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激励策略对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具有重要影响。采用激励策略,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小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动力,也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师充分认识到激励策略所具有的优势,通过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方式,推动激励策略良好落实,促使小学数学教学得以高效开展。对于实践开展不良的情况,教师应该对激励策略进行有效分析,为教学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激励策略;小学数学;教学运用
一、精神激励
小学生所处阶段对于奖励非常敏感,尤其是教师对于小学生的奖励,教师在小学生心中是严肃、权威的代表,如果教师认同小学生并给予其相应的表扬,小学生会逐渐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由此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参与学习,为了下一次的奖励而努力。精神上的奖励可以具体表现为言语表扬,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对努力认真的学生给予相应的表扬,即便最后呈现的结果并不突出,但是教师要肯定小学生努力表现和认真投入的学习态度。
例如,教师在教授“圆”相关知识时,有一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突出,但是当他认真地用圆规去画圆时,教师就可以给予其相应的表扬,说他圆画得非常用心,很漂亮。小学生在得到这样的激励后,能够提起更大的精神动力,参与接下来的深入学习。
二、物质激励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激励策略,仅靠精神上的激励是不够的,还要给予其物质上的奖励,从而强化激励的效果。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即便一些公式和知识已经很简单,但是从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出发,仍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才能充分消化。这就需要教师更多的耐心和包容,带领学生一点点学习、一点点运用。
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学习的状态,对于小学生的进步发展,教师要给予其相应的物質奖励,让其明确努力进步是有收获的。小学生在实际的物质奖励下,对于学习能够产生更大的动力,从而其数学学习能力实现切实的提升。
三、结语
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激励策略,对提升数学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激励策略的应用,对激发小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直接影响。因此,教师应立足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深入分析激励策略开展情况,有效运用激励策略,为教学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满足情感教学的要求,进而使得小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源源不断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邹宇铭)
参考文献:
[1] 杨克勤. 激励策略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探析[J]. 新课程,2020(48):98.
[2] 刘菊. 基于激励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分析[J]. 家长,2020(33):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