时还有可能丧失对计算机的兴趣。本文认为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参照“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感知教育与生活化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侧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感知能力而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论上,并且在各个教学环节应该添加趣味化、生活化的元素。例如,在讲到计算机二进制算法知识时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其中的原理这时教师就应该转变常规的教学思维,要列举生活中的简单例子帮助学生消化理解,同时,也要着重引导学生通过上机实践解决自己的不足之处。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是更偏向于理论的,学生想要彻底消化理解其中的知识就必须不断通过上机实践。所以教师在计算机基础教学时可以创新当前模式将更多的时间与自由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自身探究挖掘并学习知识。

2.2 开辟教学新模式,丰富计算机教学资源

当前中职计算机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并且教学内容也过于单一,教师急需开辟新的教学模式来丰富教学资源。本文认为在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中职教师的重心应该放在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基本核心素养上,要采取更加丰富多元的教学方法来丰富课堂内容而不是“走形式”的教学。当然教师在创新教学模式的过程中绝不是想当然的,要做到以下三点: (1)基于计算机核心素养思考好高效的教学模式,要保证学生能够从创新课堂中掌握计算机能力。(2)创新路径可以多元化但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情,每位同学的计算机能力是有差异的所以教师要尽量做到因材施教不能笼统地教学。(3)每次教学后及时进行总结与反思,要明确当前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及时改进。例如,中职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中常常遇到问题,如果仅凭他们个人是很难解决的,教师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师首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去完成老师布置的教学问题,其次,也可以通过将计算机教学任务进行分解,并将计算机学习任务与学生的实操加以结合,不仅能够使学生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得以提升,还能够在实际操作、小组合作及师生交流中对一些关键的知识点加深理解。

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任务的设计中务必要分析好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情况,针对学生的学情来设计基础或者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Excel表格设计、Microsoft word 编排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情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慢慢从浅层教学向深层教学过渡,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培养计算机基础素养。在讲解基本知识时不仅要重视理论考查,也要引导学生多多上机实践,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反馈在上机过程遇到的问题,这样教师就可以更高效地了解学生情况从而及时调整。

3 结语

信息化时代下计算机基础是中职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素养,尽管目前很多中职院校越来越重视计算机基础教学并配套了较为完善的教学设备与体系,但是普通中职学生的计算机素养还是相对缺乏。中职学生在计算机基础学习中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缺乏学习积极性也导致教学工作的质量不高。针对这些问题中职教师要走出“舒适区”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创新教学思维与模式,要将原本枯燥、单一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趣味化、多样化。翻转课堂、任务驱动教学以及小组合作等等新型教学方式都可以作为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新路径,让学生主观参与进来才能更有效地培养他们的计算机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