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冰,蓝艳华,王 琳
(1中国糖业协会,北京100045;2全国甘蔗糖业信息中心/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16)
据研究数据显示,2020年消费者最关心、担忧的问题,依然是食品安全。近年来,特别是2017年以后,媒体对于如“糖会致癌”“糖害猛于烟害”等食糖“妖魔化”的宣传报道层出不穷,谈糖色变的现象比比皆是。由于媒体大肆宣传普及控糖观念,“抗糖”“断糖”“零糖”的消费理念已在消费者中传播开来,导致大众对食糖认知陷入严重误区,致使食糖替代品快速发展,食糖消费增长受阻。科学客观的文章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影响力上都与“反”糖宣传无法相提并论。特别是行业内部,对于食糖消费端相关工作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生产端,无论是在思想观念还是资金支撑方面均是如此。越来越多“糖有害健康”的言论,严重误导了大众,因此,很有必要开展适量吃糖有益健康的科学普及宣传。
根据中国糖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21年制糖期我国食糖消费量为1580万t,比 2011/12年制糖期增加了250万t;人均食糖消费量11.19 kg,比2011/12年制糖期增加了 1.06 kg(见图1、2)。近10年,我国食糖消费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人均食糖消费水平偏低。2018/19年制糖期,我国大陆人均食糖消费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 50%;甚至与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相比,差距仍较大(见图3)。二是食糖消费占甜味市场份额减少。2020年食糖的甜味市场份额缩减至52%,比2013年下降了6.5个百分点,比2004年下降了17个百分点。三是甜味消费市场中食糖及甜味剂占比不够合理。我国食糖消费占 52%左右,而世界平均水平 77%;我国高倍化学甜味剂消费约占19%,世界平均则为9%[1]。
图1 近10个制糖期我国食糖消费量
图2 近10个制糖期我国人均食糖消费量
图3 主要国家(地区)人均食糖消费量
2010年以来我国甜味剂产量年均增长率达4%,2020年我国甜味剂产量合计约13.9万t。全球甜味剂市场规模36亿美元,我国是最大生产国。甜味剂的使用不断蚕食食糖的市场份额(见表1、图4)。受甜味剂等代糖品冲击,食糖消费前景堪忧。在“零糖”火爆趋势下,不少知名品牌纷纷推出类似新品。如在2018年元气森林饮料迅速以“零糖、零脂、零卡”的特点占领市场,在京东饮料品类榜单上,元气森林京东旗舰店销量增量3.8万,环比上涨61.7%。近2年市面出现了不少无糖低糖饮料,如可口可乐的AHHA、百事可乐的bubly微笑趣泡、TopoChico硬苏打气泡酒,农夫山泉的东方树叶青柑普洱等。统一和康师傅都推出无糖冰红茶,乳制品也以无糖为卖点。无糖市场份额激增,软饮料是重灾区。国内碳酸饮料市场无糖类饮料份额由 2017年 2.2%增加至2019年的6.2%。茶饮料无糖/低糖的市场份额由2017年2.4%增加至2019年15.8%[1]。
图4 2020年我国甜味剂产量占比
表1 2020年我国甜味剂等蔗糖甜度消费量
2017年4月25 日,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体育总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下发《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17-2025年)》,即“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专项行动。2019年1月3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下发《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开展“减糖”专项行动。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限制销售高糖饮料和零食,食堂减少含糖饮料和高糖食品供应。鼓励企业进行“低糖”或者“无糖”的声名,提高消费者正确认读食品营养标签添加糖的能力。2019年7月9日,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又推出《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合理膳食行动》,重点鼓励全社会减盐、减油、减糖,提倡到2030年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高于25 g;倡导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饮料替代饮品;鼓励商店(超市)开设低脂、低盐、低糖食品专柜。这一系列文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向及消费者消费观念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无形中推动大众树立食糖有害的观念,而增加甜味剂的摄入。
“糖的危害,甚于吸烟”“糖=毒品”等言论充斥大众媒体。国家卫健委下属单位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了“中国城市居民糖摄入及其风险评估”中指出:“我国3岁及以上城市居民糖平均摄入量为 9.1 g/人/d,平均供能比为 1.9%,低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每人每天50 g(或25 g)上限,也远低于 WHO推荐的摄入糖提供的能量占膳食总能量(供能比)的上限,即 10%。同时,我国居民糖摄入的供能比远低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尽管如此,该报告的结论依然是“建议有关部门和全社会采取以青少年为重点的有效措施,制定基于科学和切合实际的‘减糖’策略和措施,作为实施国家相关健康政策的具体行动”。中国工程院某院士在某论坛上表示:“现在有舆论认为甜味剂是添加剂,不安全,这完全是误解。甜味剂是现代食品工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科研水平的提高,未来还会有更多、更好、更安全的甜味剂。食品饮料企业要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规定,要帮助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当中的合理膳食,想办法在产品当中,尽可能地把糖的含量降下来”。
企业产品广告、包装上明确打着“无蔗糖”“零蔗糖”等宣传字样,广告中“低/无/减卡路里”“无糖”“糖尿病友好”等迎合消费者追求健康的心理,具有明确误导性的语句,暗示蔗糖是消费禁忌。一些商家将“零糖”和“无蔗糖”混淆,引起消费者误解。这些不加分析的宣传或者暗示,对消费者的食糖正常需求产生不符合科学的消极影响。而未经临床试验和科学评估的代糖产品被全面推广普及,这是对国民健康和亿万青少年成长的极不负责。
与食糖相比,甜味剂特别是人工合成甜味剂的甜度单价具有巨大的成本优势(见表2),在食品、饮料的生产过程中,提供相同甜度的情况下,使用甜味剂的成本要大大降低。成本优势将为人工合成甜味剂需求的增长提供动能。市面上的无糖饮料,大多比普通饮品高出数倍。这或许意味着,消费者要为所谓的健康理念支付更多溢价。无糖产品成本低、利润高,在营销上力排普通产品,超市货架最显眼处陈列着的是“无糖”饮品,弯下身找才能看到放在低层的普通含糖饮品。而在乳制品区域,也是各种无糖乳制品摆在首要位置且大搞促销活动。
表2 各类甜味剂的甜度单价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18岁及以上居民男性和女性的平均体重分别为69.6和59 kg,与2015年发布结果相比分别增加3.4和1.7 kg。我国城乡各年龄组居民超重肥胖率继续上升,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2020年发表于BMJ杂志的最新一项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12.8%,患者总数估计为1.298亿,中国人受到肥胖和糖尿病的困扰。加上利益驱动下的非科学或伪科学的宣传,误导消费者把食糖当成上述现象的成因。
代糖产品广告中反复宣传“低/无/减卡路里”“无糖”“糖尿病友好”等词汇,迎合消费者追求健康的心理,无形中暗示消费者食糖是影响健康的原罪,至此,“控糖”“糖是元凶”的舆论席卷而来,糖成为众矢之的。事实上,100多年来,关于合成甜味剂及复配使用方法的安全性争议一直没有停歇,特别是在致癌性、遗传毒性、生长繁殖等方面受到普遍关注。随着甜味剂广泛的使用,“无糖”食品屡次出现问题,比如2021年4月的元气森林“产品标识事件”,2021年8月的“知乎月饼事件”,已经给过度迷信无糖概念的人提了醒。
食糖不仅是食品的调味品,给人们带来愉悦美妙的口感,它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是人体5大营养素之一。人们食用糖后,经过消化,分解为单糖(葡萄糖和果糖)被人体吸收利用,产生热能,维持生理机能,恢复体力,缓解疲劳,其分解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极易排出体外,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2]。因此,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适量吃糖有益健康,关键不能过量。世卫组织对吃糖的适量标准是:成年非体力劳动者 45 g/d。这是由食糖本身的生理功能和医药价值所决定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朱毅指出,代糖服用过多会扰乱肠道菌群,不仅影响代谢,还能够触发神经反应调节,让大脑以为吃的是真正的糖,从而发生错误的指令,长此以往,胰岛素会失衡,人反而会变胖[3]。发表在《细胞代谢》杂志上的研究表明,人工甜味剂会模仿大脑的饥饿状态,导致一些生物吃更多的食物来寻求能量[4]。
食糖是人体最经济、最安全、最有效的能量来源之一,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还促进蛋白质的合成[5]。大脑长期缺糖,会使记忆力减退,严重的会导致老年痴呆。如果出现低血糖头晕恶心,喝些糖水就能马上缓解症状。
糖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工上,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6]。糖在人体内所起的保健作用不能忽略:一是糖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身体缺糖会损害肝脏;二是糖具抗氧化作用,如红糖富含天然抗氧化物,即多酚化合物,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三是糖具医药价值,据《本草纲目》和民间经验证实:糖具有解酒和解毒作用[7]。糖能有效治疗人体脱水,对腹泻引起的严重脱水,只要吃点糖,这就是最简单易行的抢救方法。糖还是一种防腐剂,对治疗烧伤、枪伤等伤口有很好的功效,有助伤口愈合,使皮肤恢复光滑。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出版了《人类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研究报告表明:食糖既不是导致龋齿的祸根,也不是使人肥胖的根本原因,更不会造成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吃糖不会造成微量元素缺乏,而且在食品中添加糖,能明显增强人体对铁和钙的吸收,所以,适量吃糖能减少贫血症[8]。以糖为原料投入商业化生产的医药保健品主要有人造血浆、甘露醇、硫糖铝、乳果糖、低聚果糖等。
呼吁国家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特定区域、特定人群实施“减糖”计划,力争做到“科学认识食糖、合理消费食糖、谨慎对待代糖”。
提请相关部门尽快组织一批医学、营养学等专家学者,深入研究合成甜味剂特别是多种甜味剂复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拒绝盲目推广未经临床试验和科学评估的无糖、代糖产品,完善食品监管体系,科学普及代糖甜味剂知识。
在媒体发达、信息海量的当代社会,主流媒体有责任为大众“领航”,也要有传播科学、去伪存真,帮助老百姓看清真相的担当。主流媒体的社会公信力和传播力,对开展食糖知识科普内容宣传会有事倍功半的效果。中国糖业协会将在食糖科普文章发表、食糖科普讲座、糖料基地采风、糖业助力乡村振兴专题报道等与主流媒体积极合作。
中国糖业协会网站、微信公众号已开《食糖与健康》专栏,内容包含食糖科普、糖的故事、中国糖史3个板块,计划从科普、人文、历史3个层面进行系统的宣传。《中国糖业》也计划于改版后推出食糖与健康专栏。拍摄和投放大众喜闻乐见的原创视频到抖音、小红书、B站等视频平台,讲述食糖历史文化小故事,科普食糖纯天然的甜味属性,打消大众对食糖的误解,树立对食糖的正确认知。
舆论对于食糖的认识,多年来形成了“一边倒”的态势,要改变这种状况也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全行业团结一致,做好开展一场长期论战和相关科学食糖研究工作。全行业要充分认识到当前食糖消费乱象对行业发展、对企业生存带来的威胁,没有科学的消费观念,就没有健康的消费市场,必然没有行业生存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