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芳
(安徽工程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全民健身计划 2016—2020》不仅提出弘扬体育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任务,还指出要发挥体育文化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和作用[1].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个体身心健康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体育文化熏陶对培育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公平正义等良好的社会风尚以及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针对青少年的体质下降及锻炼不足问题,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2].如何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同感?让更多的学生每天能够运动一小时是摆在我们体育工作者面前最棘手的问题.在大健康和大体育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被赋予新的使命.高校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以其特有的感染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成为校园文化的中坚力量,在文化育人及健康校园建设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高校体育如何以“健康中国”为契机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进行改革与适时调整,意义深远.
环顾世界,任何体育强国中的青少年都拥有自己生龙活虎、个性鲜明的体育文化.我国青少年体育文化的缺失,对中国体育和社会的影响深远[3].近年来学生体质下降的报道频见报端.体质主要取决于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营养及体育锻炼.现在学生的营养都很好,体育锻炼是非常缺乏的.在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方面,高校体育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努力着,但收效甚微.针对高校体育课开设情况、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情况及如何保障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问题,本课题组对安徽省的36所高校做了相关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一大二学生一周都有2学时的体育课,其中56%的高校开设36学时体育课,36%的高校开设32学时体育课,仅有8%的高校开设30学时体育课.96%的高校大三大四没有开设体育公共课,4%的高校大三开设体育公共课.大一大二学生体育锻炼的次数比大三大四学生要多很多.大一大二学生的体育锻炼主要集中在一周锻炼3次以上和一周锻炼3次这两个区间,分别占39%和43%,而大三大四的学生在这两个区间的比较少,仅占9%和12%;大三大四学生锻炼主要集中在一周锻炼1-2次和基本不参加体育锻炼这两个区间,多达46%和33%,而大一大二只占16%和2%.上述的调查结果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的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的目标还是有很大差距的.造成大一大二和大三大四学生体育锻炼频数相差甚远的主要原因是大一大二有体育课的成绩考核,很多高校有诸如12 min跑或者2000 m距离不等的长跑项目的考核要求.其二有的高校将步道乐跑APP上锻炼的次数或者千米数计入到体育课程的评分中,比如北京大学就规定未完成规定里程的同学,本学期体育课不及格(59分).其三为了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有的高校对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可以在体育课考核上酌情加分.大一大二有体育课程考试也有硬性的跑步要求,而大三大四的同学没有体育课基本属于自主锻炼的阶段.如果没有体育课和体育考试了,学生就不锻炼了,那么学生对体育就不是真爱.最新的国民体质监测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大学生体质明显下降,说明课业负担减轻后学生并没有选择参与体育锻炼.这是观念作祟,反映的就是体育文化的薄弱[4].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说:“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我的身体素质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这是我后来在领导科研团队在艰苦的条件下,进行连续的高强度大负荷工作时的重要保障”[5].而北京大学的体育社团协会开展得非常好,比如北大山鹰社在全国都是赫赫有名的.为什么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这样的百年名校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很优秀,而且体育锻炼也能开展得红红火火.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有独特的体育文化育人理念,无时无刻都闪烁着文化的光芒.当下高校体育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体育文化的引领和支撑,没有鲜明的体育文化育人理念,缺乏体育文化的生存土壤.大学生是高校体育文化的主体,是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承担着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体育文化的任务.当下大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由政府、学校和教师规划好的自上而下的外生型文化形态,导致现在的体育文化不能很好地契合大学生的体育文化需求,出现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知道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好却不能主动参加锻炼的尴尬局面.对关乎自身健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体育锻炼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出现不考不练,不强制不锻炼的畸形发展状况.
阻力主要来自于学校和体育教师两个层面.其一高校体育比较突出的就是安全问题和场地欠缺问题.安全问题一直是学校体育的一把利刃.出于安全问题的考虑,不少学校取消了一些危险系数较高的体育项目.体育锻炼如果没有一定的量和强度,如何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学校体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体育场地设施距离国家要求的生均室外场地4.7 m2,室内场地0.3 m2的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其二目前的职称评聘制度及高校绩效改革都比较偏重科研,对科研工作提出了非常具体的量化标准,而对体育教学工作而言,一周十几个学时的体育课还是很容易完成的,只要不出教学事故,基本是干好干坏差别不大,但科研工作差别很大.所以体育教师在权衡利弊后还是觉得科研工作的性价比更高,那么自然而然地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在科研方面,对教学工作热情减退,进而产生职业倦怠.
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客观需要,也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体育通过有形的身体健康规训、运动技能习得及无形的心理健康促进、意志品德培养,长此以往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体育文化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文化张力.它可以使身在其中的人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它不受人种、地域、国籍的界限,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引领着人们不断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周围的环境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要想使大学生具有持续锻炼的内生动力,就必须让他们热爱体育运动,只有热爱才会有持续的动力.只有坚持不懈地培育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充分利用现有的多样化的传播媒介从思想和舆论多方面引导大学生,用体育标兵等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大学生.在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中,基于对高科技带来的个体被动体力缺失而产生体育锻炼需求的理性认识和在体育锻炼中获得的积极的情感体验的感性认识,在理性和感性双重驱动的作用下,大学生很容易产生体育锻炼的行为结果,进而养成体育锻炼习惯.
健康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追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引导形成自主自律、符合自身特点的健康生活方式[6].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应以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标,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健康中国蓄力.我国大学生体质依然呈下降趋势,生活方式不健康成主因.与此同时,身体形态也在发生变化,尤其是肥胖率持续上升,每5年提高2%到3%[7].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学生不喜好运动,体育参与意识薄弱.而体育是少数体育精英的舞台这类僵化的惯性思维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体育参与积极性.网络虚拟世界对大学生的诱惑,更是让大学生养成了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体育锻炼对个体身心健康的好处已是不争的事实.高校体育要以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己任,努力创建人人参与、人人健康的体育文化氛围,让体育锻炼成为一种时尚和常态.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要正确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以参与体育锻炼,拥有健康身心为荣的个人发展理念,培养体育文化认同感.体育活动的开展要遵循“贴近实际、贴近大学生的生活”的原则,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多样化体育需求,开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学校体育不仅要努力提高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还要在培养学生品德方面发挥自身优势.高校体育文化环境处于高等教育的特定范畴中,具有不可争辩的育人本质[8].体育在培养学生的德行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无可比拟的效果.体育是最真实的人生和职场模拟体验环境,通过体育教育引导和运动实践体验为学生提供德育教育的真实情境,寓教于乐.在体育运动中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不是简单枯燥的理论说教,而是将良好的意志品质融合在运动实践中,在坚持不懈的锻炼中收获快乐,提升自我超越自我.比如在篮球、排球、足球等团体运动项目中,每一个战术的执行都需要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感受到集体主义荣誉感,这些都是集体项目的魅力.再比如跳高需要经历一次次的失败,不断地挑战新的高度,直至最后跳不过为止.而轮滑运动只有在一次次的摔倒中坚强地站起来,才能不断地提高技术,获得成就感.学习太极拳、八段锦和舞龙舞狮项目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讲仁义、明礼仪、崇正义的中华传统美德.长此以往,这些美好品德都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会产生正迁移,逐步转化成积极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大学生绝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校园这个特殊的文化环境中,很多价值观、人生观正处于重要的成型期,多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抗挫折的能力,对缓解不良情绪及和谐校园建设也很有帮助.
2019年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情地夺走同胞生命的时候,我们感叹健康之重要,生命之脆弱和珍贵.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钟南山院士呼吁我们宅在家,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这是一种主动健康理念.中国古代养生文化中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神医华佗在《五禽戏》中也提倡用体育锻炼来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科技飞速进步导致主动体力活动缺乏,慢性病增加并且呈年轻化的增长,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加强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和平时期也要有忧患意识,传承主动健康理念是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实现共同健康的重要措施.生命不息,运动不止.时下流行的运动是良医,体医结合模式都是主动健康理念的具体体现.
体育在服务于人们生活的各种需要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实现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9].高校体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连接中小学体育与全民健身的关键一环,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吃喝拉撒的生活需求满足后,会更加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和生命状态,追求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当下大学生主动锻炼的意识还非常薄弱,对体育文化的认同度也不高.一提到体育首先想到的就是苦、累、脏、晒,对体育文化在培养个体全面发展的突出效果认识不够,因而无法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更谈不上深层次的文化自觉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高校体育要在宣传上下功夫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和舆论氛围营造,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体育锻炼对身心发展及个体社会化的促进作用,尽早树立主动健康理念.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肩负着振兴中华的重任,不仅要有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胸襟,更要把增强个体身心健康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争取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不给父母和社会增添负担.基于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构建以人为本,人人参与,人人健康的贴近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体育文化,让体育锻炼像吃饭睡觉一样融入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大学生是高校体育文化的主体,在参与体育实践的过程中传承、丰富和创新体育文化,让体育文化在大学校园的肥沃土壤中充满活力.
以考促练是指在大学生还没有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情况下,发挥考试指挥棒的作用,将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与体育课挂钩,将体质测试成绩与学生的评奖评优关联起来.自2016年健康中国政策出台以后,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育参与积极性,切实保障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清华大学将学生体质测试中50 m跑、引体向上(男生)和仰卧起坐(女生)作为体育课身体素质的考核内容.笔者所在的安徽工程大学对体育课程课时、身体素质测试及评分系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体育课程课时方面由32学时增加到36学时;在身体素质方面将男生体质测试项目中普遍较弱的引体向上纳入到体育课身体素质板块,通过俯卧划船、屈臂弯举、俯身YW伸展、俯卧或仰卧两头起、俯卧撑、平板支撑等多种形式的辅助性练习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调查显示93%的学生认为引体向上成绩有明显提高.从近两年的体质测试数据也可以看出,男生引体向上平均增加3个.同时将步道乐跑APP中的课外体育锻炼折合成10分计入体育课程总分.调查结果显示:91%的同学认为步道乐跑APP对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有帮助,9%的同学认为步道乐跑APP对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没有帮助.这说明以考促练对学生的体育参与具有正向引导作用.
以赛促练是指通过举办多样化的趣味体育比赛,改变以往体育比赛只是少数体育精英的专利的现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体验比赛的过程和乐趣.清华大学在校园体育比赛方面很有特色,2015年举办国内首个校园迷你马拉松赛,随后各大高校纷纷借鉴,目前校园迷你马拉松已成为高校非常热门的体育锻炼项目之一.2019年可怕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导致全国所有学校无法正常开学.体育锻炼不能停,清华大学契合当前形势又出体育锻炼新招.在以往班级体育大联盟系列比赛中新增加了以班级为参赛单位的“云战疫”趣味挑战赛.设有基础打卡赛和达人挑战赛,只有完成了基础打卡赛的班级才能有资格参加达人挑战赛.这种团体赛事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同班同学相互监督,相互提醒,更便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本次比赛项目设置比较简单,主要包括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高抬腿4个项目,这些项目普及度非常高,基本人人都能完成,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以往参赛班级有300多个,参赛人数8000多人.通过比赛来调动大家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一方面增强了学生体质,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体验到体育比赛的乐趣,对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的形成也是大有裨益的.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体育教师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引路人和铺路石的作用.体育教师一定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体育教学过程中,热爱自己的教师职业,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文明举止为和谐校园做贡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内容[10].高校要根据本校实际完善校本健康教育体系,构建融合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体育社团、高水平运动队多位一体的健康教育模式.采用引进来和送出去的模式,将健康教育专家请到学校来开展讲座或者分批次将体育教师送到定点机构进行学习,把对全体体育教师进行健康教育培训的任务落实到位.因为这些健康知识与急救措施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与我们的体育锻炼也密不可分.体育教师要时时刻刻把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用心上好每一节课,掌握常见的运动损伤及意外伤害的急救措施,掌握运动中休克的紧急抢救措施,对体育教学中的意外事故能灵活应对,防患于未然.
体育教师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一面旗帜,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注重言传身教,内外兼修,争做“四有”好老师.内在指教师的师德和专业素养,以德施教,苦练基本功.体育教师在理论方面还是很薄弱的,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多参加培训和讲座,开拓自己的视野.外在指教师的个人气质及外在形象.体育教师给大众的刻板印象应该是矫健的,阳光而正能量的,一定要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信自强自律自省,管理好自己的身材,不能被“啤酒肚”和“小肚腩”破坏了自己的形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体育教师的文化课功底相对较弱,把很多的精力放在并不擅长的科研上面,无疑有些舍本逐末.教师的本质工作就是教书育人,体育教师应该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多下功夫,同时还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研学等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体育教学课,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需求,让体育教学更具活力.
基于我国生产力总体落后、发展极不平衡这一基本国情,邓小平同志提出用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体育锻炼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大力宣传体育锻炼中涌现出来的先进标兵和积极分子,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和引领作用,分层次分批次定目标,让一部分热爱体育有体育锻炼习惯的同学慢慢影响和带动身边的同学,逐步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在宣传方面也要与时俱进,可结合目前比较流行的公众号、小程序、微信群、校园局域网等做好宣传,在校园内营造全员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网络大数据时代的优势,结合时下流行的体育类锻炼APP的数据整合功能,在网络平台进行类似“体育达人”的评选活动,可操作性也很高.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及体质测试成绩,目前很多高校都有类似步道乐跑的APP用来监测学生的体质测试成绩及课外体育锻炼情况.体育学院或者公共体育部可设置针对个人的体育标兵或者体育积极分子奖项,可适当给予一定的物质及精神奖励.对课外体育锻炼超过一定次数或者一定千米数的同学进行奖励.奖励的金额可以少一点,奖励的频率可以高一点,比如一个月或者两个月通过校内的跑步APP评比一次.可以在校内跑步APP的主页面对这部分体育先进分子用滚动屏幕表扬,也可以张贴大幅海报通报表扬,逐步营造争先创优人人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文化氛围.还可以设置针对班级或者学院的体育团体奖项,增加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鼓励体育积极分子帮助那些体育困难户,带动更多的学生一起锻炼.其实很多时候不想锻炼是因为自身惰性,如果这时候有个小伙伴能够相约一起锻炼也是个不错的选择.21 d可以养成习惯,通过QQ群、微信群打卡帮扶行动鼓励更多的学生主动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完成每天自觉锻炼一小时的目标,分层次齐努力达到共同参与的目标,逐步养成体育锻炼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