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颖
(沈阳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习近平指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1],在实践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2]。然而,在实际的青少年德育培养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方式不够灵活,没有做到分层次、分阶段培育。如此一来,学生囫囵吞枣式地接受教育,就会出现各阶段教育内容重复、教育方式单一,甚至还存在理论认知倒挂等问题。这些都表明,大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应是一个以层次化为基础,各个阶段有效衔接、共同配合的过程。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一切教育活动都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最终目的[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需要遵循一种教育矛盾,即“由于教育者所拥有的价值观念与受教育者价值观念存在着‘位差’,才使得价值观念教育与引导成为可能”[4]。既然师生之间的价值认知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那么这种随之而来的“位差”自然也是动态的。价值认知矛盾的不断变化发展,为提高培育的实效性注入了新的动力;同时,科学合理地对培育层次进行规划,又有可能帮助矛盾更好更快的解决。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清晰的表述:“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兼顾不同的主体,设置了与之对应的具体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制定国家政策的基本遵循,是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体现了全方位的协调发展,从整体上引领着其他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广大人民朴素的心愿和美好的憧憬,既是国家层面价值观引领下的具体呈现,也为公民表达权利、实现福祉提供了制度保障;“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是个人应当自觉遵守的道德规范,也是衡量个人道德行为的评价依据。
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践行,体现在不同的受教育者身上会存在一些差异,他们对每一种核心价值的领悟自然也会有所不同。如“富强”这一核心价值,它就存在经济强大、综合国力强盛、国强民富等不同层次的理解;如“自由”这一核心价值,它就存在绝对自由与相对自由的认知。对每一个核心价值的认知与践行,都需要对其层次性进行区分,这既为每一种核心价值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能反映每一个个体因其年龄、学识、经历不同而产生的核心价值认知上的差异性,这就更好地体现了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
受教育者价值观的形成与完善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小学时期,人处于价值感性认知阶段。在这一时期,受教育者的思维是浅层而具象的,更易于接受直观具体的事件,价值认知以感悟和体验为主。他们更愿意在现实生活情境去感知和领悟,从而使自己的好奇心得到满足,这是行为养成的黄金时期。中学时期,人开始尝试着对自己已有的价值观进行辨析,受教育者的感性认知渐渐向理性认知转变。随着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受教育者不再满足于“是什么”,更希望分析“为什么”,进而判断“怎么做”。他们已经开始明白个人的价值选择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已经开始认可个体的社会性。这一时期应将培养受教育者的价值辨析能力作为主要任务,为树立正确的三观做准备。大学时期,人处于价值认同阶段。这一时期,受教育者的认知更趋于理性,在内化于心的基础上外化于行。他们已不仅局限于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而是能够理性地认同个人之于国家的责任与担当,渴望参与到践行个人使命的实践中去,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得到他人与社会的认可。意识形态教育是这一时期的首要任务。
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的科学性,最好做到分层次培育。习近平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6]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层次化提出了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科学化的根本遵循。“严私德”着力从个体层面进行道德培养,强调个体的道德自律和道德规范养成,自发地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一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应采取“德育教化”的方式。德育教化并不等于德育灌输,而是通过情境法让受教育者在具体的道德情境中亲身体验,进而强化受教育者的价值认知。“守公德”着力从社会层面进行道德培养,每个社会成员都是社会的一分子,在社会生活中要遵守公共秩序,根据社会的道德要求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为“德性行为”由自发向自觉的过渡奠定基础。“明大德”着力从国家层面进行道德培养,是在个体与社会层面基础上更加抽象的意识形态的建构。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旨在引领受教育者形成“本我”向“超我”的转化,从蒙昧的道德形态升华,提炼为家国大义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
私德、公德、大德的分层并不是一种静态的划分,而是从具体行为到抽象理念,从内化于心到外化于行的一种动态平衡。“严私德”使个体实现自我道德的完善,这一完善必然要通过“守公德”的实践显现出来,同时也为“明大德”的抽象理念变成现实提供了路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严私德、守公德、明大德”是一个贯通的整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成三个层面,虽然实践主体不同,但彼此之间又相互贯通、相互联系。核心价值观关注个体道德的养成与提升,承认不同个体对具体核心价值的认知具有差异性和层次性,但更要求将个体的道德认知提升为国家及社会层面所关注的道德理念。首先遵循个人基本道德,逐步完善到社会道德责任,最终提升为国家道德担当,形成从私德到公德再到大德的一体,达成从小我到大我的贯通,从“个性发展”到“共性培育”融合,最终塑造超越个人理性、追求公共精神的合格公民。这是一个从层次化到一体化的认知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诉求。
现代教育是由大中小学几个基本学段构成,这几个阶段彼此关联紧密,应呈现纵向衔接、横向一致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清晰明确的方向,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然而,最终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阶段性目标的完成,阶段性的目标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应该是上下衔接、层层递进的。在此目标体系设立的基础上,要考虑不同学段受教育者的主体差异。对标各学段的目标,教育内容也应具有连贯性、差异性、递进性和非重复性,最后形成一套完整的内容体系,从而避免培育内容的“一刀切”和“各自为政”。
思政课应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各学段思政课应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因此,青少年各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宗旨也应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就成为了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决定了二者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及“立德树人”方面有着根本的一致性。学校可以针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发展阶段的受教育者,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次化的培育,形成环环相扣、层层相连、段段提升、不交叉、不重复的整体,实现阶段性、连续性与整体性的统一,从而推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进行层次化培育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既要从不同学段进行理论认知培育,又要将各个核心价值间的理论关联阐释清晰,用通俗的语言拉近理论与现实的距离,提升理论的亲和力,对已有的理论体系继续丰富和完善。一方面,在各学段都要进行相应程度的理论概括与学习,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基础,这是对这一理论体系的不断传承;另一方面,在各学段要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既是筑牢理论基础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理论继续升华的必经之路。通过不同层次的理论学习—传承—实践—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在其最终目标的指引下,结合国家的发展状况,结合青少年成长规律,设计一系列分学段的具体目标,对处于不同学段的受教育者的行为进行指导和规范。小学生是以直观感知的行为与自身利害关系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该学段价值观的培育目标应当聚焦于认知。识记是前提,良好的道德行为是关键,养成习惯是根本,在孩子的心灵沃土播下种子,才能慢慢发芽。中学生从感性认知向理性认知发展,但经常会出现价值认知的矛盾,这一阶段的培育目标应以学习先进文化知识为基础,以整体社会风尚为引领,全面认知社会。与此同时,也要引导他们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理性认知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但并未完全成熟,价值认知容易产生波动,尤其极易受多元价值观的影响。所以,这一阶段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以理性的价值判断来坚定其价值追求。
依据层次化的目标,既要丰富和扩充各学段的培育内容,也要有所区分,实现培育内容的层次化。小学阶段要养成正确的道德行为习惯,身体力行,讲文明、懂礼貌,爱家人、爱祖国,勤劳勇敢、诚实友善等;中学阶段要在养成基本道德习惯的基础上,解释为什么要如此做,使道德行为向理论认知过渡,明确规则意识、集体意识,树立公平正义观念;大学阶段要关注学生的意识形态,了解其思想动向,尤其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明确责任担当,培养家国情怀;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把个人理想与社会发展结合,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实现个人价值,挑起历史的重担。不同学段培育内容的层次化,不能简单地割裂各个学段的教育内容,也不是各自为政,而是紧密衔接、循序渐进,最终形成一个完善的内容整体,提高培育的实效性。
小学阶段,要把教育内容放到现实情境中去感知,设计生动的生活案例,利用榜样力量教化、反面教材警醒,让受教育者知晓是否应该这样做,即“知其然”;同时要利用多种载体,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寓教于乐,让受教育者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实现自我觉醒和人格完善。中学阶段要利用好“社会”这本鲜活的教科书,敢于让受教育者进行价值观的比较与辨析,懂得在比较与辨析的同时进行自我反思;同时,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使其形成公民意识,自觉地将自我发展与社会进步相联系,让受教育者明白为什么该做、为什么不该做,即“知其所以然”。大学阶段要把握好“课堂”这一关键载体,尤其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引导作用,多利用讲授、讨论、小组探究等教学方法,通过讲授进行意识形态理论传授,通过讨论与小组探究,让学生有充分的空间进行价值思考,充分利用“三微一端”进行立体化的培育;同时,要让学生走出去,通过社会实践将价值认知外化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