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珊
(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北京 100075)
“老师,老师,小徐刚刚又在厕所推了我一下。”
“老师,老师,小徐还故意把水弄到我身上。”
“他还站在门口,拦住路,不让我们出去。”
……
一到课间,班里的男孩子们常常像小鸟一样在我耳边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而被他们打报告的分子就是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小徐。故事发生的地点,常常是男卫生间。一到课间,“厕所战争”就爆发了,小徐不仅是“战争”的挑起者,还常常是“战争”的胜利者,因而就成了被报告的对象。为此,我跟小徐的家长聊过几次,家长也认可孩子有些淘气,但又有些无计可施,同时他们也表示,每次小徐犯了错误,他们都是以说教为主,不会有其他的惩罚措施,久而久之导致说教越来越不管用。我只好明令禁止小徐不能在人多的时候去上卫生间,如果想去要和老师请假,得到允许后再去。可是这样的警告对他来说似乎是隔靴搔痒,只要我稍微不注意,他就依旧我行我素,溜进卫生间,玩上一个课间,有时和同学玩得高兴,但更多的时候却以告状结束。
一天课间,一位学生急火火地从卫生间跑回来对我说:“老师,老师,小徐把卫生间的门弄掉了。”我一听,赶忙冲进去,万幸,没有孩子受伤。但卫生间三个隔间中的一个门已经掉了下来,斜靠在门框上,里面的男孩子们各个面面相觑,谁也不说话,一向热闹的卫生间里出奇地安静。一见我来了,男生们便开始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再三确认下,我终于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小徐把小宋拉进卫生间的隔间里说话(小宋是班里一个较为特殊的孩子,由于和同学存在一些差异,大多数同学不喜欢和他交往,但小徐很喜欢他),小戴也想进去找小宋说话(当时的我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么喜欢在卫生间里说话),可小徐不让,两人就一个往里推,一个往外推,争执之中门就这样被弄坏了,掉了下来。
事情很清楚,两个孩子都有错,可小戴承认错误的态度明显更快。我走进男卫生间看到倒在地上的门,其他同学七嘴八舌地向我报告着他们看到的事情经过时,小戴就已经发现自己犯了大错,吓得哭了起来。可小徐呢,却一脸无辜地看着我,当时他也一直在很大劲地推门,可他却在不停地辩解,说不是自己弄的,是因为小戴非要进来才给弄坏的。看着旁边泣不成声的小戴和理直气壮的小徐,我心中的怒火在不断地上升,小戴的泪水仿佛替他赢得了一些我的偏向,而小徐的态度却让我更为恼火。我压住怒火,让其他学生从卫生间里散开,赶紧回班上课。然后我把小徐和小戴带到旁边的空教室,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其间小徐还在不停地辩解,直到我告诉他门是向内开的,他向外推是导致门损坏的主要原因,他才不情愿地承认了错误。
随后,我带他们到总务处,询问应如何赔偿坏掉的门。总务处的老师告知学校没有合适的铰链,需要家长买来。于是,我分别联系了两个孩子的爸爸,他们是邻居,小戴的父亲工作很忙,两人达成共识后,由小徐的父亲买来铰链,送到学校。
下午,学校派工友来看被损坏的门,发现并不是铰链的问题,于是就给修理好了。课间,小朋友们告诉我男卫生间的门已经修好了,我第一时间打通小徐父亲的电话,告诉他门已修好,不用过来了,但回家后还是要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小徐的父亲满口答应。
虽然未伤到人,门也很快又安装好了,但能把卫生间的门弄掉下来,在小学生里也算犯了大错误。原以为我严厉的批评教育加上家长的安全教育,能够让小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最起码在最近几天里会稍微“收敛”一些自己的行为,然而,事情并不是这样的……
第二天,由于要上一次展示课,我带班里孩子来到了校图书馆。这是他们第一次到图书馆,大家都觉得新奇,带着好奇的眼光打量着图书馆的一切。正当我给学生们安排座位时,一位学生大喊起来:“老师,小徐把小宋的鼻子打流血了!”只见小宋的手捂着鼻子,鲜血还顺着手指缝往下滴,再看地上,也有了一小摊血迹。我赶忙从图书管理员那里借来一些纸巾,帮小宋简单处理后让学生带他去医务室,我则留下来询问这起冲突发生的缘由。
又是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或者说打着报告,又是小徐一脸委屈地站在一旁被报告着,这一幕让我熟悉不已。听了几个学生的描述,我大概了解了整个事件的缘由:图书馆门口有一个检测的设备,地上有一块凸起的灰色部位。小宋出于好奇想站上去一下,可小徐就是不让,其实小徐并不是班干部,而且小宋站上去也不会毁坏设备,但小徐就是不让小宋站上去,结果一拉一拽,误伤了小宋的鼻子。
昨天斜倚在门框上的门还没在脑海中散去,今天地上的鲜血更是刺激了我的怒火。但我不是一个“大喊大叫”型的老师,而且班里其他学生还在等我安排座位,准备明天的展示课。因此,我让小徐自己等在旁边先反思一下。忙完后,我终于有时间静下来和小徐好好聊一聊,可谁知,他开口的第一句话依旧是:“小宋他……”他又把责任推给同学。他反复和我说是小宋先要站上去,他怕小宋把设备踩坏才要制止他,然而小宋不听劝告,一意孤行,且还有推搡他的行为,所以一拉一拽之间,才弄伤了小宋的鼻子。无奈,我又是一番苦口婆心地说教,才让小徐认识到自己行为中的错误。
由于小徐接二连三地出现问题行为,我觉得有必要和家长好好谈一谈,于是拨通了小徐父亲的电话,请他来一趟学校,但他以工作忙为由拒绝了,说让孩子姥姥放学时找我。放学时,小徐的姥姥来了,先是斥责了孩子一番,接着把话头一转,对我说其实小徐也经常在男厕所里受欺负,只是他们没有说罢了。昨天小徐爸爸已经请了假,却接到了我的电话,告知不用过去了,用小徐爸爸的原话说就是“老师不让我过去”。
我一听,原来家长是带着怒气来的呢!看来是对我工作不满意,所以才三番五次沟通也没有实效,最终导致小徐一连两天出现问题行为,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我立刻给孩子姥姥解释了昨天事情的前因后果,送走孩子姥姥后,我又给小徐的爸爸妈妈分别打了电话。原来是他们认为课间让孩子去卫生间请假的事让孩子丢了面子,结下了心结,而昨天小徐爸爸请了假想过来和我谈谈孩子的情况,却被告知不用过来了,让家长以为我不想沟通,这样心结就更深了。我解释说,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小徐,也是为了更多的孩子。这样做就是为了防止类似昨天和今天这样的事情发生,如果当初家校配合得好,能够将孩子随意和同学打闹的坏习惯改正过来,这两天的事件也就不会发生了。
家长的心结解开了,后续家校工作的开展也就顺畅了一些,然而小徐的问题行为还在不停地出现,“厕所战争”也在不断地上演着。小徐,成了全班最令我头疼的孩子,每每听到他又出现了什么问题,我往往是一个头两个大,小徐对我的批评管教也甚是不喜欢,我想我们的关系应该就是那种“相看两生厌”吧。然而,疫情期间的点滴小事,却又让我重新认识到了小徐对我的态度,从而让我开始静下心来反思我对他的态度。
记得那天学校网课平台第一次播放我录制的微课,我特意去看留言板,想看看许久未见的孩子们会有怎样的回复。没想到,小徐居然是第一个在下面留言的,他这样写道:“是丁老师!真好!”虽然只有短短的几个字,却让我感受到了小徐当时在微课里认出我声音时的高兴与欣喜。他居然按时听课了?听到了我的声音这么高兴?这令我很是意外。在我心目中一向是个“问题分子”的小徐,摇身一变成了按时上课、积极与老师互动的乖孩子。
更令我惊讶的是,过了几天,我们召开了一次网络班会,目的是了解孩子们居家学习的情况和感受。我与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聊到了线上的课程,我问:“大家都喜欢什么课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数学”“科学小实验”“体育课”“英语故事”……唯独没有语文课。可能因为语文都是练字和阅读推荐,相比其他课程有些枯燥吧,其实我心里还是有些失落和遗憾。正当我这样想着,小徐在屏幕那头,笑盈盈地说:“我最喜欢丁老师的课了。”此话一出,又着实让我心里一惊,没想到缓解了我的尴尬的居然是一向最让我头疼的小徐。看着他的笑脸,我突然发现小徐今天格外可爱,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以前曾经忽略掉的一些画面:他把自己午餐时最爱的水果拿来与我分享;他在值日时毫不吝惜自己的力气,擦地擦到满头大汗;他在运动会上拼尽全力为班级获得奖牌……
班会很快结束了,小徐的笑脸却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这次特殊的班会,他表现十分积极,与老师、同学沟通都十分融洽,丝毫没有以往的“问题行为”。小徐也是一个很可爱的孩子呢!他也很喜欢我呢!我第一次有了这样的想法和感受。可为什么之前我都忽视了这些呢?为什么一想到他就全都是他犯错的情景,甚至片面地将我们的关系定义为“相看两生厌”呢?到底是什么让我忽视了他的优秀呢?我陷入了沉思,不断回忆着与小徐相处的点滴小事,我想,问题的答案可能还是要回到源头说起,脑海中他的笑脸让我回想起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情景。
2018年秋天,新的学期又开始了。工作第四年的我,告别了从一年级带到三年级的班级,重新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这是我工作后第一次接手新班,家长会信服我这样一个刚刚工作的年轻老师吗?这个班会像我之前的班级一样有规矩吗?会不会有很棘手的“特殊分子”呢?一系列问题让我心中难免有些忐忑不安。
返校当天,师生第一次见面,一张张稚嫩的小脸看着我,安安静静地听我讲话。可能因为第一次见班主任,大家略显拘谨,都很乖巧。很快,到了发新书的时间,随着几声“报告”,几名六年级的学生把新书送了进来。我赶紧组织发书,拿到新书,学生们都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新书很多,陆续又来了几名学生,“报告!”“报告!”“报告!”……几声连续的报告声激起了班内一名学生的好奇,只要六年级学生的话音刚落,班内便立刻应声响起一声“报告”。我循声看去,原来是坐在第一桌的一个小男生,正笑嘻嘻地模仿着六年级的学生。虽然是三年级开学的第一天,但经过一、二年级两年的学校学习,学生应该都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在课堂中随意说话是最起码的要求。我坐在前面,仔细观察起他来,他没有发现我在看他,还自顾自地沉浸在模仿他人说话的快乐中,开心得不得了。他个子并不矮,可是却坐在了第一位。由于我对孩子们还不太了解,返校当天并没有重新安排座位,他们就是按照二年级时的座位坐的。个子不矮,却出现在了第一排,教师的直觉告诉我,他一定是个“特殊分子”。这就是我对小徐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
我向他招了招手,他立刻闭上了嘴巴,收敛起笑容,仿佛认识到自己犯错了,慢吞吞地走了过来。我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他说“小徐”。我又问:“你为什么学他们呢?”他低头不语。在我的再三追问下,他才承认,只是觉得有点好玩。“好玩?”我一听,顿时就火冒三丈。六年级的学生抱着那么沉的书,从礼堂一路走到教学楼,又爬了三层楼才送到我们教室,而且那么有礼貌地喊了报告才进,他居然觉得别人的喊声好玩。这孩子太不懂事,太淘气了。这就是小徐给我留下的第二印象。
可以说,开学当天小徐是全班学生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孩子。在接下来一年多的相处里,我对小徐的印象在此基础上不断地累积,一次又一次的犯错之后,“特殊分子”“不懂事”“淘气”这些标签一个个被我亲手贴在了他的身上。我从内心就认定他是一个调皮捣蛋、惹事不断的特殊分子,而他的那些行为自然而然地被我归在了问题行为之中。小徐就像是一个“定时炸弹”,只要他一犯错随时就能“爆炸”。
如果有人问我班级中我最喜欢的学生是谁,我可能一时间答不上来;然而,要问我最不喜欢的学生是谁,我脑海中浮现的一定是小徐的身影。由于他的问题行为,我对他不怎么喜欢,虽然嘴上不说,但扪心自问我内心多少是有这样的想法的。虽然从学生时代的学习教育开始,我就一直知道“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些教育观念,参加工作后也一直努力想要让这些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教育智慧在自己的教育行为中生根发芽,然而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知行分离的现象。现在细细想来,其实就是教师的儿童观不够稳定,或者说教师的儿童观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没有真正内化为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特别是不能用已经掌握的儿童观去指导自己的实践。[1]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之间存在很大的相关和一致性,因为观念是行为的内在依据,行为是观念、认识的外部表现。[2]正是由于内心这种带有些许偏见的观念,才使我的教育行为出现了偏差。我对待小徐过于以偏概全,目之所及所谓的标签让我忽视了他的优秀。
而我对小徐的态度,又直接影响了同学们对他的态度。其实班内也不乏其他调皮的男孩子,可同学们似乎总喜欢告小徐的状,一点点问题都会跑来向我反映,没有丝毫的包容与理解。我想也许就是因为我对他这种不喜欢的态度被其他学生察觉到了,同学们不仅开始慢慢疏远他,而且认为当他们发现小徐有一些不当的行为时报告给我便是做了一件好事,便能获得老师的关注,成为与小徐不一样的好孩子。
我的固有印象和同学们的疏远,导致了小徐无法获得应有的关注。因此,他只能通过淘气、犯错,通过同学告状、老师批评来让大家真正“看到”他。正如阿德勒心理学中提到的,我正在通过训斥这种行为给予小徐关注,而小徐想要继续获得关注只能持续不断地出现问题行为。久而久之,小徐的问题行为就成了他想要引起老师关注、想要获得友谊的一件“外衣”。
想到这儿,我突然意识到另一个问题:我眼中所谓的“问题行为”真的是问题吗?小徐的打打闹闹和其他男孩子的淘气有什么不同吗?难道只因为次数多了一些就成为“问题行为”了?记得每当小徐出现问题行为时,我总是气呼呼地质问他:“你到底为什么这么做呢?”他常常一脸无辜地对我说:“我就是想和他玩玩。”
一开始,我总认为这只是他推脱责任的一种借口,然而,现在细细想来,也许在他的认知里,这样的行为就是玩,而在我的认知里,这样的行为就是问题。因为刚刚参加工作几年的我,追求的是稳定的班级氛围,一切皆在掌握之中,让我有一种安全感。调皮的学生往往精力过剩,他们需要以一定的方式发泄出来。[3]然而,我却没能为小徐找到发泄的机会,使得小徐成为班级内的不稳定因素。一旦班内出现跳脱框架之外的不稳定因素,便会打破我的安全感,因而使我认为此时班内出现了问题,而问题便是那使得班内氛围不再稳定的行为。
原来,问题行为的根源不在于小徐的行为,而在于我是怎样看待他的行为,又赋予了这些行为怎样的意义。我想,如果我能够早一点站在理解小徐的角度看待他的行为,这些行为其实就是一个渴望得到朋友的孩子做出的想要得到他人关注的行为,哪里是什么问题行为呢?
当然,除了我和班里的同学,我想小徐的家长对小徐的行为缺乏一种正确的引导,也是导致他优秀的一面被埋没的重要原因。比如,小徐遇到问题很容易推卸责任,特别不愿意承认错误,总把自己立于一个受害者的位置,我就从中隐约看到了他家长的影子。可以说,小徐的家庭就是一个比较敏感的家庭,尤其是当面对一些问题时,首选是逃避,而不是解决。长期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中,导致小徐在犯错时也会选择趋利避害。
然而,由于缺乏教育经验,我只把目光投注于小徐身上,反复与家长沟通,不仅没能起到合力,反而让家长因为常常被“请”到学校或者与老师联系,而对我的教育行为产生了极其特殊的敏感性。这种敏感导致当我采取一些措施时,家长常常不能理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家校无法真正形成合力。这也就是为什么反复沟通之下,小徐却丝毫没有改变,甚至接二连三出现问题的根源。
望子成龙之心每个家庭都有,小徐的父母也不例外,他们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希望孩子能够优秀,获得老师和同学的认可,这些在一次次的沟通之中我能够感受到。然而,每次沟通的结果是家长都没能感受到老师对自己教育的认可,让原本就比较敏感的小徐父母心中很不是滋味,自然而然不愿配合我的工作。
我想,接下来在与小徐父母的沟通过程中,我要改变自己以往一味告状的做法,从自身做起,先不让小徐成为一名“被报告分子”。同时,要更多地、适时地与小徐父母进行沟通,不要总在小徐犯错时才以一个教育者的身份出现,而是要在生活中,以一个朋友、合作伙伴的身份多与家长进行有效的联系,多汇报孩子的进步与成长,同时将如何配合学校教育、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方法潜移默化地与之进行沟通和交流,逐渐消除家长心中的抵触情绪,让家校真正携起手来。
其实,学生特别喜欢待在卫生间这种现象在学校教育中十分普遍,不仅是调皮的男孩子,一些女孩子也喜欢在卫生间说悄悄话。而且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这种现象愈为普遍。学生为什么喜欢待在卫生间呢?我想要从学校所营造出来的文化谈起。
学校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是学校中形成的特殊文化,体现的是社会背景下以学校为地理环境圈,由全体师生在学校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及其规章制度、行为方式、物质设施等的一种整合和结晶,其本质意义在于影响和制约学校内人的发展,其最高价值在于促进学校内人的发展。
从其本质可以看出,学校通过一系列的行为准则、规章制度来影响和制约学生的行为,使其朝更好的方向发展。然而,学生常常不愿接受这种束缚,时刻想要冲破这些准则和规章制度。可是学校老师众多,而且就目前学校的建设来看,一般都在校园内安装有摄像头。哪里才能摆脱监管呢?私密性较好的卫生间就成了学生的首选。
另外,卫生间较班级来说更为开放,整个楼层的人来来往往,进进出出,能够接触到更多新朋友。对于小徐而言,待在教室里却感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感受不到集体的温暖,反而所有人的眼睛都时时刻刻监督着他,就等待着一旦发现他的问题行为,便去批评或者报告。我想任谁都想逃离这里吧,哪怕只有短短的十分钟。卫生间私密的环境使小徐逃离了老师的监督和管理,开放的空间又可以让他说想说的话,做想做的事,因此,厕所便成了小徐的一片自由天地,也成了他持续不断引起他人关注的“战场”。
如上文所述,教师观念是教师行为的先导。Pajares 指出:教师的教育观念影响教师的认知加工过程,比教师的知识更能影响其教学计划、教学决策和课堂实践。[4]当我不断更新自己的认识,突然发现我对小徐有了很大的改观,心中不免也多了一些愧疚之情,之前的忽视、偏见让我差点失去了一个如此喜爱我的好孩子。特殊时期,我们虽然不能见面,但通过网络我一样可以给予小徐关心和关注。
如今,在网络上,我经常和小徐沟通,有时他会问我一些课上不懂的问题,有时他作业写得好我会在评论处写上几句文字作为鼓励。记得那天,他第一次主动私信问我问题,虽然是一个很简单的字,但看得出来他在很认真地思考。解释清楚问题之后,我对他说:“你最近很有进步,要加油哦!”小徐高兴地说:“谢谢丁老师的鼓励,我会继续加油的!”听着他稚嫩的声音,我能感受到他此时此刻的开心,我的心也感觉暖暖的,我和小徐心与心的距离仿佛又近了一些。
慢慢地,小徐完成作业的质量提高了,不仅是语文学科,数学、英语也常常能在表扬名单中看到他的名字;答疑时他与老师的互动也增多了,小组交流中也更加积极了。原来,小徐也可以做得这样好,我想他的优秀正在慢慢被大家发现。
当我自己写下这段故事时,仿佛经历了一趟心灵的旅行,不仅发现了一处新的风景,而且内心深处的某一块地方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就像从讲台上走了下来一样,走到了小徐身边,走进了小徐的内心。
以往,我总希望他能听我的,现在我更愿意多听听他,多看看他,多发现他,用我的心去感受他那金子般闪闪发光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