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玉明,滕宇
(滁州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地域环境决定了生产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又决定了地域传统体育的开展方式、活动内容及运动形式.人们为适应当地生活环境、表达本地域的思想行为等价值观念而形成的,独特的地域性不仅影响了各传统体育文化特质与核心,同时也对其发展方向及运行轨迹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正是由于独特的地域性,地域传统体育传承受到严重的制约,地区的狭隘及理论缺陷也造成传统体育逐渐衰落.
地域传统体育种类繁多,别具特色,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当代竞技体育项目的强烈冲击和民众生活习俗、思想观念发生了改变,传统体育项目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变得越来越窄,或将面临消失和失传.在此困境下,将凤阳花鼓融入学校体育教学,是地域传统体育传承和发展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和途径之一.本文结合地域特色对凤阳花鼓融入学校体育教学的可行性进行探讨,以求拓宽学校体育教学领域和丰富教学内容,为教学和地域传统体育提供参考.
地域传统体育凤阳花鼓与地方体育教学.
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专家咨询法等方法进行可行性研究.
地域传统体育又称为民族体育,我国最早明确提出活动方式学科背景是在1997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批准,确定为一级学科体育学下属的4个二级学科之一,并形成以武术为主体,包括传统体育养生和民族民间体育在内的民族传统体育学科,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新修订的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将武术纳入民族体育之中.
2.1.1 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不平衡性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会受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非常之多,然而在此其中有很多体育项目是大同小异,其目的都是为了增进健康和增强体质.他们没有比较清楚的界限划分,同时加上历史、文化、风俗以及民族地域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地域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不平衡性.我国现在处于非常关键的时期,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必须解决当下地域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
2.1.2 传统体育和竞技体育的相互结合
我国的传统体育在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发展 ,正是由于蕴含着这种独特的文化特性才使得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发展相一致.但是随着当下我国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民族体育的发展也逐渐地融合了竞技的特点,这就像在江南地区进行的赛龙舟一样,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民族传统体育和竞技体育的相融合.
2.1.3 区域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日渐增加
地域传统体育项目是在各民族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娱乐性吸引着广大的人民群众.由于地域性的不同,地域传统体育项目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同时随着当下政府对传统体育项目活动的不断支持,使得民俗体育得以发展.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是中国最早一批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地域民族传统体育,起源于凤阳府临淮县(今凤阳县东部),是一种曲调加歌舞形式的汉族民间表演艺术.
20世纪50年代初,文艺工作者对凤阳花鼓加以改革,采用增加了新的表现手法,弱化了小锣的作用,专用小鼓伴奏演唱,并根据击鼓使用的鼓条特征,将其改称为“双条鼓”.改革开放后,凤阳花鼓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凤阳花鼓成了凤阳人自娱自乐的工具及舞台艺术.
到了21世纪,第一届中国·凤阳花鼓文化旅游节于2006年9月12日在花鼓之乡安徽凤阳举行开幕仪式,随后该旅游节先后举办过几届,影响较为深远.
随着国家发展政策的不断变化,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增强,凤阳县开始重视对凤阳花鼓这一充满浓郁民间传统和地方特色的艺术进行保护与传承,但由于地域空间的狭隘与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研究不足,原生态的凤阳花鼓已经趋于衰亡,其中蕴涵的丰富艺术资源还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
根据资料显示,安徽省各地活跃的30多个地域传统戏种,目前仅剩十几个,安徽省阜阳的嗨子戏、芜湖的梨簧戏、巢湖的含弓戏、凤阳的花鼓灯也面临着无人继承的传承困境.
凤阳花鼓作为本文中地域传统体育文化代表,具备地域传统体育文化缺陷,口口相传,现场教导,缺乏理论指导与教材总结,不利于编写教学大纲与教材备案,对于新一代体育教师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015年,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小学生总人数共有9360.5万人次,加上全国初高中学生,教育规模堪称世界之最.
但由于近年来学生身体素质下降,体育课对学生的体质素质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青少年缺乏有效锻炼时间,根据2015年7月份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上升5.1和4.3个百分点.全国“三高”年轻化,青少年肥胖症的脂肪肝人群愈发严重,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明显。可见学校体育教育在学生体质健康中急需发挥应有的作用.
2.3.1 新课标下教育部门对学校体育课程的重视
中国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6年全国教育工作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体育教育要千方百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要始终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养成锻炼习惯、掌握运动技能、磨练意志品质.”教育部门加大了对体育课程开设的监管力度,使体育课得到应有的重视,保证了体育课的质量和数量.同时也提出新课标下的体育课应将教学重点放到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基本的体育知识与能力.
2.3.2 校本课程中的特色化建设缺乏
学校体育的特色化,是因地制宜从而充分发挥学校体育优势,在传统体育教学中,学校按照教育的统一要求,难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很难获得理想效果.新课标下,学校在体育课程设置上可以根据当地特色和需求,开展特色化体育课,并且此类体育课具有地方代表性和乐趣性,同时兼具社会性,表现出了长久的生命力.
2.3.3 学校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相对稳定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为了稳定体育教师队伍,同时教育行政部门也意识到体育教育在学生各教育阶段的重要性 ,提高了体育教师待遇.近年来,更多的专业体育院校毕业的学生都愿意进入学校进行工作,为基层体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在教师学历、特色教育、科研水平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提高.
2.3.4 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与地方性传统体育项目结合较少
学校体育教学应该是《标准》和《纲要》的进一步细化,应该是将宏观性的国家体育课程目标、内容、要求进一步分解和细化,合理地分配在相互衔接的教学中,并使之有机组合,但目前在大部分地区还未完全做到,易出现“放羊式”管理和教学,很难出现学生喜欢的有效的课.地域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当地学生认知度高、地方特色强、当地社会性等特点,在当地受到较高的欢迎度.建议在新课标的基础上将学校体育课与地域传统体育项目结合起来教学.
2.3.5 传统体育教学中的学生参与性不足
在我国传统学校体育中,大多以跑跳投为主,尤其跑步和操类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被大量运用,在这些体育项目中 ,学生刚从枯燥的学习中走出来又进入缺乏趣味性和游戏性的体育项目中,学生难免会有抵触情绪.在地方性特色体育项目中,无论是动作与风格都与传统体育有较大区别,在翩翩起舞的动作中,容易达到情感抒发和愉悦身心的效果,还可以消除疲劳、陶冶情操、消除心理障碍等作用.
国内电动机界的研究者们对磁通切换电动机的研究工作也已逐步展开,诸多高校以及研究机构现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东南大学、浙江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这几所学校的研究者已经走在了对磁通切换电动机研究者的前列。
综上所述,作为现今教育主流的学校体育教育由于多种原因使其改革发展力度明显落后于文化课改革,故而将地域传统体育植入学校体育教育中有利于促进二者之间的相互促进与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力的提升,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也越来越高,体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更是要求学生不断提高自身身体素质.
将凤阳花鼓植入学校体育教学中,利用学校教育的优势与特点,维护传统文化利益,不仅符合学校教书育人的宗旨,同时,也为传承社会传统文化贡献一份力量.地域传统体育作为体育运动项目的一部分,十分需要得到学校与社会各界的认同与支持,将凤阳花鼓植入学校体育教育中,是对国家素质教育发展政策的响应.
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从理念、措施、目标等多个维度不断优化和深化,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发挥出更为重要的作用,同时,在《2017年度中国艺术发展研究报告》一书中,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凤阳花鼓作为第一批批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到了凤阳县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走进学校体育教学,使学生对民族荣誉感和民族文化有了更好的认识,从而将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继续传承与发扬 .
凤阳花鼓最初的表现形式为姑嫂二人,一人击鼓,一人敲锣,口唱小调,花鼓小锣作为伴奏乐器穿插期间.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由于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不断创新,其中衍生出一种舞蹈艺术,通过单人或多人舞台表演,以双条鼓、铜锣等舞台道具用以肢体动作与舞蹈拍子将其表演出来,由于音乐轻快通俗,颇有感染能力.凤阳花鼓作为民族传统体育,与传统体育教学内容有所区别.它是将体育文化植入体育教学中,使学生在课堂中既认知了体育项目内容,又了解了地方性传统体育文化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课堂体育的学习动机.
同时,学生体育课堂溜号、不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体育课学习时敷衍等不良行为会得到很好的控制.体育教师在教习学生凤阳花鼓时,可根据节拍与同学编排动作,不仅加强了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与审美艺术,同时也加强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交流,为凤阳花鼓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凤阳花鼓起源于明朝,其历史与文化底蕴丰富,有着较好的地域传统体育精髓,对体育器材要求较低,易于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开展教学,适合广大学生学习,同时也能缓解安徽省人口压力带来的学校体育资源紧张等问题.
随着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体育教师综合素养在提升,但专业性薄弱,凤阳花鼓依靠舞蹈、锣、曲调等实现舞台表演,急需要专业性人才,对体育教师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地方高校滁州学院音乐学院,开设有关凤阳花鼓课程,为凤阳花鼓植入学校体育教学培养了师资队伍,这远远满足不了体育教学需求,还需要当地政府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大的支持.
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当地特色体育项目的主要目的在于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育质量、激发学生兴趣、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不代表所有项目都可以无原则、无要求融入教学中,那将无法体现地域特色体育项目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将凤阳花鼓植入体育教学之前,教师必须要对凤阳花鼓进行研究、学习,并在实践中总结和验证是否适用于体育教学.
由于凤阳花鼓项目植入到日常体育教学内容中,很好地丰富了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增加了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传统体育精神,同时对民族传统文化和体育继承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在校园中将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凤阳花鼓进行发扬与传承下去.
(1)地方性体育项目不可替代传统体育教学内容,传统体育教学是根据素质教育的需求而特别设置的,有着无法取代的优越性.将地方性体育项目植入体育教学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更好地了解地方特色体育文化.
(2)凤阳传统花鼓植入体育文化具有明显的优势与便利条件,但发展难度较大,以现在师资力量可以进行基础传承教育,需要教育者的不断探索与挖掘,更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3)凤阳花鼓在植入教学过程中有较大的可能性,需要对相应政策加以改革引导.同时在面对其他地域传统体育文化的冲击更需要相应的调节和磨合,以凤阳花鼓为代表的地域传统体育不适宜大范围的政策性推广,但可以在国家教育政策的允许下考虑地区内流传,以地区带动整体的传统体育的发展.
(1)通过地方政策鼓励支持引导学校开展相应的地域传统体育活动的教学活动.建议政府及体育工作人员积极推广地域传统体育,同时努力设想相应可行性策略.
(2)学校适时举办本地区传统体育文化活动比赛,激发学生课外学习兴趣.
(3)加强体育教师传统体育的培养,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需要.
(4)立足当地实际,扩展地域传统体育单独成立学科的范畴与机会.
教育是传承与发扬中华文明古老文化的重要渠道,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对于地域传统体育项目来说,将其植入体育教学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能够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最终实现“终身教育”理念.