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麻醉护士参加麻醉前评估对提升麻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2021-02-14 09:13:04郑青玉程鹃涂萍陈莉娟邹蕾艾文倩刘得承王钰琦
淮海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医师麻醉护士

郑青玉,程鹃,涂萍,陈莉娟,邹蕾,艾文倩,刘得承,王钰琦

麻醉前评估也称术前麻醉评估,是医疗治疗过程中的重点关注环节之一。它通过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疾病的严重程度,评估与手术相关的发病率与死亡率的风险因素,从而对麻醉风险进行提前预警,保证麻醉安全[1]。以往,麻醉前评估主要由麻醉科医师独立完成,但随着医院手术量的不断增加,临床日常麻醉工作压力随之上升,麻醉医生很难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给临床麻醉的实施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2]。因此,由麻醉医师单独访视患者这种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麻醉学的发展要求[3]。麻醉护士作为围麻醉期的管理者之一,有研究[4]认为其与麻醉师共同进行术前访视,可通过评估全面掌握手术患者的具体情况,有助于筛查出高风险患者,充分准备手术所用的物品及器械,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本资料采用麻醉护士参与麻醉医生主导的麻醉前评估,探讨该模式对麻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行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1 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0例。纳入标准:(1)年龄≥18岁、<70岁;(2)意识清醒,沟通能力良好;(3)择期手术;(4)拟行全身麻醉;(5)美国麻醉医生学会(ASA)分级为Ⅰ~Ⅱ级;(6)自愿参加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严重认知功能不足或交流障碍语言、听力障碍、视力障碍;(2)酗酒史或药物滥用史;(3)合并严重躯体及脑器质性疾病;(4)哺乳期或妊娠妇女。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研究组 采用麻醉护士参与麻醉医生主导的麻醉前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构建麻醉前评估工作小组:由具有本科以上学历、5年以上护理工作经历、参与1年以上麻醉护理管理的麻醉护士与有经验的麻醉医生组成,负责麻醉前评估方案的制定、实施;(2)麻醉前评估方案的设计:组织评估工作小组制定标准化的麻醉前评估流程及麻醉前评估单,其中麻醉前评估单主要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既往史、现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用药情况、病情严重程度、气道评估、手术方式及麻醉方式等;(3)培训与考核:邀请高年资主治级别以上麻醉医生作为培训老师,对工作小组成员进行麻醉前干预培训,培训方式采用理论学习、操作培训等,培训完毕后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后可方可参与麻醉前评估工作;(4)具体措施:手术前1d下午,麻醉医师和麻醉护士一同前往病房,共同对患者病历进行查阅,麻醉医师对术中可能出现的麻醉风险进行评估,麻醉护士则根据其情况进行护理评估。掌握患者的基本信息后医护共同到病房,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并说明访视目的,麻醉医师向患者讲解麻醉方式、配合方法、麻醉风险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对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麻醉相关问题进行详细回答,使其对麻醉范围和效果有正确的认识;麻醉护士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流程,并根据患者心理情况给予心理干预,帮助患者缓解不安的情绪,使其保持愉悦、平静的心态,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及依从性;最后让患者或家属在麻醉知情同意书上签字。评估后麻醉护士按照标准化操作流程配合麻醉医师进行麻醉前准备,包括麻醉机、麻醉药品、麻醉耗材、气管插管包、仪器设备的准备。

1.2.2 对照组 麻醉医生单独进行麻醉前评估,麻醉护士只根据手术通知单,凭经验进行麻醉前准备。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以下指标,进行统计分析。(1)心理状态:2组患者在术日清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心理状态进行评价。SAS评分:包括15项负性词、5项正性词共20个条目,每项评分1~4分,总分80分,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SDS评分:包括情感症状、躯体症状、精神运动性障碍和心理障碍4个因子20个条目,每项评分1~4分,总分80分,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2)麻醉相关指标:包括麻醉前准备时间、麻醉前准备合格率、麻醉时间。其中麻醉前准备时间包括麻醉机、麻醉药品、麻醉耗材、气管插管包、仪器设备的准备时间;记录麻醉前项目准备合格情况,以麻醉机的准备不足引起的麻醉缺陷为麻醉机的准备不合格,以未准备必要、备用的抢救药品及临时需更换或补充麻醉药品为麻醉药品准备的不合格,以未能准备好合适的穿刺包为麻醉耗材准备的不合格,以气管插管包中喉镜片、气管导管、吸痰管型号不对或不全为气管插管包的准备不合格,以未合理设置注射泵、血液回收机等仪器设备的参数为仪器设备准备的不合格,麻醉前准备合格率=(1-不合格例数/研究总例数)×100%;麻醉时间指从麻醉医师开始准备麻醉到完成气管插管的时间;(3)麻醉满意度:对2组患者及其家属于干预后采用自制麻醉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判定,主要包括服务态度、关爱患者、麻醉效果、护理管理、健康教育、业务水平等,评分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2组患者术日清晨心理状态比较 研究组术日清晨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术日清晨心理状态比较

2.2 2组患者麻醉相关指标比较 研究组麻醉前准备时间和麻醉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麻醉前准备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麻醉相关指标比较 (n=600)

2.3 2组患者麻醉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麻醉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麻醉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麻醉护士是指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从事麻醉科护理工作的护士。麻醉护理在西方国家已经有近160年的历史,广泛应用于世界发达国家[5]。随着麻醉护理工作的不断发展,其工作内容已从护理人员在术中为患者提供专一的护理转变为贯穿于术前、术中、术后的整合性围麻醉期医疗服务[6]。由于我国麻醉专科护理起步较晚,麻醉工作主要由麻醉医师负责,麻醉护理工作基本上由麻醉医师“一肩挑”。随着现代麻醉学科的工作范畴扩大,以往那种主要由麻醉科医师几乎承担全部麻醉工作的模式,已经满足不了麻醉的临床需要[7]。2017年,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医疗机构麻醉科门诊和护理单元设置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设立麻醉科护理单元,加强对麻醉患者的护理服务。

麻醉前评估是麻醉工作中重要的环节之一,能识别潜在的麻醉风险点并进行规避,有利于患者进行更好的麻醉安全管理,从而降低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8]。目前,择期手术的麻醉前评估大多是由麻醉医师单独进行,麻醉护士很难对手术患者有全面了解,仅凭经验准备麻醉物品,极易准备不全或错误,增加了工作量,影响了手术麻醉质量[9]。近年来有研究认为,麻醉护士参与麻醉前评估,通过评估掌握患者的情况,可帮助麻醉医师筛查出高风险患者,对提高患者围麻醉期的安全起着重要作用[10]。本资料采用麻醉护士参与麻醉医生主导的麻醉前评估,一是制订了标准化的麻醉前评估计划及措施,提高了评估质量和效率,有利于麻醉护士充分准备手术所用的物品及器械,高效、高质量地配合麻醉医师的工作,从而为患者提供连续、整体的治疗和护理[11];二是麻醉护士和麻醉医生可充分发挥不同专业的优势,更全面地讲解麻醉相关知识,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避免了医护解答不一致的尴尬;三是麻醉护士和麻醉医生同时到场,增进医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使患者感到被尊敬和被关心,同时麻醉护士根据患者心理状况提供针对性的情感支持,有利于降低其麻醉前焦虑、抑郁的情绪,增加对围手术期医护团队的信任,从而更加愿意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12]。本资料结果显示,研究组术日清晨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麻醉护士参与麻醉医生主导的麻醉前评估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提升其依从性;研究组麻醉前准备时间和麻醉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麻醉前准备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该模式能使麻醉前物品准备工作更为完善,提升麻醉效率;此外,研究组麻醉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该模式可显著提高麻醉护理质量,患者及其家属心理易接受,有利于治疗效果的提高及医护患关系的改善。

综上所述,麻醉护士参加麻醉前评估能显著改善手术患者心理状态,提升麻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医师麻醉护士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10期)2022-11-12 02:41:18
中国医师节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9期)2022-09-23 08:02:56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8期)2022-08-25 05:51:14
韩医师的中医缘
金桥(2022年8期)2022-08-24 01:33:58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7期)2022-07-28 08:21:54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云南医药(2020年5期)2020-10-27 01:38:14
小儿麻醉为什么要慎之慎
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哈尔滨医药(2015年5期)2015-12-01 03:5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