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娟,陈敏,糜玲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各地逐步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后疫情时代”,即常态化防控阶段,但并不是疫情完全消失,一切恢复如前的状况,而是疫情时起时伏,医院救治依旧面临严峻挑战[1-2]。血液肿瘤作为恶性肿瘤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该类患者通常免疫力低下,是疫情的高风险人群。病种主要包括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及恶性淋巴瘤等,由于晚期患者无法治愈,导致其产生多种不良情绪,对患者健康水平及生命安全均造成严重影响,并影响其生活质量[3]。因此在这特殊时期,对该类患者实施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意义重大。目前所采用的常规护理主要对患者病情的监测及配合治疗,延长患者生命,但对其生活质量干预程度较低[4]。随着护理理念的改变,有学者[5]指出,对该类患者实施安宁疗护能够有效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不良情绪。安宁疗护方法又称临终关怀,主要原则为,在充分尊重患者生命价值的前提下,安抚其不良情绪,引导其从容面对死亡,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为探究其效果,本文选取我院进行治疗的晚期血液肿瘤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3月后疫情时代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晚期血液肿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及安宁组,每组45例。其中常规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53.21±9.27)岁;肿瘤类型:多发性骨髓瘤16例,白血病19例,恶性淋巴瘤10例。安宁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51.07±10.62)岁;肿瘤类型:多发性骨髓瘤18例,白血病18例,恶性淋巴瘤9例,2组患者一般情况及病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经影像学及病理活检等方法检测,符合血液肿瘤诊断标准,且其临床分期已达Ⅲ期或Ⅳ期;(2)患者预期生存时间>3个月;(3)患者已放弃化疗及手术治疗。排除标准:(1)患者伴有严重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无法配合调查;(2)患者伴有严重沟通障碍,无法表达其意愿,无法有效配合护理;(3)患者因自身原因中途退出本次调查。
1.3 护理方法 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即告知患者自身疾病相关知识,评估其心理状态并对其实施相应心理干预措施,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对患者病情发展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密切观察,对其进行营养支持,注意保暖,遵医嘱给予患者适当镇痛药物,指导其通过听舒缓音乐等方式分散其注意力。对患者及陪护常态化疫情管理,规范化诊疗,戴好口罩,勤洗手,减少与外界不确定危险因素接触。
安宁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安宁疗护,具体包括:(1)病情告知:主治医师对患者病情及预后状态进行评估,通过与其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其承受力及自控力[6],在适当的时机,选择患者能够适应的方式告知其病情及预后;(2)死亡教育:医护人员对患者生活的地域、种族、经济、文化程度及受教育程度进行分析,评估患者对死亡的承受能力,根据其具体情况开展相对应的教育方式,向患者发放死亡教育材料[7],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树立正确的面对死亡的观念,帮助患者适应自身病情的发展;(3)心理痛苦管理: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其内心所想及疑虑,对其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回答,缓解其不良情绪[8];(4)疼痛控制:采用三阶梯止痛原则使用镇痛药物,在给药前,告知患者该类药物可能对患者产生的影响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9],给药后,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并做好相应应对其并发症发生的准备,在患者知情同意下,采用针灸及按摩等方法缓解其疼痛程度[10],指导患者通过听舒缓音乐及与家人聊天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以降低其疼痛程度;(5)饮食护理:指导患者食用高热量、高蛋白及高营养食物,采取少食多餐的进餐方法,结合患者以往就餐习惯及饮食喜好,对其进行饮食干预,进餐后,对其口腔进行清洁,以免感染的发生[11];(6)舒适护理:尽可能将患者安排在单间病房,保证室内适宜的温度及湿度,定期进行清扫、通风,定期对患者进行剪头发、剪指甲,以保证其临终尊严[12],在患者及其家属同意下,可适当摆放患者喜欢的物品,以改善患者不良情绪;(7)照顾者支持:后疫情时代疫情防控措施不可放松,加强对陪护人员管理,与患者陪护进行充分沟通,陪护人员规范完善核酸检测,每天监测体温和呼吸道症状,要求必须佩戴口罩,加强洗手及速干手消毒液使用等卫生措施,做好自我防护,减少在人群聚集地停留时间,以方便对患者进行安全陪伴。嘱其在照顾患者时,保持良好心态,避免对患者造成任何刺激,导致患者出现激动及悲观等情绪,并告知其患者临床心理变化过程,指导其接受患者因心理变化而导致的临床表现,并尽可能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及支持,尽量满足患者合理需求。动态评估照顾者的负担及压力,及时给予叙事护理、养生功法等方式解压疏导;(8)出血护理:密切观察出血的部位、色泽、量、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出现呕血、黑便,尿血立即汇报医生。女性患者尤需关注月经情况。皮肤出血:活动时动作宜缓慢,勿磕碰。避免肌内、皮下注射。静脉穿刺时,应避免用力拍打,扎止血带不宜过紧,拔针后适当延长按压时间,必要时加压或包扎止血。鼻衄:冷敷前额或颈后部,并予三七粉或云南白药等撒于棉球上,填塞鼻腔出血部位,压迫止血。后鼻孔出血配合医生及时处理。齿衄:用三七粉、锡类散局部中药涂药止血。三餐前后用凉血止血中药(白茅根、茜草根、五倍子等)浓煎漱口[13]。饮食宜质软,温度不宜过高,软毛牙刷刷牙,勿用牙签剔牙。消化道出血:出血期间禁食禁饮。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尿量等。颅内出血: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氧气吸入,配合医生抢救。平淡情志,勿七情过极;(9)感染、持续发热护理:保持病室环境清洁,定期空气消毒,对于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者,采取保护性隔离,宜住无菌层流病房或消毒隔离病房,尽量减少探视以避免交叉感染[14]。发热患者密切观察体温变化。遵医嘱给予退热药物,热退汗出时,及时更换衣裤、被褥,防止受凉。加强口腔、皮肤、肛周及外阴的清洁卫生。高热者可于头部、腋下、腹股沟置冰袋。遵医嘱经穴推拿,选取手阳明大肠经-合谷与曲池、耳尖。
2组患者干预时间为3个月,观察指标数据采集为干预3个月后,干预前后对其疼痛程度的评分均在早10时进行。
1.4 观察指标 采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对患者干预前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价,最高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疼痛越严重;采用简明健康测量表(SF36)[15]对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等8个维度,其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姆尔顿抑郁量表(HAMD)[16]对患者检查前后焦虑及抑郁情况进行评价,分数越高表明其不良情绪程度越高。
2.1 2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程度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安宁组患者NRS评分优于常规组及干预前(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程度比较
2.2 2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提高,且安宁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2.3 2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HAMA及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不良情绪均有显著改善,且安宁组HAMA及HAMD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比较
血液肿瘤患者病情发展至晚期,属于疫情的高风险人群,对于疫情的防护尤为重要。患者受到疾病的生理、心理摧残,加之治愈率极低,导致患者因无法感到治愈希望而出现不良情绪,部分患者感觉为其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进一步影响心理状态,降低生活质量。对该类患者而言,与延长生存期相比,有效提高生活质量,使其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有尊严的生活,意义更为重大[17],而常规护理过多重视患者的生存期及对治疗的配合,使患者无法得到有效的心理干预,导致其生活质量较差。
安宁疗护护理模式在对疾病末期患者进行姑息治疗的同时,强调维护患者临终尊严,并以此为基础,对患者及其家属采取适当护理措施,给予精神支持,降低癌痛程度,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晚期肿瘤患者对死亡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恐惧感,因此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症状及预后进行充分分析,深度沟通,倾听其内心想法,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死亡教育,指导其正确面对死亡,配合治疗及护理,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患者在了解病情及预后等情况后发生冲动等不良事件。该阶段患者对家庭支持的需求较大,医护人员应指导家属提高对患者的关心程度,增加陪伴时间,满足患者临终意愿等方法,使患者能够充分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疼痛作为恶性肿瘤晚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对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严重影响,因此,本资料对安宁组患者严格遵守三阶梯止痛原则,并通过采取穴位按摩等方法,缓解疼痛状态。最后,在对该类患者进行生活护理时,应注意治疗环境的舒适度,尽可能将患者安排在单间病房,便于家属探视及陪护,避免受到其他患者的影响。本资料结果显示,安宁组患者经安宁疗护后,其生活质量、疼痛程度及不良心理状态等指标均有显著改善,证实了该模式的有效性。黑维琛等[18]研究表明,采用该模式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干预,其主观幸福感显著提高,也证实了该模式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与本资料结果相符。崔桂琴等[19]研究指出,对晚期肿瘤患者采取满足其亲情需要、尊重其对自身疾病的知情权、对其进行饮食及疼痛管理,提高社会及家庭支持力度,积极开展死亡教育等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存末期质量,改善其心理状态,使其积极面对疾病及死亡。
综上所述,后疫情时代对血液肿瘤晚期患者实施科学的疫情防控及规范安宁疗护,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因肿瘤导致的癌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不良心理状态,对维护患者生命尊严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